為什麼我們總是害怕分別?

2020-12-17 頂小咖

梁實秋說:你要走,我不送你;你要來,無論多大風雨我都去接你。我不願送人,也不願人送我,對於自己真正捨不得離開的人,離別的那一剎那像是開刀。但凡是開刀的場合,按照常例是應該先使用麻醉劑,讓病人在沉睡中度過那場痛苦,所以同理,離別的痛苦很多人願意選擇避免。

我很多時候並不願意去車站機場一類的地方,但是又覺得這一類地方更能看清人世間真摯的情感。

他護你安好,你記得要陪他到老。

小時,總是喜歡被父親舉得高高的,感覺自己像一個巨人;

少年時,但凡有一點不開心的事,都會向父母撒嬌,找父母解決,那時候覺得父母簡直是無所不能;

剛上班時,遇到一點挫折或者是討厭的事情,都會向父母抱怨,那時候的父母總會溫柔地對你說,生活就是要迎難而上,但是也不要委屈了自己。

現在,和父母電話的時候,總是挑好的說,總是不願意讓父母擔心。

之前節假日回家,總會和父母找各種理由出去玩;現在,一有假期,恨不得馬上回家膩在家裡,然後找各種理由不願意出門。

因為我們知道,父母越來越老,會讓我們越來越怕,怕會離別,怕讓彼此遺憾

我知道你愛我,所以我堅信。

身邊的很多對情侶都是異地戀,所以每次他們約好要見面的時候,每個人都開心得像個小傻子。

但是,到了兩個人要分開的時候,總是捨不得,離不開。因為不知道下一次見面會在什麼時候,因為一個人的生活真的很辛苦。尤其是身邊的人都有另一半陪伴的時候,自己顯得尤其孤獨。

但是對於異地戀的情侶來說,最期待的也是下次見面。不管距離多遠,也無法阻止兩個人想要在一起的心。因為距離,所以每一次翻山越嶺的見面都顯得珍貴。

但即使是見過很多次了,再見面的時候還是同樣讓人心動。總說異地戀很苦,但每次見面都很甜,就連等待見面的時間都是美好又甜蜜的,心中所有的期待都帶著小星星在閃耀。

倒數著見面日期,在各自的城市努力著,儘管大多數時間只能隔著屏幕關心對方,但仍然覺得幸福,因為知道你也在同樣在愛著我。

為什麼我們總是害怕分別?

我想,其實我們怕的不是分別,大多時候,我們怕的應該是對未來的不確定,不知道分別之後下次還是否會相遇。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越來越害怕親密關係?看看你中了幾條
    今天在熱搜上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人類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一網友回答深有同感:我們不能沒有空氣、食物和水而活。但沒有書籍、音樂、電影,沒有希望,沒有親密關係,我們還是可以活著的,然而沒有了這一切,活著也未免太蒼白了。
  • 為什麼我們總是越喜歡越遠離?
    在生活中,我們遇見自己喜歡的人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在一些小細節中表現出自己的喜歡,但可能有一部分人不會表現出來,而是悄無聲息的遠離,做出莫不關心的樣子。為什麼我們總是要越喜歡越遠離呢?1、害怕得而失去我們是怕喜歡而不可得,害怕那種得到後又失去的感受,會覺得與其得到最後會失去,不如從未得到。因為愛而不得會痛苦,得到了害怕失去,患得患失會痛苦,真正失去了會更痛苦。
  • 為什麼品牌總是讓我們情不自禁的買單?
    這個「虛擬」的存在,為什麼總讓我們情不自禁的掏腰包?說起家喻戶曉的可口可樂,自1886年品牌成立以來,配方的秘密已保守了130多年,並由公司的三個高管分別保管。假如有人真的盜走了可口可樂的配方,就能幹掉可口可樂?答案是:並不能。可口可樂前總裁伍德拉夫曾說過:即使可口可樂公司一夜間不復存在,憑著「可口可樂」這個四個字,就能東山再起。言外之意,品牌比商品本身更值錢。
  •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好意思拒絕推銷?
    這時候,學員說,「回去考慮一下有需要再來請私教」,但他們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各種軟磨硬泡。學員覺得很糾結很痛苦,想立馬走人又不好意思拒絕,只好拿各種理由慢慢磨蹭到他們放棄。為什麼面對他人的推銷,我們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像學員這種情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了一個身體檢查,便「被綁架了」。
  • 當我們害怕孤獨時,到底在害怕什麼?
    我們為什麼如此害怕孤獨呢?為什麼我們會害怕孤獨?因為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好似動物要分群居和獨居一樣,群居動物會害怕孤獨,獨居動物喜歡孤獨。早在五十年前,有兩位探險家做過一個關於孤獨的實驗,他們在與世隔絕的黑暗洞穴中分別生活了88天和126天。當實驗結束他們走出洞穴的時候,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徹底失去時間意識,睡眠周期延長到了三十小時,精神狀態也十分不穩定。
  • 為什麼你總是害怕孩子犯錯誤?
    不過還是沒有解決她的問題,下面是我們的對話:Q孩子媽媽育兒社群裡的媽媽A雲朵老師育兒專家家長:看了老師上篇說一年級不陪孩子寫作業的文章(培養孩子做作業,從一年級不管作業開始),孩子今天放學回來我就沒跟他說快做作業。
  • 我們為什麼總是忍不住討好別人?
    今天上午,我的腦袋裡面,總是盤旋著這個問題,掃地的時候,我就在想,我得寫一寫,理順一下,先理順我自己,為什麼總是忍不住討好別人 即是出於為了自己,為什麼討好的人,多半是壓抑了自己的本能反應,產生了一部分的委屈呢?
  • 害怕孤獨卻總是孤身一人的星座
    其實並不是孤獨伴隨著你,是你自己想得太多然而付出實踐的卻微乎其微,那麼內心當然會感到孤獨,那麼以下這些星座害怕孤獨卻總是孤身一人,也許早已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吧! 正因為天蠍是孤獨的,所以他們也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這樣才能讓天蠍在拼搏的路上越走越遠,成功前的路途總是充滿荊棘和坎坷,也註定只適合孤身一人前行,所以天蠍座也不要因為孤身一人而想東想西,因為你們天性就是孤獨的,天蠍也是王者的代表孤獨是必然的。
  • 孩子為什麼害怕老師而不害怕父母
    但是爸媽要是說什麼,孩子總是會找出很多理由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孩子和老師不熟,並不是十分了解,就會覺得老師是一個冷漠的人,不清楚老師是不是喜歡自己,害怕老師也會批評自己,會不給自己獎勵,這種不確定讓孩子不敢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 這種「怕」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膽子小,有的孩子不敢和老師說要去廁所,有的不敢去玩自己喜歡的遊戲,這種怕是很多孩子都會有的。
  • 我總是害怕一個人去陌生的城市旅行
    我總是害怕一個人去陌生的城市旅行。所以哪怕我常常會去很多地方,但前提都是要保證我確實有認識的人在那裡。對於他們的漠視,我不知所措,只能陷入瘋狂的自責和懺悔中,懺悔著自己為什麼沒有好好跟著媽媽。「用我的手機吧!」
  • 焦慮症催眠:我為什麼總是害怕自己會跳樓?
    她總是害怕自己會去跳樓,內心總有一股跳樓的衝動。 她特別害怕哪天自己真的失控,就會跳下去。 1.想要跳樓,是成長中的情結,也是衝動中想要逃離恐懼委屈的出口。 催眠治療中,連接到她很小的時候。 她特別害怕,無論她怎麼求爸爸把門打開,放她出去,好像爸爸都聽不到。內心突然出現一個衝動,自己想要從陽臺上跳下去。 只有這樣,自己才能離開陽臺。只有這樣爸爸才能看到自己。只有這樣,內心的委屈與恐懼才能得到釋放。 2.陪伴是理解,是與自己的共情。
  • 中國女排,為什麼總是讓我們熱淚盈眶?
    中國女排,為什麼總是讓我們熱淚盈眶?中國人難受啊,滿腔熱血,不知道給誰加油去,不過幸好,我們還有女排!女排的傳奇故事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反正在我們學校那可是流傳開了,甚至女排有超能力這都吹出來了,咱也不知道擱哪傳出來的!不過這也足以證明女排的巨大影響力,惠若琪裡約奧運會那最後一扣,直到現在還在電視上循環播放呢!每每看到這個畫面,我總是熱淚盈眶,總感覺內心裡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想要爆發出來。
  • 狗狗為什麼害怕巨響聲?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它們呢?
    每逢過年春節普天同慶,街裡巷外也是熱鬧非凡,煙花爆竹聲響徹街頭巷尾,而狗狗卻躲在小角落裡瑟瑟發抖,它們為什麼這麼害怕巨響聲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解一下吧!狗狗也是這樣,我們可以觀察到有的狗確實很害怕巨響聲,有的狗卻對這些聲響無動於衷,甚至有些狗狗會更好奇的湊上前去,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狗在幼年時候主人是如何訓練教導它們的。有的主人沉著冷靜,告訴狗狗這些巨響聲沒什麼可怕的;有的把狗當人看,對受到驚嚇的的小狗又摸又勸;或者,你只是個鏟屎的,它不會接受你的引導,而是自己去面對這種恐懼,然而它卻不是那塊料。
  • 心理學科普:為什麼我們不會害怕親人的屍體?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人們害怕死亡,因此害怕那些與死亡有關的東西,例如骷髏、棺材、花圈、靈堂以及屍體等等。這些東西是恐怖片的重要元素,在無數個夜晚喚起了人們對死亡深深的恐懼。人們對死的恐懼是深入靈魂的,對生的渴望是浸入骨髓的。
  • 我們為什麼會在人多的地方害怕說話
    我相信有很多一部分人會在人多的時候說話感到害怕,緊張。說實話我現在人多時還是有點拘束,不過比起以前好了非常多。以前我看見人多會走一邊不愛上前,會莫名的恐懼,現在我有時還是不愛上前,但現在我就算過去也不會有強烈的恐懼感,也不會緊張語無倫次。
  • 你為什麼總是那麼彆扭
    為什麼要那麼彆扭呢?想他就說啊,愛他就要說出口啊!生活是活給自己看的同桌問你,需要帶一瓶水嗎?我看你好像很渴的樣子。你搖搖頭,說不用了,但其實你明明很想要。可是,為什麼呢?你害怕欠別人的人情,你害怕與別人有過多的牽扯,這樣你的心裡總感覺不舒服,想要趕緊還給別人。
  • 為什麼總是委屈得想哭
    長大後,總是喜歡發著呆,醒悟時,驚愕的發現眼中含著淚,驚慌失措地邊擦眼淚邊朝周圍望去,看到沒人發現,便暗暗長籲一口氣。似乎成年人的生活,不能有一丁點鬆懈,也不能給自己放鬆的獨處時光,只要一停下來,就如綻放的煙花,絢爛過後天空一片昏暗。
  • 為什麼我們總是對孩子不滿意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而自己的孩子就這樣?事實上,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厲害,而是我們自己的原因。一,為什麼我們總是對自己的孩子不滿意?年齡的增長、父母的角色導致我們對孩子的一些行為(包括好的行為)感受不到愉快,不自覺的對孩子以自己如今的標準提出要求,所以,在孩子看來,自己總是不如他們的意。3、年齡帶給我們的優越感。
  • 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害怕別人討厭我,怎麼辦?
    從小學到大學,每每都發生這些令我堵心,煩悶,甚至哭泣的事情,我害怕他們討厭我,所以我變得膽小,懦弱,害怕, 我每一天都在努力改變,似乎只有這樣他們就不會討厭我了,我很累,很苦惱,怎麼辦?這條微博引起很多人的共鳴。那麼!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的原因是什麼呢?1.
  • 為什麼我們總是要走神
    為什麼我們總是要走神呢?走神這個是本能,就好像呼吸心跳一樣的本能反應,沒有這個我們人類早就滅絕了。你想原始人在叢林裡,威脅自己生命的動物太多太多了吧,你做一件事情全神貫注很久很久,會不會沒命。你正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放在烤肉上,旁邊的動靜你知道嗎?來一個老虎獅子的你還有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