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傍晚,存放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的2700多噸硝酸銨被引燃,造成劇烈的爆炸。截止8月8日,共造成158人死亡、6000多人受傷,約30萬民眾無家可歸。貝魯特省省長馬爾萬·阿布德表示,損失估計最高可達150億美元。
警鐘敲響,穩定安全生產形勢刻不容緩
貝魯特港口發生爆炸的第二天,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與應急管理部召開全國安全生產專題視頻會議。會議指出,我國是世界化工大國,涉及危化品的港口、碼頭、倉庫、堆場和危化品運輸車、運輸船等大量存在,安全風險不斷增加。早在2015年,天津市濱海新區就因危險化學品自燃而發生特別重大安全事故,事故造成165人遇難、68.66億人民幣損失。此次黎巴嫩貝魯特重大爆炸事件,再次給人們敲響了警鐘。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應紮實開展全國危化品儲存安全專項檢查整治。
8月7日,國務院安委辦派出6個工作組,赴河北、山西、福建、山東、河南、陝西、雲南、貴州、重慶、四川、甘肅等11個省份和天津、青島、上海、寧波港等4個重點港口明查暗訪。
此次明查暗訪聚焦重點,強化舉一反三,將深入硝酸銨等爆炸性化學品的生產儲存企業、港口碼頭貨場等作業現場,重點檢查有關部署貫徹落實情況、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硝酸銨等重點管控化學品儲存管理情況、特殊作業安全風險管控情況、港區海關運抵區安全管理措施落實情況、港區貨場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運輸與停放情況以及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中有關涉及港區的事故防範措施落實情況等。
各省加強安全防範工作,天津某企業連夜整改重大隱患
與此同時,各個省份也開始進一步加強危化品儲存等安全防範工作。廣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省應急管理廳於7日就加強危險化學品儲存等安全防範發出通知,部署開展硝酸銨等爆炸性化學品的專項檢查治理。天津市也於日前召開危化品安全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部署會議,要求開展天津港「8·12」特大事故整改落實「回頭看」,持續嚴查、依法嚴打危化品非法運輸儲存問題。
8月8日,在國務院安委辦第一檢查組來到天津明查暗訪時,發現天津港的天津匯洋石油儲運有限公司仍存在安全問題。其中,僅是企業人員出示的動火作業許可證就存在8個問題。例如,票證內容設置嚴重不符合《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範》要求,缺少「動火部位和動火內容」一欄;動火時間記錄超過一級以上動火作業票證的最長有效期——8小時。同樣存在問題的還有該公司的油品儲罐,檢查組專家孫志巖發現公司的操作規程中規定了儲罐液位低報警值為0.8米,「這一數值過低,內浮頂罐浮盤有落底的風險。」發生於2011年8月的中石油大連石化柴油罐爆炸著火事故就因為浮盤落底而導致的。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印發的《油氣罐區防火防爆十條規定》中也寫明「嚴禁內浮頂儲罐運行中浮盤落底」。隨後,該公司被要求立即停產、連夜整改,並依據法律法規對其進行嚴懲。
作者:張敏
編輯:秦瑜娜
消息來源:應急管理部
圖片來源:新華網、人民網、應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