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國務院安委辦8月7日派出6個工作組,赴河北、山西、福建等11個省份和天津、青島等4個重點港口,重點抽查轄區內硝酸銨生產、儲存數量大的企業、化工園區和涉及硝酸銨流向的港口貨場。
以下為此次檢查發現的部分問題。
安全制度形同虛設 「防火牆」防不了火
「『雙控』指的是什麼,『控』什麼?」「人和物。」
答案一出,眾人皆驚。
8月10日,在河北衡水市,國務院安委辦第一檢查組來到上海安能聚創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河北衡水分撥中心公司(以下簡稱安能衡水公司)貨物倉庫,在聽到倉庫安全管理人員介紹該公司將於10月完成「雙控」體系創建時,檢查組組長、應急管理部危化監管司司長孫廣宇追問道。倉庫安全管理人員的回答證明,該公司所謂的「雙控」體系創建沒有深入到每名員工,有走形式的嫌疑。在場的河北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武志新說:「看來,企業負責人的安全意識淡薄。」
在位於石家莊市的潤豐物流有限公司,類似的場景又上演了:公司董事長在旁邊人員提示下才能回答出「雙控」是什麼。檢查人員發現,倉庫中貨物擺放雜亂無章,有的甚至堵住了消火栓,地面有不少菸頭、廢塑膠袋、廢包裝箱等易燃物,消防通道內停放很多車輛。
對物流倉儲企業而言,抓好倉庫的防火工作是第一要務。雖然在這方面栽跟頭的企業不勝枚舉,但第一檢查組抽查河北兩家物流企業倉庫仍發現諸多問題。做好整改安排後,孫廣宇表示,這些問題值得所有物流倉儲企業作為警示教育的鏡鑑。
有的消火栓早已鏽蝕
「倉庫存在什麼風險?日常安全檢查都查什麼內容?怎麼判斷消防設施是否好用?遇到滅火器滅不了的火怎麼辦?消火栓不出水時怎麼辦?」檢查人員仔細詢問安能衡水公司安全管理人員。
檢查人員提出,讓企業員工演示倉庫起火後的操作。沒想到,員工打開消火栓後,水壓不足,從水管噴出的水疲軟無力、射程不合要求。經實地查看,檢查人員發現有的消火栓早已鏽蝕,有一個消火栓上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灰塵,其檢修記錄單顯示最近一次檢修時間是2019年5月。
消防水泵被設為手動模式
檢查組隨後趕往位於石家莊市欒城區的潤豐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豐物流公司)。
儘管該公司的設施和制度看起來比較完備,然而檢查組通過深入檢查卻發現了不少問題。
在1個倉庫中,檢查人員發現,貨物擺放凌亂,有的擋住了消火栓;地上到處都是菸頭和被隨意丟棄的易燃廢物;消防通道內停放了很多車輛。
魏強佯裝託運人,找到1家運輸公司的老闆問:「我有些危化品能不能運送?」老闆回答園區規定不允許運輸危化品,但卻進一步向魏強詢問,打算運輸什麼危化品?目的地是哪?暗示「價錢給到位可以運」。隨後,該老闆可能有所察覺,又改口說他們不運危化品。在安裝著一排消防水泵的地下泵房,檢查人員發現控制櫃儀錶盤上顯示所有的消防水泵啟動模式均為「手動」。孫廣宇問:「為什麼不使用安全性更高、反應速度更快的自動模式呢?」記者了解到,在自動模式下,這種水泵能在消火栓被打開時自動啟動,第一時間滿足滅火時對水壓和水量的要求。現場人員當即把水泵調節為自動模式。
針對設置手動模式的原因,消防控制室的安全員坦言,曾經發生過貨車撞壞室外消火栓,造成水大量噴射,損毀部分貨物的事件。為了防止誤觸,他們便調成了手動模式。記者目測,從消防控制室到地下泵房距離百餘米。該安全員介紹,他們規定手動啟動消防水泵的時間為3分鐘以內。
孫廣宇說:「消防水泵設為手動模式這件事,足以讓我們夜裡睡不著覺。火情延誤兩三分鐘,場面很可能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滅早滅小才是初期火災應對的關鍵。」
同時,檢查組專家孫志巖還發現該企業消防控制室不能監控消防水泵的運行和水位情況。
檢查人員仔細查看了該公司的消防管理處罰記錄,發現近期對多起吸菸行為,每起僅罰款50元到100元不等。然而,該公司的制度明確規定,在禁菸區吸菸的行為處罰金額為500元至1000元。「企業有制度,但是不按規定落實,形同虛設。」檢查組專家周順意說。
專家提示,物流園區都應該高度重視火災防範,「要把更多的工作做在防範上,『防火牆』防不了火,初期滅不了火,等於火燒連營。」
對檢查出的隱患和問題,第一檢查組已反饋至河北省衡水市、石家莊市政府,責成地方政府督促企業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限,對其中涉及違法違規的問題依法進行處罰。
喜憂參半 企業仍存重大隱患
8月8日,記者跟隨國務院安委辦第一檢查組來到天津港開展重點管控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及港口貨場明查暗訪工作。8月4日,黎巴嫩貝魯特港重大爆炸事件發生後,天津市委、市政府立即召開了專題會議部署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實地檢查後發現,天津港集團公司及所屬企業認真吸取事故教訓,以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為目標,積極應用自動化智能化裝卸作業系統、遠紅外成像火災報警等先進技術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目前,天津港已不再開展硝酸銨類等爆炸品的所有作業。然而,檢查組來到位於天津港南疆石化小區的天津匯洋石油儲運有限公司時,仍然發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
1張動火證8個問題
天津匯洋石油儲運有限公司主營燃料油的儲存、經營及簡單加工。該公司油庫內設有8個巨大的油品儲罐,周邊都是石化儲運企業。
該企業作業現場散落著未來得及撤走的電焊工具和焊條,檢查人員首先要求企業人員出示動火作業許可證,並查看了工人的焊工證。光動火作業證上就查出諸多問題——票證內容設置嚴重不符合《化學品生產單位特殊作業安全規範》的要求,缺少「動火部位和動火內容」一欄;完工驗收時間是8時20分,動火開始時間卻是8時30分;動火氣體分析時間記錄為8時40分,而該項分析本應該在票證審批之前,全流程時間記錄存在諸多矛盾與不合理之處;動火時間記錄為8時30分至17時10分,超過了一級以上動火作業票證的最長有效期——8小時;作業級別被標記為「一級」,但當日是周六,應提級為「特級」;安全教育人處空缺,很可能沒有進行現場安全教育;涉及的其他危險作業欄處被標記為「無」,事實上現場還有用電作業和登高作業;危害辨識僅識別了「著火和灼傷」,現場還存在觸電、高處墜落等危害;票證僅有一聯,不符合相關規定的「一式三聯」要求。檢查人員僅從動火作業證上就發現了以上8個問題。
檢查人員要求監火人和企業負責人說明情況。令人意外的是,「監火人剛剛有事離開了」「今日檢修,值班的企業領導不在廠區」,現場工人給出這樣的回答。檢查組專家孫志巖表示,動火作業證上明確規定「現場必須有監火人方可動火」,監火人是不可擅自離開的,逢節假日,動火作業要升級管理,該企業把檢修安排在休息日也是不合理的,會把本就不多的企業值班人員分流走,一旦廠區發生事故,可能找不到負責人員。
「這樣的作業單形同虛設。」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常委、副區長賈堤在事後這樣評價。作業票證一旦流於形式,就失去了安全防線的保障作用,等於沒有。
第一檢查組組長、應急管理部危化監管司司長孫廣宇說:「黎巴嫩貝魯特港重大爆炸事件教訓就在眼前,我們必須深刻吸取教訓,絕不允許安全管理上的形式主義。」
儲罐液位低報警值過低
檢查組人員對匆匆趕來的該企業總經理進行了詢問。「你知道今天有動火作業嗎?」「動火作業要注意什麼?」「這張作業票證上有什麼問題?」「現場安全教育進行了嗎?」
見總經理回答得支支吾吾,檢查組人員又問:「你作為企業主要負責人,是否知道在什麼情況下會被追究刑事責任?比如,事故導致死亡幾人、重傷幾人、經濟損失達到多少萬元?」該總經理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均不正確。
「廠裡到底有沒有安全明白人?」檢查人員說。隨後,檢查組專家來到總控室,詳細詢問了值班人員遇到各種情況的處理辦法,讓總控室員工演示油氣洩漏時堵漏人員如何穿戴防護裝備,查看了控制系統。
在檢查該公司油品儲罐時,孫志巖發現公司操作規程中規定了儲罐液位低報警值為0.8米。「這一數值過低,內浮頂罐浮盤有落底的風險。」檢查組人員表示,浮盤落底後在空間內部產生低氣壓可能導致空氣進入,與油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氣體,當進油流速過快產生靜電時,可能引發爆炸。
「2011年8月29日,中石油大連石化柴油罐發生爆炸著火事故,就是浮盤落底導致的,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印發的《油氣罐區防火防爆十條規定》中即寫明『嚴禁內浮頂儲罐運行中浮盤落底』。」檢查組成員、應急管理部危化監管司工作人員魏強說。
8日16時許,國務院安委辦第一檢查組當場將天津匯洋石油儲運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存在重大隱患一案交當地政府部門處理。17時,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已將執法文書下達至該企業,責令該企業停產停業,立刻整改。18時,天津市政府相關部門舉一反三,部署了整改行動。20時,天津市港航管理局、應急管理局聯合召集南疆石化小區各石油儲運企業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
安全標識混亂 危廢超期儲存
8月8日,國務院安委辦第二檢查組進駐山東。此次專項檢查行動全過程採取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插現場的方式,對部分企業進行突擊明查暗訪、抽查。
危險物質信息缺失
「走,現場查看一下。」8月9日,檢查組到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開展檢查。
走到該公司K3區1貝位時,一名專家問道:「這個罐體存放的啥物質?」工作人員立即跟調度室聯繫,最終才確認該物質名稱。
該專家指出:「港口貨場罐箱缺乏產品中文的名稱和安全標識、檢驗與有效日期,不符合國家規定。缺乏中文安全標識會對危險品運輸、裝卸、儲存等各個環節人員的安全操作帶來較大安全隱患,建議增添中文安全標識。」
當天,在檢查濰坊中農聯合化工有限公司時,檢查組也發現了類似問題:操作規程中缺乏工藝指標設計值、異常工況的原因分析與處理措施等,部分原料包裝無任何標識,缺乏安全標籤,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不規範甚至出現前後矛盾、錯誤等情況。
針對危險物質信息傳遞不暢通、缺失這類問題,專家建議相關企業加強危險品出入庫管理,將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危險品擋在廠門之外,督促危險品供應商嚴格執行國家危險化學品「一書一籤」制度,確保化學品危險性信息向危險化學品經營、儲存、運輸、使用等下遊用戶及時傳遞。
在檢查完相關企業的臺帳後,專家充分肯定了企業在抓重點、抓基礎、抓細節、制定安全檢查表等方面的工作,如通過引進開發信息化管理平臺,將安全工作由傳統管理上升到信息化管理,由粗放管理轉變為計算機協助人機管理,由單機管理拓展到以網絡為平臺的集成管理。
對危廢倉庫疏於管理
檢查組在對濰坊中農聯合化工有限公司檢查之前,該公司已組織成立檢查小組,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共查出7項隱患問題,目前均已整改。
即便如此,檢查組的專家在該公司的危廢倉庫檢查時仍發現,企業對其疏於管理,未納入日常視頻監控範圍,倉庫缺乏通風、有毒、可燃氣體檢測設備,部分危險廢物超期儲存等。
專家建議,一方面,公司領導層要高度重視危險廢物安全管理,員工要掌握危險廢物的危險特性;另一方面,公司要增加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和監控視頻,加強危廢倉庫通風。
山東合力泰化工有限公司危廢倉庫也存在此類現象。危廢倉庫位於該廠區三元複合肥裝置區西側60米,原為合成氨生產裝置區,2016年停產,2018年徹底拆除,改為存放危險廢物。打開危廢庫大門後,一股刺鼻氣味迎面而來。專家發現,該企業存在缺乏通風設施,有毒、可燃氣體檢測設備缺失等問題。
企業負責人坦言,硝酸銨生產裝置投產較早,屬於老裝置,但是會對照國家安全技術規範、技術標準的新要求,持續提高裝置的本質安全水平。目前,該企業的硝酸銨包裝工序正在實施機械化作業改造,由原來的人工碼垛改造為機械碼垛,降低安全風險。結合檢查出的問題,該企業將對照反饋清單,逐一落實改進,舉一反三,進一步實現安全風險關口前移。
檢查組根據檢查情況,及時向當地政府進行了反饋,提出處置意見建議,要求地方監管部門跟蹤落實整改。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隱患,將以國務院安委辦名義進行跟蹤督辦。
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周鳳文表示,針對檢查組提出的共性問題,如企業儲存、轉運環節存在危險物質信息傳遞不暢通、不精準等現象,廢棄處置環節存在日常監管「燈下黑」問題,要跟蹤督促地方政府和企業對照方案進行整改,確保風險有效防控化解、隱患問題及時整改,並舉一反三,解決同類問題。
大量不合格硝酸銨產品混堆
硝酸銨中轉庫房無出入庫管理制度,產品狀態標示不清且與不合格產品混放;動火作業票氣體檢測無具體內容,風險分析不全、籤發時間混亂……8月9日,國務院安委辦第四檢查組在重慶市墊江縣就硝酸銨等爆炸性重點管控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進行明查暗訪時發現,重慶富源化工有限公司存在突出問題。
重慶富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70年,現已發展成以合成氨為基礎原料,生產碳酸氫銨、硝酸銨、亞硝酸鈉、硝酸鈉、硝酸鉀、氯化銨、液體二氧化碳、嗎啉等產品的綜合性化工企業。
檢查組突擊檢查、直奔現場,對該公司涉及硝酸銨(含中間產品)生產、儲存的中控室、中轉庫房、包裝車間、液態硝酸銨裝卸點等多個環節進行現場檢查。
檢查組發現,該公司中轉庫房內堆放著大量硝酸銨產品,但該庫房無出入庫管理制度和相關臺帳,現場工作人員對於堆放此處的硝酸銨產品總量底數不清。
同時,庫房內混合堆放有大量不合格硝酸銨產品,且合格產品與不合格產品標示不明。據現場工作人員解釋,該公司每周會對不合格硝酸銨產品進行集中清理。
「動火作業票上氣體檢測無具體內容,檢測沒檢測、檢測出了什麼有毒有害氣體不明,安全風險分析也不全,基本上都寫著燙傷。沒有詳細的安全風險分析,如何採取相應管控措施?」檢查人員在隨機抽查的動火作業票上發現諸多問題,並指出該公司存在特殊作業制度未有效執行的重大安全隱患。
檢查人員還發現該公司動火作業票籤發時間混亂等突出問題:「安全環保部作為動火作業的最終審批部門,填寫的時間比其他審批部門填寫的時間還早,時間顛倒,說明動火作業管理流於形式!」
作為一家涉及硝酸銨生產、儲存的企業,硝酸銨等爆炸性化學品生產儲存應該重點管控、嚴格管理。檢查組強調,該公司要認真吸取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爆炸事故和黎巴嫩貝魯特「8·4」重大爆炸事故教訓,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硝酸銨等化學品儲存管理和特殊作業安全風險管控。
根據檢查組檢查的情況,當地應急管理部門立即對該公司存在的特殊作業制度未有效執行這一重大隱患進行掛牌督辦。
在對該公司進行檢查後,第四檢查組分兵兩路,在渝期間將分別對重慶市涉及硝酸銨生產、儲存、使用的企業和涉及硝酸銨流向的港口貨場、物流企業以及化工園區等進行重點抽查和明查暗訪。
液體硝酸銨儲罐頂部無有毒有害監測報警裝置
8月11日,國務院安委辦第五檢查組在四川瀘天化(集團)有限公司液體硝酸銨生產區檢查。
檢查組專家深入生產裝置和罐區,登上液體硝酸銨儲罐罐頂查看情況時,聞到明顯的氨氣味道。經進一步查看,發現儲罐頂部調節硝酸銨PH值的氣氨管路法蘭盤發生洩漏,且未安裝有毒有害氣體監測裝置;罐區溫度監測點過少,僅有一個遠傳測溫計;中心控制室多次發出聲光報警,但該企業未建立報警處置臺帳,未實施報警風險辨識或採取有效應對措施。
檢查組還發現,該企業2018年對硝酸銨生產進行工藝改進,停止生產固體硝酸銨,改為生產液體硝酸銨,但停用手續辦理不完備。
檢查組認為,這些問題暴露出企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責任不落實,建議立即停產整改,重新規範設計,安裝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報警裝置。
當日中午,瀘州市應急管理局迅速派出執法人員,現場下達執法文書,責令企業立即停止使用液體硝銨儲罐;對發現的問題,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規定的要求,於8月20日前整改完畢。整改期間,執法人員要求企業採取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如造成事故,將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將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瀘州市委主要領導表示,對查出的問題主動認領、照單全收,將認真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目標、整改責任、整改措施,迅速落實、強化督辦,確保問題及時整改到位。與此同時,將把問題向全市通報,舉一反三,深入查找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排查各行業各領域安全隱患,對安全條件不達標的,該停就停、該罰就罰、該關就關,確保從嚴治安落到基層、落到實處、落到一線操作人員,進一步築牢安全防線。
龍頭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任重道遠
8月8日至8月10日,國務院安委辦第六檢查組來到福建省三明市、南平市,開展重點管控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明查暗訪工作。當國務院安委辦第六檢查組來到位於南平邵武市的福建邵化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邵化化工)明查暗訪時,卻發現了不少問題。
存在17項隱患,其中3項重大隱患
邵化化工為國有中型化工企業,1966年建成投產,註冊資本1.75億元,主導產品硝酸銨為福建名牌產品,現有產能規模為硝酸銨12萬噸、兩鈉3萬噸,是我國東南地區主要硝酸銨生產企業。公司曾經連續多年被邵武市、南平市政府授予「工業納稅大戶」等榮譽稱號。
8月10日8時20分,第六檢查組來到這家企業,兵分兩路進行檢查。檢查組專家馬大慶在仔細查看企業提供的動火作業票證等相關原始記錄後,發現該公司制定的動火作業、進入受限空間特殊作業管理制度未有效執行。比如,該公司有的動火作業票證申請單位意見、動火審批人意見、崗位當班人驗票時間為同一時間,還有的動火作業票證中驗票時間早於審批時間。「形同虛設,隱患不小。」檢查組人員指出。
在公司硝酸銨成品倉庫檢查時,檢查組專家孔俊發現,該倉庫未經正規設計就投入使用,不滿足儲存硝酸銨的相關規範要求。
「庫房不是單層建築,庫房頂和牆體不滿足卸爆要求,庫房北側貼牆設置溶鹼設施、機泵等,庫房二層設置有碳酸鈉倉庫,亞硝酸鈉沒有放置在危化品庫房內。一旦有引燃物出現,其爆炸產生的後果是不敢想像的。」檢查組人員說。
當天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檢查,檢查組共發現邵化化工存在17項隱患,其中3項重大隱患。
企業停產停業整改
檢查組了解到,作為曾經的硝酸銨生產「行業龍頭」,近年來,由於企業管理不善、市場運營成本高、人員冗餘等因素,邵化化工基本處於「有產就虧」的狀態。由於虧損,企業雖然也有安全投入,但安全問題積重難返。
邵武市市長丁貴生表示,市政府對邵化化工非常重視,可以說是「有求必應」,但聽了檢查組的反饋,感到「臉紅心跳,如坐針氈」。這麼多的隱患和問題,說明企業管理團隊思想麻痺,對安全生產工作不重視,說明企業主體責任非常不到位。「企業和相關部門要深刻反省,高度重視,絕不能心存僥倖,麻木不仁,要立整立改。」丁貴生說。
福建省應急管理廳二級巡視員邱美輝表示,南平市、邵武市要迅速貫徹落實檢查組要求,對邵化化工隱患立即掛牌督辦,限期整改到位。
魏利軍指出,各地要以此次專項檢查為契機,督促企業按照「五落實、五到位」要求,對檢查發現的隱患及時整改,細化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人和整改期限,消除事故隱患。舉一反三,結合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加強安全防範,全力推進各行各業持續健康發展。
經過深入研究討論,檢查組認為邵化化工安全設備設施不滿足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管理薄弱,建議地方政府要求該企業停產停業整改,企業整改完畢,並經地方政府確認滿足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規範後,方可恢復生產。
8月10日晚,邵武市安委會對邵化化工存在的3項重大事故隱患進行了掛牌督辦。8月11日,邵武市應急管理局向邵化化工送達了行政執法文書,要求企業即刻停產停業整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石油石化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