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鬱南縣主動適應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新形勢,在抓好各級黨組織「三會一課」等規範黨內組織生活的基礎上,藉助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主題學習教育,創新自選動作,分層次、多渠道地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切實把黨的宗旨意識和理想信念灌輸給黨員幹部,著實提高黨員幹部政治理論素質。
一、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健全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責任機制。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堅持把黨員教育作為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切實擺上重要議程,充分發揮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領導小組等機構的作用,整合資源、分工合作,不斷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推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有序開展。二是周密部署規劃。按照規劃的要求,因地制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徵求各鎮和縣直有關部門意見,出臺了《關於鬱南縣貫徹〈2014—2018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實施意見》(鬱辦發電〔2015〕78號),對全縣黨員教育培訓進行中長期、系統的規劃,並結合每年中心工作和學習重點,制定《鬱南縣黨員幹部年度培訓主體班規劃》,進一步細化每個階段的培訓要點,確保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出實效。三是落實工作責任。堅持把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納入每年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重要內容,明確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建立日常督查、年末考核機制,構建起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格局。
二、突出分類指導,進一步增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針對性。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因需施教的培訓原則,按照「缺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就學什麼」的要求,強化分類指導,堅持因人施教,著力增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機關黨員突出政治理論教育。結合近年來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建立並嚴格落實機關黨員理論學習制度,組織黨員開展中心組學習或支部集中理論學習,推行了黨員述學、評學、考學、講學等制度,把學習成效作為考核、評價和使用黨員幹部的重要依據,定期組織黨員開展政治理論、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測試,努力提高機關黨員的政治理論素養。2014年以來,全縣共培訓機關黨員14715人次。二是農村普通黨員突出致富能力培養。以農村黨員和流動黨員為重點,特別是農民工黨員、下崗失業職工黨員、退伍轉業軍人黨員,根據不同的特點,設立了室內課堂、網絡課堂和田間課堂等,增強了培訓吸引力,實現了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動腦與動手的有機統一,2014年以來共開展黨員創業就業技能培訓3批,共培訓3294人次。三是農村黨支部書記和大學生「村官」黨員突出綜合素質提升。以培育政治素質好、領富能力強、協調本領強「一好雙強」型村黨支部書記為目標,全面提升農村黨支部書記的素質和能力;對大學生「村官」黨員除按照農村黨支部書記的目標培養外,還要通過鄉鎮、村主要負責人幫帶聯繫,提高大學生「村官」黨員的實踐能力。開展農村黨組織書記培訓3批,共培訓1438人次。四是「兩新」組織黨員突出專業技能提升。對黨員結合崗位需要,加強崗位技能教育,屬於經營管理人員的還要加強經濟和經營管理等專業知識教育;對改制企業黨員,加強企業改革政策、社會保障和再就業能力教育,採取小型、分散、業餘、靈活的方式加強業務技能教育,提高工作能力。近三年,共培訓「兩新」組織黨員1513人次。
三、堅持方式創新,進一步提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效果。堅持和完善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黨員教育培訓方式方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積極探索更加務實管用、靈活多樣的黨員教育培訓方法和途徑。一是健全制度促訓。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等制度,積極組織讀書會、專題討論、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紮實有效地開展好對黨員的日常學習教育,確保學習制度化、經常化。尤其今年「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各級黨組織開展「四講四有」專題學習討論4個輪次3661場次,參與討論黨員約6萬人次;舉辦主題徵文、演講、書法、攝影比賽和知識競賽等11場次。組織黨員參加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網上考學,全縣參考人數16800人,95.6%的參考率排名全市第一。二是推行集中輪訓。建立健全黨員經常性教育機制,以縣委黨校為主陣地,採取分級分層、分期分批辦法,對黨員進行集中輪訓。近三年,縣委黨校等共舉辦各類培訓班6期(次),培訓各類黨員幹部438人(次)。三是活用方式「送學」。堅持組織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和基層黨委負責同志定期為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講黨課,組織黨校教師、講師團成員、先進典型代表等,圍繞各個時期的重點工作開設「流動」課堂宣講活動等,做到流動辦學、送教上門。近年來,共開展各類宣講活動60多場(次),教育黨員幹部 10萬多人(次)。尤其在「兩學一做」中,各鎮黨委為農村(社區)黨員舉辦送學送課活動300多場次,各駐點聯繫團隊在全縣200個村(社區)舉辦黨的知識專題宣講會1000多場次。四是「定單」式教育。按照黨員缺什麼補什麼,需什麼教什麼的原則,確定不同的教學培訓內容,協調縣人社等相關職能部門組織師資進行培訓,從而提高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2014年以來,縣人社等部門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0期,培訓黨員1萬多人(次)。
四、注重陣地建設,進一步搭建黨員教育培訓服務平臺。一是加大陣地建設投入。堅持基層黨建陣地「四有」的工作原則,不斷加大村(社區)人財物的投入,2014年至2016年期間共投入1000多萬元改善了全縣200個村級辦公場所,實現185個村(社區)轉移至一樓辦公,並延伸自然村一級的黨建陣地建設,投入200多萬建成共計900多個黨員工作坊。逐步提高村級辦公經費,2016年達到平均每村(社區)不少於6萬元/年的辦公經費。加大了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資金保障力度,統籌安排黨員教育培訓經費,近三年共投入100多萬元用於黨員的培訓教育,實現村級黨建陣地有人理事、有錢辦事,為有序開展黨員教育培訓提供良好工作平臺。二是發揮遠教平臺作用。藉助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平臺建設契機,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已建成遠程教育站點232個,其中縣級1個,鎮級15個,村級200個,「兩新」組織黨組織站點16個,實現了縣鎮村三級遠教站點全覆蓋。2014年以來先後舉辦2期遠教終端站點專題培訓班,對各站點管理員進行更新信息專題培訓,同時,堅持把遠教平臺與黨內主題活動、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市委、縣委中心工作有機結合,找準學用結合點,開展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共築中國夢」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共8期,舉辦農技知識培訓39期,組織社區和農村黨員共2萬多人次參加學習,進一步營造黨員幹部群眾藉助遠教平臺,強化學習提高素質的良好氛圍。三是不斷豐富學習教育載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黨員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反腐倡廉教育蓋達組織黨員開展體驗式學習,對黨員進行黨的歷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黨的紀律等的教育培訓。積極利用QQ、微信群、網上論壇等新興媒體,組織黨員上網學習、在線培訓、互動交流,結合本地實際開展各種富有特色的教育培訓。聯合黨校、農業、科技等部門創新開展「農家課堂」、「田間課」「送課下鄉」、「送科技下鄉」等活動,不斷探索基層黨員喜聞樂見、簡便實用的教育培訓新手段,培養黨員幹部勤學政策、勤學知識、勤學技術的良好習慣。
(廣東省鬱南縣黨建雲平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