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芽米美食推薦|一碗煲仔飯,如何吃出大滿足?!

2020-12-20 胚小芽兒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抖音上最火的煲仔飯!

娃娃一臉懵,

你們的快樂,我不想知道!!

小胚今天想給朋友們介紹煲仔飯做法,

可千萬不能錯過!

還記得之前跟朋友們去廣東玩,當地的朋友說我們一定要吃煲仔飯。

七拐八拐在小巷子裡穿梭,終於到了一件小店,門口擺了一排灶,一個師傅拿著筷子在灶面前巡視。

店面不大,坐滿了人。當一碗滋滋響還冒著熱氣的煲仔飯端上桌,我的口水都咽了幾回了。連菜帶飯滿滿一大勺吃一口,真的是大滿足。

一份煲仔飯幾個人,幾下就分完了。

現在還會時常回想起那個味道,就嘗試著用鹼不落胚芽米做了幾次,味道雖然比不上有多年經驗的老師傅,但是已經基本有了煲仔飯的精髓。

鹼不落胚芽米

晶瑩剔透的米飯上掛著滷味裡浸出的湯汁,鍋巴金黃,吃一口,多日的迫切立刻就被滿足了!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煲仔飯的做法!趕緊馬住動起來!

1廣式臘腸切成厚薄均勻的薄片

2野生香芋切塊

3將香米倒入砂鍋中,倒入適量的水煮大約15分鐘

4等做成米飯時,再放入香芋、臘腸,煮8分鐘左右

5再倒入一勺油,淋上一圈醬油

6 燜15分鐘

最後在裡面燜幾分鐘,讓鍋巴起來,

香噴噴的煲仔飯就做好啦!

香濃美味,淡黃色脆脆的鍋巴,吸取了全部臘肉裡的汁水,鹹香,口感十足!

怎麼樣,有沒有手癢了?

家裡沒有香米可有用鹼不落胚芽米代替。

保留大米的90%以上的營養,香味更足,營養更豐富!

喜歡我,就關注我吧!帶你探索跟多健康新生活!

相關焦點

  • 一碗白米飯等於一碗糖 專家推薦吃胚芽米飯
    另外,也可以看出,一碗白米飯相當於一碗糖,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有人會說,難道我們不吃飯?當然不能不吃飯了,關鍵是吃什麼為好。從營養學來講,食物多樣,粗細搭配為好。可以許多種米和豆類放在一起做的五穀雜糧飯或粥,但有的人吃不慣。所以吃米飯專家推薦吃胚芽米飯。
  • 關於煲仔飯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附:廣州香港煲仔飯推薦)
    煲仔飯是廣東的傳統美食。 廣式煲仔飯的風味多達20餘種,如腊味、冬菇滑雞、豆豉排骨、豬肝、窩蛋牛肉、鹹魚、黃鱔、田雞等等。在飢腸漉漉的時候談煲仔飯,對消化系統的刺激無異於一株虛幻的青梅樹之於冒火的口腔,望梅止渴,然後更渴。一碗煲仔飯,滿足的不僅是胃,還有心。在還沒被外賣 APP 大行其道的昔日,一煲煲外表被炭火燒煮燻黑,內裡發出滋滋聲響的煲仔飯。
  • 胚芽米鮮蝦蔬菜粥——一碗熱乎乎的美味粥!
    我用胚芽米、蝦仁、胡蘿蔔和苜蓿菜製作的粥,營養豐富,一碗熱乎乎的粥,溫暖又 有利於消化吸引。」用料主料胚芽米50克鮮蝦10克胡蘿蔔半根苜蓿菜20克輔料油少許鹽少許檸檬汁少許蔥花少許清水適量胚芽米鮮蝦蔬菜粥的做法1.將所需主要食材準備好,苜蓿菜是夏天焯好冷凍保存的。2.胡蘿蔔洗淨刨成細絲。3.鮮蝦去皮、去泥線,用檸檬汁和鹽醃製10分鐘。4.胚芽米淘洗乾淨。5.蔥花切好。
  • 來中山,一定要吃一碗「黯然銷魂」煲仔飯
    電影《食神》裡,史蒂芬周(周星馳飾演)在食神大賽中,烹製了一碗「黯然銷魂飯」,讓大賽評委感動到落淚,並抑制不住地發出內心的呼喊:「實在太銷魂!」「以後我吃不到怎麼辦?」嘴刁的美食行家看到這,或許會嗤之以鼻:這不是瞎扯嗎?
  • 你還在用電飯鍋做煲仔飯嗎?看看廣東人怎麼做的,鍋巴都金黃香脆
    你還在用電飯鍋做煲仔飯嗎?看看廣東人怎麼做的,連鍋巴都金黃香脆。秋風起,腊味香,正是來一鍋香噴噴的煲仔飯的好時候。當然,喜歡煲仔飯的小編我是不論季節的,想吃就去粵菜館點一鍋,一定要把最後鍋底的鍋巴都扒光才罷休。
  • 胚芽米真的適合寶寶?胚芽米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按國家標準「留胚率」的規定,胚芽留粒率達80%以上才是真正的胚芽米,但是胚芽保留量率30%其實都很難做到。市面上售賣的胚芽米,款式多種多樣,有獨立包裝的,有和其他五穀混合一起的,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到底營養價值如何?町芒評測曾有一次胚芽米測評,選取了12款銷量和口碑俱佳的胚芽米,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
  • 教你在家做好一碗煲仔飯,比魚香肉絲更香,比紅燒茄子下飯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好友的推薦下,發現這家經濟又實惠的煲仔飯,雖然同具有廣州特色的煲仔飯有少許的不同,但,這樣的做法,我們更喜歡,如果打算在家做,肯定是砂鍋更適合我們,因為可以反覆使用。如何做好一碗煲仔飯?
  • 寶寶吃米有講究,想讓寶寶更聰明,你要這樣選胚芽米!
    以後對吃飯的興趣,就會大打折扣。也有些寶寶,他們會有口味上的偏好,比如愛吃肉,不愛吃素。這可能就需要父母多花些心思。在吃上面,每個媽媽都是操碎了心,總想把最好的都給寶寶,當往往有時候,寶寶身體越補越出問題,單吃米糊又覺得營養不夠,這時候胚芽米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又營養又健康,是寶寶成長的營養米。
  • 一碗紅遍大江南北的煲仔飯 究竟能有多美味
    現在的電飯鍋再也做不出那樣的飯焦,那些家人聚齊便「有飯自然香」的平淡日子越來越少。所以想家時,想起那個小小舊舊的電飯鍋默默在角落殷勤地為我們這個家煮過的熱飯,我就去吃煲仔飯。大不一樣。煲仔飯的最底層,一定要有飯焦。沒有飯焦的煲仔飯,不配叫煲仔飯。煲仔飯的靈魂飯焦是如何煉成的米飯見底,終於見到煲仔飯的靈魂部分,飯焦。我認識一個鄰居阿姨,至今堅持用瓦煲煮米飯不用電飯鍋,就是為了那口飯焦。
  • 孤獨的美食家:一碗煲仔飯,一份孤獨的溫暖
    【孤獨的美食家:一碗煲仔飯,一份孤獨的溫暖】導語:抓獨的背後,似乎一直緊跟著「寂寞」「悽清」 「憂都」 等標務。言人銀怕那觸,有人沉溺其中。是灰暗,還是明媚飛揚?有多少人與我 樣,認為烹飪是一了孤獨的藝術?
  • 胚芽米這麼好,為什麼吃的人這麼少
    然而吃了這麼多年大米,您知道嗎?大米當中有66%的營養都在胚芽裡,而我們平常家裡吃的精白米,幾乎是沒有胚芽的,有胚芽米的大米被稱為胚芽米。按照碾米的精細程度,大米可以分成把糙米、精白米、胚芽米三種,稻穀經過初步碾壓的是糙米,在碾的精細一些是胚芽米,碾的最精細的是精白米。如果把他們看成三兄弟的話,那排行中間的胚芽米是三兄弟中最優秀的代表。
  • 工程北米李冰:讓國人吃到更好的胚芽米
    但時至今日,由於技術進步,即便是最普通的中國人,也能輕鬆享用一碗白米飯。他們甚至有機會吃到一百多年前榮國府都未見過的稻米,比如時下風靡的胚芽米。    「稻米碾掉穀殼,就是咱常說的糙米,口感不好。再去掉表皮,保留胚芽,就是胚芽米。如果再去掉胚芽,就是咱市場上常見的精白米。」    「胚芽米是最好的,重量只有一釐米的3%,卻佔66%的營養。
  • 糙米和胚芽米的區別
    胚芽米現在國內也有些商家把留胚米稱為胚芽米,其實是混淆了概念。真正的胚芽米是糙米或留胚米經過精米的加工方式特殊的加工工藝,精挑出胚芽保存較完成的米粒。這三種米(包括傳說中的李教授米鋪胚芽米),營養最好的應該是胚芽米,其次是糙米,再次是留胚米,但是從口感上來排,正好又反了過來,最好吃的是留胚米,再是糙米,然後是胚芽米。
  • 寶寶胚芽米,給寶寶最原始的關愛!
    寶寶們發育階段要拒絕營養品,所有的營養品都針對正常飲食困難,更怕碰到偽冒假劣品,寶寶身體越補越出問題,單吃米糊又覺得營養不夠,這時候胚芽米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又營養又健康,是寶寶成長的營養米!
  • 寶寶胚芽米,給寶寶最原始的關愛
    寶寶們發育階段要拒絕營養品,所有的營養品都針對正常飲食困難,更怕碰到偽冒假劣品,寶寶身體越補越出問題,單吃米糊又覺得營養不夠,這時候胚芽米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又營養又健康,是寶寶成長的營養米!我廠家用胚芽米機和物聯網胚芽活米機均現碾的新鮮「活」胚芽米,留胚率90%以上,傳統大米的是碾一大籮筐稻穀成鮮米,整米缸地保存。現碾胚芽米要等吃米飯或米粥的時候,使用家用胚芽米機現碾,讓每一粒米都保存著稻田的活力!從根本上杜絕陳米、黴米、摻假米的情況,真真正正的原生態更健康!
  • 給寶寶吃胚芽米真的值得嗎?注意這四點!
    胚芽米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米?它跟我們平時吃的精白米有什麼不同?先幫大家解剖下稻穀的身體結構,一粒稻穀由內而外大致分別是胚乳、胚芽、糠層(果皮、種皮、糊粉層)以及稻殼。根據碾磨的程度,稻穀可以依次生產出糙米、胚芽米和精白米。
  • 胚芽米改變國人吃米飯習慣
    習慣是人類最難克服的,中國人吃大米的歷史已經數千年,吃精白米飯也有30-40年的歷史。胚芽米似乎是新名詞,顧名思義帶「芽」的大米,芽乃是生出新的生命的部分。胚芽米適合在0-6度間儲存,易被氧化而變質,故建議現碾現煮現吃。
  • 原來胚芽米的好處這麼多……
    注水大米用河水浸泡大米,使得大米適度增加,重量增加,從中謀取利益,這種大米除了口感稍差,吃不出區別,但對人體健康不利,同時由於大米溼度高,不利於儲存,容易變質胚芽米germinated rice胚芽米是保留米的胚芽部分,是留胚率在80%以上的大米。
  • 對廣東人來說,好吃到令人落淚的黯然銷魂飯不過就是一碗煲仔飯!
    「廣東人不吃福建人!不過我們吃煲仔.....飯!吃老婆....餅!」每次被問到「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的時候,都只能「幽默」地搬出這些梗。但無論是煲仔飯還是老婆餅,這些名字雖然聽起來駭人驚聞的食物,在廣東人眼裡,卻是一些牽絆著思鄉魂的嶺南美食。
  • 煲仔飯和石鍋拌飯類似嗎?韓國廚師白鍾元品嘗後,大力推薦煲仔飯
    香港的美食可以說是非常全面的,那裡的美食店都是一些傳統的老店,每家店都是通過幾代人傳承下來的,並且還有很多餐廳被米其林推薦過,可說香港就是中國的美食之窗。現如今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每個國家的美食都是吸引很多外國的遊客特地前來品嘗,而且近幾年關於美食的節目也增加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