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中有寫到:現在的如廁訓練已經被過分誇大,反倒是成為了父母之間競爭的根源。
很多寶寶在出生之後,因為沒有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寶媽在照顧寶寶的日常起居時,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力來進行的。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讓寶寶們過上了高品質的生活,比如說使用紙尿褲。
因為有了紙尿褲的存在,所以寶媽們在照顧寶寶時變得更輕鬆了,紙尿褲除了用起來比較方便,也讓寶媽在照顧寶寶時變得更省心。
雖然紙尿褲幫了寶媽們不少忙,但是長期給寶寶使用紙尿褲也不是長久之計,隨著寶寶不斷地成長,家長們還得去鍛鍊孩子自主大小便的能力。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統計:寶寶滿18個月大之前,就可以訓練寶寶自主如廁了。
寶寶真正能夠掌握上廁所的技巧,是在四歲之後,從18個月大開始訓練,一年的時間就可以讓寶寶獨立上廁所了。
所以寶媽們在寶寶18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上廁所了。
這樣等寶寶上了幼兒園之後,就會變得獨立能照顧自己的大小便問題,得到更好的適應能力。
但由於每個寶寶的發育能力不一樣,所以學習時間也要根據寶寶自身情況而定。
如果寶寶出現以下這四種情況,那麼就是在暗示寶媽,寶寶可以學習上廁所的知識了哦~
相關數據分析稱,寶寶18個月大時開始訓練自主如廁,1年的時間就能做到獨立上廁所。
▶ 有表達排便意識的能力
寶寶雖然幼小不具備說話的能力,但是可以根據平時的表情狀態,或者是肢體上的動作,來向表達自己想要排便的意願。
寶媽也會很清晰的去判斷寶寶當前的狀況,就會根據寶寶的排便意識,來換掉紙尿褲,這也是寶寶自主如廁最基礎的一條件。
▶ 能夠遵循簡單的指令
隨著寶寶身體不斷地成長,大腦也在不停的發育。
了一定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寶媽指揮一些簡單的事情,寶寶能夠理解領會。
那麼寶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就會容易很多,說明寶寶能夠遵循簡單的指令,有了基礎的理解能力,這就代表寶寶當前,已經具備了自主如廁的能力。
▶能夠主動要求換尿不溼
在照顧新生幼兒的階段,寶媽們多數以寶寶的表情,或者是肢體動作,來判斷寶寶的一些狀況。
如果寶寶在每次大小便後,都明確地向寶媽表現出,自己當前狀態不舒服,這就在向寶媽表明要求換掉尿不溼。
孩子主動表達出了自己的意願,同時也在暗示寶媽,自己可以開始去學習自主如廁了。
▶ 開始對坐便感興趣
新生兒寶寶年齡幼小,正是處於什麼事都喜歡模仿的狀態,比如看到爸媽在用坐便上廁所,就會感到好奇想要刻意去模仿。
出現這樣的情況,寶寶也在向寶媽表明,自己如今已經具備了學習上廁所的能力,想用坐便來上廁所,寶媽們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基本的上廁所技巧了。
除去先天具備的能力,其他的都需培養寶寶慢慢學習,這個過程必然艱難,只要堅持並且成功,對家長和寶寶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 讓寶寶學會坐便器
一開始讓寶寶坐到便器上,寶寶可能會產生陌生恐懼的心理。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可以適當的給寶寶講一些故事,或者是讓寶寶玩玩具,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等寶寶慢慢適應了坐便器,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如廁了,儘量讓寶寶每天都坐一會兒坐便器,方便寶寶快速學會使用坐便器來上廁所。
♦ 讓寶寶習慣穿內褲
等寶寶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如廁意識,使都好,家長也能夠判斷出寶寶確實能夠如廁了。
那麼在這段期間尿不溼完全可以被內褲來替換掉,訓練寶寶養成穿內褲的習慣。
讓寶寶覺得穿了內褲後,就不能夠隨意的大小便了,在心理上有了最基本的控制意識。
♦ 給寶寶諒解道理
當寶寶懂得了一定的如廁技巧時,就說明智力上已經具備了聽爸爸媽媽話的意識。
在訓練寶寶如廁的過程中,可以給寶寶講一些日常的道理,比如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雖然寶寶年齡小有自己的小世界,但是歸根結底媽媽的話還是會聽從的,那麼想要讓寶寶學會自主如廁就不難了。
1)寶寶會躲在角落裡拉臭臭
讓幼小的寶寶學會蹲馬桶上廁所,這個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給寶寶適應。
如果寶寶總是躲在角落裡拉臭臭,對於蹲馬桶上廁所卻很不情願,這時寶媽就不要刻意的去要求寶寶戒掉紙尿褲了。
態度上應該溫柔,而不是強勢,否則會影響寶寶正常排便,還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敏感。
2)寶寶拒絕使用馬桶
馬桶這種形式的如廁,會讓寶寶感到陌生害怕,針對一些膽子比較小的寶寶來說,嘗試馬桶上廁所時間很難的事。
其實很多寶寶對於馬桶都會產生排斥的心理,很正常,所以建議寶媽們不要強迫寶寶去使用馬桶,而是先用回尿不溼,等過段時間,再做如廁訓練。
3)寶寶執意要穿紙尿褲
經常使用紙尿褲的寶寶,心理上就會對紙尿褲產生一定的依賴性。
所以寶媽在準備給寶寶戒掉紙尿褲後,很多寶寶不能夠接受一時之間穿在身上的紙尿褲被脫掉。
在這種情況下,寶寶執意要穿紙尿褲,就不建議寶媽給寶寶戒紙尿褲了哦~
歡迎討論
你家寶寶多大開始能夠自主如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