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2020-12-12 小小嬴政

開眉、皺眉顯然在這裡不是指單純的生理現象,而是指人的心情開心或者不開心。開心人當然要吃大餐,怎麼能喝粥呢?喝粥應該是不開心的時候做的事情,我們的老祖先是不是把這句俗語給弄反了?

當然不是,這句俗語其實是要告訴人們一個樸素的道理,那就是哪怕是在最困難,只有粥喝的情況下,也要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如果不開心的話,寧可不去吃大餐,也要找到不開心的原因。生活中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煩惱,如果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來對待,那就很容易被負面情緒所影響。

有人說,人生在世過的每一天,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既然都是過去一天,為什麼不能讓自己開心一點呢?確實有些問題對於個人來說解決起來很難,解決不好也會對人的心情產生重大影響,但是我們要本著一顆快樂之心來生活。

就像農村老人說的那樣,「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舊時農村生活苦呀,苦到一周才能吃一碗肉,苦到一個月才能洗一次澡。如果按照現代人的標準來看,這樣的生活還不如不去過呢。

但是我們的祖先不僅扛下來了,而且把苦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我記得前兩年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借槍》。第一集就是地下黨員熊闊海一家人吃飯的鏡頭,一家人窮得只剩下喝能照見人臉的稀粥和一個煎餅果子了。

但是熊闊海卻以樂觀的態度面對這一切,面對妻子的抱怨,即興來了一段相聲貫口,一家人硬是把窮得餓肚子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這段戲我單獨看了很多遍,其實這裡面就是一種中國人的精神在起作用。當我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時,要學會如何去面對。

但是,事情總是不可能如人所願,並非每個人都喜歡「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的。不是曾經有過一個女人在某檔電視節目中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嗎?寧可坐在寶馬車裡哭,也絕不坐在在自行車上笑。

這種觀念代表了現在一類群體的思想觀念,那就是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什麼道德、什麼廉恥都可以扔在腦後。這是一種扭曲的價值觀,雖然不是社會的主流,但卻能夠影響到相當一批人的價值觀念。這種扭曲的價值觀念一旦在社會上蔓延開來,將會對社會的整體價值觀產生不利影響。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世間,都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困難或者麻煩,我們對此要有清楚的認識。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路順風的,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面對困難,我們要笑著面對生活。這一點,困難時期的中國農民給城市年輕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他們曾經遭遇天災,也曾經遇到過人禍,但是什麼也無法阻擋中國農民笑著活下去,沒有飯可以吃粥,沒有粥可以喝水,沒有水可以吃土。這種一無往前的精神曾經讓無數的國人感動,也是中國人核心精神價值的體現,勢必一直發揚光大下去。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現代的年輕人應該多看看
    尤其是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一句更是極具智慧的一句話。大家看了,可以告訴身邊的年輕人,相信年輕人那麼聰明,一聽就明白小編說的是什麼意思?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這句話裡其實不僅僅包含了咱們古人關於這心情的調節,其實也包含了咱們古人身上的一種氣節。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咱們老一輩的農村人,究竟是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你且聽小編細細的,為你分析來。
  • 農村老話「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如何理解,有什麼講究?
    長大之後,孩子們都不會忘記老人口中所說的那些深邃而奇妙的俗語,長大後理解又是一番風趣。今天小編就介紹幾個俗語,你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嗎?二、"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這句話更有當下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在今天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大家的目光都在向「錢」看,所以各種挑戰傳統和道德的事情也紛紛來到大家的面前。
  • 俗語「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然而農村老人對於知識的重要性,卻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就比如這句俗語「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它具體講述的是什麼意思呢?「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我們可以先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很久之前的農村,如果在房屋的前門不點上一盞油燈的話,那麼房屋的後院就會顯得非常昏暗。」字面上似乎沒什麼稀奇,但是這句俗語蘊含了老祖宗的智慧!
  • 俗語: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智慧
    農村有句俗語,叫「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我跟大家一樣,在初念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有點蒙,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文化程度不夠。後來查了下資料,原來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要我們可以吃著肉,喝著酒,口裡念著佛,也不要吃著素去罵人。
  • 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啥意思?背後蘊含老祖宗智慧
    文/Echo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啥意思?背後蘊含老祖宗智慧中國的語言文化沉澱了幾千年,成為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古國。所以俗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相信很多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一說起俗語就會想到爺爺奶奶的教導。長輩們喜歡用俗語教導我們,因為俗語是先輩們總結的經驗,可以讓我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對於一些深奧的俗語而言,很多人都不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今天小編將詳細為大家講解。
  • 俗語「50不交錢,70不留宿」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智慧確實有道理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用到很多俗語,比如說老祖宗說「只有累死的牛,沒有耕壞的田」;老祖宗還根據身邊人的長相總結出了一些識人的俗語,比如說:男看鼻子女看嘴、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勾頭女子挺胸漢,一生富貴半生閒等等。家裡的老人也總是將俗語掛在嘴邊,用來教導我們。過去的俗語和今天的雞湯,或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
    俗語:「寧娶從良女,莫要過牆妻」何意?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俗語不但文字簡練,包羅萬象,而且朗朗上口,蘊含真理。古往今來,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老祖宗,用一代又一代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因此學好民間俗語是一個人最大的幸運。在民間,對於婚姻的重視程度由來已久。一個家庭的幸福,往往取決於對婚姻的選擇,選對了一生的伴侶,幸福指數就會不斷攀升;而選錯了一生的另一半,婚後的生活也就可想而知。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日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什麼是「橫財」?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是那時的一種出行的習俗,意思是出門在外,因路途遙遠(舊時大多靠兩條腳步行),不比平常在家裡,該花的錢要花,決不能太吝嗇了。如果捨不得花錢的話,一是出門在外,讓自己為一些只有「針」這麼大的小事為難;二是捨不得花錢的話,包括肚子餓了,該吃的不吃,人生病了,該看病的不去看病,等等,結果損傷了自己的身體,不但不划算,還有可能把性命丟在外面。這就是「出門千裡不拿針」真正意思。
  • 俗語「寧睡孤墳,不進廟門」,說的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
    當然,錢看不要小看這些俗語,雖然俗語簡單直白,但長輩們總能把來龍去脈講得有聲有色。俗語不僅豐富了我的兒時生活,也帶給了我無盡的樂趣。比較遺憾的是,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也讓我們這些有趣的農村文化漸行漸遠,漸漸地成為我們回憶中的東西。雖然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想想還是有些傷感。
  • 民間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智慧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的原話是"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建房若叫滴淚房,主傷兒女痛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家有滴淚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滴淚屋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說白了,滴淚屋就是在正屋旁邊,比正屋矮的房子。古時候房子的房頂都是用瓦片鋪蓋的,每逢下雨的時候,雨水就順著瓦片從高到低流下來。所以矮屋才被叫做滴淚屋,若是有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是不好的。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道透了老祖宗的婚嫁哲學!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道透了老祖宗的婚嫁哲學!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們的老祖宗不僅僅留下四大發明和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還留給我們眾多民間俗語,這其中關於男女婚配的俗語就不少,如「寧娶亡夫寡,別娶活漢妻」「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等等。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俗語大多經歷了數代人的社會實踐,是古人們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教訓總結出來的道理,而很多能夠流傳至今的,大多是真理。而對於古人的俗語如果細細品讀,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 「寧吃開眉粥,不吃愁眉飯」,和這四種人吃飯,山珍海味難以下咽
    《易經》身為群經之首,是我國古代人民思想、智慧的結晶,直指大道之源。《易經》是一部累積筮佔之辭的辯證法哲學書,約成書於西周時,被稱作「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不僅僅是唯有佔卜算命之道,在其中為人處世,及其人的一生中存在的任何事,都可以在《易經》中找到答案。
  • 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其實老祖宗的智慧被誤解了
    文/玉濁清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其實老祖宗的智慧被誤解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有一些事情還會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比如說當人們休息不好的時候,就會出現眼皮跳動的情況雖然說從前人們聽到這句話都會深信不疑,但是直至如今隨著科學知識的不斷普及,有很多的俗語都會被年輕人所摒棄,並且也覺得這些俗語是非常具有迷信色彩不足為信。那麼「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到底蘊含著什麼樣的道理呢?
  • 俗語「好男慶九過虛,好女慶十過實」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俗語有些歲說念起來粗糙,但是細細品味的話,卻發現俗語中蘊含著許多人生哲理以及生活的經驗,說俗語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一點也不假。同時有些俗語還能能反應出當地文化以及民俗。比如說下面的這則俗語「好男慶九過虛,好女慶十過實」,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那麼今天咱們就來粗略的分析下。
  • 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福之人都懂
    雖然只有寥寥幾個字,但是卻蘊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這也正是為什麼俗語流傳上千年至今被人們接受的原因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的這句俗語是:「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俗語呢? ? ? ? ?
  • 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什麼意思?道理在現代也很實用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俗語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俗語是老祖宗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所以大都十分有道理,有句俗語叫「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呢?古人們又給我們怎樣的警示呢?寧娶從良妓,說的是寧願娶從良的煙花女子,在古代的社會,一般煙花柳巷之地的女子,多數是身世可憐之人,古代的女子社會地位很低,不像現在似的很容易就能找到工作,如果家境十分貧窮,而家中又沒有男人能掙錢養家的話,她們只能選擇去青樓。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妨看看
    悠悠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