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普醫學:立志生物3D列印心臟

2020-12-25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2008年底一個深夜,廣州從化一間8平方米的寵物中心雜物間裡,幾個年輕人正在拼命工作。28歲的美國克萊姆森大學生物工程博士袁玉宇和同事不吃不喝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這是他們創立的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接手的頭幾單項目之一。

僅僅8年後,邁普公司就已經成為全球生物3D列印的領軍企業,邁普及旗下子公司的生物3D列印專利數量超過了20項。

在美留學遇合伙人

「我讀小學時就知道自己將來肯定會創業。」出生於1980年的袁玉宇說,他的父親上世紀80年代在紡織行業白手起家,一度將事業做得很成功。受父親影響,創業的夢想很早就在他的心底萌發。

袁玉宇在華南理工大學讀本科時,曾設想畢業後找一份工作,積累兩年經驗,然後自己辦一家小公司。誰知他一次和一位正在為出國作準備的同學一起吃飯,一番長談之後,他便下定決心出國讀研。

大學畢業後,袁玉宇如願赴美留學深造,最終在美國克萊姆森大學生物工程系完成了博士學位。在這裡,他遇到了後來的創業合伙人——師兄徐弢。徐弢的導師託馬斯·波蘭教授正是創造性提出器官列印理念的專家。袁玉宇與徐弢將導師的理念付諸實踐,發表了該領域的第一篇學術性研究論文。2008年,兩人在生物3D列印技術未來的應用思路上不謀而合,於是當年9月便在廣州創辦了邁普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再生醫學材料及再生醫用植入器械研發。

成功開發人工硬腦膜

剛創業時,徐弢除了做老總,還兼職當公司的司機。大夥吃飯則是在公司附近的城中村小飯館解決。但袁玉宇和徐弢每天就像打了雞血,一點小小的成績都會感到滿足。創業初期為了省錢,他們第一次去歐洲參加醫療器械展,產品僅僅用塑膠袋裝著,一度被人誤認為是騙子。

經過近3年的努力,邁普團隊2011年終於成功開發出第一代人工硬腦膜產品「睿膜」。將這個輕薄的膜貼合在腦部手術患者的腦膜破損處,病人自體細胞會漸漸找到這裡。兩周後,細胞們就連成了片,形成新生組織,睿膜自行降解成完全無害的水和二氧化碳。

「從做技術轉到產業化是很艱難的過程,要讓自己變成一個雜家。」袁玉宇告訴記者,他還專門學習了會計財務、醫療器械營銷等課程。對自己而言,如何實現產業化、拓展市場,難度遠遠大於技術研發。為了做好市場拓展,他們對當地的人口、醫院、文化、法律法規等都做了細緻入微的研究。

多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睿膜」在2011年獲得歐盟CE認證,並被英國劍橋大學醫院等全球20多個國家的醫院應用,成功的病例超過1萬例,被評價為「世界上最接近自體、修復效果最理想的硬腦膜」。2014年4月,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授予「睿膜」產品註冊證,這標誌著中國第一個生物3D列印產品正式開始應用。它同時也獲得了歐盟、印度及韓國的權威註冊證,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產業化的生物3D列印硬腦膜產品。2015年11月,邁普團隊研發的無張力尿失禁懸吊帶產品系列獲得歐盟CE、中國CFDA認證,再一次打破了歐美等跨國企業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公司越做越大,員工也已超過200人。袁玉宇稱,現在自己最大的壓力是怎麼確保企業的方向,怎麼確保面對困難時能夠作出正確的決策,帶領大家堅定信心前進。

雖然創業有很多艱辛的故事,但袁玉宇說,「但現在比之前淡定很多,因為有了一個比較強的團隊,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公司還處於發展階段,每年的員工滿意度調查中,公司的前景一直是滿意度最高的。袁玉宇說,「我們的願望是3D列印製造出心臟等複雜的器官,雖然技術還有盲點,但將真正造福於人類」。

相關焦點

  • 3D列印人體心臟 為晚期心臟病患者解難題
    BioLife4D是美國第一家成功採用3D生物列印出具有心臟完整結構的微型心臟的美國公司。3D列印技術原創機構3D Systems公司,最近與非營利組織OpHeart合作,計劃為兒科心臟外科醫生提供3D列印工具,幫助這些醫生更好地準備和演練複雜手術。重要組織與器官的3D列印,將在緩解器官短缺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生物3D列印技術有望服務精準醫療
    今年10月,廣州邁普公司開發的新型顱頜面修補系統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這一高端植入類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已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醫院使用,徹底顛覆中國醫療產品「低端低價」的形象。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應用生物3D列印技術開發植入醫療器械、開展精準醫學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 技術| 人體膠原支架「上位」,3D列印心臟是否「可期」?
    此外,3D生物列印還致力於通過設計生物相容性高、支撐力強的組織支架結合細胞應用到臨床,來治療選擇有限的疾病,如終心臟衰竭等。 以1984年Charles W Hull申請的立體光刻專利為起始點,3D列印技術至今已經歷了35年的發展。
  • 卡內基梅隆大學3D生物列印心臟為外科醫生提供新工具
    卡內基梅隆大學3D生物列印心臟為外科醫生提供新工具2020-11-19 11:36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CNET報導, 科學家已經創造出「第一個全尺寸的3D生物列印人類心臟模型」 ,它可能會改變外科醫生的實踐方式和為病人做準備。
  •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3D生物列印心臟為外科醫生提供了新工具
    據外媒CNET報導,科學家已經創造出「第一個全尺寸的3D生物列印人類心臟模型」 ,它可能會改變外科醫生的實踐方式和為病人做準備。 這項創新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Adam Feinberg領導的研究團隊。
  • 3D列印顱骨、腦膜、血管……列印「器官」還有多遠?
    近十年來,生物3D列印技術取得長足發展,在神經外科的醫療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今年4月,以色列一個團隊的研究人員用3D列印技術,利用取自病人自身的人體組織,列印出了全球第一個完整的心臟,一度引發轟動。很多人關注,3D列印出人類器官用於臨床手術,什麼時候會變為現實? 清華大學徐弢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細胞3D列印技術,有豐富的國外研究和產業化經驗。
  • 美科學家3D列印人類心臟組織,可實現部分心臟功能
    儘管 3D 列印技術的潛力巨大,但受限於生物組織的保真度差、列印的解析度低等技術限制, 3D 列印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受到了極大掣肘。特別是用活細胞列印和製造膠原蛋白等軟質生物材料,這兩個被寄予厚望的研究目標一直舉步維艱。如今,這項最新研究突破了這一技術瓶頸。
  • Maastricht大學啟動歐洲最大3D生物列印項目
    就在這個月,他們牽頭聯合歐洲其它四所大學發起了總投資高達460萬歐元的PRosPERoS項目以進行3D列印關節植入物的開發。此外,該校Moroni實驗室還率先生物列印出了可控制細胞分化的支架。而如今,部分歸功於Moroni實驗室的努力,Maastricht大學和Brightlands材料中心(BMC)啟動了歐洲歷史上最大的3D生物列印研究項目。
  • 邁普醫學規模袖珍存發行失敗風險 產能大量閒置仍募資擴產
    《雲創財經》 文 / 張彥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普醫學」)主營神經外科領域植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開發高性能植入醫療器械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包括人工硬腦(脊)膜補片、顱頜面修補產品、可吸收止血紗等植入醫療器械產品
  • 中美醫學專家攜手取得3D生物列印新進展
    醫院供圖 中美醫學專家攜手取得3D生物列印新進展:或精準構建複雜空腔組織等中新網上海11月15日電 (袁蕙芸 葉佳琪 陳靜)將各種功能細胞注入印表機精準構建復層空腔組織,這是科學創意還是現實?國際生物材料知名雜誌《Advanced Materials》在線發表了皮慶猛題為「多層環狀組織的數字可調微流控生物列印」的研究論文。據了解,哈佛大學醫學院Yu Shrike Zhang教授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Ali Khademhoseini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意味著中國3D生物列印技術正逐步與世界接軌。
  • 【VOA慢速 12.25】科學家3D列印人類心臟的全尺寸模型
    美國研究人員稱自己用3D列印技術製作了第一個全尺寸的人類心臟模型。 研究結果近日發布在了《美國化學學會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上。 The team was led by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rofessor Adam Feinberg. 該團隊由生物醫學工程學教授亞當·范伯格帶領。
  • 這東西就是3D列印的人的心臟,感覺和真實的沒差別
    談到:研究人員在實現3D列印的肉和血方面取得了科學的飛躍。最近,一個團隊在《ACS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雜誌上發表文章,描述了他們如何降低成本3D印表機重新設計成能夠將人心臟的MRI掃描轉變為實際上可以握在手中的可變形全尺寸模擬物的印表機。擠壓它,它會給人真正的感覺。
  • 美研發用於生物醫學和軟機器人的3D列印矽膠技術
    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能夠3D列印靈活多孔的矽橡膠結構。該技術可用於生物醫學和軟機器人。這種矽膠3D列印方法既不需要熱應用也不需要特殊的化學成分,非常可取。  使用由液體和固體形式的矽氧烷形成的糊狀油墨,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能夠3D列印靈活多孔的矽橡膠結構。該技術可用於生物醫學和軟機器人。  從隱形眼鏡到發動機襯墊到冰塊託盤,矽膠已被證明是一種多功能的聚合物組。因此,研究人員和企業已經設法製作可3D列印的矽膠。
  • 3D列印可注射水凝膠複合材料可用於各種生物醫學應用
    雖然水凝膠過去是在外科手術過程中預先製備並植入人體內的目標部位,但現在可以通過細針從注射器中輕鬆注射,使材料非常適合生物醫學應用。根據瑞士烏普薩拉大學的Liyang Shi撰寫的題為「基於生物醫學應用的金屬配體組裝的可注射複合水凝膠」的論文,可注射水凝膠在開發微創外科手術方面非常有用,因為它們「避免損傷周圍組織」在植入手術期間「並且可以很容易地填充原位複雜形狀的缺陷。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3d列印骨頭的新聞,所以這也不算是一種什麼新技術,但是在廣州就有一支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3d列印骨頭技術。以往採用3d列印骨頭技術使用的原材料都是金屬,不過將金屬移植到體內總歸還是不太好的。
  • 山一大生物醫學專業有個「泰山班」,立志培養醫學科學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實習生 葉健晨 宋貴勇9月18日早上7點半,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濟南主校區迎來首批新生!生物醫學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崔亞洲介紹,泰山班立志培養醫學科學家,新生入校後經測試選拔,每年選拔20名新生。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之際,部分2019級同學將面臨一個重要的人生抉擇——轉專業。不同以往,今年2019級同學將會迎來一個新的選擇——生物技術專業的生物醫學複合型本科創新班(「泰山班」)。
  • 3D列印用於硬腦(脊)膜修復
    3D列印用於硬腦(脊)膜修復 來源:OFweek3D列印網   發布者:亦云   日期:2016-03-25   今日/總瀏覽:3/3275
  • 中國3d列印行業現狀調查研究及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2020版)
    、生物材料供給情況分析6      1、生物材料市場規模分析6      2、幹細胞市場供給分析8    二、生物材料市場需求分析中    三、生物材料市場發展國>    四、生物材料在3d列印的應用產      1、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出生物材料3d列印業      2、中國3d列印材料實現新的突破 人體心臟支架及骨骼材料3D生物調      3、多材料多功能 尼龍科技推3D
  •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打開APP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1 11:00:08   什麼是3d列印房屋   2013年紐約Softkill Design工程建築個人工作室初次明確提出了3D複印房子定義,並將在2013年夏季修建實體模型。
  • 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概況及其在3D列印中的應用
    同時,生物再生材料產業作為材料科學、生物技術、臨床醫學的前沿和重點發展領域,以及整個生物醫學工程的基礎,已發展為整個經濟體系中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一、定義與分類生物醫用材料是一類用於診斷、治療、修復、替換人體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的新型高科技材料。根據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的定義與分類,生物醫用材料可根據材料的性質、來源、用途等不同維度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