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安息了,儘管命運多舛,
他仍偷生。沒有了他的天使他變喪生。
事情自然地發生。
就像白日西沉,夜幕降臨。
——《悲慘世界》
冉阿讓,《悲慘世界》裡的男主人公,因為飢餓偷了一塊麵包,而被判入獄,三番四次逃跑,每次都被抓回,冉阿讓因此做了19年的苦役犯,後被假釋。在路過一個大主教家吃飯時,為了生計他又偷了一對銀器,警察抓他時,大主教說不是他偷的,而是自己送的。冉阿讓非常感動,靠著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為富翁,並且樂善好施,收養了一個美麗可人的女孩珂賽特,前景可謂燦爛。但他一生擺脫不了「逃役犯」這個十字架,沉重的包袱使他沒有得到真正的快樂,只有珂賽特能稍稍稍給他帶去一點心靈的慰藉。他把宇宙縮小到唯一的一個人,把唯一的一個人擴張到上帝,這就是他對珂賽特的愛,珂賽特成了她的生命支柱。
然而,他九年來對珂賽特傾注的愛卻抵不上一個陌生青年對他投去的脈脈一瞥。珂賽特雖然也愛他,但他更愛那個陌生青年,並且最終選擇了那個青年——馬呂斯。他的生命由此落下帷幕舞臺也沒有他的戲,人生的悲哀莫過於此。
《悲慘世界》裡描述了形形色色的人,從不可一世的大人物到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無不刻畫的淋漓盡致。沙威,小人物,警察,為人古板刻薄,把自己所做的職業認為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他一生都在追捕冉阿讓,他恪盡職守到只懂得抓人,並把此作為自己一生的信仰。但他最後也被冉阿讓天使般的善良感動時,它的信仰動搖了,他的靈魂無助地飄蕩在這個悲慘的世界裡,找不到可以拯救自己的東西,他第一次沒有恪盡職守——放了冉阿讓,而他,也失去了信仰,生命只剩下一具空殼,最後投河而死。
悲慘的世界,悲慘的不是苦難,而是人的內心。
雨果以恢宏的氣勢,龐大的結構,再現了這個現實的悲慘世界。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裡,儘管有那麼多的醜惡與卑鄙,我們還是看到了人性的善良與仁愛。我忘不了芳汀為了她的女兒能有一件禦寒的大衣,而賣掉了自己兩顆像珍珠一樣晶瑩的牙齒,忘不了冉阿二讓拼盡全力拯救壓在車下的車夫。忘不了馬呂斯對珂賽特的純潔的愛:手牽著手,肩並著肩,同在一個墓穴裡,不時在黑暗中相互撫摸我們的一個手指尖,我生命的全部追求概莫如此。正如雨果所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