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悲慘世界》歸來與顛倒的世界

2020-12-17 人民網

  音樂劇電影《悲慘世界》近期獲得第85屆奧斯卡獎三項大獎。這部劇有著奢華布景和奇觀式舞台風格,因扮演「金剛狼」而出名的美國演員休·傑克曼,化身為19世紀的冉阿讓。在原著作者雨果筆下,冉阿讓既是19世紀上半葉「悲慘世界」的受害者——因偷一塊麵包而被判處19年苦役,又是那個時代的拯救者——他在完成內心救贖之後成為善良的資本家和市長,進而拯救遭受凌辱的妓女芳汀及其女珂賽特,這種通過幾個典型人物來全景式再現時代的創作方式,被命名為批判現實主義。

  近三年來,不僅《悲慘世界》被重拍成電影,而且出現了一股改編19世紀文學名著的熱潮,如2011年的《簡·愛》、《呼嘯山莊》和2012年的《安娜·卡列尼娜》等。這些進入西方文學正典的作品,如此頻繁地被「集體」重拍成影視作品,是不多見的文化現象。

  《簡·愛》與《呼嘯山莊》已成為理解19世紀大英帝國政治與社會最為重要的文化表徵,兩部原著中,不管是桑菲爾德莊園對於簡·愛和羅切斯特愛情的阻隔,還是呼嘯山莊對於希斯克利夫的排斥,上流社會的莊園這一封建貴族時代的遺蹟,都是作為壓抑、陰暗的力量存在的。

  新版《簡·愛》以簡·愛得知羅切斯特已婚而從桑菲爾德莊園逃離開始,鏡頭中簡·愛處在十字路口的艱難選擇中,手提攝影的影像風格,讓該片成為充滿陰鬱、擁有內心掙扎的女性/個體的成長史。新版《呼嘯山莊》最大的變化,則在於希斯克利夫由吉卜賽棄兒變成了黑人,這似乎對應著全球化時代黑人等外來移民成為英國社會內部的他者的現實。它同樣大量採用手提攝影,把希斯克利夫內心的複雜情感更加細膩地呈現出來。

  《悲慘世界》和《安娜·卡列尼娜》則用音樂劇和舞臺劇的方式,打造出19世紀法國和俄國社會的絢麗舞臺。兩者都處理了19世紀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社會困境及其可能的出路,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呈現出資產階級法律與秩序對窮人的剝奪,並通過冉阿讓的人道主義來拯救世界;託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同樣講述了安娜所遭遇的愛情悲劇,以及列文作為覺醒的貴族在農村所進行的社會改革。

  可是,藉助數碼技術,兩部影片都把這種全景式的史詩小說,處理成了時尚大片,極大地削弱或取消了這些作品對19世紀社會危機與苦難的呈現,公眾看到的只是高度舞臺化的關於19世紀的服裝與布景。問題不在於這些改編是否忠實於原著,而在於為何這些19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會在危機重重的時代再度歸來,或者說,當下的歷史及文化想像,為何會重新回到風起雲湧的20世紀之前的歲月?

  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有「漫長的19世紀」和「短暫的20世紀」的提法。如果說,包括17、18世紀在內的「漫長的19世紀」所積累的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文明與矛盾,最終以20世紀如此劇烈的兩次世界大戰、近半世紀的蘇美冷戰,以及席捲全球的民族解放運動等方式爆發的話,那麼,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所終結的「短暫的20世紀」,歷史似乎又重回「漫長的19世紀」——一個激進與保守並存、希望與絕望同在的時代。

  上述批判現實主義經典,曾被作為支撐20世紀社會革命的情感基礎,正如它們在上世紀50~70年代,在中國大量翻譯出版,成為批判西方資本主義制度、論述社會主義革命合法性的文化讀本。冉阿讓的歸來所攜帶的,與其說是19世紀的記憶和情感,不如說更是對21世紀的困頓和憂思的表述。

  與《悲慘世界》所呈現的嚴重貧富分化相似,近年一些科幻片也開始把世界想像為天堂與地獄的兩極分裂。如去年好萊塢重拍的科幻片《全面記憶》,就把未來世界呈現為兩個空間:一個是機器保安、戒備森嚴的後現代大都市「大英國協」,一個是人聲嘈雜、擁擠不堪的唐人街式的「殖民地」。剛在國內公映的科幻片《逆世界》(又譯為《顛倒世界》)也講述了一個有視覺新鮮感的老故事。

  其新鮮之處在於未來世界被想像為只有貧困、骯髒的下層世界,和光鮮亮麗的上層世界的雙重空間,兩個世界溝通的唯一通道,就是通天塔般的摩天大樓,一個管理嚴格、效率第一的跨國公司。老舊之處在於,這是一個來自下層世界的技術男,逆襲上層「白富美」的浪漫故事,跨越空間/階級的愛情,成為扭轉逆世界的正能量。這種二元世界的想像,較多地出現在金融危機之後,而這種關於貧與富、殖民地與宗主國、天堂與地獄的兩極世界的描述,卻是19世紀關於世界的典型圖景。這種老故事的重述一方面表徵著「漫長的19世紀」的歸來,另一方面也直接呈現了全球化時代富國與窮國、北方與南方之間日益加劇的分裂。

  《悲慘世界》結尾處,老年冉阿讓在遍嘗人間苦難之後來到了天堂,畫面重新回到1832年巴黎人民佔領街壘、反抗權貴的戰場,死去的革命者重新復活,人們高唱「跨過硝煙,越過街壘,新世界就在前方」,這正如敘事縝密的《雲圖》用六個故事不厭其煩地告訴人們的:只要做出細微改變,另一個美好世界就會到來。(張慧瑜)

相關焦點

  • 金妍兒可愛舊照曝光 《悲慘世界》獲評最偉大
    原標題:金妍兒可愛舊照曝光 《悲慘世界》獲評最偉大 金妍兒舊照  騰訊體育9月12日訊 美國雅虎近日的報導稱,《LesMiserable》(《悲慘世界》)是索契冬奧會後宣布退役的韓國花滑女王金妍兒運動生涯中最偉大的作品
  • 草根評《悲慘世界》:音樂震撼人心
    《悲慘世界》受網友稱讚新浪娛樂訊由湯姆-霍頓執導,休-傑克曼[微博]、安妮-海瑟薇及拉塞爾-克勞聯袂出演的音樂劇電影《悲慘世界》於2月28日起在全國各大影院熱映。這部《悲慘世界》是湯姆-霍頓繼《國王的演講》獲得第83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後的最新力作,影片是根據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長篇小說改編而成。在剛落幕的第85屆奧斯卡上斬獲最佳音響獎,安妮-海瑟薇也因20分鐘的精彩演出拿下最佳女配角獎殊榮。大多數網友在看過本片後表示影片非常感人,演員們的演技非常精湛,並且唱功相當令人稱讚,大部分網友對於此次電影採用音樂劇表現形式表示認可。
  • 法語文學翻譯家餘中先談《悲慘世界》:「悲慘世界」是悲慘的人的世界
    1978 年,他考上北京大學法語系,進入法語文學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雨果和他的小說《悲慘世界》無疑都是熠熠生輝的。《悲慘世界》最早叫《貧困》,是一個名詞,後來改為形容詞「悲慘的」。「悲慘世界」其實是指悲慘的人的世界。十幾歲:從事法語文學翻譯和研究後,您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對雨果及其小說《悲慘世界》的理解的?
  • 《悲慘世界》簡介
    誕生百餘年來,《悲慘世界》被演繹成多種表演版本,卻遲遲未登上過歌劇舞臺。偉大的作曲家普契尼曾嘗試改編,終因嫌其過於複雜而放棄。而中國觀眾所最熟悉的《悲慘世界》,莫過於由法、德、意三國合拍的電影版,該片的主角正是與阿蘭•德隆、保羅•貝爾蒙多等並稱為「影壇四雄」的法國已故電影明星裡諾• ;凡杜拉。
  • 康曉蓉:基督教電影《悲慘世界》影評--世界究竟悲慘在哪裡
    電影《悲慘世界》照例第一時間看了,卻在長長的沉思中。世界究竟悲慘在哪裡呢?命運多桀,罪惡不義,還是掙扎無力?是,這些無不悲慘,無不築成苦難的長城。可這些還是表象,在無常的風中低吟淺唱,如春過草原,秋即枯乾,一代代的生靈呵一輪輪悲劇的輾轉。何止在講述法國大革命前後的故事呢,它在不息地述說生命的哀嘆。
  • 《悲慘世界》:三個月河東,三十年河西
    《悲慘世界》最初以法語寫就,在巴黎演出了三個月。如果不是有人將法語版CD拿給了金牌製作人卡梅倫·麥金託什,《悲慘世界》可能就和許多音樂劇一樣消失在了歷史裡,默默無聞。單看製作本身,《悲慘世界》似乎具備了票房毒藥應有的許多特點:沉悶的法國歷史題材、從頭演唱到尾的表現形式、複雜的人物關係和故事線、評論界的一致唱衰,以及製作方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向來是以話劇見長,而不是音樂劇。
  • 悲慘世界
    珂賽特: 珂賽特:芳汀的私生女兒,擁有悲慘的童年。但她在冉阿讓的保護下長成為一位開朗堅強又美麗的少女,與一名參加革命的學生馬瑞斯一見鍾情並相愛。但是,周圍的人和命運都打算破壞這段戀情,也有來自冉阿讓的阻力。
  • 平凡世界不平凡,悲慘世界不悲傷
    平凡世界不平凡,悲慘世界不悲傷《平凡的世界》和《悲慘世界》這兩本書都是非常優秀的文學作品,要說哪一本書更好,這個不好說。因為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平凡的世界》是反映七八十年代,中國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以孫少安、孫少平等人物為中心,塑造了他們這些平凡的人,為了追求理想,幸福,而默默地拼搏奮鬥,雖經歷苦難,但仍然不懈努力。從這些平凡的生活經歷中,創造著那個時代不平凡的業績。世界正是由這些平凡的積累,才推動著社會文明不斷發展進步!
  • 電影《悲慘世界》的啟示
    原標題:電影《悲慘世界》的啟示  有人說,文藝裡的情緒不是真的情緒,縱然能逼近人的喉頭,燃燒人的心頭,但是,文藝所描繪的鮮活的意象如此傳神達意,完全是從生活裡走出來的,又怎麼可以說不是真的情緒呢。  觀賞湯姆·霍珀執導改編的同名音樂劇電影《悲慘世界》,原以為頗為熟悉的故事情節,只會在重溫歷史的過程中有所裨益。
  • 《悲慘世界》:音樂與電影的交融
    電影《悲慘世界》劇照 張婷  自好萊塢電影《悲慘世界》在全球上映後,各國觀眾對該片的評價褒貶不一:美國人很喜歡它,  《悲慘世界》吸引著藝術家們樂此不疲地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將其呈現給大眾——音樂劇《悲慘世界》於1980年在法國首演,1985年登上英國倫敦西區的舞臺,1987年亮相美國百老匯。20多年來,音樂劇《悲慘世界》的全球觀眾超過6000萬人次,已成為全球壽命最長的音樂劇之一。電影界對這部名著的改編熱情有過之而無不及——1907年的默片時代,法國導演蓋布朗切就把小說中的部分章節拍成短片。
  • 《悲慘世界》:悲慘的不是苦難,而是人的內心
    ——《悲慘世界》冉阿讓,《悲慘世界》裡的男主人公,因為飢餓偷了一塊麵包,而被判入獄,三番四次逃跑,每次都被抓回,冉阿讓因此做了19年的苦役犯,後被假釋。在路過一個大主教家吃飯時,為了生計他又偷了一對銀器,警察抓他時,大主教說不是他偷的,而是自己送的。
  • 《悲慘世界》,瑕疵難掩自然美
    在奧斯卡最佳導演湯姆霍伯眼裡,一百五十年也許並不太久,儘管製片宏大、明星雲集,他仍用一種正統到近乎朝拜、虔敬的方式,詮釋了一個創作於1862年、剛剛過完一百五十歲生日的著作《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的故事對很多觀眾來說並不陌生,它讓我們跟隨著冉阿讓跌宕起伏的人生和足跡,去身臨其境地感受法國大革命後社會的骯髒炎涼、卑微親情和熱血夢想。  《悲慘世界》已經十九次被改編成電影。而今年這一版本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改編自維克多·雨果的原著小說,而是1985年登陸倫敦西區而聞名世界的音樂劇,是二次改編的產物。
  • 音樂劇《悲慘世界》-搜狐娛樂
    世界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中文版演員選拔活動將在全國範圍內啟動,這是9月份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英國麥金託什公司宣布合作成立國內首家專業音樂劇製作公司後,聯合製作中文版音樂劇《悲慘世界》的第一步……[詳細]
  • 《悲慘世界》——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
    小時候,看的是《悲慘世界》小人書。印象中有,冉阿讓偷了一個麵包;芳汀剪去美麗的秀髮,敲掉兩顆漂亮的牙齒;善良的主教;威風凜凜的沙威等等。少年時讀《悲慘世界》,被波瀾壯闊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哀嘆冉阿讓的苦難,同情芳汀的遭遇。苦難中的人性掙扎,使年少的內心感到壓抑。
  • 《悲慘世界》—心的救贖
    內容簡述這是一個悲慘的世界,霧月政變、滑鐵盧之戰、七月王朝……一系列的苦難折磨著這個世界上的人們。有一個悲慘的人他叫做冉阿讓,年輕時為即將餓死的外甥偷了一口麵包,結果他就度過了十九年的牢獄生活。然而,在珂賽特與馬呂斯在一起後,他卻離開了,失去珂賽特的他悲痛欲絕,過著孤獨的晚年生活,彌留之際,他又見到了芳汀,馬呂斯和珂賽特趕到後不久,冉阿讓安詳的離開了這個世界……救贖別人就是救贖自己冉阿讓的一生是痛苦的、不平凡的、偉大的一生,作為一個罪惡法律的受害者,在這黑暗的世道他本應該仇恨這個世界,
  • 電影版《悲慘世界》 讓音樂劇救名著
    ,把源自法蘭西的《悲慘世界》徹底打造為「女王的好聲音」。1980年,法國作曲家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和阿蘭·鮑伯利根據雨果名著改編的法語版音樂劇《悲慘世界》在巴黎上演,此劇迅速引發了英國人的熱捧,1982年,英國劇作家赫伯特·克羅茲莫(也是電影的編劇之一)著手把它翻譯成英文,並在日後成為百老匯常駐劇目。百老匯版的音樂劇《悲慘世界》迅速走紅,接連獲得了託尼獎最佳音樂劇、最佳原創音樂、最佳音樂劇劇本等諸多獎項,號稱20世紀四大音樂劇之一。
  • 《悲慘世界》裡,努力去看清世界真相
    偉大的作家總能洞察世界的本質。雨果便是這樣的作家。他的《悲慘世界》已過去了一百多年,今天讀來,仍然把人震撼到掩面痛哭。他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價值觀裡,判斷什麼是真正的犯罪和懲罰,什麼才是一個人該做的事情,他無力規避制度和法律,只得逃開。後來冉阿讓的一系列行為,都是基於內心裡的真善美與是非對錯而定。他沒有錯,卻在世界裡,苟且偷生。這的確是一個悲慘的世界。把一個偷了一片麵包的人,投入到牢裡改造,懲罰。
  • 《悲慘世界》翻譯史:橫跨半個世紀的斷魂曲
    18年裡,雨果被捲入政鬥、被流放大西洋,如同《悲慘世界》男主角冉·阿讓,吃盡了苦頭。書中,冉·阿讓的鐵漢柔情,芳汀的悲慘命運,珂賽特的單純可愛,以及整部作品散發出的人性光輝,讓幾代人感動流淚。鮮為人知的是,《悲慘世界》第一版中文譯本的誕生,前前後後經歷了50年。翻譯這套書的人,是一對夫妻,他們從結婚那年,就開始著手翻譯。他們沒有預料到,他們翻譯這部作品的歷史,演變成了另一部「悲慘世界」。
  • 豆瓣8.2,法國佳片《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講述的是導演受2005年法國巴黎大騷亂的啟發,改編自導演同名短片,是導演拉吉·利執導的長篇處女作。電影講述的是百年前雨果撰寫《悲慘世界》巴黎郊區93省聖德尼的地方發生的一場警民衝突。影片表達了「世上本沒有壞莊稼,也沒有壞的人,只有壞的莊稼人」這一觀點,也是詮釋了小說《悲慘世界》的精神內核。整體的紀實感、街頭感、不著痕跡的調度與表演不同宗教和不同宗教,不同不同政治立場團體之間的憤怒,引發觀眾對當下現實的反思,探討了新舊法國人的對立,詮釋了小說《悲慘世界》的精神內核,對善良美麗的追求的追求。
  • 邁阿密獲評美國「最悲慘」城市
    儘管美國的邁阿密是個氣候宜人、豪宅林立的度假勝地,但根據《福布斯》網站最新出爐的「最悲慘城市」年度排行榜,它卻是全美最「悲慘」城市。調查綜合考慮犯罪率、失業率、收入和稅收水平、房屋價格、交通狀況、氣候條件、汙染狀況、公共部門官員腐敗程度、當地體育運動隊表現等多項因素,列出「最悲慘城市」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