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你會選擇當全職媽媽嗎?

2020-10-22 十二育兒講堂

孩子出生後,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這種時候,很多寶媽們會選擇回歸家庭,當上全職媽媽,也有一些寶媽,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依舊選擇奮戰在職場,做一名職場媽媽。

這兩種媽媽的選擇都可以理解,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媽媽的選擇也帶來了不同的影響。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的孩子,在和父母的關係、自信心和安全感這3點上會有一些差距。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也需要寶爸寶媽付出耐心和精力好好地教育和引導,即使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孩子,父母的角色也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堅持全職帶娃的媽媽,身邊一定有個尊重、理解你的老公。他懂得尊重你的付出,認可你的價值,理解你的辛勞;其次,就是家庭經濟條件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畢竟少一個人工作,則少一份收入,隨著養育成本地增加,部分全職媽媽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會選擇重返職場;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選擇全職必須具備一顆強大的內心,不會因為瑣碎的生活自怨自艾,不會因為偶爾的矛盾自我懷疑,更不會因為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而否定當初的選擇。全職後,也應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持續學習,保持樂觀,而不只是孩子的吃喝拉撒。

不管是全職帶娃,還是奮戰職場,我相信媽媽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和寶爸商量好了,就堅持下去,相信全職媽媽的辛勞會讓寶寶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也讓親子關係更親密!

相關焦點

  •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這6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對於家長的話總是不去執行,甚至會進行反抗,這些種種跡象其實都是在說明孩子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識,擁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那樣:「6歲前父母的話是黃金,12歲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在這5個方面「下功夫」,孩子將來更出色
    如果用一個年齡階段來劃分孩子的成長,你會如何劃分?然後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培養呢?一個人的優秀表現需要有良好的性格,性格體現在人的知識涵養和自身素養。性格良好的人能改善與人相處的能力、能虛心接受新事物、處理事情能力也比較強,還能獲得高質量的生活,在人生道路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歸屬於學齡前兒童,處於接受幼兒啟蒙階段。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5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當孩子到了3歲時,自我意識已經逐漸逐漸清晰,就會變得更加過分,家長說什麼也不聽,這主要是因為孩子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著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所以才會反抗父母。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3-6歲時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不盡興管教,那麼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他聽不進去。3歲的時候你管他,他可能會哭鬧一場,等到15歲再想管他,他能跳樓、能服藥自殺,因此3-6歲是管教孩子的最佳時期,尤其是這5個方面一定要「使勁管」。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3歲就更過分了,3寶寶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清晰,家長說啥都不聽,專家的解釋是:3歲的寶寶已經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具備了初步的思考能力和自我意識英國精神學家曾花費23年的時間,對1000名三歲孩子進行觀察實驗,將孩子們的性格分類,等孩子到20歲後,發現這些孩子的性格並沒有變化,可見3歲看大這句話不是胡說。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的這些「毛病」別慣著,該打也得打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自主意識覺醒,家長千萬別忽略養孩子是一項時間跨度大且艱巨的任務,而其中最累的階段莫過於孩子3—6歲時期,如果說剛出生的寶寶乖巧如天使,那麼三至六歲的孩子就是調皮如惡魔。若是放任不管,孩子會養成摔東西的習慣,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本加厲,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
  •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文/好奇的萌娃控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總是會感覺到迷茫,他們對家長這個角色還沒有任何經驗,所以難免會感覺到迷茫,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對於家長來說,在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上面,還沒有比較麻煩,唯一讓人捉摸不透的就是孩子的性格。很多家長都很好奇,為什麼孩子在1歲的時候還那麼聽話,但是年級越大,卻越不聽話了呢?
  • 孩子3歲前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帶娃做這些事,他將來情商更高
    奧地利心理學家勞倫茲提出,孩子在某個特定時期會對某項能力的培養特別敏感,如果得到了適當的訓練,在今後乃至一生的發展中都將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就是著名的「關鍵期」理論。孩子3歲之前,處於大腦的快速快速發育時期,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 孩子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養成這個好習慣將來比同齡人更出色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取決於他性格上的優秀,而構成一個人優秀性格的,往往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好的習慣。"李寧原是一位普通的體操運動員。但他有個好習慣:每天堅持訓練10多個小時,每次訓練一定要突破一個動作難度,不然就不離開訓練館。他終於成功了,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一人獨得3枚金牌。
  • 哈佛教授:快樂孩子「6共性」,要在3歲前的兩個性格關鍵期培養
    6個共性,要培養得在3歲前為了了解快樂孩子的共性,哈佛大學研究組持續37年的時間研究「哈佛學前項目」,通過數千個美國嬰幼兒家庭跟蹤觀察研究,發現了快樂的孩子有「6個共性」:,培養孩子的性格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小組,他們針對兒童大腦活動和以後的行動關聯做了研究,得出結果:3歲,是影響孩子今後變好變壞的關鍵時期」。
  • 2-7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3方面要嚴格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老師的電話令小芳感到非常困惑,因為孩子之前的表現一直很好,很守紀律,而且懂禮貌,但現在怎麼就像換一個人似的?所以小芳就在媽媽群裡進行了求助,大家在聽到小芳的描述後,表示她家孩子估摸是進入了性格形成關鍵期,所以才會有這些反常的表現。
  • 兒童心理學家表示:3~10歲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家長要針對性引導
    兒童心理學家表示,12歲以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想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性格,就要在0—12歲這個階段下功夫,有針對性地去指導。如果家長總是亂發脾氣、吵架,孩子將來在面對問題時,也會下意識的發脾氣,不講道理、胡攪蠻纏。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中,就向大家展現了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吵架,不斷的指責,還常常將錯誤推到孩子身上,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成長。
  • 李玫瑾: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2個方法,養出孩子好品格
    孩子在三歲、六歲時是成長的關鍵時期,此時的性格,如果父母不糾正的話,這個年紀的性格會跟著孩子一輩子。什麼是性格?性格具有穩定性、可塑性、社會性、差異性,一經形成便保持穩定,人的思想行為就有了傾向性。但是性格是可塑性的,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在孩子6歲之前,孩子的性格就像橡皮泥一樣,外部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很大。這是由寶寶大腦發育狀況及神經迴路形成的,新的研究顯示3歲兒童的大腦,其活躍程度是成年人的2倍,這種強勁的活動力會一直保持到 9至10歲,然後會一直減弱,,8歲時便會退到成年人的水平。
  • 孩子如果正值性格形成關鍵期,這三個方面,家長要狠抓
    中國有句老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恰恰說明了一個人的性格一旦成型,若想改變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成年人尤其能感受到,性格對於工作、生活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尤其很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性格教育。那想要孩子形成好性格,就要在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好好幫娃塑造一番。
  • 3~6歲是孩子的成長關鍵期,採取"使勁管"的方法,讓孩子更出色
    孩子第一個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就是三到六歲,這也是被稱為孩子的第一個人生叛逆期。在這個時期家長一定要好好的引導孩子的個性發展,要在以下這四個方面是&34;才能夠培養出一名性格好的孩子。所以家長在這個性格成長的關鍵期,要扭轉孩子這方面的弱勢,要告訴他要尊老愛幼,長大以後你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一個不懂得基本利益的人,在社會上是沒辦法生存的。
  • 兒童3-6歲是關鍵期,知道這些,讓你的孩子成長無憂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爸媽這時要學習科學育兒的知識,引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3-6歲這階段兒童大多數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有的幼兒園會教小朋友們做遊戲,在遊戲中學習知識、開發智力。做為家長也要引導孩子,開發孩子興趣、愛好。做好啟蒙第一歩,下面我們談談3-6歲孩子的科學育兒方法吧!
  • 6歲前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孩子這3方面「使勁管」,將來更出色
    3-6歲的兒童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他們可塑性強,愛模仿,愛探索,但自控能力較差,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也較弱。這個時期,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而積習難改,會給將來的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
  • 寶寶性格養成的關鍵期,你知道嗎?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簡單的概述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小孩子的個性傾向、心理特點,就可以大概看出這個孩子青少年時的個性和心理;從7歲孩子身上,大致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寶寶的性格也是在模仿中形成的,人們常說「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家長的影子」,家庭環境和氛圍對小孩子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也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家長不想娃成為受氣包得重視早期教育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6歲之前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其中0-3歲是人格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進而有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3-6歲是孩子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懦弱怕事的性格,其實就是父母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做了這些錯事:①沒有原則的忍讓上文中提到的小偉的媽媽就是一個沒有原則的媽媽,她為了孩子能繼續在這所小學上學,不惜讓孩子過上壓抑的小學生活。
  • 比智力更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李玫瑾老師曾經說過:「很多家長根深蒂固的認為「智力決定命運」,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關心能不能考上著名大學,而不關注孩子的性格。因此忽略了孩子性格的培養,一個人成年後發展的好不好,和孩子的智力關係不大,和孩子的性格才是息息相關的!
  • 3-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關鍵期:這樣引導,孩子長大後才更吃得開
    我家孩子的性格會不會吃虧?他會被大家喜歡嗎?……其實,作為父母,我們都該接納孩子正常的情緒,尊重孩子本身的性格,因為性格代表了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的自己。3-6歲是孩子性格性格塑造的關鍵期,要在這個時期,家長能進行良好的引導,讓孩子清楚自己性格中好的部分,改善不太成熟的部分。孩子在未來就會更獨立地自我管理,不容易走極端。這幾步引導和改善孩子性格,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