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車間」建我家「家庭代工」有錢花

2020-12-22 中國縣域經濟報

「粘一雙鞋底就能掙2角錢,一天下來,做80雙不成問題,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可以照顧到家裡的病人」剛剛參加完培訓的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義和塔拉鎮增力村張桂春高興地說。她的丈夫是重度精神障礙患者,能在家一邊照顧丈夫,一邊代加工鞋底拿工資,她很開心。

為深入推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以產業帶動脫貧,幫助貧困家庭脫貧致富,開魯縣工商聯副主席、義和塔拉鎮增力村第一書記王繼華充分發揮工商聯優勢,積極與麥新鎮張家鞋廠協調,將鞋廠「扶貧車間」延伸到了增力村貧困戶家中,利用「家庭代工」模式,讓貧困戶在家裡粘鞋底,使村民實現了足不出戶務工增收。

現場技術培訓

5月20日,村企召開了對接大會,增力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戶、低保戶等3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上,鞋廠負責人承諾,將專車專人「送貨到戶,回收產品」,並免費提供崗前技術培訓。

今年51歲、患小兒麻痺的肢體殘疾人周靜偉行走不便。「扶貧車間」不僅會給她帶來一份收入,還會幫她找回自信,實現自我價值。培訓結束後,她和張桂春等其他6戶村民當場與鞋廠籤定了粘6千雙鞋的協議。

據了解,增力村「扶貧車間」可實現30人在家就業,每人每月可實現收入1500元,人均年增收2萬元。該廠將根據實際情況,再增加一處扶貧車間,覆蓋周邊更多的貧困家庭及就業困難人員。

「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開展以來,開魯縣工商聯積極發揮自身職能,動員更多的企業加入到活動中來,為脫貧攻堅戰貢獻力量。截至目前,已組織縣內14家企業與14個貧困村結成對子,這些企業利用自身優勢,通過招聘用工、建生產基地、原料收購等形式助力貧困村脫貧致富。(記者 宮立靈 通訊員 王繼華)

相關焦點

  • (港澳臺)烏蒙山區建車間——一名港商的千裡扶貧情緣
    新華社昆明12月14日電(記者林碧鋒)雲南省鎮雄縣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寶濤服裝」扶貧車間裡,縫紉機、雷射切割機、繡花機咔咔作響,工人們有序忙碌著。港商蘇禮宏拿著嶄新的唐裝說:「我們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
  • (港澳臺·圖文互動)烏蒙山區建車間——一名港商的千裡扶貧情緣
    新華社照片,昆明,2020年12月14日 烏蒙山區建車間——一名港商的千裡扶貧情緣 這是雲南省鎮雄縣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1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 (配本社同題文字稿) 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新華社照片,昆明,2020年12月14日 烏蒙山區建車間——一名港商的千裡扶貧情緣 蘇禮宏在雲南省鎮雄縣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寶濤服裝」扶貧車間內展示樣品(11月13日攝)。
  • 扶貧車間孕育「希望之花」
    過去一年對30歲的李光林來說有些不平凡——從石漠化嚴重的山村易地扶貧搬遷到縣城,只有小學文化的他,有了一連串「沒想到」:第一次邁進大學校門學習,成為一名工人,在扶貧車間裡生產軍用飛機零件。
  • 「扶貧車間」建在家門口,貧困群眾變為「上班族」
    扶貧車間標牌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3日訊(通訊員 胡清)5月12日下午,汨羅市汨羅鎮汴塘村湖南澤裕食品有限公司車間裡,十幾名工人戴著口罩
  • 廈門凱琳扶貧車間「民族團結示範崗」工人鄭海紅:多掙點錢進城買樓房
    ●講述時間: 7月19日 ●講述地點: 臨夏市折橋鎮後古城村廈門凱琳扶貧車間 ●講述人近況: 鄭海紅,38歲,回族,後古城村人,廈門凱琳扶貧車間「民族團結示範崗
  • 決戰決勝半邊天⑯丨順昌園企聯建 「扶貧車間+兒童之家」讓留守...
    決戰決勝半邊天⑯丨順昌園企聯建 「扶貧車間+兒童之家」讓留守婦女安心就業 2020-08-17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車間大作為 淮濱就業扶貧車間助力群眾奔小康
    據了解,該公司秉持「解決一份就業,培養一個工人,穩定一份收入,脫貧一個家庭」的「四個一」扶貧工作理念,堅定產業扶貧道路,積極落實幫扶責任,把產業的總部、研發及組裝環節放在產業集聚區,把勞動密集的加工環節放在農民家門口的扶貧車間。2019年11月,國機集團幫扶建設的第四扶貧車間——淮濱縣麻西村扶貧車間投產運行。
  • 新野縣上港鄉「扶貧車間」興盛發展的秘密
    在扶貧工作中,能夠給貧困戶帶來收入的是產業和就業,其中的「輕騎兵」就是分布在村頭的「扶貧車間」,它們既是對接市場的產品供應站,又是貧困戶學習技能實現就業的好場所。十月深秋的一天,筆者探訪了新野縣上港鄉4家扶貧車間,揭示出了其興盛發展的秘密。
  • 「展扶貧成效」柿莊鎮:扶貧「小車間」 撐起脫貧「大夢想」
    扶貧車間作為就業扶貧的重要載體,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為了方便貧困群眾就近就業,沁水縣柿莊鎮把扶貧車間建在了貧困群眾家門口,走出了一條農民增收、產業發展、企業壯大、多方共贏的扶貧新路子。
  • 助力復工復產 | 利通區:兒童之家建在扶貧車間,打工帶娃兩不誤
    助力復工復產 | 利通區:兒童之家建在扶貧車間,打工帶娃兩不誤 2020-04-21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車間3萬多把拖把急尋買主
    6月10日,華夏碧水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侯亞平帶領工作人員專程從鄭州趕到上蔡縣邵店鎮上崗村扶貧車間購買拖把。    「為了我們這個扶貧車間,省住建廳派駐俺村的第一書記劉建飛真是操碎了心。」上崗村扶貧車間負責人張井雲說。    據了解,劉建飛進駐上崗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自己的第一書記專項資金為村裡建起了扶貧車間。
  • 廣西東蘭縣探索「子母」扶貧車間模式:家門口就業「鏈」出新局面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圖為工人在扶貧車間生產數據線。劉廷智攝(中經視覺)位於廣西東蘭縣三石鎮的龍華高科技產業園是東蘭縣與深圳市協作的扶貧項目。產業園被村民習慣性地稱為扶貧大車間的「母公司」。而其他鄉鎮設立的扶貧車間則被稱為「子公司」。這種「子母扶貧車間」是深圳市龍華區為促進東蘭縣大石山區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結合易地搬遷,精準定位產業扶貧,在該縣探索出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 仁和區扶貧開發局聯合園區企業搭建「扶貧車間」
    仁和區扶貧開發局聯合園區企業搭建「扶貧車間」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9-12-05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禹州無梁鎮曹樓村:小小浴花加工車間,撐起幫扶脫貧一片天
    「純手工製作,花色多樣,五年來浴花遠銷至廣州、深圳等地……」,這就是禹州市無梁鎮曹樓村一個普普通通農民家庭創辦的手工飾品加工點所帶來的大市場。201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曹留獻的兒媳婦夏媛媛看到了手工製作浴花這門生意,經多次市場考察了解,決定上馬這個項目。她的這個想法得到了丈夫及公公婆婆的的大力支持,公公曹留獻多方籌措資金,建起了車間,購置了手工生產工具和原料,到鎮工商所註冊成立了由夏媛媛為負責人的禹州市萬家樂手工飾品加工點。
  • 安徽郎溪:扶貧車間搭上「電商」快車
    「我們的車間專門生產產浴簾、浴室墊等浴室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線上只要訂單發過來,我們就接單」。6月5日,在位於郎溪縣新發鎮彌馭印染加工廠扶貧車間內,車間負責人解敏一邊忙著組織工人生產浴簾,一邊對記者說。
  • 零陵郵亭圩鎮:扶貧車間成貧困戶脫貧致富「加速器」
    紅網時刻永州4月1日訊(通訊員 唐林 蔣文凱)「如果沒有家門口的扶貧車間,我們這些年齡大的、行動不方便的貧困戶,不知道窮到什麼時候!」近日,在零陵區郵亭圩鎮鑫達高電子公司扶貧工廠內,福田村貧困戶於石燕放下手中活說道。
  • 潮州幫扶幹部全力護航,扶貧車間有序復產
    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山橫欄鎮駐村工作隊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加快扶貧車間復工復產,推動茶葉產業發展,保障貧困戶收入穩定。走進埔中村陽光工作坊,工人們戴著口罩,正有條不紊地投入生產。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該工作坊暫未開工,工人們都很著急。
  • 縣區|零陵區郵亭圩鎮:扶貧車間成致富「加速器」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日訊(唐 林 蔣文凱)「如果沒有扶貧車間開到家門口,我們這些年齡大的、行動不方便的貧困戶,不知道窮到什麼時候!」日前,筆者走進永州市零陵區郵亭圩鎮省鑫達高電子有限公司扶貧工廠,該村貧困戶於石燕放下手中活,激動地說。
  • 小小扶貧車間託起「脫貧夢」148名貧困勞動力家門口就業
    重慶綦江網消息(通訊員 袁沛沛)今年以來,區人力社保局在實施就業扶貧中,出臺系列政策建設扶貧車間,讓半勞力、弱勞力者就近就地就業,走出了一條「群眾增收、企業增效、脫貧增速、村組增力」的「一舉四得」扶貧新路徑。
  • 大紅燈籠扶貧車間,照亮雙村人的致富路
    在神林鄉雙村大紅燈籠扶貧車間的屋簷下,懸掛整齊的大紅燈籠格外的搶眼,給廠區的環境增添了一抹亮色。而原料加工車間裡機器聲「隆隆」作響,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製作燈籠的「骨架」。組裝車間裡,縫紅布、燙印花、粘金飾、安穗子,工人們個個忙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