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6年前,有人問買東西會選擇在哪裡,那麼大部分人的標準答案是線下會選擇家樂福,線上會選擇淘寶。但是作為一個擁有自由意志的普通人,買零售的東西一般會選擇線下,因為小東西在線下買的時候可以很直觀地挑選和對比,有的時候甚至可以隨心所欲的試用,覺得這件東西適合了然後再掏錢購買,而線上做出選擇的主要原因卻是因為精美的圖片和一些令你怦然心動的評論。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線下零售自從2013年以來在中國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從原先本土的華聯開始,到後來沃爾瑪、家樂福,中國消費者的購物方式隨著這些國際大牌的到來而發生著一些改變,消費開始逐漸朝著重品質的方向轉變,而像這些大超市在行業中的經驗也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中國本土超市的快速成長,隨後中國本土超市開始快速成長,成長最快的就是蘇寧和大潤發了,在線下零售行業最鼎盛的時候零售是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以三足鼎立的方式佔據著中國絕大部分零售市場。
其中在三足鼎立的形式中,家樂福以其龐大的產品種類,結合本土的經營方式成為中國消費者消費的主要陣地,但是隨著全球電商的發展,線下零售行業呈現整體比較蕭條的現象,2015年開始,家樂福大規模的關閉自己在全世界範圍的店面,包括日本、新加坡等經濟發展狀況比較好的地區,截至2018年,市面上出現了大規模唱衰家樂福的狀況,據家樂福的年報2017年的全年營收僅3000萬元,對於體量如此巨大的公司,這個規模的營收特別像是過家家一樣。
2018年開始,家樂福已經不再開設新的店面,只是依靠老的店面維持自己的市場份額,而從2010年開始,中國本土零售企業大潤發後來居上,開始在零售行業跟家樂福分庭抗禮,2017年,大潤發跟歐尚合作,由歐尚提供全球貨源,一時間市場份額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一舉佔據了中國零售行業的龍頭位置,至此,外界評論,大潤發退出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定局。
2019年6月22日,蘇寧對外發布公告,正式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成為家樂福的控股公司,公告發布的同時也正式表明了這家自1995年就進軍中國,在中國深耕了24年的國際知名品牌開始將逐漸淡出中國。
其實早在2017年,家樂福集團的新任CEO邦帕德上任以來,家樂福這家百年企業經歷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經過改革之後,家樂福關閉了十幾個國家數百家的家樂福門店,按照邦帕德的計劃,不盈利的店面要毫不留情的關閉,而一些盈利的主要貢獻店面則要加大經營方面的投入,同時要增加開設一些受到年輕人喜歡的,能跟隨流行趨勢的店面。
蘇寧接手之後,家樂福的最高決策層將會由一個7人小組組成,蘇寧出5人,家樂福總部出2人,小組的負責人由蘇寧派出1人擔任。執行新的策略之後,蘇寧能否帶領家樂福從不盈利的沼澤中走出來,這個還是需要時間去驗證,畢竟現在在國內零售逐步發展成熟,電商逐步佔據主導的時候,國外的零售企業能夠站穩腳跟已經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了。
對此,你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