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賣身蘇寧、沃爾瑪大量關店,海外商超巨頭為何集體敗走中國

2020-12-22 新10億商業參考

文字 | 科創財經匯 楊陽

編輯|林奇

擁有3000萬會員和超過200家大型超市的家樂福中國,即將易主了。

6月23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蘇寧國際以48億元現金收購了家樂福中國的80%股份。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股東。

這也就意味著,家樂福中國的100%股權的價值,也只值60億元。與之相比,永輝超市的市值目前已經達到將近1000億元。今年5月初,媒體曝出家樂福考慮出售中國業務時,當時家樂福為中國業務尋求的出售價格,還是10億美元左右。

自從1995年進入中國以來,截止到今年3月,家樂福中國已經開設了210家大型綜合超市、24家便利店,擁有6大倉儲配送中心,覆蓋了22個省份和51個大中型城市。但是根據蘇寧的公告,它卻仍然處於虧損狀態之中。2018年度,家樂福中國的營業利潤為-4.12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5.78億元。蘇寧的公告中表示,這主要是由於近年來線下零售的業態,遭受了網際網路的衝擊,帶來了家樂福中國階段性的經營虧損。

在此之前2017年家樂福中國的業績也出現了10.99億元的虧損,成為家樂福全球業績表現最差的市場。而且,2017年-2018年,家樂福中國的負債總額均超過了資產總額,處於資不抵債狀態。

自從2018年1月,家樂福宣布和騰訊、永輝籤訂股權投資意向書時,它就已經頻頻傳出「退出中國」的傳聞。而在騰訊之前和家樂福傳出「緋聞」的,則是阿里。《財經》就曾報導稱,阿里和家樂福談判的方案是將家樂福整體出售給阿里,但雙方最終並未達成協議。隨後,阿里否認了曾與家樂福談判。但就在外界已經普遍認為家樂福將花落騰訊時,現在,家樂福宣布被蘇寧易購拿下。

而早在2015年,阿里就以283億元戰略投資蘇寧,成為了蘇寧的第二大股東。轉來轉去,家樂福總歸還是沒有繞開阿里。

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零售領域招兵買馬,外資的線下傳統大型零售商超們的日子,從幾年前開始就已經都不好過了。

不止家樂福,海外傳統零售巨頭之一的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發展也遇到了瓶頸。2016年,沃爾瑪首次傳出了規模性關閉13家門店的消息。隨後,「關店」成為了沃爾瑪在中國的新聞關鍵詞。在2017年,沃爾瑪在中國新開了27家門店,關閉了24家。而到了2018年,僅僅在上半年,沃爾瑪就關閉了16家門店,新開門店卻僅有6家。

2016年,韓國樂天集團旗下的零售業務樂天瑪特在海外營業額就遭遇了240億韓元的虧損,其中80%-90%左右都是在中國市場虧掉的;樂天百貨中國業務也在2017年上半年內就面臨了5000億韓元的虧損。2017年11月,樂天宣布出售在華所有超市,退出中國市場。2018年5月,利群集團宣布以16.65億元收購樂天購物持有100%股權的12家公司,以獲取其從事商業零售、倉儲和地產業務的15處房產和華東地區72家門店。

2017年5月,華堂商場豐臺北路店正式關閉。這已經是從2016年以來,華堂在北京關閉的第7家門店,至此,它在北京僅剩下亞運村店一家「獨苗」。

2018年4月,西班牙零售企業迪亞天天發布公告表示,蘇寧收購了迪亞中國100%股權。迪亞在2003年進入中國,門店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在被收購時,迪亞在上海擁有約250萬會員,有超過300家門店密集布於上海主城區。

從去年下半年起,德國零售商麥德龍也傳出有意收縮其在中國的零售業務的消息。據路透社今年3月的消息,麥德龍已通過招標形式出售中國業務,估值在15億-20億美元之間。據透露,目前在國內已經有多名競購方加入了對麥德龍股權的爭奪,其中包括高瓴資本和永輝超市組成的財團、博裕資本和萬科組成的財團、沃爾瑪、蘇寧控股等。據傳,阿里和騰訊也將加入戰團。

和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們聯盟,也已經成為外資大型商超們要生存下去,不可避免的選擇。

2016年,京東收購了1號店,沃爾瑪也由此成為京東股東,並將自己的實體門店接入京東的物流平臺。並在之後,沃爾瑪通過增持京東股份,成為了京東的第三大股東。同時,從2018年起,沃爾瑪也和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利用騰訊平臺和社交流量,優化購物和支付小程序,整合會員體系等。

歐尚集團和大潤發的母公司潤泰在2000年成立合營協議並交叉持股後,雙方在香港成立了高鑫零售,運營歐尚和大潤發兩大品牌在內地的市場業務。2017年11月,阿里與歐尚零售、潤泰集團達成合作,阿里投入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了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國內的線下零售市場將誕生和以往不同的全新格局。而對於這塊陣地的爭奪,也主要在向阿里和騰訊兩大陣營集中。

相關焦點

  • 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又一巨頭「敗走」中國,不好混了?
    在近十幾年中,有不少外國零售巨頭入局中國市場,想來分享市場「大蛋糕」,就如前面講的,它們在中國曾輝煌過,不久之後就越混越差,多家熟知的零售品牌「敗走」中國,這些巨頭難道在中國真混不下去了?在2014年左右,多家零售巨頭業績開始「滑坡」。比如,在中國市場「撈金」10年的樂購於2014年撤出中國,將旗下國內業務賣給了華潤。
  • 60億白菜價賣身蘇寧,家樂福敗走中國始末
    (以下簡稱「家樂福中國」)80%股權。上述交易將有三年鎖定期,不出意外的話,三年後蘇寧國際很可能最終全資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同時也意味著家樂福將徹底退出中國大陸市場。這家來自法國的零售巨鱷,曾長時間與世界零售霸主沃爾瑪交相輝映於中國市場。家樂福一度是中國城市經濟的晴雨表,消費者也以走進這個佔地動輒超5000平米的大賣場為時髦。
  • 家樂福跑了、沃爾瑪撤退,如今又一巨頭「敗走」中國?究竟怎麼了
    在最近的十幾年中,有很多國外的零售巨頭陸續進入到中國市場,它們曾經在中國市場上撈了大量財富。但是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這些外國零售商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國際巨頭零售商「敗走」中國呢?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和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最近幾年來,有很多的實體超市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陷入了困境。
  • 陳經:家樂福敗走中國,只能怪自己
    收購完成後,「家樂福中國」這個實體的控股股東就變成了蘇寧,家樂福還留了20%的股份,成了小股東。這基本代表家樂福承認,「靠自己」在中國搞不下去了,不如讓蘇寧來管;留20%可能是覺得中國市場潛力很大,蘇寧要是搞大發了,家樂福作為小股東也有些利益。總體上來說,家樂福這個動作應該算是「敗走中國」。 實際上家樂福中國2017年虧損10.99億人民幣,2018年虧損5.78億。
  • 家樂福離開了、沃爾瑪關80家店,而它選擇25億「賣身」,都怎麼了
    甚至已經有不少外資品牌「敗走」了,其中零售行業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國人口眾多,每年零售品的銷售總額,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不少國際零售巨頭,都曾將發展重心放在我國市場中。像沃爾瑪、家樂福等,但如今不少國際零售巨頭,在我國的運營狀況不佳,有的已經選擇了關店、賣身,離開我國市場了。
  • 家樂福敗走中國,只能怪自己-虎嗅網
    收購完成後,「家樂福中國」這個實體的控股股東就變成了蘇寧,家樂福還留了20%的股份,成了小股東。這基本代表家樂福承認,「靠自己」在中國搞不下去了,不如讓蘇寧來管;留20%可能是覺得中國市場潛力很大,蘇寧要是搞大發了,家樂福作為小股東也有些利益。總體上來說,家樂福這個動作應該算是「敗走中國」。
  • 外資超市大敗局:三大巨頭市場份額腰斬,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
    2019年6月24日,蘇寧易購一紙公告,昭示著家樂福中國的命運:蘇寧易購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家樂福中國不是第一個倒下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果不其然,2012年,家樂福繼退出俄羅斯、韓國、日本、泰國、美國後,在中國市場也開始頻頻關店,Tesco這一年在中國共關閉了4家門店,沃爾瑪計劃開設的新店面積縮減約30%,並於2013年陸續關閉包括鄭州、杭州及部分二三線城市的門店。
  • 家樂福中國「三次」賣身
    進入中國23年,家樂福中國經歷「躺著賺錢」的輝煌期後,一邊痛苦調整,一邊不時想著「賣身」撤退,家樂福中國這些年到底經歷了什麼?賣身蘇寧是最好結局嗎?外資零售巨頭的光環褪去後,近年來,家樂福中國處於「營收不斷下滑,淨利潤微薄」的境況。到了2017年和2018年,家樂福中國甚至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事實上,入華多年的家樂福也有心求變,但屢次錯失機會,也數次傳出「賣身」消息。曾經的「零售之王」為何會淪落至此?「賣身」蘇寧算是一條好出路嗎?
  • 家樂福、沃爾瑪撤退,如今又一外資企業「敗走」中國?究竟怎麼了
    早在2017年下半年,就有家樂福在中國市場「賣身」的傳聞,主要是因為家樂福的發展越來越困難。到了2018年,更多家樂福將要被收購的消息傳了出來。2019年,蘇寧易購宣布以47億元收購家樂福在中國80%的股權,在中國零售市場上叱吒多年的法國零售巨頭永遠的撤出了中國市場。
  • 家樂福中國48億賣身蘇寧 老對頭沃爾瑪股價卻創新高
    來源:證券時報網全球連鎖超市巨頭家樂福,其中國業務的大部分股權,如今真的要「賣身」了。6月23日晚間,蘇寧易購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以48億人民幣現金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這意味著,蘇寧將接盤成為家樂福中國最大股東。
  • 中國超市38年簡史:如何在沃爾瑪、家樂福的壓迫下成長?
    6月23日晚間,蘇寧易購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人民幣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降至20%。作為與沃爾瑪並列全球商超兩大巨頭之一的家樂福,1995年將大陸首家門店落地北京,開創外資商超先河,並一度領銜中國市場佔有率冠軍多年。
  • 家樂福中國賣身蘇寧,大賣場鼻祖如何在華節節敗退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多次傳出賣身消息的家樂福中國,終於迎來了它的接盤者。昨日(6月23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將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降至20%。
  • 家樂福「賣身」背後
    一代零售巨頭家樂福在中國的潰敗,再一次給人們帶來時代變遷之感。6月23日,蘇寧易購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降至20%。開啟中國大型商超黃金時代的零售巨頭家樂福僅以60億元的估值「賣身」,在中國零售業轉型的喧囂中,匆匆離場。
  • 家門口超市越開越多,外資巨頭卻「敗走」,這一品牌又要賣身了?
    尤其是2020年,不少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紛紛關店倒閉。當然有人表示實體店生意雖然不好做,這一門店卻不斷增多,是因為錢太好賺了嗎?說到這裡相信有人已經猜到了,這一門店就是小區樓下隨處可見的超市。不管是大型超市還是中小型超市,總之超市的數量確實在不斷增多,而且同一個小區可能就開了好幾家。正是因為如此,在不少人心目中開超市也變成了一個賺錢生意。
  • 付一夫:蘇寧刷屏的另一面:家樂福緣何敗走中國?
    日前,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交易完成後,蘇寧易購將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最大股東,而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則降至20%。這是繼今年年初收購萬達百貨之後,蘇寧又一次對線下零售資源發起的猛攻。消息一出,立刻刷屏朋友圈,有人驚嘆,有人振奮,有人讚不絕口。
  • 外資大潰逃,中國的市場怎麼了?家樂福賣身48億,沃爾瑪頻繁關店
    就在不斷的零售業面臨著虧損、倒閉的危機時,已經開始有不少外資企業「逃離」中國市場了,在前有沃爾瑪關閉門店,後有家樂福「賣身」活命之後,中國的各大零售業也紛紛開始蠢蠢欲動。就連德國最大的零售巨頭麥德龍都被傳聞在競購自己的中國區業務了。
  • 麥德龍、家樂福……超市巨頭紛紛敗走中國,被電商打敗?
    麥德龍是德國的超市連鎖巨頭,在1996年就進入中國市場,通過與錦江國際成立合資公司運營,也就是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後來麥德龍持有90%的股份,另外兩家持有4.9%及5.1%。然而,在今年10月,中國的物美集團就花費119億收購麥德龍中國80%的控股權。如今,外資超市巨頭在中國市場的日子非常不好過,今年4月,家樂福中國也被蘇寧以48億收入囊中。
  • 家樂福中國大敗局
    從此之後,家樂福在中國的營業額和利潤都以超過10%的比例在下降。自此,家樂福中國「賣身」就成為了業內議論的話題。外來商超在中國的不斷發展也引來了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豔羨。自此,外來大戶們和國內網際網路巨頭走上合作。2016年,沃爾瑪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開始入局B2C業務;騰訊使得家樂福、沃爾瑪也已成為了「棋子」。
  • 在華業績連年下滑關店不斷,家樂福距離退出中國還有多遠?
    而將「大賣場」概念引入國內的是一家國際傳統商超巨頭,曾經國內傳統商超幾乎佔據了整個零售業的市場,隨著多種零售業態的興起,傳統商超已不復當年,而這位引領者也沒了當年的風光。家樂福作為傳統商超的代表企業之一,將「大賣場」引入國內後迅速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零售業態,家樂福在國內曾幾乎壟斷零售市場。
  • 強大的中國,正在告別外資的家樂福
    ——反做空研究中心老牌零售巨頭——家樂福,最近正式戴上了「蘇寧」的姓氏。9月27日,蘇寧易購(002024.SZ)發布公告稱,在三個多月前以48億元現金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的交易,已經完成交割手續。至此,家樂福中國正式步入蘇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