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來了!

2021-02-25 阜寧教育

   

從校園裡大大小小的科技雕塑建設

到按期更新的科幻好書推薦、科普互動小課堂,

從點點滴滴科普知識分享再到創客世界的建成,

附小新興路校區一直非常注重

對學生科技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近日,

這所學校的孩子們不僅包攬

我縣首屆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單項比賽

小學組一、二、三等獎

在第二十七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賽中,

 圖靈人工智慧社團2支戰隊獲得市第一名,

智能家居社團6位學生獲市一等獎!

「科技風」在這所校園裡颳得正勁!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群科技少年們——

「就差一點,不行,再來!」

時而跺腳,時而埋下身子屏聲靜氣……組裝、環境採集、編程、做任務,在ENJOY AI機器人「奧運會開幕式」的訓練場上,隊員們有的正全神貫注地進行組裝和編程,有的正進行著激烈緊張的模擬賽……

今年九月,通過從大批「科技愛好者」中層層選拔,附小新興路校區圖靈人工智慧社團正式成立。為了以最好的水平和狀態迎接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賽,機器人社團的「選手們」在創客大廳緊鑼密鼓地進行賽前集訓。

「我們這個社團聽起來『高大上』又很有趣,但真正能加入的孩子不止是要對科技感興趣,還需要有韌性、能吃苦。」人工智慧的指導老師施素娟告訴我們,準備一次比賽需要經歷很多步驟:從現場分析任務、構思方案,到用不同組合方式搭建任務零件,再通過編程調試,讓巡線小車按照指定路線完成任務,一切都需要孩子們自己動手完成。

就拿這次參賽的機器人來說,聲音、光線和外部環境都會影響到機器人的行走路線,同樣的小車、相同的程序,前一分鐘與下一秒呈現的效果也許就是不一樣的,因此,同樣的線路和任務都要反覆練習,這也在考驗小組成員之間的默契以及選手的靈活性與應變能力。

「你先按我這個方法試一下!」

「行,試就試誰怕誰,看誰的最快!」

隊長張宇桐介紹道,每次任務開始,同組的這兩個「對家」總要先「吵一架」搞場pk,但最終輸的那方還是會乖乖「臣服」並向對方「取經」。

「這些並不是冰冷的機器,它能讓人的動手能力變強,還讓我慢慢學會換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更是提高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這裡,我們學會了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因為我們既是對手,也是一個團隊!」

速度是多少,時間要多久,怎樣最高效……從一開始接觸時的一頭霧水,到現在成為帶領團隊斬獲多項榮譽的優秀指導員,經歷過上百次上千次試驗的施素娟老師,也在不斷的摸索與嘗試中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與成長。

集訓期間,每天中午12點到1點,下午5點半放學到晚8點都是社團的訓練時間,周末更是穩紮穩打全天練習,對於每周14堂課的施老師來說基本沒有個人時間,有的只是全身心的投入。

「雖然平時有點辛苦,但大家卻都樂在其中,特別是取得優異成績後那開心的笑容,更是讓人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在這裡,像是提前預習大學的科學知識!」

 「很多次想要放棄退出,但我想要再試一試。」

「其實啊,剛拿到圖紙時我也是懵的。」智能家居社團指導老師文彤笑著說,在社團建立初期,他和趙翊名老師主動請纓,成為了社團的首批「導師」,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搭建智能檯燈。看似一盞小小的檯燈,實際做起來卻並沒那麼順利。

△張文彤老師正在指導學生拼搭

經過一遍遍練習,一次次拆裝再到反覆總結經驗,兩位老師在摸索中漸漸了解智能家居這一領域的設計理念和比賽規則,同時他們也迎來了社團的第一批成員。現在,這個以四、五年級學生為主力軍,部分低年級學生參加的共50位隊員的智能家居社團,在每周三到周五下午二節課後都在進行他們的科技社團活動。

起初面對這個隊伍,接二連三的問題擺在他們眼前:學生的年齡層不同,看不懂圖紙線路方向,漏搭、丟失零件……這兩位新手「導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分層次練習、手把手示範、及時表揚鼓勵、打擂臺賽、小組合作……經過他們的耐心指導,小隊員們的堅持不懈,在比賽中,規定30分鐘以內搭建完成就算滿分的任務,團隊中80%的學生都能在10分鐘之內拼搭完成了,最快的甚至只要6分11秒

「13分鐘!我破紀錄啦!」

眼前這個高興地手舞足蹈的小女孩叫何梓桐,她告訴我們,剛參加社團看到這盞智能檯燈時覺得做起來一定很簡單,沒想到自己從拆材料開始就比別人慢一拍,導致她一度想要放棄。觀察到小姑娘的沮喪,張老師安排平時特別喜歡拼搭各種小玩意兒的陸玟冰作她的「小師父」,在倆人的合作下,小梓桐成功拼好了檯燈,她捧著自己的作品左右來回欣賞。儘管任務是完成了,小梓桐卻還是不能獨立拼搭。

△何梓桐與指導老師趙翊名相互「學習」

「那些比我小的學弟學妹們都可以,我也一定能行!」不服輸的個性讓她充滿能量,激勵著她反覆認真地去探索去練習,從17分到15分再到最後13分,小梓桐打破了記錄也戰勝了自己。

能讓孩子們擁有如此多探索科學世界的機會,

離不開學校提供的「大舞臺」。

校長孫永明告訴我們,新興路校區從規劃到建設,歷時兩年建成了現在這個具有前瞻性、開放性和交互性的350平方米創客大廳,實現了人工智慧教育的空間落地。

當前,空間從0到1已經有了突破,如何從空間走向課程實踐,讓每個孩子都有學習人工智慧的機會並發展成他們的興趣、特長,學校正在整合現有資源,努力實現人工智慧課程的真正落地,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科技中「撒野「!

期待在不久的將來,

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在創客空間的平臺上,

擁有一種與世界接軌的全新思維,

在動手與動腦中體驗實踐與探索的快樂,

將腦海中更多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 未來已來
    那些戰勝了  人類的機器人  只會算算算  如果從最簡單的層面來分析AlphaGo,它不過是利用了兩套智能分析系統,來決定自己的下法。  1980年:深度學習誕生  辛頓利用計算機硬體和軟體來模擬人類大腦,創建了一個純粹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  目的是使邏輯推理達到數值運算那樣快。
  • 人工智慧來了,教育當未雨綢繆
    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人工智慧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教育領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有哪些實踐?發展人工智慧,教育應該有哪些作為?人工智慧對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會產生哪些衝擊?怎樣應對這些挑戰?為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本報今起推出「人工智慧與教育」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深度解讀60多年來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人工智慧的春天剛剛開始
    導語近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上,中國科學院譚鐵牛院士發表了《人工智慧:天使還是魔鬼》的主題報告,深度解讀了60多年來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人工智慧的七大現狀,發展趨勢、展望和現有人工智慧的局限性等,認為「人工智慧的春天剛剛開始」。
  • 人工智慧來了,但只是生產工具而已
    不過施密特的言論並沒有引起太多的媒體關注,因為看好AI(人工智慧)如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幾乎所有的科技巨頭都成立了自己的AI研究院,百度等公司更是將未來豪賭在了人工智慧上。「我認為網際網路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慧的時代」,在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眼中,人工智慧儼然已經成了和網際網路一樣的一個新的技術浪潮周期。
  • 人工智慧來了,教師會被取代嗎?
    人工智慧正在悄然引發一場「教育革命」它給教育帶來機遇與挑戰同時也給老師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實際上目前已經有一些學校和老師先行先試把人工智慧引進了校園這也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人工智慧集聚了人類的智慧知識,它們將是最有水平的老師。
  • 【書評】《人工智慧真的來了》:A+I=愛?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年9月人工智慧的英文縮寫AI,對比中國的漢語拼音來說,很有意思,AI恰好是中文「愛」的拼音。在科幻電影裡,經常出現具有人類感情的「機器人女友」或是「計算機管家」,現實生活中,人工智慧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甚至不可或缺。如果人工智慧嘗試人類情感的表達方式,這會讓機器與人類心靈相通嗎?
  • 如何利用人工智慧來改善人類健康?
    研究者分析了癌症患者在接受計算機斷層掃描x射線治療過程中所經歷的症狀和相關數據,隨後在不同的時間段來檢測是否機器學習算法能準確預測患者的疾病症狀表現。,甚至在同一種疾病中也是如此;識別癌症患者機體中存在的特殊細胞類型對於選擇最佳的療法來有效治療患者至關重要,但能夠完成這項任務的方法卻是非常費時的,而且常常會因人為錯誤和人類視野的局限性而被阻礙。
  • 人工智慧中國思維特點時代來了——韋特大腦
    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IT巨頭最新的角鬥場。風投業績預計會繼續表現強勁,而人工智慧成為了投資者一個新的關注點。金準數據 指出如今正是發展人工智慧的大好時期,中國的大數據特點與美國等發達國家不同,中國傳統企業的「非人工智慧」技術弱,很容易被人工智慧擊潰。中國也正是發展人工智慧的沃土。因為中國人的數學基礎好,「人工智慧工程師」隊伍蓄勢待發。此外,技術短板催生人工智慧。
  • 易學大師的推演:人工智慧已經來了,「終結者」還有多遠?
    ;依託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依託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能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此外,會議還宣布成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推進辦公室;宣布成立新一代人工智慧戰略諮詢委員會…… 雖然這只是四大「平臺」,具體的「智能人造人」還未見崢嶸,但是地都墾荒了,播種發芽還遠嗎?人工智慧時代的「核心技術」是否已經成熟,貧生不知,估計各類新聞網頁也搜不出個子醜卯酉來……要麼就是「平臺」們藏著掖著,要麼就是「核心技術」也只是概念和噱頭。
  • 用人工智慧來解決人才缺失問題 - 行業動態_人工智慧...
    Eightfold希望能夠滿足這一需求,該公司旗下的求職平臺Personalized Career Site中增加了一個新產品,利用人工智慧(AI)來解決所謂的人才缺口問題。Eightfold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Ashutosh Garg表示,大多數求職網站的問題是他們沒有考慮到求職者的相關工作經驗、技能、角色和教育背景。
  • 全球首所人工智慧大學來了、MIT正式宣布人工智慧獨立設系等等
    國智清創雄安機器人研究院1、全球首所人工智慧大學來了為了培養專業研究型人才使人工智慧在政府、企業中得以更廣泛地運用發展,近日,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慧大學在阿布達比正式宣布成立,這也是全球首所專注於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生培養和科研應用的大學。
  • 對談|人工智慧來了,翻譯們會失業嗎?
    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是否會帶來譯者的「失業」?5月,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旗下圖書品牌「甲骨文」主辦,在杭州單向空間舉辦的第二屆譯想論壇「翻譯與我們的時代」上,科幻作家寶樹、資深媒體人劉剛、北京新譯科技人工智慧語言專家劉勁松展開對談,探討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翻譯和未來社會。
  • 「人工智慧」專業來了,CMU的人工智慧專業本科生都學什麼課?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去年 9 月宣布設立人工智慧專業;南京大學則於今年 3 月宣布組建人工智慧學院,下設「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智能系統與應用」兩個本科專業方向;哈工大也在今年 5 月 5 日成立了哈工大人工智慧研究院,承擔科研任務的同時培養 AI 人才。是否需在高中設立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都已經引發了討論。
  • 未來已來,人工智慧將如何走進中小學課堂
    當人工智慧帶來翻天覆地的技術革新,人們開始思考——AI時代人的核心素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教育如何變革才能更好地適應AI時代?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兒童又該如何走近和走進人工智慧?騰訊研究院華東分院秘書長徐思彥說:「2016年,我們被阿爾法狗所震撼,人工智慧開始真正走進生活。人工智慧早就進入了日常生活,比如說我們手機上的語音識別功能;依靠人臉識別實現開門的功能;還有智能音響,這些都是人工智慧在垂直領域的應用。」 所有的一切,不可避免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新一代的青少年,身處在人工智慧的時代。
  • 青橙課程專題:人工智慧來了,你準備好接招了嗎?
    ET 農業大腦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和紅外線測溫技術來監測每隻豬的健康狀況,由於豬在吃奶、睡覺和生病等不同狀態下發出的聲音都不一樣,通過分析豬的咳嗽、叫聲、體溫等數據,一旦出現異常能夠第一時間發出預警。使學生在建立興趣的基礎上,提高運用人工智慧相關技術思想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及創新創造能力。02《生活中的機器人》《生活中的機器人》重在讓學生感悟人工智慧對生活和學習的影響,體驗生活中的人工智慧,帶領學生識別生活中經常應用到的智能小工具,讓學生了解感受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工智慧給生活帶來的改變,直觀地了解人工智慧的特點,激發探究的熱情和積極性。
  • 怎樣藉助人工智慧來分類樂高積木
    打開APP 怎樣藉助人工智慧來分類樂高積木 十次方 發表於 2020-02-24 14:52:14 現在有人利用人工智慧(AI)、Raspberry設計出可準確分類樂高積木的機器,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 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來閱卷還有多遠
    打開APP 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來閱卷還有多遠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8 10:03:54 小冰、小娜、小度等人工智慧機器人也不斷在全社會引起一系列的討論。微軟、百度等行業參與者通過一系列的技術研究和相關主題活動將「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這幾個字成功地烙刻進極客們的心裡。   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這幾個字真的很火,但對於很多圍觀群眾來說,具體的實用還是非常遙遠。
  • 什麼是人工智慧?弱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超人工智慧?
    眾所周知,現在人工智慧很火,與大數據並列為兩大改變世界的技術,但實際上人工智慧也是分等級的,分別為弱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以及超人工智慧。
  • 徐實、戴浩:人工智慧來了,醫生還有用武之地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徐實、戴浩】 近年來,算法上的重大突破使得人工智慧煥發出勃勃生機。醫療行業將是人工智慧大展鴻圖的重要領域。2017年伊始,兩則科技新聞就傳遞了非常有價值的訊息。 第一則新聞是人工智慧對兒童自閉症的成功預測。
  • 人工智慧翻譯機來了,同聲傳譯行業要走了?
    這四款產品融合了全球最先進的四種人工智慧語音翻譯技術,是目前同行業唯一可以同聲翻譯多國語言(28國)的人工智慧翻譯機。張運軍先生全程演示了魔腦的四款新品,從現場展示來看,魔腦系列產品整體造型精美,立體設計,多層切割,宛若渾然天成,加上經典的亮黑配色更使產品增添了一份神秘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魔腦曉秘全程翻譯和記錄了整場新品發布會,它憑藉著優異的性能以及極低的差錯徵服了會場全體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