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植入1024個電極,我們離「虛擬視覺」還有多遠

2020-12-16 閃電新聞

關於「缸中之腦」的科幻作品層出不窮,例如《黑客帝國》中,男主角一開始就被培養在營養液中,所有感官都來自電刺激,生活在一個完全由計算機模擬出的虛擬世界中。

現在,我們離這樣的「虛擬世界」越來越近了。最近,科學家在獼猴大腦中植入電極,通過電刺激神經元,成功地讓猴子感知到視覺信息。當然,這不是什麼瘋狂科學家的邪惡計劃,他們希望這種方式最終能幫助盲人重見光明。

由計算機模擬出的虛擬世界?|《黑客帝國》

在大腦中,找到視野的對應點

說到視力,大家會先想到眼睛。實際上,大腦中的視覺皮層才是我們體內最大的視覺器官。視覺皮層佔了大腦皮層約 1/4 的面積,可以對眼睛接收到的光信號進行處理,讓我們能夠「看到」這個世界,分辨出視野中物體的形狀、顏色、運動。

視野中的物體經過眼睛,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實像,而視網膜上的視野和初級視覺皮層之間則存在拓撲對應的關係。簡單來說,視野中的一個位置,對應視網膜上的一個位置,同時也對應著初級視皮層上的一個位置。如果視野中的兩個位置比較接近,這兩個位置在視覺皮層上的對應位置往往也比較接近。在人和非人靈長類動物上,視覺皮層和視網膜之間的這種對應關係更加精細。

讓猴子產生虛擬的幻覺

上周《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健康獼猴的視覺皮層植入了 1024 個電極。這些電極大致覆蓋了視野右下方 1/4 範圍所對應的視覺皮層區域,並且深入進皮層內部,不僅可以記錄神經元的活動,還能對電極周邊的神經元進行精細的刺激。

1024個電極被排列成16個陣列,植入在視覺皮層 | 參考資料

在測量了神經元和視野位置之間的對應關係之後,研究人員直接對視覺皮層上的具體區域進行精細的電刺激,成功讓猴子產生了視幻覺——這些猴子事先經過訓練,當屏幕上出現光點時,會把視線移動到光點的位置。研究人員對獼猴的視覺皮層具體區域進行刺激時,也預設了視野裡對應的位置;而受到刺激的獼猴,果然將視線移動到了研究人員預設好的視野位置上

接下來,他們嘗試讓獼猴出現更複雜的視幻覺,比如看得到物體運動的方向、分辨「T」和「L」兩個字母;結果,猴子都表現出了符合預期的視幻覺,可以識別物體的位置、形狀和運動情況

圖丨Pixabay

這種由電刺激產生的感官信息被稱為「神經義肢」,有潛力應用在眼睛、視網膜、視神經受損但視皮層完好的視力障礙者上。但對於人類來說,目前技術所能達到的精度還是太低,無法在人腦上給出足夠精確的視覺;並且,人腦有更大的視覺皮層和更多的褶皺,電極的植入更有挑戰性。同時,如何將設備無線化,長期植入人腦的電極如何解決生物相容性等,也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會否也只是一個缸中之腦,受電刺激看到了眼前的文字呢?

參考文獻

Xing Chen, Feng Wang, Eduardo Fernandez, Pieter R. Roelfsema. Shape perception via a high-channel-count neuroprosthesis in monkey visual cortex. Science, 2020 DOI: 10.1126/science.abd7435

作者:Insulindian

編輯:麥麥

相關焦點

  • 向大腦中植入電極產生光點 盲人將來也能看見世界了
    向大腦中植入電極產生光點,盲人將來也能看見世界了   眼睛一閉,我們就看不到任何畫面,這是基本常識。然而近日科學家通過向大腦植入電極,徹底顛覆了這一常識。   當然,這一研究的實驗對象是猴子。
  • 向大腦中植入電極產生光點,盲人將來也能看見世界了
    向大腦中植入電極產生光點,盲人將來也能看見世界了這個想法實際上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已經做了很多嘗試來刺激大腦,使其產生人工圖像。然而,這些現有的解決方案一次只能產生少量的數據,即像素,這極大地限制了它們的實際應用。由於尖端的植入技術,即新材料和更好的微電子技術,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具有1024個電極的大腦植入物的新方案。更重要的是,新的植入物比以前的更穩定和耐用。
  • 大腦植入電極後,失明16年的盲人重新看見
    天花板上懸掛下來的電纜將系統連接到戈麥斯顱骨後部植入的埠,最終將信號傳導到與埠相連的植入在大腦後部視覺皮層中的 100 根電極。圖 | 戈麥斯戴著裝配有相機的眼鏡。不過,大腦植入裝置已經從她的腦中取出,因為它目前還是一種臨時裝置。
  • 大腦植入100根電極:失明16年的患者重見光明
    為戈麥斯植入人工視覺系統的費爾南德斯人工耳蝸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處理系統對外部麥克風產生的信號進行處理,並將數位訊號傳輸給內耳中的植入體,植入體的電極把電流傳輸給附近的神經,大腦對神經傳來的信號進行處理,聽覺障礙患者就能聽到聲音了。
  • 無需用眼 大腦直接成像!失明的人也能重新「看見」
    繞過人眼,只需往大腦中植入一個裝置,在電流刺激後,就可以讓失明患者成功復明?對,沒錯,這不是科幻片,這是科學家們對於失明患者重獲視覺的一項研究。這種植入視覺的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由於植入裝置上的局限,目前能重現的視覺像素,還非常有限。
  • 專訪清華鄧志東:Neuralink「腦機接口」背後,我們離科幻場景還有...
    A: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技術突破:1)性能較大改進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以「縫紉機」技術實現了零感染、高效和自動化的電極陣列與晶片的微創植入;2)具有高帶寬無線傳輸能力、可無線充電的「硬幣」大小的植入器件。
  • 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上海科技館有個人氣很高的遊戲:【比試腦電波】。該遊戲方式是:通過佩戴在頭上的傳感器,採集比試者的腦電波信號加以放大(據說是要放大10000倍以上),以此來控制小球的運動,腦電波信號的強弱,作用在小球上的力也就不同,於是球就會向弱者的方向滾動。
  • 陳根:大腦植入物可恢復盲人視力,失明患者的光明福音
    但現在,通過大腦植入物恢復盲人的視力卻將有可能成為現實。事實上,通過植入物刺激大腦產生人工視覺感知的想法並不新鮮,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那時的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光幻視(phosphene)現象能被人為地引發:人們可以跳過視網膜的輸入,直接給大腦的視覺中樞施與一次電刺激,在視覺空間的特定位置產生一個光點,讓被試者「
  • 腦科學日報:繞過眼睛,大腦植入視覺!當大腦遭遇「運輸故障」……
    1,《科學》:植入視覺!大腦植入物繞過眼睛可使盲人重見光明,人類治癒失明僅一步之遙來源:學術頭條腦部刺激產生人造視覺近日,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 (NIN) 的一項最新發現表明,通過在大腦視覺皮層中植入新開發的高解析度電極,可以使受試猴子大腦中出現人工植入的視覺形狀和知覺。
  • MIT華人教授發明神奇墨水,在小鼠大腦中植入3D列印柔軟電極
    前幾天,我們報導了「馬斯克腦機接口有望今年人體測試」引發不少關注,今天分享來自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的黑科技——3D列印柔軟大腦植入物。眾所周知,大腦是我們最脆弱的器官之一,就如同最柔軟的豆腐。但是,大腦植入物通常由金屬和其他剛性材料製成,隨著時間的流逝會導致炎症和疤痕組織的積聚。有沒有更好的替代材料呢?
  • 科學家將大腦植入物繞過眼睛可使盲人重見光明,治癒失明指日可待
    近日,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 (NIN) 的一項最新發現表明,通過在大腦視覺皮層中植入新開發的高解析度電極,可以使受試猴子大腦中出現人工植入的視覺形狀和知覺。具體而言,這個包含 1000 多個微小的、刺激大腦的電極植入物,可以在猴子的大腦中產生可識別的運動和複雜形狀的感知,包括字母表中的字母。
  • Science:新型高解析度植入物使得通過大腦電刺激恢復視力成為可能
    通過植入物刺激大腦產生人工視覺感知的想法並不新鮮,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然而,現有的系統每次只能生成少量的人工「像素」。如今,在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由Pieter Roelfsema領導的研究團隊正在使用新的植入物生產和植入技術、尖端材料工程、微晶片製造和微電子技術來開發比以前的植入物更加穩定和耐用的設備。初步的研究成果是非常有前景的。
  • 大腦連接計算機,你的記憶還屬於你嗎?
    根據隻言片語就妄下判斷太過草率,讓我們從腦機接口本身切入,看一看這一未來的可能性。就目前腦機接口的成就而言,其實都沒有脫離人工智慧的範圍。在這次Neuralink的發布會上,實驗人員通過植入豬腦的1024個電極,觀察豬的腦活動,通過豬的電路圖,可以預測豬關節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用於現場演示的豬植入電極已經有兩個月了。
  • 馬斯克「腦機接口」:Neuralink 晶片硬幣大小,機器人植入,豬先試了...
    這些「細絲」負責向晶片傳輸大腦信號和接收外界傳來的刺激,用戶大約需要植入1024根...如何理解Neuralink晶片?用馬斯克的話講,(不就是)在大腦裡放一塊Fitbit智能手環嘛,當然這款「Fitbit」有很多觸角。
  • 機器學習實現了腦機語言翻譯,那距離「意念交流」還有多遠?
    這一結果是如何實現的,這一研究意味著什麼,距離實現「意念交流」還有多遠?這些正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內容。人腦語言翻譯規律,機器學習很有一套我們先來還原一下這項實驗的過程:研究人員找到四名患有癲癇的受試者,事先在其大腦的控制發音的腦區植入電極裝置。
  • 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Neuralink無損植入豬腦,下一步植入人腦
    這個新設備就像個大腦裡的Fitbit,可以用手機裡的APP控制,而且你看起來很正常,只是頭髮下面多了一個小創口。最新消息,Neuralink目前已經獲得FDA批准在人腦上實驗!「此前的醫學研究,頭上戴著一個盒子,連著線,走來走去,會有點兒奇怪。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簡化這個設備。」
  • Neuralink擬進行大腦與計算機連接 測試——實現人腦與AI共生
    馬斯克說:「最終,我們可以做一個完整的腦機接口,在那裡我們可以與人工智慧實現某種共生。」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讓人們通過思考每分鐘輸入40個單詞。如果Neuralink和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員可以說服監管機構和整個社會,把他直接連接到機器上,那麼有可能極大地重塑計算和人性。當然,這是個很大的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