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缸中之腦」的科幻作品層出不窮,例如《黑客帝國》中,男主角一開始就被培養在營養液中,所有感官都來自電刺激,生活在一個完全由計算機模擬出的虛擬世界中。
現在,我們離這樣的「虛擬世界」越來越近了。最近,科學家在獼猴大腦中植入電極,通過電刺激神經元,成功地讓猴子感知到視覺信息。當然,這不是什麼瘋狂科學家的邪惡計劃,他們希望這種方式最終能幫助盲人重見光明。
由計算機模擬出的虛擬世界?|《黑客帝國》
在大腦中,找到視野的對應點
說到視力,大家會先想到眼睛。實際上,大腦中的視覺皮層才是我們體內最大的視覺器官。視覺皮層佔了大腦皮層約 1/4 的面積,可以對眼睛接收到的光信號進行處理,讓我們能夠「看到」這個世界,分辨出視野中物體的形狀、顏色、運動。
視野中的物體經過眼睛,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實像,而視網膜上的視野和初級視覺皮層之間則存在拓撲對應的關係。簡單來說,視野中的一個位置,對應視網膜上的一個位置,同時也對應著初級視皮層上的一個位置。如果視野中的兩個位置比較接近,這兩個位置在視覺皮層上的對應位置往往也比較接近。在人和非人靈長類動物上,視覺皮層和視網膜之間的這種對應關係更加精細。
讓猴子產生虛擬的幻覺
上周《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健康獼猴的視覺皮層植入了 1024 個電極。這些電極大致覆蓋了視野右下方 1/4 範圍所對應的視覺皮層區域,並且深入進皮層內部,不僅可以記錄神經元的活動,還能對電極周邊的神經元進行精細的刺激。
1024個電極被排列成16個陣列,植入在視覺皮層 | 參考資料
在測量了神經元和視野位置之間的對應關係之後,研究人員直接對視覺皮層上的具體區域進行精細的電刺激,成功讓猴子產生了視幻覺——這些猴子事先經過訓練,當屏幕上出現光點時,會把視線移動到光點的位置。研究人員對獼猴的視覺皮層具體區域進行刺激時,也預設了視野裡對應的位置;而受到刺激的獼猴,果然將視線移動到了研究人員預設好的視野位置上。
接下來,他們嘗試讓獼猴出現更複雜的視幻覺,比如看得到物體運動的方向、分辨「T」和「L」兩個字母;結果,猴子都表現出了符合預期的視幻覺,可以識別物體的位置、形狀和運動情況。
圖丨Pixabay
這種由電刺激產生的感官信息被稱為「神經義肢」,有潛力應用在眼睛、視網膜、視神經受損但視皮層完好的視力障礙者上。但對於人類來說,目前技術所能達到的精度還是太低,無法在人腦上給出足夠精確的視覺;並且,人腦有更大的視覺皮層和更多的褶皺,電極的植入更有挑戰性。同時,如何將設備無線化,長期植入人腦的電極如何解決生物相容性等,也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會否也只是一個缸中之腦,受電刺激看到了眼前的文字呢?
參考文獻
Xing Chen, Feng Wang, Eduardo Fernandez, Pieter R. Roelfsema. Shape perception via a high-channel-count neuroprosthesis in monkey visual cortex. Science, 2020 DOI: 10.1126/science.abd7435
作者:Insulindian
編輯:麥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