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東吳 情系母校——記東吳老校友高文彬生前點滴

2021-02-18 蘇州大學上海校友會

尊敬的高文彬前輩離開了我們,無盡的思念,先生一路走好!

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有他,榜樣與教誨,一盞人生的指路明燈;

高老是幸福的,因為有我們,一群愛戴他、追隨他的校友,在最後十多年,陪伴他走完人生之路。

 

     2013年年會上,畢業於東吳大學比較法學院的高文彬前輩友來了,受到近400名校友的追捧。上海校友會每年都辦年會,每年的一次大團圓,堅持了20多年。高老每次都儘可能參加,直到2018年。遺憾的是,每次聚會,東吳前輩來得越來越少。

 

時空穿梭。

1946年,東京,英姿颯爽的翻譯官、中國檢察官秘書

1945年抗戰勝利,高文彬從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1946年,受恩師劉世芳大律師的舉薦,參加東京審判中國檢察官向哲濬主持的翻譯官面試,他駕輕就熟地用流利的英語翻譯了一段中文報刊報導,順利通過面試。不日,便與同班同學鄭魯達、師兄劉繼盛等5人一起出發飛往東京。自此,他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了。

高文彬攝

在東京,他全程見證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世紀大審判。法庭庭審是按英美法程序,以英文、日文為官方語言。但證人有來自各國,尤其是中國的證人證詞,要翻譯成英文、日文,庭審記錄要譯成中文,翻譯的工作繁重,難度高。前期,作為翻譯,他每天都要整理、翻譯大量法庭庭審文件和證據文件。高文彬特意關照工作人員,要多複印兩套,其中一套就專門留給東吳大學法學院。他還抽空仔細編制好了文檔目錄,以方便深入研究,學習庭審實戰。後期,因為他又懂英美法律,英文又好,檢察官向哲濬向外交部舉薦高文彬兼任秘書。1948年,庭審結束,高文彬陪向哲濬檢察官回國,為了將這些珍貴的庭審檔案帶回,他們定製了兩個大木箱。但木箱實在太大,軍用飛機裝不上,他們就又改乘「將軍號」海輪迴國。他們把一整套東京審判庭審資料贈送給東吳法學院,可惜這套珍貴史料最後竟不知所終。

 

歲月荏苒,從回國後到今天,一晃走完近一個世紀的時光。但不論何時,不論走到哪裡,高文彬心中都記著東吳校訓: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在東吳法學院建院百年暨抗戰勝利70周年慶典上,93歲的高老朗聲說道:「一個國家,只有強大了,才能真正站得起來!」

 

歷史的見證 活著的證人

2018年1月在上海淞滬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的紀念活動中,展出了「百人斬」日軍暴行的一把日本軍刀。高老正是「百人斬」暴行的揭露者。當年,他在日本《朝日新聞》報上看到殺人比賽的報導,就把這一重要證據提交給國際檢察署,並寄給南京軍事法庭的石美瑜庭長。兩個日本殺人魔王已解甲歸田,差點就讓他們逃脫法網了。正是因為這一強有力的證據,才最終使得這兩個日本戰犯受到正義的審判,並最終在南京雨花臺正法。70多年後,當高老看到這一把寒光凜凜的殺人軍刀時,義憤填膺,久久不能釋懷。

 

老克勒  咖啡+紅酒+大閘蟹

退休後的高老深居簡出,住在上海一套小公寓裡。每次有客人來,高老一定是早早起來,精神抖擻西裝革履,頭髮梳得一絲不苟。他還會叮囑阿姨給每一位客人倒上茶,細心而周到。高老平時還是一派上海人稱「老克勒」的海派作風,喜歡咖啡、紅酒還有大閘蟹。上海校友會金春卿副會長最近幾年每年都送大閘蟹。高老存在冰箱裡,每次只蒸一個,配上紅酒小酌,甚是愜意。醫學校友趙耀東博士和法學校友曹豔梅夫婦倆十多年如一日,義務當高老的保健醫生,高老一有頭痛腦熱的,耀東博士再忙都要爭取隨叫隨到,他們與高老成了「忘年交」。上海校友會不少校友都是高老的親密夥伴,高老每次外出參加活動,大家都會陪同並悉心照顧。

蘇州大學歷任校領導均關心高老的身體和生活情況。最近幾年,江湧書記、楊一心副校長、發展辦領導,在校友會錢天東常務副會長等人陪同下,多次前往高老的住所和醫院探望,送上學校的慰問和祝福。

      

     不久前,為慶祝高老百歲華誕,學校熊思東校長專程來滬為高老慶祝百歲生日。

 

逝者已逝,但先生的家國情懷和高尚品格,將永遠留在我們蘇大(東吳)晚輩的心中。

 

高老女兒在高老仙逝當天向錢天東常務副會長發來簡訊:「我爸凌晨3:10去世了。解脫了世上一切的苦痛,回到天家『安息主懷』。謝謝校友會多年來對我父親的關愛,等疫情結束後想為我父親舉行追思會,到時再與你們聯繫。願大家多多保重。」

附記:在母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東京審判中國團隊》一書已經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和蘇州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這是中國第一本為參加東京審判17人團隊群體繪像。高老在5月份看到書時,非常激動,特在書上簽名。籤名本已為蘇州大學檔案館珍藏。

相關焦點

  • 高文彬先生追思會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舊址舉行
    )舉行了東京審判親歷者高文彬先生追思會。高文彬先生的女兒高嵐從美國發來感謝視頻、高先生侄兒高洵出席。出席者深切緬懷這位對中華民族作出了突出歷史貢獻的百歲老人。  追思會現場,們紛紛回憶起與高老交往中的點滴故事,高老在眾人的追思中形象又漸清晰,他似乎重又步履款款地向我們走來。  校友會陸幸老師回憶,高老兩大愛好,一個是打籃球,一個是攝影,尤其珍愛他的相機。
  • 在東吳法學院原址追思這裡走出來的校友——東京審判全程親歷者...
    此前一天晚上,東京審判親歷者高文彬先生的追思會在他的母校東吳法學院原址(今崑山路146號)舉行。這場追思會由東吳大學、蘇州大學上海校友會,蘇州大學上海校友會法學分會,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上海財經大學黨委統戰部共同發起,現場聚集了多位教授、學生、法律工作者,深切緬懷這位對中華民族作出了突出歷史貢獻的老人。
  • 蘇大黨委書記:高文彬生前曾約定參加母校120周年校慶
    現代快報訊(記者 高達 文/攝)9月7日凌晨3點10分,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東吳大學(蘇州大學前身)校友、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先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去世。△高文彬95歲時的生活照1922年12月出生的高文彬先生是著名法學家、翻譯家和歷史學者。1945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
  • 蘇大黨委書記:高文彬生前曾約定參加母校120周年校慶
    現代快報訊(記者 高達 文/攝)9月7日凌晨3點10分,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東吳大學(蘇州大學前身)校友、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先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去世。1945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1946年5月至1948年8月期間,高文彬以檢察官秘書兼翻譯的身份,參加東京審判,是全程參與東京審判的親歷者。
  • 東吳大學校友、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高文彬今晨去世!
    9月7日凌晨3點10分,東吳大學校友、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高文彬先生在上海去世
  • 蘇州大學老校友、東京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見證者高文彬去世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9月7日凌晨3時10分,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高文彬先生在上海去世,享年98周歲。這個消息,瞬間引發了蘇州大學師生的無數悼念,大家紛紛在朋友圈轉發留言,向這位傑出校友的離世表示哀悼。
  • 訪東吳大學老校友——張頌星
    2019年3月29日上午,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羅山鴻老師和法學院校友會辦公室主任王穎老師老師一行,拜訪了東吳大學法學院校友張頌星。張頌星已經九十九歲,但身體硬朗、精神矍鑠,對於我們的到來十分熱情。張頌星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提及東吳大學法學院老人家記憶深刻。東吳法學的起步雖然晚於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名校法科,但卻後來居上。
  • 烽火東吳書聲朗 ——抗戰時期的東吳校友李政道
    設在蘇州的東吳大學文理學院師生們於「八·一三」事變後,在校長楊永清等的率領下,前往湖州東吳大學吳興附屬中學繼續上課,但戰火很快蔓延到湖州,東吳大學的師生們又分別向杭州、泗安兩地撤退。1938年,師生們陸續從多地來到上海,進入當時還沒有被日軍佔領的租界,東吳大學法學院就設在租界內,楊永清校長召集在上海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師生一起籌備複課,並租用了位於上海西藏路上的慕爾堂(今沐恩堂)和南京路上的慈淑大樓,經過東吳師生們的努力,東吳大學文理法三學院和附中——東吳一中(蘇州)、東吳三中(湖州)都在上海招生複課。
  • ...英美法詞典|高文彬|東京審判|元照英美法詞典|東吳|高老|日本...
    1922年,高文彬出生於上海,1941年下半年,高文彬進入東吳大學法學院,開始學習法律,1945年夏,高文彬從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高文彬先生是全程參與「1946-1948東京審判」的親歷者。1946年5月15日,高文彬等一行5人乘坐飛機前往日本東京,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
  • 東吳大學與湖州
    作為近代頂級名校,成立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在各個領域,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棟梁之材,群星燦爛。尤以法學院為最,有「南東吳,北朝陽」之謂,律師出東吳,著名的東京大審判,中國派出的法官、檢察官幾乎全都來自東吳,這是東吳史上最為榮耀的時刻。  至於湖州,與東吳大學關係甚為密切和特殊。
  • 訪東吳大學校友——馬崇霞
    2018年6月13日,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楊樂、副書記羅山鴻一行,探訪東吳大學校友馬崇霞女士。馬崇霞女士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畢業於東吳大學會計系,她的父親則畢業於上世紀20年代的東吳大學法律系,可謂一家人均與東吳大學深有淵源。
  • 訪東吳大學法學院校友——姚玉城
    在交談中,姚老向我們講述了當年在東吳大學法學院求學的經歷。姚老1948年進入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學習,當時的東吳法學院分別開設有日班和晚班課程,姚老上的是晚班課程,從下午四點半到七點半上課,白天則在父親的公司上班。姚老對當年接受的英美法教育十分稱讚,提到東吳大學法律系開設了民法、刑法、國際法等課程,很多都是全英文授課。
  • 中國最後一位東京審判全程見證者高文彬逝世 晚輩追憶:晚年注重...
    民盟上海海事大學委員會秘書長、原常務副主委蔣志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高文彬教授自退休以來身體一直不錯,但去年(2019年)突然被確診罹患腸癌,進而又發現了面頰骨癌,導致身體狀況急轉直下。民盟浦東區委原副主委王衛平向紅星新聞記者追憶了自己與高文彬教授生前相處的點滴小事,「雖然高老師年事已高,但是仍然生活得很認真。
  • 上海今夜追思東京審判親歷者高文彬
    在上海市崑山路146號(東吳法學院原址),民族志士、東京審判親歷者高文彬先生的追思會莊嚴肅穆地進行。1945年,高文彬就是從這裡畢業。今天是高文彬逝世的第十天,也是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的前一天。」在眾人的追思中,高文彬先生的形象又漸清晰,他似乎又步履款款地向我們走來……一臺老相機校友會陸幸老師回憶,高文彬有兩大愛好,一個是打籃球,一個是攝影,尤其珍愛他的相機。當年在東京,他就是用那臺相機拍下了那張著名的東京審判十俊傑的合影,我們幾乎都是從那張合影開始認識東京審判中的這些民族英雄。
  • 東京大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高文彬去世
    高文彬先生於1922年12月出生在上海的一戶普通家庭,中學就讀於東吳大學吳淞附屬中學。畢業後,他考取了當時國內法學教育領域首屈一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學習。當時,正值日寇侵華,日軍在佔領區的倒行逆施,極大地幹擾了東吳大學師生的正常教學活動。學校被迫幾度搬遷,辦學條件極為艱苦。國家民族深重的災難,日軍殘忍的暴行,在年輕的高文彬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愛國熱情。
  • 訪東吳大學校友——李元法、錢尚真
    在採訪中,李元法和錢尚真兩位老人首先向我們介紹了自己就讀的專業和上世紀四十年代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結構,二老分別於1943年和1944年入學,同時就讀於東吳法學院的會計系,當時的東吳大學法學院下設法律系和會計系。
  • 傳承東吳法學精神 發展東吳法學事業——王健法學院概況
    1915年9月,時在東吳大學任教政治學併兼任東吳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的美籍律師查爾斯·蘭金,為能在中國培養法律人才,以蘇州東吳大學為本,於上海創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因而又稱「中華比較法律學院」。
  • 「東吳法學」一百年:中國法學教育的光榮與夢想
    今年93歲的高文彬是目前中國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唯一健在的親歷者,曾做過向哲濬的秘書。說起往事,高老充滿自豪:「為什麼找我們去,因為只有東吳法學院是教授英美法的,學生英語都很好。我們念英美法,課程完全是英文講授,老師也請外國老師,英美法是請美國總領館的法律顧問給我們上課,德國法則請徳領館的法律顧問上課。
  • 【滄州一中校友快訊】情系母校——我校老校友郭洪岐回母校參觀
    【滄州一中校友快訊】情系母校——我校老校友郭洪岐回母校參觀9月14日上午,我校一九五七屆高中三班學生郭洪岐與夫人一行回母校參觀。重返母校,難掩郭老內心的喜悅和激動。對比一中的今昔面貌,郭老切身感受到母校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為母校的蓬勃發展,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他與老同學李芳田一起追憶讀書歲月,他們興致勃勃地談起了母校當年的校長郭道培以及他們的班主任老師們。郭老說母校的教誨深刻地影響了他一生。他感謝恩師母校對他的培養,並衷心祝願母校越辦越好。
  • 全程親歷東京大審判,我國著名國際私法學者高文彬教授今日因病逝世
    無論是大審判,還是大詞典,高老的一生都與法學結下了不解之緣。高文彬先生於1922年12月出生在上海的一戶普通家庭,中學就讀於東吳大學吳淞附屬中學。畢業後,他考取了當時國內法學教育領域首屈一指的東吳大學法學院學習。當時,正值日寇侵華,日軍在佔領區的倒行逆施,極大地幹擾了東吳大學師生的正常教學活動。學校被迫幾度搬遷,辦學條件極為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