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武漢滿月!省立醫院醫療隊收治83名患者 重症轉好率超70%

2020-12-17 環京津網

出院患者與醫護人員合影。

福建省立醫院醫療隊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整整一個月了!昨日,隨著4名患者出院,部分患者轉區,這支隊伍負責的患者「清零」,病區或於今日關閉。一個月以來,這支醫療隊共收治83名新冠肺炎患者,危重症、重症患者轉為輕症患者的比例超過70%,治癒出院41人……他們交出了馳援武漢的滿月「答卷」。

2月13日,福建省立醫院138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抵達武漢的次日下午,他們就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重症病區。很快,醫療隊組建了指揮所,下設醫療救治專家組、臨床診療護理組、醫務協調組、質量控制組、醫院感控組等8個小組。一個月中,醫療隊共收治83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症和重症患者69名,年齡最大的97歲,60歲以上患者達70%,大多伴有其他基礎疾病,為診療工作帶來較大挑戰。但是,隊員們沒有退縮,精心為患者治療。

疲憊的時候,醫療隊隊員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一個月來,病區危重症、重症患者轉為輕症患者的比例超過70%,治癒出院41人,達到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總體目標。

「在武漢一個月的奮戰,展示了醫療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風貌,每個人都是功臣,更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醫療隊領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陳鋒用「職業精神、執著精神、忘我精神」三個關鍵詞形容這支年輕的隊伍。

據介紹,醫療隊138人中,黨員有72人,團員有22人,平均年齡34歲。到了武漢後,30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4人正式入黨。(見習記者 林雅 記者 陳丹/文 省立醫院防疫宣傳組供圖)

相關焦點

  • 「滿月」|吉大一院首批醫療隊在武漢的30天
    大年初二到2月24日,吉林大學第一院首批援武漢醫療隊執行任務「滿月」。吉大一院首批援武漢醫療隊由8名醫生和26名護士組成,自1月26日出發馳援武漢,已連續工作30天。他們作為吉林省首批援武漢醫療隊及首批進駐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支援醫療隊,負責該院區第一個改造完成的隔離病區,專門收治重症及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截至目前,已救治85名患者,痊癒出院39人。
  • 援鄂醫療隊入駐武漢「滿月」,這個重症病區迎來...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第四批援武漢醫療隊隊員一聲聲的感謝,一次次的鞠躬,一個個豎起的大拇指,3月14日上午,在武漢市協和醫院腫瘤中心,15名治癒出院的患者與援鄂醫療隊的隊員深情擁抱,依依惜別。這是醫療隊入駐武漢的「滿月」之日,也是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區「清零」之日,至此,浙大一院援鄂醫療隊接管的重症病區共收治72名患者,其中64名患者順利出院,8名患者也病情好轉,轉入其他定點醫院進行治療,這個重症病區圓滿完成了它的使命。
  • 馳援武漢戰「疫」滿月側記:「臨時家屬」成最暖心的親人
    就在我人生處於最低谷、最絕望的時候,我住進了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病房,有幸得到了湘雅醫院救援隊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護士的救治。你們的逆疫而行的無畏精神,為我們在死神面前築起了一道白色長城,謝謝你們!」在馳援武漢「滿月」之際,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三批醫療隊收到了這樣一封感謝信。已出院的患者林先生向白衣天使們表達了最真摯的感謝,這也是130名逆行戰士們收到的最好禮物。
  • 浙大二院援漢醫療隊「滿月」:患者出院是最好的禮物
    王堅穎 攝(抗擊新冠肺炎)浙大二院援漢醫療隊「滿月」:患者出院是最好的禮物中新網杭州3月15日電(錢晨菲)一聲聲祝福,一個個擁抱,一次次回眸……3月14日,武漢協和腫瘤中心三樓的ICU裡,歡笑聲、哭泣聲相互交織,14位治癒的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依依不捨地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浙大二院
  • 市一院醫療隊進駐武漢同濟中法醫院 開始收治重症隔離病患
    2月3日,記者從武漢獲悉,市第一人民醫院馳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隊於2月2日晚抵達武漢,在經過不到一天的安頓、培訓後,已經於3日晚進駐武漢同濟中法醫院,並開始收治重症隔離患者。利用吃晚飯的時間,醫療隊隊長顏春燕通過電話告訴記者,所有隊員2日晚間一直忙到夜裡2點才安頓好,3日上午開始接受相關培訓,並與武漢方面對接。按照統一調度,我市醫療隊進駐武漢同濟中法醫院,該醫院已經被安排為專收重症隔離病患的定點醫院。
  • 雷神山第三批國家醫療隊今日返程,全醫院還剩47名患者
    馳援雷神山的上海隊第八批醫療隊送別最後一批患者。 新京報記者從雷神山醫院了解到,這13名患者此前住在上海馳援雷神山醫院的第三批國家醫療隊負責病區,這是醫療隊送走其病區的最後一批治癒患者。 3月29日,武漢雷神山醫院舉行首批援鄂醫療隊集中撤離儀式。3月30日、31日,遼寧、上海、吉林、廣東、山西、河北醫療隊1090名醫護人員將啟程返回,雷神山醫院還有1800餘醫護繼續「留守」崗位。
  • 武漢重症病房裡:上海醫療隊和患者的故事
    進駐武漢第一天,上海醫療隊就知道,要治癒的不僅是患者身體,治癒出院也不會是服務終點。時至今日,事實證明他們做得不賴。2月7日,上海中山醫院第四批醫療隊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整建制接管兩個病區(20和22病區,共80張床位),收治的均為重症及危重患者。
  • 我省高校附屬醫院再派274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抗疫一線
    我省高校附屬醫院再派274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抗疫一線 2020-02-15 10:20:12   來源:安青網
  • 為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打call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參評「昌平榜樣」年度評審工作,點讚投票!投票時間截止至11月30日17:00投票規則每個ID每天限投十票行勝於言 危難中濟世懸壺2020年1月27日12點,北京清華長庚醫院11名醫療隊員接到醫院緊急電話通知
  • 浙江四大天團轉戰武漢金銀潭醫院、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病區、肺科...
    黃河院長介紹,目前有全國的15支醫療隊奮戰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浙大一院醫療隊接替的是武漢協和醫院本院、廣西、遼寧三支醫療隊所接管的住院樓14樓重症病區。該病區目前收治有46名病人,部分是重症危重症患者。今天,醫療隊將正式進入病房開展救治工作。
  • 待命馳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組建援冀重症醫療隊
    記者今天(10日)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得到消息,1月10日晚,根據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為支援河北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醫療救治工作,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受命緊急組建「湖北省援冀重症醫療隊」。
  • 我市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奮戰「滿月」
    一個月前的今天(2月19日),我市第二批馳援武漢醫療隊29名隊員快速集結,火速趕往他們的戰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重症病區。一個月以來,他們白衣執甲、以人為本、以身為盾,在武漢抗疫一線日以繼夜、埋頭苦幹,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 武漢市肺科醫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出院率達83%
    楚天都市報3月15日訊(記者陳凌墨 陳倩 劉丁維)今日下午4時,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47場新聞發布會,介紹目前武漢市統籌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非新冠肺炎患者就醫安排等滿足市民就醫需求情況。
  • 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區!中科大附一院137人馳援武漢
    2月13日,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統一部署,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派出137名醫護人員,自帶ECMO、呼吸機等設備,作為安徽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馳援武漢,此次他們將前往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整建
  • 缺失在「馳援湖北地圖」裡的陝西醫療隊,他們在「戰役」的這些地方
    醫務人員均具有豐富的防控治療傳染性疾病經驗,醫生的中高職比例高達70%,其中一些還執行過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務,除了久經戰陣的醫護人員,還有34名90後。這支醫療隊去的是本次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三鎮,主要負責重症患者救治,凌晨到達武漢機場後,中間休息了4個小時就趕赴武漢武昌醫院進行支援。
  • 武漢多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年齡最大患者90歲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累計出院重症患者94名,年齡最大90歲2月16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再次傳來好消息,該院又有10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其中年齡最大的90歲。截至目前,該院已有94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該院院長程範軍介紹,自協和西院成為武漢市第三批新冠肺炎定點就診醫院後,目前共入住新冠肺炎患者793名,已有來自北京、廣東、黑龍江、陝西、湖南、遼寧、甘肅等各省11支醫療隊共1059名醫護人員前來支援。李爺爺所在病區為黨員責任區,醫護人員由主動申請上一線的黨員組成,醫生25名,護士40多名。
  • 出徵滿月,中山二院醫療隊在武漢建起「逸仙ICU」
    這還是中山二院第二批醫療隊出徵武漢滿月的日子。此前,他們在武漢創立了「逸仙ICU病房」,加強對危重症患者的深度救治。在武漢建起「逸仙ICU」2月7日,中山二院派出由131名醫護人員組成的第二批醫療隊,趕赴武漢支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首批治癒患者出院 同日開始批量收治患者
    19日上午10點,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首批13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順利通過各項檢測和專家組評定,辦理出院手續。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非常感謝部隊的所有醫護人員,也非常感謝泰康同濟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是他們的細心照料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才使我們得以新生。14天之後,我想去捐獻我的血漿,希望治癒更多的人。」
  • 馳援武漢北京醫療隊裡男護士:病房中的他們「閃閃發光」
    2月1日是北京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奮戰的第5天,醫護人員接診的確診及疑似患者已超過50人。幾天來,很多醫護人員用日誌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了隔離病房裡的點點滴滴,梳理這些日誌記者發現,在醫護人員領隊的筆下,男護士的表現閃閃發光。此次出徵,北京醫療隊共有136人,在名單上,男護士師或護士多達16人,這樣的比例並不多見,面對疫情,男護士的優勢到底在哪兒?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0名醫務人員緊急馳援湖北,抗擊疫情,致敬!
    1月27日,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首批10名醫務人員作為安徽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徵,馳援湖北進行防疫和救治工作。首批10名隊員中,包含1名醫院感染管理專家和9名重症監護專業護理人員,年齡最大的56歲,年齡最小的26歲,其中5名中共黨員,1名預備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