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海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出徵滿月。
這一月間,上海先後共有9批1640名醫務人員,「逆行」武漢,這個疫情鬥爭最為激烈的戰場。
他們是生命的守護者,被防護面罩勒出深印的臉龐,「訴說」著堅持的不易;被汗水溼透的防護服,「包裹」著守護的誓言。聆聽他們的故事,感謝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努力,我們將深深記得。
進駐武漢第一天,上海醫療隊就知道,要治癒的不僅是患者身體,治癒出院也不會是服務終點。
時至今日,事實證明他們做得不賴。
2月7日,上海中山醫院第四批醫療隊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整建制接管兩個病區(20和22病區,共80張床位),收治的均為重症及危重患者。
截至2月21日,短短兩個星期全力救治,70餘名重症以上患者已有30多人轉為輕症,數量接近一半。
87歲音樂學院教授的沉默
剛到武漢時的情景,醫療隊隊員、消化科醫生李鋒清晰記得。
他們去的兩個病區,原來是心內科病房,臨時改建而成ICU,醫療隊著手配齊了必需的醫療設施,分門別類歸置。病房各區域的醫療、護理、用藥等各項管理流程被重新建構。
護士長潘文彥有二十餘年重症病房護理經驗,她知道一個樸素的道理,「搶救時,醫生說要插管,護士就要隨時能拿出需要的東西,不能有一分一秒耽誤」。
病房條件改善,但病人的狀態令醫護人員憂心忡忡。
有一名87歲的老先生,總是沉默地躺在病床上。每次李鋒進去查房,都看到發給他的食物原封不動地放在桌上。
老先生原是音樂學院教授,因新冠肺炎住院已40多天。他不愛說話,有時鹽水吊完也不打鈴通知護士。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病房,上海醫療隊護士餵87歲老先生喝粥。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這不是孤例。武漢不少重症病房存在著類似令人擔憂的狀況,他們大多是老年人,常見家族集聚式感染,在醫院內心失落,擔心和思念家人。
「當我們進去問『你們好嗎』,他們都比較漠然地看著我們。」這種情況醫護人員雖然始料未及,可細想之下,又覺酸楚。有個病人跟醫生講,除了自己,她先生、女兒相繼染病住院,只有女婿和外孫還在外面隔離。她很擔心他們。
一條指令:去和每一位患者交談
李鋒把自己了解的情況第一時間反映上去,其他醫生和護士亦有相關報告。隨即,上海醫療隊發出一條指令:醫護人員在保障自身防護絕對安全的同時,查房時儘量在病房多停留一會,去和每一位患者交談,尤其是年紀大的患者。
與此同時,橘子、蘋果、各類營養品被醫護人員分送到每個病人手中。有些患者的親屬因各種原因無法對其照應,醫療隊出面,為他們配齊一應生活用品。
這些東西談不上貴重,但病人拿到時都很開心。醫生和護士也感覺到,清冷的病房逐漸溫暖。
有一天,李鋒和醫療隊隊長羅哲下去查房,走到前文提及的87歲老先生病床前。羅哲詢問他近兩天好不好,身體有沒有不舒服。
老先生只說了一句話:「我想回家。」醫生理解老先生想回家的心情,但當他說出這句話,兩位醫生都察覺暗含的意思——老人恐怕想要放棄。
羅哲沒有正面回答老先生的請求,而是問道:「老先生,您原來在樂隊是不是指揮家?」
老先生抬起頭,眼神亮起來。「不是,我不是指揮家,我演奏樂器,吹樂器的。」
「你現在的狀態,吹樂器肯定吹不動,」羅哲看到老先生精神一振,繼續說,「等你身體再好一點,回去再演奏樂器。」
簡簡單單一番對話,老先生輕鬆了。
打那以後,醫生和護士每次進到病房,都和老先生攀談一會家人的近況,他漸漸打開心扉,治療中身體有何種反應、有哪裡不適,都一五一十地及時告知醫護,醫生根據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他的孩子很關心父親,常來電話,醫生則及時把病情通報到家屬。
這些天來,老先生病情不斷轉好。他開始主動進食,吃水果和營養液。臨床上,原有氣急和缺氧狀況均已得到明顯改善。更可喜的是,胸部CT和血液指標顯示,他的病情正在全面改善。
「我們不能說治好肺炎就不管了」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是沒有特效藥的。上海醫療隊診療的核心是多學科綜合治療。從治癒者的經驗看,增加自身免疫力非常重要,這與患者心情放鬆、飲食作息密切相關。
經過多日來磨合,醫護之間配合得越來越得心應手,醫療、護理已做得更加全面。
有一名重症病人神志不清,醫生每天要安排高流量氧氣,護士則定時去給患者更換紙尿布、擦拭身體、翻身。醫生還為患者下了胃管,注射營養物質。
「治癒一個患者不單單是醫療救治,方方面面都在支持。」李鋒說。
每名患者大約5天做一次全面評估,醫生要觀察患者胸悶、氣急等症狀是否改善,通過胸部CT、血液檢查,分析影像學指標情況,判斷炎症是否吸收。同時,患者食慾、睡眠情況亦是關注的重點。一個患者一套方案,每次治療後,醫生們聚在一起總結經驗,在後續病例中尋求可改進之處。
現在兩個病區,已有30餘名重症患者已轉為輕症,一些患者即將治癒出院。不過,醫療隊的服務並不止於此。
有一名75歲新冠肺炎患者伴有腎功能問題。在他整個治療過程中,上海醫療隊和武漢當地醫院聯繫,請醫生進入病房定期為這名患者做血透,保障他的腎功能。
目前,這個患者的新冠肺炎已經基本治癒,馬上要出院。考慮到他每周兩次的血透不能停,醫療隊正在為他聯繫醫院,準備出院後的治療。
「我們正在和當地醫院聯繫,想幫這名患者出院後能夠穩定地做血透。」李鋒說,「我們不能說治好肺炎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