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媒體環境下,娛樂稱霸。
娛樂成為媒體語境中的一種精神寄託,泛娛樂化現象愈發嚴重。泛娛樂化是資本控制下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產物,也是烏合之眾製造的文化假象。
具體來說,泛娛樂化的產生一是因為資本的注入,市場競爭激烈。各大媒體為追逐流量使出看家本領,顯然,"娛樂"是博得受眾眼球的最突出標籤。
二是受眾的心理需求,如今的現代生活讓人們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人們需要在忙碌的生活空隙中尋找快樂營養,受眾迫切的需要娛樂治癒生活。
主要受兩大心理需求影響:
釋放性心理需求。娛樂是每個人的天性,但是隨著人逐漸長大,有效娛樂的時間越來越少,每天的時間都被工作或者學習佔滿,隨著人們消費水平和消費模式的不斷變化, 人們對於信息的使用需求也不斷改變, 人們需要這種能夠使自己放鬆的娛樂信息來彌補自己忙碌的生活方式, 減輕自己的工作或學習的壓力,輕鬆愉悅的閱讀方式,使受眾在看到這類信息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加大關注度。
獵奇性心理需求。好奇心是每個人都有,對別人生活的窺視是一種天性,娛樂新聞很好地滿足了這一點。王寶強馬蓉離婚案從2016年開始一直持續報導,一會《王寶強現身機場,面容憔悴》,一會又是《寶強身邊出現神秘女子,笑得很開心》,不然就是《馬蓉太心機!提前把財產轉移》等相關報導,受眾也十分買帳,這都是源自於受眾對這類"八卦"濃重的好奇心。
"娛樂"是人追求快樂、緩解生存壓力的一種天性,在工作和學習的壓力下,人們需要"娛樂"來放鬆自己,在此條件下,媒體生態的泛娛樂化不難理解。為了迎合受眾的口味,娛樂化在大眾文化中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