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看銀元首先要看包漿。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包漿,包漿就是歲月的流通痕跡,薄薄的一層,不容易去掉。真品的銀元包漿一般很均勻,不容易去掉。
第二、從整體上看,1.是從神韻上看。2.從機械壓力上看。首先說從神韻上看,也就是字口要有神,端正大方。現在很多高仿字口看上去不好,老銀元字一般比較有神,下筆如流水不會出現字彆扭的現象。
第三、看珠圈與馬齒,很多人忽視珠圈與馬齒。
第四、看銀元的邊齒了。看邊齒是鑑別銀元的重中之重,如果一個銀元哪裡都合格但邊齒不過關,那就直接槍斃。
假袁大頭已經鋪天蓋地了。也許我們不應該叫他們是假,應該換種說法:各種材質袁大頭的工藝品已經鋪天蓋地。。。
關於袁大頭重量尺寸數據袁大頭版別系列繁多,比較常見的袁大頭直徑39mm,重量26.5到27.0左右,不過現在稱重量已經過時了。不是僅僅能從重量直徑就能辨別真假的,有些已經磨損嚴重、有些上面粘了不少其他油漬等,都會影響到重量。
除了要識別現在工藝品和高仿外,還有不少老假的銀元袁世凱像假銀元,應該在袁世凱像銀元發行後不久,那個時候就出現了假的的袁世凱像銀元,現在我們一般稱之他們為私鑄袁大頭。基本私鑄錢幣,在歷朝歷代這樣的私鑄錢幣錢幣都會有存在。就以我們現在來說,且不說製造老版紙幣贗品,就是正在使用的第五版人民幣,我們的人民警察不是屢屢破獲不法分子製作假幣案例嗎?
所以說隨著袁大頭銀元的發行,就出現假的袁大頭銀元,那麼除了那個事情的私鑄外,還有老假、真銀假幣、還有包銀等等。尤其不少稀少品種,因為任何時期,都是錢幣收藏愛好者,既然有錢幣收藏愛好者,珍品有稀少,自然就有人製造仿品出來。隨著歲月的推移,他們自然也會保留歲月的痕跡,出現了自然的包漿。那麼爺爺輩留下的袁大頭,也有可能是贗品。
各個地方鑄造的風格不一樣,分辨真假還有了解各個地址鑄造的風格。如下面舉例一個地方鑄造。
民國三年(1914年)袁世凱像壹圓銀幣雲南版,雲南版大頭又叫滇版大頭,跟福建、甘肅、新疆等,同屬於地方版大頭範疇,圖比較朦朧尤其嘉禾,設備壓力還是非常足,究其因為淺模造成的,圖案模具刻的比較淺,與普通三年大頭對比,嘉禾面多一粒稻穗,這個是最典型特徵,另外幣緣較寬,內齒比較獨特。
中央版大頭(如天津版)模具雕刻精細,除模具勞損之外所鑄之幣必精美。雲南版模具雕刻略差且較淺,故鑄幣圖案與中央鮮明對比。
註: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本文部分圖文整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小編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