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頭收藏如何鑑別真假
1,據市場人士介紹,最珍 稀的錢幣私下交易都是互相商量價格,很難定價,因為存世量太少,藏家很想要就出高價,賣家也不會把錢幣身份降低,賣的太便宜。其中的交易理念就是,「用明天的價錢買今天的貨」。
2,無論是澆鑄、還是開模後衝壓,翻砂階段唯 一變化的只是材料配比上,早期採用黃銅翻砂,假 幣顏色非常容易區分,後來變化為鉛錫、白銅、合金、真銀等,目的都是使假 幣成色更接近真幣,現在最常見的就是白銅翻砂版的假 幣,這種假 幣非常容易區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眼假,或者低仿假 幣。
3,袁大頭的磨損應注意看五個特殊部位,這五個特殊部位是水平的,是在流通中被磨平的。一是外圈, 二是顴骨, 三是耳, 四是字面, 五是部分突起穗粒。這些地方如呈弧形屬於一眼假(未流通的原光幣除外),現在也有造假者把這些磨痕直接做於磨具上,假 幣一做出來就帶有磨平狀,用放大鏡看磨平面上劃痕稀疏。真袁大頭邊圈磨平後與邊齒的交接處成90度而不是弧形,用手摸又不割手。假 幣常把交接處做得太過,成了弧形。真品的交接處應該是一種有稜角的光滑而不是完全無稜角的大弧光滑面。
4,高速敲打出齒槽的模具是固定的,一次只能敲出來一個,那麼每個齒槽的大小,深度,寬窄,夾絲就全都一個樣,這就是高仿邊齒為什麼都生硬無變化的根本原因。如果造假者每敲出一個齒槽再換一個模具也是可行的,那工作量將是天量,一塊幣還沒敲完人在換模過程中已累死了,還存在一個外圓能不能等分的問題。
5,從高仿邊齒加工工藝來看,高仿齒是用打齒機敲打出來,受到的是衝擊力而變形。真幣邊齒是和幣面一次成型,由於幣胚受壓力變大擠入齒模而成型,受到的擠壓力而變形。這兩種工藝所產生的力是不相同的,造成邊齒成型的不相同,放大鏡的微觀下其邊齒銀料密度和挺拔度一目了然了。
6,看齒輪。齒輪交易區分,假 幣齒輪遠不如原幣規整,兩者一對比,特別明顯。
7,稱重量。袁大頭的標準重量應是26.5克左右,銀成色佔88%。正常的袁大頭經過流通磨損後,重量也應達到25.8克。凡是重量偏輕的,若不是洗版、銼邊、包皮、挖補的袁大頭,就可能是假 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