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與經濟學起源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在國內屬於新興的法學交叉二級學科。對於「圈外人」來說,法與經濟學充滿了神秘感。「法經知多少」專欄將陸續為你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帶你進入法與經濟學的世界。
本期「法經知多少」梳理匯總了SSCI法學庫中收錄的九本法與經濟學專業期刊,並從「創新水平」、「量化程度」、「發表難度」、「國際影響」和「獨著比例」五個維度對上述期刊進行了綜合評價。快隨小編來看看吧!
(小編註:「獨著比例」是指該期刊2018年全年發表論文中獨著論文的比例 轉自LawEcon公眾號原創文章)
粉絲福利:關注LawEcon公眾號並在後臺留言回復郵箱,即可獲得本期推文所列九篇學術論文資源!
此外: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是由Thomson Scientific維護的資料庫,根據影響因子從全球出版物中選取高質量的學術期刊收錄其中,2019年共收錄期刊3350本,其中法學庫收錄期刊148本,佔比4.4%。可以訪問SSCI官方網站查詢其收錄的期刊:
1. 《法與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25% (6/24)
簡評:《法與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創刊於1958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22位,處於Q1區。該刊由法與經濟學發源地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和布斯商學院聯合管理,是全球最頂尖的法與經濟學期刊。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Ronald Harry Coase)於1960年在該刊發表了享譽學界的論文《社會成本問題》(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法與經濟學雜誌》發表的論文以美國問題為主,每年約有1篇中國學者的論文(包括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在該刊發表,轉自LawEcon公眾號。
例文:陸海天(香港理工大學),潘紅波(武漢大學)& 張晨櫻(賓夕法尼亞大學), 2015. Political Connectedness and Court Outcomes: Evidence from Chinese Corporate Lawsui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58(4): 829-861.
2. 《法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42% (10/24)
簡評:《法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Legal Studies)創刊於1972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31位,處於Q1區。該刊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理察·波斯納(Richard Posner)是其創刊主編之一。同樣作為法與經濟學的頂尖期刊,該雜誌專注於跨學科學術研究,強調應用社會科學的方法,特別是經濟學,政治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除了法學論文,它也刊載歷史學家、哲學家等討論法學問題的作品。
例文:劉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 2018. Does Reason Writing Reduce Decision Bia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Judges in China,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47(1): 83-118.
3. 《法律、經濟與組織雜誌》(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19% (4/21)
簡評:《法律、經濟與組織雜誌》(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創立於1985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32位,處於Q1區。該刊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擔任創刊主編。期刊內容涵蓋法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領域。該刊旨在通過法律、經濟學和組織的綜合視角(或其雙向組合)來促進對複雜現象的理解。耶魯大學法學院奧林法律、經濟學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長期為該刊提供支持。
例文:範博宏(香港中文大學),黃德尊(香港中文大學)& 張田餘(香港中文大學), 2013.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Case of State-Owned Corporate Pyramids,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29(6): 1217-1252.
4. 實證法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25% (7/28)
簡評:《實證法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創辦於2004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43位,處於Q2區。該刊由威利-布萊克威爾(Wiley-Blackwell)出版,康奈爾法學院管理。該刊創立期間較短,但發展迅速,其學術引用在法律和社會科學同行評審期刊中名列前茅。與刊名相呼應,《實證法學研究雜誌》著眼於量化研究,針對的法律問題十分廣泛,包括民事審判與訴訟、公司法、行政法等。該刊選稿強調及時性和創新性,其刊發論文受到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家、福布斯雜誌等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
例文:林鬱馨(香港城市大學)& 張永健(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2018.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rporate Default Rules and Menus in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15(4): 875-915.
5. 《美國法與經濟學評論》(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s Review)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27% (3/11)
簡評:《美國法與經濟學評論》創立於1999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76位,處於Q3區。該刊由牛津大學出版社代表美國法律和經濟學協會出版,是美國法與經濟學研究會的官方會刊,主要發表美國學者論文,鮮見中國學者發文。該刊一貫保持著最高的學術標準,但與其他學術期刊的不同之處在於,它致力於提高其內容對於非學術界人士的可理解性。
例文:卡特琳娜·皮斯託(哥倫比亞大學)& 許成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2005. Governing Stock Market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Lessons from China. 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s Review 7(1): 184-210.
6. 國際法與經濟學評論(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28% (10/36)
簡評:《國際法與經濟學評論》(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創刊於1981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80位,處於Q3區。該刊由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社出版,旨在提供一個法學和經濟學跨學科、跨國界的交流平臺。該刊物以法與經濟學國際市場為導向,作者地域分布廣泛,其受眾也具有國際性。除了較為傳統的法律主題外,它還特別歡迎關於比較法和經濟學、全球化和法律協調以及法律制度的內生理論和實證研究的論文。
例文:徐文鳴(中國政法大學), 2016. Reforming 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in China: The Stock Market Has Already Cast Its Vot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45: 23-32.
7. 歐洲商業組織法律評論(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75% (21/28)
簡評:《歐洲商業組織法律評論》(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是歐洲領先的法律與金融學期刊,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84位,處於Q3區。它著眼於與商業組織有關的法律問題,不僅關注歐盟及其成員國,還發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每年約有1篇大陸學者在該刊發表論文。
例文:徐光東(中國政法大學),周天舒(中國政法大學),曾斌(中國政法大學)& 時晉(中國政法大學), 2013. Directors' Duties in China, 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 14(1): pp 57-95.
8. 競爭法與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nd Economic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33% (6/18)
簡評:《競爭法與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nd Economics)創刊於2004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97位,處於Q3區。該刊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該刊主要關注競爭法的法與經濟學分析,專業程度較高。它發表對美國,歐盟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競爭法發展狀況的分析。
例文:張湖月(香港大學), 2012. The Single-Entity Theory: An Antitrust Time Bomb for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 Economics 8(4): 805-830.
9. 《歐洲法與經濟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36% (15/42)
簡評:《歐洲法與經濟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創刊於1994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105位,處於Q3區。該刊重點關注歐盟及其成員國的法律問題,以歐洲學者發文為主,大陸學者發文難度較大。
例文:胡繼曄(中國政法大學), 2014. An Empirical Approach on Regulating China's Pension Invest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7(3): 49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