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經知多少 | SSCI法學庫中的法與經濟學期刊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法與經濟學起源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在國內屬於新興的法學交叉二級學科。對於「圈外人」來說,法與經濟學充滿了神秘感。「法經知多少」專欄將陸續為你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帶你進入法與經濟學的世界。

本期「法經知多少」梳理匯總了SSCI法學庫中收錄的九本法與經濟學專業期刊,並從「創新水平」、「量化程度」、「發表難度」、「國際影響」和「獨著比例」五個維度對上述期刊進行了綜合評價。快隨小編來看看吧!

(小編註:「獨著比例」是指該期刊2018年全年發表論文中獨著論文的比例 轉自LawEcon公眾號原創文章)

粉絲福利:關注LawEcon公眾號並在後臺留言回復郵箱,即可獲得本期推文所列九篇學術論文資源!

此外: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是由Thomson Scientific維護的資料庫,根據影響因子從全球出版物中選取高質量的學術期刊收錄其中,2019年共收錄期刊3350本,其中法學庫收錄期刊148本,佔比4.4%。可以訪問SSCI官方網站查詢其收錄的期刊:

1. 《法與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25% (6/24)

簡評:《法與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創刊於1958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22位,處於Q1區。該刊由法與經濟學發源地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和布斯商學院聯合管理,是全球最頂尖的法與經濟學期刊。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Ronald Harry Coase)於1960年在該刊發表了享譽學界的論文《社會成本問題》(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法與經濟學雜誌》發表的論文以美國問題為主,每年約有1篇中國學者的論文(包括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在該刊發表,轉自LawEcon公眾號。

例文:陸海天(香港理工大學),潘紅波(武漢大學)& 張晨櫻(賓夕法尼亞大學), 2015. Political Connectedness and Court Outcomes: Evidence from Chinese Corporate Lawsuit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58(4): 829-861.

2. 《法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42% (10/24)

簡評:《法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Legal Studies)創刊於1972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31位,處於Q1區。該刊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理察·波斯納(Richard Posner)是其創刊主編之一。同樣作為法與經濟學的頂尖期刊,該雜誌專注於跨學科學術研究,強調應用社會科學的方法,特別是經濟學,政治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除了法學論文,它也刊載歷史學家、哲學家等討論法學問題的作品。

例文:劉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 2018. Does Reason Writing Reduce Decision Bia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Judges in China,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47(1): 83-118. 

3. 《法律、經濟與組織雜誌》(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19% (4/21)

簡評:《法律、經濟與組織雜誌》(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創立於1985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32位,處於Q1區。該刊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擔任創刊主編。期刊內容涵蓋法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領域。該刊旨在通過法律、經濟學和組織的綜合視角(或其雙向組合)來促進對複雜現象的理解。耶魯大學法學院奧林法律、經濟學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長期為該刊提供支持。

例文:範博宏(香港中文大學),黃德尊(香港中文大學)& 張田餘(香港中文大學), 2013.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Case of State-Owned Corporate Pyramids,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29(6): 1217-1252.

4. 實證法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25% (7/28)

簡評:《實證法學研究雜誌》(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創辦於2004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43位,處於Q2區。該刊由威利-布萊克威爾(Wiley-Blackwell)出版,康奈爾法學院管理。該刊創立期間較短,但發展迅速,其學術引用在法律和社會科學同行評審期刊中名列前茅。與刊名相呼應,《實證法學研究雜誌》著眼於量化研究,針對的法律問題十分廣泛,包括民事審判與訴訟、公司法、行政法等。該刊選稿強調及時性和創新性,其刊發論文受到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家、福布斯雜誌等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

例文:林鬱馨(香港城市大學)& 張永健(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2018.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rporate Default Rules and Menus in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Journal of Empirical Legal Studies, 15(4): 875-915. 

5. 《美國法與經濟學評論》(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s Review)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27% (3/11)

簡評:《美國法與經濟學評論》創立於1999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76位,處於Q3區。該刊由牛津大學出版社代表美國法律和經濟學協會出版,是美國法與經濟學研究會的官方會刊,主要發表美國學者論文,鮮見中國學者發文。該刊一貫保持著最高的學術標準,但與其他學術期刊的不同之處在於,它致力於提高其內容對於非學術界人士的可理解性。 

例文:卡特琳娜·皮斯託(哥倫比亞大學)& 許成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2005. Governing Stock Market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Lessons from China. American Law and Economics Review 7(1): 184-210.

6. 國際法與經濟學評論(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28% (10/36)

簡評:《國際法與經濟學評論》(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創刊於1981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80位,處於Q3區。該刊由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社出版,旨在提供一個法學和經濟學跨學科、跨國界的交流平臺。該刊物以法與經濟學國際市場為導向,作者地域分布廣泛,其受眾也具有國際性。除了較為傳統的法律主題外,它還特別歡迎關於比較法和經濟學、全球化和法律協調以及法律制度的內生理論和實證研究的論文。

例文:徐文鳴(中國政法大學), 2016. Reforming 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in China: The Stock Market Has Already Cast Its Vot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45: 23-32.

7. 歐洲商業組織法律評論(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75% (21/28)

簡評:《歐洲商業組織法律評論》(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是歐洲領先的法律與金融學期刊,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84位,處於Q3區。它著眼於與商業組織有關的法律問題,不僅關注歐盟及其成員國,還發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每年約有1篇大陸學者在該刊發表論文。

例文:徐光東(中國政法大學),周天舒(中國政法大學),曾斌(中國政法大學)& 時晉(中國政法大學), 2013. Directors' Duties in China, 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 14(1): pp 57-95.

8. 競爭法與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nd Economic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33% (6/18)

簡評:《競爭法與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nd Economics)創刊於2004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97位,處於Q3區。該刊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該刊主要關注競爭法的法與經濟學分析,專業程度較高。它發表對美國,歐盟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競爭法發展狀況的分析。

例文:張湖月(香港大學), 2012. The Single-Entity Theory: An Antitrust Time Bomb for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 Economics 8(4): 805-830.

9. 《歐洲法與經濟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創新水平:★ ★ ★ ★ ☆

• 量化程度:★ ★ ★ ☆ ☆

• 發表難度:★ ★ ★ ★ ☆

• 國際影響:★ ★ ★ ☆ ☆

• 獨著比例:36% (15/42)

簡評:《歐洲法與經濟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創刊於1994年,根據5年影響因子排名,位於SSCI法學庫第105位,處於Q3區。該刊重點關注歐盟及其成員國的法律問題,以歐洲學者發文為主,大陸學者發文難度較大。

例文:胡繼曄(中國政法大學), 2014. An Empirical Approach on Regulating China's Pension Invest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7(3): 495-516.

相關焦點

  • 法學論文SSCI期刊有哪些 怎樣投稿
    ssci期刊作為sci期刊的姊妹篇,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學術權威,但是ssci與sci相比,在學科領域上有所不同,sci更偏重於理工類期刊,ssci
  • s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被ssci檢索收錄的文章就是ssci論文,那麼什麼是ssci?ssci從名稱上看與sci有關,事實上,ssci也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的檢索系統,全稱是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ci則是科學引文索引,sci偏理科,ssci偏文科。
  • ssci和sci的區別
    ssci和sci的區別是什麼?ssci和sci都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研發的學術檢索系統,二者只有一個字母之差,看上去就密切關係,事實也的確如此,ssci和sci可以說是同等級別的檢索系統,在國內認可度非常之高,對於個人乃至對於國家科研水平的提升都有著重要意義。
  • 中佛協會長學誠法師:法華經中王,人法俱殊勝
    >     自古皆謂法華為經中之王,但一直對此說法不甚明了,近日初讀法華,方茅塞頓開。歸結起來也不外乎從法殊勝和人殊勝兩個方面來勸學,來宏傳,來流通。《法師品》的結構和內容也是從這兩個方面來說的。  從法殊勝的角度來說,《法華經》可謂經中之精華、經中之王。就諸經而言,一般來說是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就是說在《法華經》中,佛陀為我們開示了成佛的通途和大道。
  • 法考《學的都會經》
    刑法、民法、行政法、刑訴、民訴、商經、三國和理論,各科知識點學的都會會會會會,主客觀考試都過過過過過~;人格權法的一般規則學的都會;具體人格權學的都會;結婚與離婚學的都會;夫妻財產關係學的都會;繼承法學的都會;侵權責任法的一般規定學的都會;具體侵權行為學的都會;
  • 中法衛星成果登上遙感頂級期刊
    中法海洋衛星科學組團隊近日接連收到捷報,在中法兩方首席科學家的帶領下,中法星旋轉扇形波束微波散射計首批結果與中法星海浪波譜儀儀器驗證與海洋波浪譜測量評估相繼被遙感領域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TGRS)雜誌錄用。
  • 法華經中的殊勝功德名句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如一切凡夫人中,須陀恆、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闢支佛為第一,此經亦復如是,一切如來所說,若菩薩所說、若聲聞所說,諸經法中。最為第一。有能受持是經典者,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中亦為第一。
  • 一位「土博士」的SSCI論文發表經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發一篇ssci論文,對於一個沒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在中國社科教育體制下的成長起來的學者來說,真是要脫一層皮。
  • 法華經:隨順是師學,得見恆沙佛(60)
    它站在一切法的頂端,於遠離一切相見的淨性中,徹見一切法的本質。正信中不雜任何妄想,故而不會被妄想欺騙。它具有大能,於無所得而無所不得。正信發揮到極致,便是成佛。繼續邊讀邊聊《法華經-法師品第十》。【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欲舍諸懈怠,應當聽此經。
  • 潮音寺講經法會通啟
    潮音寺遵循佛教弘法利生的優良傳統,特定於2019年4月27日(農曆三月二十三)下午13:30—15:30舉辦講經法會,屆時恭請大和尚在本寺齋堂開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聞經早登三摩地,聽法高超六域天。」法筵相繼,因緣難得,歡迎大家積極參加,同沾法喜,共沐佛恩,福慧雙增,同證菩提。
  • 一位「土博大神」的SSCI論文發表經驗
    發一篇ssci論文,對於一個沒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在中國社科教育體制下的成長起來的學者來說,真是要脫一層皮。先說中文經歷,以表明一篇英文ssci論文比中文論文難多少!我那篇英文論文的完成過程就非常艱辛。這次談話是我寫作過程中收益最大的一次。其次,選雜誌。畢竟是寫中國問題,我的研究可能從地區研究和我本專業兩種期刊裡找出路。所有的ssci期刊裡,和當代中國或亞洲的地區研究期刊一共5本左右,我本專業一共20本左右ssci,適合發中國問題的,一共也就3-4本。我不是經濟學、社會學,一篇論文都有上百本雜誌可以挑。然後是挑雜誌的機會。
  • 法華經:什麼樣的人薄德少福?世間邪知見的來源(17)
    第三種是圍繞五蘊之法、我相對照的說法。圍繞五蘊,關於法與「我」有四種邪知見。以色蘊為例,分別為:一、色即是我。眾生常著身見,認為肉團身是「我」。二、色不是我。眾生認為色身不是我,靈體是我。無論選擇哪種理解,這六十二中邪知見都是概括了世界一切的邪知見。眾生深著這些虛妄知見,堅固受持而不肯捨去。在這種我慢自大的諂曲妄心中,根本找不到真實相。在千萬億劫中,聞不到佛名,亦聞不到正法。
  • 學法指導,學段銜接,西安經開第二中學開展學法講座系列活動
    為了讓學生儘快適應新的年級的學習生活,經開二中教研室主導開展新學期學法講座系列活動,幫助學生快速進步。9月1日下午,初一、高一年級的學法講座開始了。學法講座對跨越學段的學生認識新學段,了解新知識體系,掌握新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
  • 法華經與譬喻師|方便品
    一位清秀的僧人道:「貧僧寶唱, 初到貴境,為你們唱演法華經,如聽得歡喜, 請打賞多少,謝謝。」寶唱拿起水杯,喝後咳嗽調腔道:「諸佛 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 闢支佛所不能知,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 說,意趣難解。」
  • 邯鄲:開學第一課 學法知禮儀
    正值中、小學開學之際,邯鄲團市委聯合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市青年法律工作者協會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團隊組織利用新學期開學之際,在全市廣大少先隊員中開展以「學隊史 知禮儀 明事理 會自護」為主題的少先隊活動。
  • 教育學知識:《學記》知多少
    《學記》常以單選、多選、填空、判斷的形式考察,《學記》中的教育思想:【教綜易錯1000題】領取注意事項!考法:①常和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結合在一起考察;②常與教育目的結合到一起考查。2.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翻譯:高明的老師教學,善於啟發誘導;引導學生,但決不能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能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在問題開頭啟發學生思考,不能把最終結果端給學生。
  • 法經開卷 | 法經筆記讀者2020年度薦書
    近期,法經筆記讀者群的朋友向我們投送了2020年閱讀薦書,綜合來看有新書有舊書,有中文書有外文書,有教科書有專題書,類型多樣,範圍甚廣。整理如下,以饗讀者。這本2019年美國紐約時報評選初的年度暢銷書,將帶我們用政治的視角看待公司在美國的經濟社會中是如何逐步活得其特有的權利,這是美國的民主制度在最新領域的生根發芽,角度新穎,素材特別,值得推薦。
  • 哈筱盈(Louisa Ha):調查法在四大頂級期刊文獻中的使用狀況研究
    調查法的使用狀況差異大 哈筱盈指出,在四大頂級傳播學期刊中,81.8%的論文僅僅使用調查方法,而18.2%的論文將調查方法與其他研究方法相結合使用,例如內容分析法和觀察法等。 調查方法的使用比例差異很大,總體上,自填問卷法和電話調查法的使用最為普遍,分別佔比31.7%和28.6%;其中,JMCQ(《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上刊登的文獻使用電話調查法最為顯著,佔比10.2%;CR(《傳播研究期刊》)上刊登的文獻使用自填問卷法和電郵法較多,比例分別為11.5%和5.6%;而JOBEM(《廣播與電子媒體期刊》)上刊登的文獻使用混合模式法較多,佔比4.6%。
  • 論文發表的時候經常會看到SCI,SSCI,CSSCI具體是什麼意思?
    論文發表的時候經常會看到SCI,SSCI,CSSCI是什麼意思,sci,ssci與cssci之間有哪些區別?sci,ssci論文寫作,論文發表首先,我們都已經知道了論文發表的目的就是為了分享自己在某個學科領域的成就與經驗,目前,在國際科學界,如何正確評價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已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度
  • 《華嚴宗簡論》系列丨華嚴經中的四法界
    二、理法界:界是性義,無盡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無礙法界:具性分義,性分無礙故。四、事事無礙法界:  一切分齊事法,  一一如性融通,重重無盡故。」現將四法界分述如下:事法界是指統攝千差萬別的事物與現象。在森羅萬象的事物中,一一差別之事相,皆超不出色心、依正、境智、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