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要立法了,園長們可別為滿足家長再做這件事,做了就違法

2020-09-16 葡萄老師讀書

從新華網得知,近日,教育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我國目前還沒有專門為學前教育立過法,所以這部學前教育法草案備受關注,草案中有一條提前給園長們劇透一下,同時也特別需要園長們引起注意,如果今後再為了滿足家長做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違法了。

這一條是什麼呢?就是:

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教育內容,不得開展違背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活動

其實,幼兒園小學化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早已嚷嚷好幾年了,但就有一些家長覺得幼兒園教識字、教拼音、教數學才叫學東西,動不動就跟別的幼兒園孩子比:什麼我鄰居小孩的幼兒園每天都留好多作業,咱們幼兒園怎麼就玩呀。

尤其這幾年,幼小銜接火遍天下,孩子不上幼小銜接,家長不是覺得沒法上小學,就是到了學校比別人矮一等,於是乎,上完中班就紛紛逃離幼兒園,去報高額的幼小銜接班,搞的幼兒園為了留住孩子也分分開始教授小學的知識,怪圈從此產生。

沒接觸現在培訓機構的幼小銜接班,還真不知現在準備上學的孩子有多難。之前跟一些家長聊聊天,才知道現在學前班數學二十以內的加減法,那根本不叫事,至少也要100以內,還要連加連減混合,最主要的是不讓數手指頭。語文拼音寫得那標準,我感覺都超過正在上一年級的小學生。每天的作業是必須,每天家長陪伴指導加指責也是必須的。其實,真正的幼小銜接應該是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準備。

記得有個學者曾說過一句話:低層次的家長教知識;高層次家長教能力。確實是這樣,教孩子學知識是最簡單的一種教育行為,家長只要把知識告訴給孩子,讓孩子記住,就可以了,當孩子把所學的知識重複出來時,家長不是誇孩子聰明,就是自感自己教的好,總之很自豪。最主要的是這些家長始終念念不忘讓孩子學知識,主要的表現是,如果有閱讀班和識字班來選擇,肯定是識字班。

而注重孩子能力培養的家長,是出於一種長遠的眼光考慮,不只限於眼前。這類家長會跟孩子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閱讀、一起鍛鍊,引導孩子參加不同活動中培養孩子各種能力。他們會覺得孩子從小的習慣、興趣、能力的培養,要比學習知識重要。

所以,作為幼兒園,專業的教育機構,作為幼兒園老師,專業教育人員,更要知道幼兒園教育的原則,要從專業的角度去引領家長,並去培養孩子的習慣、興趣、能力,不能幹家長都能教孩子學知識的事,那體現不出幼兒園老師的專業性。

我想,學前教育法如果真的成立了,不但對孩子的成長有利,也利於家長教育觀念的改變,同時也更規範了幼兒園的的教育行為。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園長直言:入園後哭鬧少適應快的娃,家長都做對了這5件事
    悲傷的情緒渲染開來,有不少家長也跟著落淚,家長和孩子都是難捨難分。更讓家長們頭疼的是,好不容易把哭著的孩子哄好了篇,旁邊的孩子一哭,自己家的孩子又跟著哭了。我送孩子去幼兒園時,發現這樣淡定的小朋友,不禁好奇問了園長。這位園長說:入園後很少哭鬧、適應快的孩子,家長大多都做對了以下這5件事。
  • 資深園長坦言:上幼兒園哭鬧少適應快的孩子,皆因家長做對五件事
    而我們也能從哭鬧的娃中,發現一些孩子非常的淡定,看著別人哭自己還在淡定的坐著玩玩具甚至去安慰哭鬧的小朋友,「不要哭了,下午媽媽就來了」菁媽有一個朋友做了十幾年的幼兒園園長,稱孩子上幼兒園會不會哭和家長有關。
  • 甘願做孩子的守巢人,37年來她一直堅守學前教育「根」的事業
    在很多家長的教育觀念中,學前教育的重要性遠不如小學中學大學,幼兒園似乎就只是個孩子託管的地方。「被遺忘」這三個字是很多幼兒教師經常提及的,可她們卻願意當孩子的守巢人,為孩子們構築起一個快樂安全的童年。馬上要到教師節了,一起把「感謝」兩個字送給幼兒園的教師們。
  • 立法,如何深入影響學前教育?
    「我們正在調研,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起草學前教育法,這個事我們要加快進度。」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學前教育問題答記者問時說道。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學前教育立法也是很多代表關心的話題。實際上,早在去年年底學前教育立法就已經進入了全國人大的立法視野。
  • 保證學前教育立法與監督的,外國是這麼做的
    依法行政必以有法可依為前提,世界上的主要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學前教育立法工作,立法內容涉及學前教育的公益屬性、財政投人、家庭補貼、師資培養、資格準人、監管主體及其職責分工等。 在學前教育的公益屬性方面,法國於1881年就在其《費裡法案》中規定學前教育屬於初等教育,實行免費教育。
  • 奕陽教育研究院《學前教育公共政策觀察第50期》——『學前教育立法特刊』
    開展學前教育法研究起草工作被列入教育部當年工作重點;《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再次明確「要推進《學前教育法》起草工作」。教育部召開學前教育立法建議提案辦理專題座談會,邀請當年「兩會」上部分關注學前教育、呼籲學前教育立法、並提交了相關議題建議、提案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以及專家學者、幼兒園園長、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代表共話如何推進學前教育立法、如何立好學前教育法的問題。
  • 立法保障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原標題:立法保障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2012年,江蘇省對1986年在全國率先制定的地方法規《江蘇省幼兒教育暫行條例》進行了修改,出臺了《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這是我國在學前教育領域理念最新、條文最具體、涉及內容最廣泛的地方法規,為全國學前教育立法積累了寶貴經驗。
  • 建議家長要做的幾件事
    疫情期間,家長和孩子的相伴時間忽然多了起來,家庭教育問題漸漸顯露。今天,我們就談談疫情後開學前,家庭教育中,家長必須要做到的幾件事,一起來看看吧。 一、做孩子家庭教育的計劃者 不管是否因為疫情家長一定要計劃好孩子的教育,問自己幾個問題:
  • 不想幼兒園班上老師更換太頻繁,園長是一方面,家長也可以這麼做
    其實家長不想幼兒園班上老師更換太頻繁,尋求園長解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家長也可以這麼做,讓老師心甘情願把孩子帶到畢業。幼兒園老師為什麼流動性大幼兒園老師也是眾多工作崗位中的一個,是工作無非就是謀生。偏見與輕視重重的壓著幼師姐妹們,讓人喘不過氣。國家和政府如今是很重視學前教育的發展,可讓社會群眾普遍接受和認可還有很長一段路。說簡單點,你會讓你的孩子去學幼教當幼兒園老師嗎?所以為什麼現在幼兒園老師流動性大?說白了就是壓力大,待遇低。
  • 【聲音】教育部:2018年將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立法!
    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對比2017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學前教育方面更為細化。報告建議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加強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託育全過程監管。
  • 學前教育版「Pinterest」,幼師口袋要做教學資源分享平臺
    這款APP是公眾號的升級版,幫助幼師發現、收納與相互分享幼兒園環境布置、個別化學習活動等素材、製作方法,為她們的教學學習情境設計提供解決方案。「幼師口袋」未來將同時支持應用內直接購買圖片素材上所需材料以及幼兒個別化學習資源素材包。
  • 幼師與家長之間,最不應該做的3件事,你清楚嗎?
    因此,幼師要時刻保持職業敏感度,與家長相處時,說話、行事都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不欠三種帳01不欠經濟帳寧園長最近很頭疼。​小虎對菠菜過敏,家長忘記說,園所也沒有深入了解這一情況,孩子出現了嚴重的過敏症狀,讓園所和家庭都揪心不已。這時,再去分辨是誰的溝通不到位,為時已晚……​辦幼兒園就是要有一張「婆婆嘴」,不管是老師對家長、還是家長對老師,關於孩子的任何問題,都要不厭其煩的溝通,因為少說一兩句話造成的傷害,不勝枚舉。
  • 一位幼兒園園長的傾情講述……| 特別關注
    一方面,他們要全時段地盯著每一個孩子,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要做大量消毒工作,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另一方面,他們要專注於教學,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去挖掘每個孩子的潛力,支持每個孩子的發展;到了晚上,老師們還要開啟「第三個課堂」,通過網際網路或者個別交流的方式將孩子在園的情況反饋給每一位家長,然後還要準備第二天的教育內容,有時候還要做教研、寫論文、參加各種比賽……
  • 普法專欄 | 我國學前教育現狀分析及立法建議
    政府層面來講,目前沒有一個專門負責管理學前教育的部門;教師層面來講,目前我國學前教育教師的數量及質量均不能滿足需求……學前教育包括廣義和狹義之分,通常情況下,廣義的學前教育指針對0-6周歲兒童實施的保教活動,狹義的學前教育僅指針對3-6周歲兒童實施的保教活動。
  • 聰明的家長帶娃,再忙也要做的5件事,每一件都讓娃受益匪淺
    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對孩子的影響也最大,聰明的家長從孩子小時候起就知道再忙也不能忘記了對孩子的教育和與孩子的陪伴。以下有5件事是聰明的家長在帶娃時,一定會做的事情,每一件都能夠讓孩子受益匪淺。小到幫孩子倒水,大到幫孩子做決定,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被父母接管了,除了讀書孩子別無他忙,家長這樣的行為看似是讓孩子從瑣事之中脫離出來,但是實際上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和大腦的發育。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做家務之類的小事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動手和頭腦的能力,並且孩子能夠從一件件小事情的完成過程中獲得一定的自我滿足,讓自己內心獲得對自我的肯定,建立起自信。
  • 學前教育擬立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
    配套幼兒園不能滿足本區域內適齡兒童入園需求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通過新建、擴建,以及利用公共設施改建等方式統籌解決。第二十一條(村鎮體系)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快構建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保證農村學前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協助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鄉鎮其他幼兒園進行管理,並提供業務指導。
  • 這4件事上父母要做的狠一點,對孩子成長有幫助,越早做越好
    愛孩子沒有錯,但愛孩子不能溺愛,教育孩子這項任務非常艱巨,家長們要做好,在這4件事上父母要做的狠一點,對孩子成長有幫助,越早做越好!不然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教育好,將來會出大問題,耽誤孩子一生,別弄錯了。第一件事:不懂得遵守規則時要狠一點有些孩子被寵溺慣了,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公共場合,從不顧及別人,以自己為中心,比如在看電影的時候,孩子想要什麼東西,家長一時間滿足不了,孩子就開始大聲吵鬧,影響別人看電影,這種情況發生了會讓別人很惱火。
  • 公辦幼兒園師資觀察·上篇|園長們的心頭之急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 記者 彭靜學前教育因為其特殊的地位一直受到社會各界及家長和教育專家的重視。在今年3月召開的全省「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工作部署視頻會上,明確了「2020年全省新增25萬個公辦學位,力爭實現公辦幼兒園佔比達40%;2021年再新增24萬個公辦學位,力爭達到50%」的工作目標。
  • 轉 | 中國學前教育立法的前世與今生!『學前教育立法特刊』(附PDF下載)
    參考文獻:吳遵民、黃欣、屈璐.我國學前教育立法的若干思考.復旦教育論壇.2018(01).梁慧娟.我國地方學前教育立法的內容分析及其啟示——以三個地方性學前教育法規為例[J].學前教育研究,2013(04).龐麗娟、韓小雨.學前教育立法:思考與進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 學前教育擬立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配套幼兒園不能滿足本區域內適齡兒童入園需求的,縣級人民政府應當通過新建、擴建,以及利用公共設施改建等方式統籌解決。第二十一條(村鎮體系)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快構建農村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保證農村學前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協助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鄉鎮其他幼兒園進行管理,並提供業務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