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錢與數不清的姑娘

2020-12-19 歷史回憶室

如果我們自己沒有缺點,當我們發現別人的缺點時就不會如此愉快。——拉羅什富科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如果人生再完美,又怎會有「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樣的論斷,也不會有「吾日三省吾身」這樣的反思,更不會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樣的學習態度,所以我們不能苛求自己完美的同時,更不能苛求他人,以寬容之心待人,世界的美好就會與你環環相扣。

「尺之木必有節,寸之玉必有瑕疵。」無論是平平無奇的普通人,還是光鮮亮麗的明星藝人,或者是那些為人類事業做貢獻的偉人,都一樣會有缺點,只是缺點的多少和影響程度的差別。

就像南宋詞人辛棄疾,即使文武雙全,為國為民奉獻萬千,但他的世界裡,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錢和數不盡的姑娘。

才能過人,文武雙全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南宋詞人、官員、將領,並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提起辛棄疾,我們腦海裡首先想起的就是他南宋詞人的身份,從初中到高中,他的很多詞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中,隨便一提,就能說上幾句。他的詞豪放大氣,意境深遠,字字都在表達著對國家的熱愛和恢復中原的堅定信念。

他的詞不僅在質量上文辭奧博,朗朗上口,產量上也十分驚人,據記載,辛棄疾現存詞六百餘多,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各式各樣的詞句,讓後人更好的了解那段歷史的同時,也為文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也因為詞的質量與產量雙高,被人稱為「詞中之龍」

無論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的哀婉,「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無奈,還是「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閒適,亦或是「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的苦楚,都是他留下來的永恆的經典。

其實除了辛棄疾的文人形象,他還有我們所不了解的身份,那就是武將。辛棄疾的在文學上的地位高於武將的地位,所以一提到他,我們首先就會想到他對文學界的貢獻,而很少提及他的武將身份。

辛棄疾剛出生時,北方就被金國佔領,他的祖父辛贊因為要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無法南下,於是就在金國做官,雖為金人服務,但辛贊對他們恨之入骨,一直期望有朝一日,金國能退出北方,自己的國家能夠完整。

除此之外,辛贊經常帶著辛棄疾觀察社會百態,因此也讓辛棄疾親眼目睹了漢人在金人的統治下所受的屈辱和痛苦,所以他的愛國之心也由此被激起。

又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家裡經常進行各地的軍事部署和政治形勢,也讓辛棄疾有了一定的軍事基礎和政治敏感度。

前期的英勇氣概,後期的報國無門

因為從小受到的教育,和自己報國的理想,辛棄疾無時無刻不在等待反抗的機會。

終於,在紹興三十一年時,金主完顏亮野心勃勃,帶領軍隊大舉南侵,漢族人民忍受不了金人的嚴苛壓榨,於是奮起反抗。

辛棄疾抓住了這個絕佳的機會,從家裡拿出錢財,自己組建了一支兩千多人的武裝部隊,與另一支由耿京領導的起義軍一同謀事,辛棄疾擔任軍中的掌書記,就像現在的參謀長之類的職責。

後來,辛棄疾被耿京派出去出使南宋,與宋朝領導人討論裡應外合之事情,合作相談甚歡,暢通無阻,就在回去復命的途中,收到了耿京被叛徒殺害,而且軍隊也遭到了衝擊,變得潰散。

這讓辛棄疾心中的仇恨變得更為強烈,怒火充斥雙眼,於是僅僅率領五十騎兵,連夜闖進五萬敵軍大營,五十對五萬,能贏是多麼小概率的事件,但是辛棄疾沒有退卻,就是這樣義無反顧的他,創造了奇蹟,他不僅活了下來,而且將殺害耿京的叛徒張安國活捉帶回南宋給朝廷處決,那年的他,才二十三歲。

因為他在起義中的英勇氣概和果敢堅毅,被世人說驚嘆,也使他名重一時,也讓宋高宗對他十分重視,並且任命他為江陰籤判,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但是後來的官場生活並沒有多如意,經歷了多次彈劾和多次罷官,朝廷對他給出的建議並沒有重用,只對他表現出來的實際才幹感興趣。

他的豪放的性格和對北伐的熱情也很難讓他在官場上立足,仕途的發展也受到了限制,空有一身才幹卻沒法施展。雖說後來也被重新提拔,但始終沒有在他恰好的年紀得到重用。

所以在辛棄疾年邁知鎮江府時,曾登臨北固亭,感嘆自己的報國無門,給人生留下了遺憾,於是才寫下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經典。

好才喜色,成為人生暗點

辛棄疾的才華和勇毅令我們動容,他的愛國熱血讓我們肅然起敬,但是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即使這樣的人,也會有讓後人詬病的地方

辛棄疾是個多情之人,貪愛美人,光是妻妾,就已經成群了,除了正室妻子,他光記載的小妾最少有七個,還有許多保持不正當聯繫的異性。

他的桃花泛濫,在現代人看來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在這麼多女人之間周旋,別說好男人算不上了,連壞男人可能也沒有他這麼厲害。

除此之外,辛棄疾還是青樓的常客,這麼多的妻妾都沒有攔住他出去找歡樂的決心,他也常因為出入青樓被人上奏,從而成為他被彈劾的原因,而且他還因為青樓上的事與下屬發生矛盾,並且公報私仇。

那是在辛棄疾出任鎮江知府時,邀請好友劉改之喝酒,讓青樓的新領班幫他叫他常叫的小姐陪酒時,領班說被別人叫走了,辛棄疾就趕緊走過去看,一看是自己的下屬,於是就將此仇記於心,立即回去通知各下屬到府衙召開緊急會議。

在青樓的下屬不出意料,果然缺席,辛棄疾直截了當:撤職查辦,他的下屬也是一臉懵,但又沒有什麼可辯解的證據,於是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另外,辛棄疾不僅好美色,對錢財也是沒有什麼抵抗力。青樓的事情,雖然下屬沒有什麼好辯解的,但是還是十分疑惑,之後問了劉改之才明白狀況,於是給了劉改之五十萬讓他幫忙說情,但是辛棄疾不領情,非得要一百萬才罷休。而且其在位時,也存了很多錢,據說他的莊園也十分華麗,朱熹看了都驚嘆:「耳目所未曾睹。」

無論如何,他生活上的劣跡與他對國家的貢獻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可能在當時,那些他人生中的暗點,是每個人都會犯的錯。

小結:

與其說他是詞人辛棄疾,不如說他是一員將士,甘願為祖國的將來馳騁沙場,如果能給他報國的機會,那麼他一定不會花費這麼多時間譜寫詩詞篇章,也不會有這麼多的靈感來源,當然也不會有這麼多傳世佳作,但是比起用佳作名垂千古,他更想將他的人生過得圓滿無憾,更想圓他的報國夢。

英雄雖已不在人間,但他已被人們牢牢記住,他所有的功勞都會被記入史冊,他的那些缺點,也被這些功績所掩蓋,而且這個世界上,本就人無完人,更何況是在他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我們更應該帶著包容之心去看待這些問題,他的愛國情懷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相關焦點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但詩和遠方很貴,努力是最好的選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想對很多人都聽過吧,很多人都用這句話來描述生活的美好,也有很多人聽了這句話之後,選擇辭職奔赴遠方,尋找自己心中的天堂,這樣的做法確實沒錯,可是這樣的做法並不可取,因為你只聽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可你知道嗎?
  • 名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到底應該怎麼理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看似文藝風爆棚,讓人難以理解,實則卻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在無數人奮勇向前的時候,這一句話,更是成為了無數年輕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根本。懂得其中真正要表達的意思,那麼也就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事情,但是這背後就是反應理想和現實的本質。我們如果把精力全部用來處理現實問題,那麼我們就像是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地行走,雖然每個路口都是最優的選擇,但是我們也不可能到達目的地;我們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確定目的地,無休止的選擇最優路線上,那麼我們終會因為沒有落地執行而不能到達,即使我們的路線再優秀。
  • 暑假夏令營活動: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通過夏令營活動可以感知: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親近自然,感受世界多姿多彩。03、思維方式多元化,學會隨機應變真人CS遊戲是一項考驗孩子思維方式和隨機應變能力的項目,在這個遊戲中講究思維方式要敏捷、靈活多變,這就跟打仗一樣,要具備靈活的作戰能力。
  • 七好先生袁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最近,有一首小詩火了,火的一塌糊塗,朋友圈、頭條、網絡、電視……到處都是滿滿的正能量,看的人眼淚譁譁滴。火的原因是因為一個叫梁俊的支教老師,帶著孩子們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的舞臺用音樂歌唱的形式表現了出來。小詩的意境和孩子們所處的生存環境以及孩子們積極向上的意志非常契合,於是乎,這簡簡單單的20字的小詩,一下火了起來。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公司樓下的詩與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公司樓下的詩與遠方永華晴天蔣老師在和業主充分溝通後,將本案設計定位現代風格,在設計中加實用性與美觀性兼具的風雨長廊、蛋糕盒外形元素,設計方案一稿就得到了業主的肯定。設計理念設計靈感源於食品包裝盒的外形,包裝盒的線條與藝術美感相結合,從審美的角度出發,以實用功能為目的再創造。
  • 書生說: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那亂糟糟的菜市場
    小城市就是這樣,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變的只是在外回來的人而已。我家這邊,我爸我媽都會煮菜。中午回家,吃的便是比較特別,有油燜白鱔,有烏龜排骨蘿蔔湯,有竹筍炒鴨肉,有油煮嫩雞。在家的生活很是閒逸,人從一個高節奏的廣州回來,沒有電腦,只有手機,晚上便是與家人聊天,跟媽媽聊聊延禧攻略,跟弟弟聊聊人生規劃,面試或者遊戲,跟爸爸聊聊股市,聊聊未來,一切都是如此愜意。第二天,便是陪媽媽去菜市場。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讀宋方金新書《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甲方乙方》
    一了解就發現這人特別牛逼和正能量,讓人很敬佩,於是看了他所有的書,關注了他的微博,微信公眾號,再因此從他的口中知道了宋方金這個人物。宋方金,百度資料:中國內地編劇、導演、作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2005年,擔任劇情片《還有多遠》的編劇,從而開啟了他的編劇生涯;隨後,擔任劇情片《飛》的編劇,該片獲得第11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夏衍文學劇本提名。2006年,自編自導劇情片《多多》。2010年,擔任都市劇《手機》的編劇。2015年,出版小說《清明上河圖》。2016年,擔任抗日劇《決勝》的編劇。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讓你感悟人生的一道玉米濃湯
    平凡的生活,變幻莫測。平凡的生活,纏繞你我。儘管生活它不是詩,但我們每天卻可以詩意地活著。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朝陽每天還是要從東方升起,唱到繁星滿天。生活不會因為我們心中的遺憾,抱怨而對我們憐惜。或許只是我們的欲望太多,盲目追求,才會忽視身邊的快樂和感動,忽視生活的甜蜜和幸福。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2021與徽洲學堂攜手擁抱大自然!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工作上不僅僅局限於公司到家的兩點一線,當然還有同事間攜手前進的團建活動!所以,同日,開業盛典結束後,來自徽洲學堂各個大區的優秀小夥伴們在巢湖來了一場為期半天,說走就走的環湖自駕遊!
  • 生活,雖然是油鹽柴米,但還有詩和遠方
    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一般都是晨起暮落,為了過好日子,為了那些柴米油鹽。匆匆忙忙的人都看不到生活其實還有詩和遠方。那麼我就告訴你們我親眼目睹的那一天。朋友一起聚會,我告訴他們明天要上貴州一趟。剛邁進門我就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到了,看見櫥櫃邊上座著一男子胸前繫著圍裙,手裡拿著小提琴,桌子上還有一本譜曲書,他見我們到來馬上起身招呼我們吃什麼,然後又跑到廚房告訴他老婆。再次出來時又拿起小提琴輕柔彈奏,我朋友都說今天是來對地方了,是啊!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眼前的狗屎!
    雖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遠方的詩歌和田野」,但眼前的苟且無窮無盡,遠方的詩歌和田野遙不可及——真是件令人痛苦的事。好比跟一個心儀的姑娘說「我愛你」,姑娘說「但我不愛你啊」,而後頭也不回,揚長而去。
  • 九首看開詩詞: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也許你當下生活困頓不堪,可也請不要放棄對遠方對夢想的追尋。也許你總是懷緬過去,可也請不要忘記眼前這些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也有詩與遠方,還有眼前的美好。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心若在,夢就在。
  • 八零後是怎麼一步一步背離詩和遠方的?
    這些人裡面又有多少,是曾經追逐詩和遠方的八零後?曾幾何時,八零後心嚮往之的,是那句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人生信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詩和遠方,一個是出世的情懷,一個是入世的人生,情懷和人生,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年少輕狂時的八零後,管不了那麼多,就是這麼任性和灑脫。
  • 高曉松說的「詩和遠方」到底指什麼?
    除了早期的校園民謠之外,近年來伴隨著他的還有一句他母親告訴他的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而他本人也一直踐行著這句話。但是這句話經網際網路被廣為傳播和發酵後,卻成為很多人嘲諷和反對的靶子。質疑和反駁的人如此之多,以至於高曉松不得不藉助於他的脫口秀節目來替自己辯解, 他用的是王爾德的名言: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那麼高曉松嘴裡的「詩和遠方」到底指什麼?那些反對和嘲諷的人又在嘲諷什麼反對什麼?
  • 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還有詩和遠方,泡饃和打滷饢,涼皮和肉夾饃
    又或是和我一樣,擁有一顆比九萬五千公裡還遼闊的心,卻坐在不足一平米的椅子上。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還有詩和遠方,泡饃和打滷饢,涼皮和肉夾饃,酥肉和胡辣湯,葫蘆雞和臊子麵,甑糕和酸湯餃子,灌湯包和八寶稀飯或許生活可以帶走很多,但永遠帶不走屬於我們自己的記憶。
  • 古詩詞:生活還有詩和遠方,這10首幽默詩,帶你感受詩人的樂趣
    李白的浪漫與狂妄,蘇軾的文氣,辛棄疾的愛國精神,陶淵明的灑脫等等,他們或家國情懷、或寄情山水、或楊柳依依,這是他們「正經」的一面,但是他們還有「幽默」、「可愛」的一面,你們見過嗎?請看下面幾首詩,感受下他們「不正經」的一面。這是辛棄疾寫的一首詩,上闋寫醉裡只會貪圖享樂,沒有時間發愁,而且說讀書無用。
  • 教師節讓我們感悟: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生活就像命運大合唱,起起伏伏,但不管有多麼的無奈和心酸。都得繼續下去。為了我的理想而去奮鬥吧。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此時的我,希望遇到一位,懂我、愛我、關心我的知心愛人,和我一起在日暮黃昏的美景中,經營著生意,數著票子,一起養花、聽音樂、寫寫文、畫畫畫,腿腳靈便的時候,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生活不光有眼前的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美景。我們相互陪伴相互鼓勵和支持,一直到生命的盡頭。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才能獲得更穩定的幸福和安全感。
  • 都挺好:生活就是眼前的狗血,哪有什麼詩與遠方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到:生活不算苟且,詩與遠方都挺好。但,沒幾天就要回到現實。 正 文 《都挺好》即將收官,戲裡可能就是個大團圓的結局。而戲外呢?多少人一邊看著一邊抹淚。現實主義題材的影視劇,每個場景如此歷歷在目。而我們,即便多麼不情不願也要繼續生活下去。有的人,活成了蘇大強。有的人,活成了蘇家的明哲、明成以及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