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做家務要給工錢嗎?

2020-08-15 雲朵親子教育


文/雲朵老師

家長提問:

讓孩子做家務要給工錢嗎?給工錢好像可以激勵孩子,但是又擔心孩子變的「鑽進錢眼裡」,好糾結啊!

雲朵老師:

現在已經很少出現那種跟孩子說「你只需要好好學習就好了,其他的不用管」的家長了,做家務對孩子的好處現在被越來越多的家長了解並且執行,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不過我也看到很多家庭為了激勵孩子做家務採用給孩子工錢的辦法,對於這種做法,我個人是不太贊成的。這種做法在初期可能會讓孩子比較積極的做家務,但到了後期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私,做什麼都要錢。當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已經不缺零花錢的時候,金錢就再也不能刺激孩子來做家務了。

事實上家庭成員之間為彼此做的很多事情都沒辦法用錢來衡量。而我們讓孩子做家務也是為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作為家庭成員的責任感。

在做家務這件事上,我比較建議的是給孩子力所能及的分工,同時給與孩子激勵和成就感,如果能夠通過家務來親子互動,建立愉快的做家務的氛圍就更好了。

在某一次做飯的時候我讓兒子幫忙做了蒜泥,然後他在我的指導下做的還不錯,我們都誇他是做蒜泥的高手。從此以後,家裡做蒜泥的工作就是他的了,而且他深以為傲,除了做蒜泥他收拾自己的房間也特別整潔乾淨,最近還在積極的學習在廚房幫忙做飯,還為他的每日寫日記增加了素材。

讓孩子有成就感除了給孩子讚美和鼓勵,還包括把孩子做的東西拍照發朋友圈,在外人面前誇獎孩子做家務做得好等等。

當然了,這個過程可能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也許需要各種辦法,比如我讓女兒收拾自己房間,就用了好幾年的時間,用了各種辦法,甚至還買了收納的網絡課程和她一起學習,效果都不太好。她可以把房間弄的很亂很亂,每次說著收拾,然後一會又去忙別的忘了這回事了。

通過觀察我發現她並不是不會收拾,有一次她認真收拾了一下特別整潔乾淨,比我收納的都好。還有一次她跟我說媽媽你提醒我收拾房間的時候語氣要溫柔一點,如果你一兇我就更不想做了,我頓時答應了(哪怕是育兒專家有時候也難免犯錯誤啊)。

後來我看一本書一個收納的作者說,有一種思維特別活躍的人,他們在整理東西的時候,看到自己的一些物品會勾起他們的回憶,然後就忘記了自己在收拾房間這回事了。我就問女兒你是不是這種情況,她說太對了。後來我又嘗試給她分解目標,每次計時完成。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她上初中住了半年學校的宿舍,學校裡的時間每一分鐘都卡的很緊,她練出來了幾分鐘就可以把床和被子收拾好的能力,現在基本上很快就可以把房間收拾好了。自己又解鎖了一項新的技能,她也覺得很有成就感。

當家庭成員之間形成了這種以能力的提升為榮譽,孩子自己有了成就感,遠比給錢帶來的效果要好。

還有一個要提醒家長的是培養孩子做家務要根據孩子的能力,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進行,孩子嘗到了「甜頭「才會願意繼續去做,這」甜頭「不是指的錢,而是被認可被肯定的成就感。

不要短時間內給孩子太多的任務,讓孩子覺得太困難,這樣反而容易讓孩子退縮。同時要給孩子傳遞快樂的做家務的氛圍。如果家長自己都視做家務為」苦差事「,一邊不情願的做,一邊抱怨,那麼培養孩子做也會比較困難。

做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因為工作繁忙,家務完全外包給阿姨的家庭,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哦!),從小培養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的綜合能力發展是很有好處的。

如何讓孩子能夠快樂的做家務,並且通過做家務學會主動承擔責任,鍛鍊動手能力,就需要家長們開動智慧的大腦啦!

PS:諮詢更多育兒問題歡迎留言哦,我們將抽選出一些經典問題,由雲朵老師親自給大家解答!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這或許是很棒的答案「孩子太小,做什麼家務!」「孩子做不好,還不如自己做。」「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好好讀書就行了!」說起做家務,很多父母往往認為離孩子很遠,家務活當然是家長的事情,孩子只要成績好就行了。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不會做家務,將來他如何獨立生活?
  • 郭晶晶帶孩子做家務:做家務的孩子,究竟贏在哪裡?
    朋友們的反應紛紛都是,連他們竟然都帶著孩子做家務啊。劃重點,關鍵詞:竟然。想想好像這樣的驚訝也不奇怪,我們普通人家庭有多少現在是會帶著孩子做家務的,而他們家庭保姆肯定不止一個,按理說,更加不需要做家務了。我特地去翻了霍啟剛的微博,他寫的關於做家務這個點非常認同,做家務需要父母陪伴,這是非常高質量的家庭時光。而同時又是一種為家庭成員「付出」,而付出的確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孩子做家務賺取零花錢,真的好嗎?
    小小秋喜歡聽一些app上的兒童節目,有天很興奮地跟我說:「媽媽,我們也跟小墨(她聽的節目中的小主人公)家一樣,我做幫你洗碗你給我1元、掃地1元,擦桌子0.5元怎麼樣?」我很平靜地跟她說:「不怎麼樣。」小小秋一臉不解地問我:「為什麼?這多好啊,我自己掙零花錢。」「這不是你該做的嗎?
  • 愉悅寶貝育兒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孩子做家務有什麼好處
    在學校裡,老師會注重培養孩子「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能力,其中的「勞」就是指的勞動。由於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很多家長都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了,那麼作為老師,也只好以教育的形式鼓勵孩子要做哪些家務,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樣強制孩子必須要勞動了。那麼到底有沒有必要讓孩子做家務呢?孩子做家務有什麼好處呢?
  • 要適當培養孩子做家務!
    如今的孩子,不聞世事!日常生活都被親人包圓,一心撲倒學習上,因此,很多孩子在家是不做家務的,其實,這種教育方法是不對的!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積極參與日常生活中,包括自己吃飯,陪媽媽做家務,幫爸爸拿拖鞋……因為很多事實證明,適當做些家務的孩子是有好處的。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孩子到底能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收穫什麼?
    相比於寶媽小錢,現在很多的家庭都不會讓孩子做家務,別說給家長幫忙了,就算是整理自己的東西,這種可能性都比較小。之所以有的家長希望通過家務來提升孩子的能力,是因為在家務裡,孩子的自信、動手能力、承擔的等品質都會等到鍛鍊,這幾種情況,經常成為孩子不做家務的理由。家長過度保護與寵愛:不得不說,有的時候並不是孩子自己不懂事,而是因為家長不允許孩子做。
  • 如何教孩子做家務,這些重點家長要明白,恰當的家務對成長很有益
    1、讓孩子更有責任心。在孩子逐漸長大之後,有很多的家長總是埋怨孩子,不能體諒自己,那麼請你反思一下自己:在孩子成長的過去幾年裡,有沒有曾主動提出要幫你分擔的時候,那麼你給孩子機會了嗎?3、3-4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多小一點家務活都可以做了,家長要有意識的主動讓孩子去參與一些家務活,比如幫媽媽鋪床,吃完飯收拾碗筷,自己的髒衣服歸類等等。
  • 「懷孕後要做家務嗎?」記住這3種家務孕婦最好不要做
    但懷胎需十月,而一名孕婦在家呆著也不能不去處理家務,不然十個月後的家會亂成什麼樣。這時候,有一些孕婦就問了「懷孕了能做家務嗎?」小郭離職後,婆婆就來家裡照顧小郭了,每天讓小郭出去溜達,自己在家裡給小夫妻做家務。小郭也是個享福的,自從懷孕以來真的是沒有幹過一點點家務活,但這天小郭的娘家媽來了,看著女兒在這家裡啥也不幹,媽媽心裡又驚又喜,驚的女兒真是個命好的,喜的是婆婆能這麼對待女兒。但驚喜過後,就是深深的擔憂,要是生完娃後,女兒的婆婆還能這樣對待女兒嗎?
  • 為什麼一定要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幹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進一步說明孩子做家務的重要性)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從小不學著做家務,開始就輸在起跑線!培養孩子做家務,比學英語,背古詩等等,重要的太多了!
  • 你支持孩子做家務嗎?太嬌氣的孩子要不得
    我以為女兒會厭惡,沒想到她做的很興奮。這也改變了我對孩子做家務的認識。以前,我沒有特別要求女兒做家務,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養的有點嬌氣了。上小學後,學校每周都會給孩子安排做家務的作業,掃地、收拾碗筷、洗碗、做菜、洗襪子等等。
  • 為什麼要讓孩子做家務?這些好處爸媽一定要知道
    「孩子做家務只會添亂,還不如自己做。」「還只是個小孩子,做什麼家務?」很多家長對於讓孩子做家務,基本都持有這樣的態度。很少讓孩子參與到家務當中來,捨不得讓孩子幹一點髒活累活,事無巨細的為孩子包辦一切。我們為什麼支持要求孩子做家務,從小讓孩子做家務都有哪些好處呢?
  • 從小就做家務的孩子,和從來不做家務的孩子,將來人生有很大差別
    導讀:從小就做家務的孩子,和從來不做家務的孩子,將來人生有很大差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從小就做家務的孩子,和從來不做家務的孩子,將來人生有很大差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
    現在的孩子是家裡的一塊寶,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出於對孩子的疼愛,很多父母都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即使孩子強烈要求想幫忙做一些事情,可是父母往往都會把他們趕走,讓他們去學習或者玩手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只要學習好」已成為很多父母的共識。可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
  •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幸福,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快樂做家務?
    由此可見,在引導孩子做家務方面,中國的父母還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02 為什麼要重視對孩子做家務的引導父母培養孩子的目標是希望孩子在將來能夠適應各種情境,解決各種問題,而做好自己身邊的事情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 常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如何讓孩子愛上做家務
    曾經也有家長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做家務是大人的事,不應該讓孩子來做。 而且很多家長也覺得,孩子做家務耽誤學習時間不說,他做完一遍之後我要花2倍的時間重新做一次,只會幫倒忙。 可多個研究數據,狠狠地打了那些家長的臉。
  • 要讓孩子有出息,家長在做家務上必須狠心!
    哈佛研究:做家務的孩子更有出息哈佛大學20年研究得出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工資高出20%。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後,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 聰明的父母讓孩子從小做家務
    家務活也是孩子的「成長素」你讓不讓自己的孩子做家務?當下的孩子,課業負擔太重,很多家長一看孩子們作業都寫不過來,就不讓孩子幹家務活了。但我們家的孩子從小自立,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們就儘量讓她自己做。她四年級的時候,就會炒番茄炒雞蛋這些簡單的菜了。」我說:「現在好多孩子是從來不做家務的。你們真夠狠心的。」大姐說:「我們都有老的時候,不可能侍候孩子一輩子。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其實是害了孩子。」
  • 霍啟剛:「做家務,給錢」,這麼做對嗎?
    關於孩子要不要做家務的問題,應該父母都會舉手舉腳贊成,但是該不該給獎勵?可以獎錢嗎?這個問題,有錢人霍啟剛也有疑問。如此良苦用心引來無數網友點讚的同時,霍啟剛也很疑慮:用做家務的方式來給孩子錢,到底對不對?父母讓孩子做家務,不僅是為了給自己分擔,也是想儘早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如果孩子的積極性沒有被很好地調動起來,慢慢地,他會開始對父母的要求厭煩,甚至開始有逆反心理,這是我們都不想看到的。
  • 要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嗎?孩子到底能在家務中收穫什麼?
    3、家庭參與感我們平時和孩子的互動不僅僅停留在溝通層面,在實際行動上也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孩子通過和家人一起勞動,在做家務的時候會對促進整個家庭的氛圍,從而使孩子變得愛家庭。家長們不要忽視家務的力量,這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二、家長如何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
  • 魏書生的另類教育方法:孩子回家必須要做家務!
    在一次演講中他說道:本人當局長,從明天開始,大家回去落實,所有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務勞動,有時間多做,沒時間少做,但不能停下來。可能很多人不理解,魏老師當教育局局長,研究的首先不是分數,不是考試,不是升學率,怎麼是家務勞動呢?我認為頭等大事是讓孩子承擔家庭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