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趙彬
1月8日,生豬期貨將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上市。昨日晚間,大商所公布了生豬期貨首批掛牌三個合約LH2109、LH2111、LH2201的掛牌基準價,分別為30680元/噸、29680元/噸、28680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生豬期貨首批掛牌交易的最近月份合約為9月合約,即市場交易的是2021年9月的價格,而非當前市場價格,其後是2021年11月和2022年1月份的市場價格。
根據多位市場人士分析,隨著生豬產能持續恢復,2021年生豬價格整體將處於下行通道,9月豬價或遠低於當前市場價格。
預計下半年價格將回落至25—30元/公斤,其中9月合約可能落在區間上限,遠月合約會落在下限或更低位置。
由於目前生豬養殖利潤高,在未來養殖逐步恢復預期的情況下,如果期貨價格過高,在廠庫交割便利條件下,養殖企業必然會通過期貨市場拋售來鎖定未來生豬出欄價格。
市場如何看待今年9月的生豬價格?生豬期貨上市後對產業風險管理將發揮怎樣的作用?相關部委及養殖企業普遍認為,隨著生豬供給穩步恢復、進口凍肉數量增加,市場供應有望於2021年下半年恢復正常,遠期價格不具備上漲基礎,整體處於下降通道。在不發生新的重大疫情疫病與重大政策變動的前提下,考慮生豬產銷、季節性因素、替代品、成本等環節,市場生豬信息諮詢機構及大型生豬養殖集團普遍預測生豬掛牌價格有較大可能介於25—30元/公斤之間。
生豬期貨上市首日策略
廣發期貨認為,2021年,從資金面來看,隨著全球貨幣供給量的不斷增大,農產品價格趨於上漲,對飼料及肉類價格形成支撐。國內生豬產能雖在恢復過程中,但因能繁母豬結構及非瘟疫情,其產能釋放速度或不及預期,豬價雖有下跌預期,但空間相對受限。生豬市場目前仍在產能恢復階段,年度出欄量仍存在缺口,養殖成本對市場存在支撐,年內價格底部預計在23—25元/kg。根據出欄節奏,預計價格低點出現在9—10月份,對應LH2109和LH2111價格可參照23000—25000元/噸區間, LH2201有需求提振,價格可參照25000—27000元/噸區間。
金信期貨認為,生豬產能正處於持續恢復階段。據農業農村部和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預計產能恢復到80%—85%。隨著產能的持續恢復,預計生豬價格將出現趨勢性的回落,中長期來看,生豬期貨價格看BACK結構。從往年生豬價格走勢來看,每年的2—4月和10月屬於弱周期,7—8月和12月屬於強周期。從成本角度考慮,2021年上半年,生豬價格在22000元/噸左右具有較強的支撐。目前河南的生豬出廠價為36400元/噸%。
生豬期貨上市能熨平「豬周期」嗎?
「豬周期」是如何形成的?大有期貨投研中心飼料養殖研究員歐航棋表示,「豬周期」其實就是供應和需求在價格的影響下不斷平衡的一個過程:隨著生豬養殖規模的增長,供應量超過消費量,豬價下跌,導致養豬出現虧損,養豬場開始去產能;當過度去產能後,又導致供應緊缺,豬價上漲,進入新一輪的產能擴張期,如此周而復始。
「從影響『豬周期』形成的因素來看,除市場機制外,「豬周期」是在生物機制、內部結構和外部衝擊的共同作用下綜合形成的。」歐航棋說。
影響「豬周期」的因素有哪些?中糧家佳康相關負責人認為,在我國,影響「豬周期」的因素很多,疫情因素幹擾養殖基礎、宏觀政治因素調整產業結構,都會引導價格和投資方向,這是市場所決定不了的。此外,近期資本市場對生豬養殖產業青睞有加,資本的投入也會改變產業結構,產業周期及振蕩也會增強。
那麼,生豬期貨上市後能熨平「豬周期」嗎?多位市場人士認為,影響生豬價格的因素多元,生豬期貨上市後,「豬周期」將會依然存在。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產業參與生豬期貨交易規模的提升,生豬期貨將有效發揮價格發現功能,對完善生豬價格形成機制、提升市場主體風險管理能力和助力生豬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豬周期」的節奏將會發生相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