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期貨今日掛牌交易,可助行業預判價格調節生產

2021-01-08 新京報

2021年1月8日,我國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簡稱「大商所」)掛牌交易。上市首日,迎接生豬期貨的卻是「開門綠」。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收盤,生豬主力合約跌12.61%,報26810元/噸。

業內人士指出,生豬期貨首日下跌,或是因為當前生豬產能恢復良好,基準價格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生豬期貨上市將有利於從業者利用期貨工具規避現貨價格波動的風險,並通過價格預判合理調節養殖規模,維持經營穩定。

生豬期貨首日遇冷

2021年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商所掛牌交易。據大商所,生豬期貨合約交易代碼為LH,交易單位為16噸/手,最小變動價位是5元/噸,漲跌停板幅度為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4%,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生豬期貨合約月份為1、3、5、7、9、11月,交易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9:00-11:30、13:30-15:00,以及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時間。

1月7日,大商所公布合約掛盤基準價為LH2109合約30680元/噸、LH2111合約29680元/噸、LH2201合約28680元/噸,即生豬期貨首批掛牌交易的最近月份合約為2021年9月。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1月8日收盤,生豬主力合約跌12.61%,報26810元/噸。

對於生豬期貨上市首日遇冷,業內已有預計。光大期貨研究院此前在交易策略中指出,我國生豬產能恢復進展情況良好,在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2021年9月,市場生豬供應大概率增加。但非洲豬瘟疫情防控成本、飼料成本增加導致養殖總成本的增加,將從成本端對豬價形成支撐。因此,豬價緩跌概率較大,由於基準價格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生豬期貨上市首日或將出現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生豬期貨也是我國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大商所負責人公開介紹,以活體為交割標的、採取實物交割的生豬期貨品種,是期現市場20年共同努力的成果。

大商所自2001年開始豬類品種的儲備研究。近年來,生豬養殖產業規模化、規範化及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生豬出欄量佔比,從2007年的26%提升至現在的50%以上,統一仔豬供應、統一飼料、統一獸藥、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出欄的「五統一」決定了出欄生豬標準化程度較高。同時,我國生豬貿易模式成熟,流通方式以活體為主,現貨市場貿易順暢,市場化程度較高,供求雙方不存在壟斷,生豬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上述特點均為上市生豬期貨奠定了基礎。

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認為,生豬期貨作為第一個活體交割期貨,也有可能為後續其他肉類期貨上市打開通道。在我國肉類產能結構中,豬肉佔60%,雞肉佔20%多,牛羊肉佔剩下的10%多。目前期貨市場已選擇體量最大的豬肉,後續可能也會考慮雞肉、牛肉等品種。「當然還需要把生豬期貨先運行一段時間以後,看其效果決定。」

有助於價格預判

生豬期貨上市將為生豬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馮永輝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期貨的功能一是價格發現,二是套期保值,鎖定遠期成本,對生產者的幫助很大。過去,大家看到的農產品價格大多是當天或短期的市場價格,容易受到市場競爭等複雜因素影響,無法對未來準確預判,所以生產會有些盲目,與價格不同步。「今天豬價高,你決定養豬,但等你把豬養出來,豬價可能已經回落了,永遠不在一個節拍上。」

期貨則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此問題,其價格可以供產業內外的生產者和投資者對未來市場作出一定判斷,從而調節現貨生產。假設現在推出了一年以後的期貨合約價格,如果比較低,那麼養豬人就可能會提前一年去調整生產結構、縮減規模、淘汰過剩產能等,可以避免嚴重的產能過剩或不足,讓生產趨於穩定。

大商所負責人也在官網介紹,大商所將生豬期貨合約月份設置為1、3、5、7、9、11月,正是因為生豬是玉米和豆粕的直接下遊產品,將生豬期貨合約月份與玉米、豆粕期貨合約月份貼近,便於產業客戶對生豬養殖的上下遊進行全產業鏈套期保值,形成閉合的風險管理鏈條。此外,為保證期貨合約連續性,向市場提供連續的價格參考,生豬期貨仍然保留受天氣等因素影響交割風險相對較高的7月合約,但對7月合約實施更加嚴格的風控措施。

同時,大商所負責人指出,生豬期貨將為市場提供公開、透明和連續的價格參考,利於養殖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合理控制養殖規模,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政府部門也可依據期貨市場價格信號把握生豬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趨勢,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制定宏觀調控政策。

除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外,馮永輝進一步提及,生豬期貨也是一個有效的金融工具。現貨生產過程中有非洲豬瘟等疫情風險,市場波動劇烈,在這種情況下,藉助金融工具把資本市場一些風險投資資金吸引過來,可以幫助產業生產者共同對抗市場主風險。

對於生豬期貨的到來是否會影響豬價走勢,馮永輝表示,期貨價格發行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有助於減弱豬周期的劇烈波動,但能否對豬周期的波動起到非常大的平抑作用,還有待觀察。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也認為,生豬期貨的上市在一定程度會減緩豬周期的波動,但不會是一個明顯或者主要的因素。「一般來說,現貨是一條道,期貨是另外一條道,但如果到了交割期,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偏差很大的話,那麼彼此對價格可能會有互相影響,但影響程度不大,因為豬價主要還是由國內供需決定。」

朱增勇提到,有人擔心期貨市場可能對現貨市場有較大的影響,是因為生豬期貨是活體期貨,不像大豆、玉米比較耐儲運。相對來說,還是要根據國內目前的生豬恢復形勢來預判未來豬價。生豬期貨上市後,通過相應分析可能對未來市場價格走勢有前瞻性的指導。但期貨合約價格最終是否符合現貨市場需求,仍取決於未來一段時間供需形勢的變化。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圖片來源 東方財富截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生豬期貨今日掛牌交易 首批上線合約均為遠月合約
    ◎記者 宋薇萍 ○編輯 林堅   1月8日,生豬期貨將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這是2021年上市的首個商品期貨新品種,也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業內人士認為,生豬期貨將在穩定價格預期、助力產業規模化發展、助力精準扶貧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 2021年1月8日起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生豬期貨能熨平「豬...
    由於缺少有效的遠期價格指導和避險工具,生豬養殖企業往往盲目擴產或者減產。   □ 對於我國生豬養殖業,生豬期貨有助於形成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定價機制,具有套期保值、降低經營風險、穩定生產收益、規範市場秩序、穩定生產供給的重要意義。   12月11日,中國證監會宣布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起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這是我國首個以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
  • 證監會:生豬期貨2021年1月8日掛牌交易
    證監會:生豬期貨2021年1月8日掛牌交易 2020-12-14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生豬期貨今日上市 合約規則、首日交易策略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趙彬 1月8日,生豬期貨將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上市。昨日晚間,大商所公布了生豬期貨首批掛牌三個合約LH2109、LH2111、LH2201的掛牌基準價,分別為30680元/噸、29680元/噸、28680元/噸。
  • 生豬期貨今日正式登陸大商所2109合約跌超8%
    延伸閱讀:生豬期貨來了!掛牌價呈現經典貼水結構今日,國內首個活體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將正式上市。1月7日晚間,大商所對外公布了合約掛牌價格,2021年9月份合約為30680元/噸,11月份合約為29680元/噸,2022年1月份合約為28680元/噸。
  • 明年1月8日,生豬期貨正式掛牌交易,豬肉板塊機會來了?
    12月11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這意味著我國生豬養殖產業將迎來一個有效的風險管理衍生品工具,同時生豬期貨也是國內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事實上,國內期貨交易所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就有過生豬期貨相關品種的交易試點,後來在整治中被關停。2009年的《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到了採取期貨交易等措施穩定發展養豬產業的精神,選擇適當時機儘快推出生豬期貨交易。2018年2月,證監會正式批覆大商所生豬期貨立項申請。
  • 首個活體交易品種來了!生豬期貨如何確保平穩運行
    來源:一財網生豬期貨是我國首個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 生豬期貨終於來了。12月11日晚間,證監會批准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正式掛牌交易。我國生豬貿易模式成熟,流通方式以活體為主,現貨市場貿易順暢,生豬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不存在壟斷。其次,在風險管理方面,根據大商所發布的《大連商品交易所生豬期貨業務細則(徵求意見稿)》,若某生豬期貨合約出現連續的同方向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的情況,除按照《大連商品交易所風險管理辦法》採取有關措施外,還可以採取暫停交易、暫停掛牌新合約等措施。
  • A股四大龍頭公司入選生豬期貨交割庫!首日結算價將成豬價風向標
    由於上市合約距交割日較長,可以充分反映當前市場各方對下半年生豬價格的預判,上市首日結算價如何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需要指出的是,生豬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養殖行業,大商所此次在合約設計層面體現出了不少服務產業投資者細節,而這有望吸引更多的產業鏈上、中、下遊企業共同參與定價,從而為生豬期貨的成功奠定基礎。
  • 生豬期貨摸著石頭過河 多家豬企謹慎入場
    1月14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LH2109午盤後快速下挫,報收24890元/噸,跌4.21%,次主力合約LH2111和LH2201盤面價格分別報收22700元/噸和22735元/噸,均低於市場預期值25元/公斤。對此,多位行業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生豬期貨盤面價格持續下跌印證了未來豬價回落的預判,同時也說明國內生豬產能恢復良好。
  • 生豬期貨上市首日 南華期貨助力生豬「保險+期貨」南北開花
    中證網訊(記者 馬爽)1月8日,隨著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鐘聲,萬眾矚目的生豬期貨掛牌交易。在此重要關頭,南華期貨聯合中原農業保險、華農保險分別助力黑龍江海倫市和廣西省南寧市兩地生豬「保險+期貨」項目順利出單。
  • 【生豬期貨上市】華泰期貨:生豬期貨上市將高生豬養殖和加工企業的...
    華泰期貨研究院農產品研究員吳青斌表示,中國證監會批准大連商品交易所生豬期貨交易,將在1月8日正式上市,這將是我國期貨市場中的第一個活體交割品種。 目前市場普遍關心生豬期貨上市後對豬周期的影響,是會平滑價格還是會加劇市場波動?
  • 2020年中國生豬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分析生豬期貨發行提升市場...
    非洲豬瘟的蔓延導致我國生豬產量降低,生豬價格暴漲。2020年12月11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我國首個活體交易品種「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正式掛牌交易。大商所表示,生豬期貨將為市場提供透明和連續的價格參考,生豬養殖企業也可以利用生豬期貨套期保值,轉移價格波動風險,合理控制養殖規模。
  • 備戰生豬期貨上市系列——生豬企業如何利用期貨市場風險管理
    第三部分 生豬企業如何利用期貨市場風險管理一、生豬期貨的推出對產業發展的意義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豬肉生產和消費大國,但是與歐美等現代化農業國家的畜牧行業相比,我國生豬行業規模化、生產過程標準化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本世紀以來,豬價的周期性波動不斷擴大,不僅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還對國內的物價穩定形成了不利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及國民經濟的穩定。
  • 生豬期貨合約及交易交割規則要點
    來源:國投安信期貨作者: 楊蕊霞 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正式掛牌交易。日前,大商所正在就生豬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進行公開徵求意見。根據大商所生豬期貨合約及交易交割規則(徵求意見稿),我們整理了以下要點,供投資者參考。生豬期貨合約(徵求意見稿)1、生豬期貨合約大小生豬期貨採用大合約的設計思路,1手合約為16噸生豬,主要是和現貨交易中一車的重量保持一致。
  • 生豬期貨上市將給產業帶來什麼變化
    今年4月24日,證監會正式宣布批准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12月11日,證監會宣布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交易。12月12日,大商所就生豬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公開徵求意見,消息一出,市場參與者奔走相告,產業與投資機構等對生豬期貨的關注度攀至高峰。  生豬期貨為何備受關注呢?
  • 豬肉價格年末「翹尾」 生豬期貨將於明年1月8日上市
    據證監會今日消息,經研究,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豬肉價格關乎百姓民生,更關係到市場穩定。今年,隨著生豬期貨獲批在大商所上市,種種問題都有望得到緩解。  據中國證券網報導,自4月份證監會批准開展生豬期貨交易以來,大商所積極推進生豬期貨上市相關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業務規則體系,並推出生豬期貨仿真交易,讓市場各方提前熟悉生豬期貨交易機制和期現貨價格波動特點
  • 生豬期貨上市後 「養豬大戶」或將跳出「豬周期」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馬嘉)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近日,牧原股份等頭部豬企釋放信號,針對期貨市場積極布局新業務。生豬期貨上市對生豬養殖行業來說意味著什麼?又會給「養豬大戶」們帶來哪些商機?
  • 生豬期貨預計將如何影響養豬行業?我們來看看美國的發展經歷
    我國籌劃了近20年的生豬期貨終於落地。12月11日,中國證監會宣布,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這也將是我國首個以活體為交易標的的期貨品種。中糧期貨則表示,期貨工具除了可在一定程度上抵禦生豬價格風險、鎖定養殖環節利潤,還可以通過月間、品種間替代套保(套利)來賺取額外利潤。從整個行業來看,生豬期貨預計將帶來何種影響?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養豬大國——美國自1966年便推出了生豬期貨,我們或可從其發展歷程的梳理中獲得一定的參考和借鑑。
  • 生豬期貨上市將給產業帶來什麼變化?
    今年4月24日,證監會正式宣布批准大商所開展生豬期貨交易。12月11日,證監會宣布生豬期貨將於2021年1月8日在大商所正式掛牌交易。12月12日,大商所就生豬期貨合約及相關規則公開徵求意見,消息一出,市場參與者奔走相告,產業與投資機構等對生豬期貨的關注度攀至高峰。生豬期貨為何備受關注呢?
  • 江西證監局:合理運用期貨工具 維護生豬生產穩定和市場有效供給
    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這是我國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進一步填補了我國畜牧期貨品種的空白,與玉米、豆粕等期貨期權一起,形成從種植、加工到養殖的完整產業鏈條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