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祥墓將建遺址公園 以芙蓉樹為主要景觀

2021-01-16 紅星新聞網

 

孟知祥墓 成華區文體旅局供圖

後蜀皇帝孟昶在成都城牆上遍植芙蓉,成都從此有了芙蓉城的美稱。成都之北的磨盤山南麓,有一座孟知祥墓。孟知祥,即是孟昶的父親、五代後蜀的開國皇帝。昨日成都晚報—成都發布記者從成華區文體旅局獲悉,位於磨盤山南麓的孟知祥墓即將啟動維修保護工程,未來將對公眾開放。

五代孟知祥墓史稱「和陵」,是五代後蜀皇帝孟知祥與其妻福慶長公主的合葬墓,位於成華區白蓮池街道石嶺社區境內的磨盤山南麓。

孟知祥墓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被發現,後來進行了考古發掘,並在陵墓的地面修建了建築保護了起來,外面建了一個小院落,院落中幾株楠木已亭亭如蓋。隨著長長的臺階進入和陵,正中是孟知祥與妻子合葬的棺臺,石質棺臺有一人多高,上面分幾層雕刻著惟妙惟肖的龍等圖案,棺臺四角雕刻著玲瓏的小人俑。

孟知祥墓坐北朝南,由甬道、主墓室與東西兩耳室組成,墓室門口修築了瓦簷,墓室與耳室都修築了高高的穹頂,據專家介紹,這種墓葬形制十分特殊,是唐五代時期精湛建築技術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寶貴實物見證,是研究唐五代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孟知祥墓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孟知祥墓的出土文物收藏於四川省博物院。

記者獲悉,孟知祥墓維修保護後,不僅可以接待遊客參觀,還能解決目前墓室滲水、石刻風化、微生物病害、蟲害、地面保護建築老化等問題。

據悉,孟知祥墓的地面建築將重新設計,周圍將建遺址公園,遺址公園內將以芙蓉樹為主要景觀,以讓更多市民了解這段成都的歷史記憶與孟知祥墓的關係。

根據孟知祥墓的保護規劃,孟知祥墓周圍0.46公頃為核心保護範圍,其周邊還有4.56公頃的建設控制地帶。在規劃中,還將建博物館陳列展示孟知祥墓的出土文物。

據悉,目前孟知祥墓維修保護已經獲得國家文物局立項批覆,即將進行方案設計。

【相關新聞】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開始網絡評選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入圍  

被譽為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獎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開始網絡評選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渠縣歷史博物館承擔的四川渠縣城壩遺址早已初評入圍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3月27日—3月29日將揭曉最終結果。

據悉,城壩遺址是川東地區目前尚存的歷史最早、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古城遺址。由城址區、津關區、一般聚落區、窯址區、墓葬區、水井區等部分組成,出土遺物1000餘件,初步構建了遺址自戰國晚期至魏晉時期年代序列。2014~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渠縣歷史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出土大量戰國晚期至魏晉時期遺物。2017年發現的渠縣城壩「宕渠城」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與巴國中重要民族——「賨人」有關的城址。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所副所長陳衛東介紹,今年對城壩遺址的發掘即將開始,將進一步探索城址全貌。

此前,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已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去年在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四川渠縣城壩遺址考古發掘項目曾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一等獎。

成都晚報-成都發布記者 汪蘭

相關焦點

  • 四川彭州將建地震遺址公園
    四川龍門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以小魚洞大橋遺址為中心的龍門山地震遺址公園預計將在2—3年後完成,小魚洞區域爭取在明年「5·12」周年紀念時成型。     在彭州——白水河公路上朝著銀廠溝前行,幾公裡外就可以看到矗立在小魚洞大橋彭州一側橋頭的藍色雕塑。它高5米,寬12米,厚1米,全鋼架結構,雕塑表面有汶川大地震簡介、彭州受損情況和在地震中垮塌的小魚洞大橋介紹。
  • 望城將建白石湖公園
    本報長沙訊 8月24日,記者從長沙公共資源交易電子服務平臺上獲悉,白石湖公園項目發布了施工招標公告。望城將再建一座公園,位置就在銀星灣公園的西側,月亮島街道瀟湘大道與銀江路交叉口西北角。據悉,月亮島文旅新城擁有「一江一島四公園」的稀缺城市景觀資源,白石湖公園就是四公園的其中一座。
  • 三門峽:這一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在這建……
    12月20日下午,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凌到仰韶村考古遺址公園考察調研項目建設情況。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宋麗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牛蘭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任戰洲,市文廣旅局局長毋慧芳, 澠池縣委書記楊躍民,縣委副書記劉軍偉,澠池縣領導戴建廣、 石線偉、劉建華、侯建星陪同調研。
  • 深入解讀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第二站:中山王厝墓
    編者按 /Editor's note第四屆河北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將於10月14日至16日在石家莊舉辦。平山中山古城考古遺址公園作為14個重點觀摩項目之一,整體環境與內涵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地下一層文化專題展示、王厝墓的保護展示工程、中山國文創園、考古探索中心、漫畫中山國等項目一一亮相。上一期小編帶領大家深入遊覽了中山國王陵陳列館及地下一層新增的中山國文化專題展,本期將帶大家遊覽中山王厝墓。中山國王厝墓中山國王厝,是目前已知的中山國七代國君中的第五位,也是中山國最鼎盛時期的君王。
  • 南京將建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
    近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公布了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公示,徵詢公眾意見。遺址公園內將建南京城牆磚窯博物館、官窯村文創小鎮等。2016年,棲霞區官窯村發現大型明代磚窯遺址,成為當年南京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 福清今年將建成一批生命公園 杜絕違法佔地建墓
    福清龍田鎮樹下村生命公園昨日,記者從福清市生命公園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暨「兩違」綜合治理工作月例會上獲悉,為擯棄「起大厝、建大墓」舊觀念,推動「兩違」綜合治理,福清各鄉鎮今年將建成一批生命公園。據了解,受封建習俗和歷史遺留因素影響,當前福清個別地區存在「起大厝、建大墓」舊觀念,違法佔地建墳現象較嚴重,不僅浪費了有限的土地資源,還導致周邊林木被毀、山體被挖空。依託於移風易俗和殯葬改革工作,福清市去年啟動了生命公園建設試點工作。
  • 圩墩遺址公園
    圩墩遺址崧澤文化層遭受過較嚴重的破壞,文化層並不豐厚,主要是一批崧澤文化時期的墓葬,人骨架保存情況較差,但隨葬品較為豐富,有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等,其中122號墓隨葬品多達33件。  圩墩遺址的發現和研究,給我們了解圩墩人以及他們的生活習慣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那麼,這些圩墩村的先民們又是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
  • 帽兒墩遺址景觀公園全新亮相大土墩變身美麗公園
    俯瞰帽兒墩遺址景觀公園張孔生攝揚州網訊(記者張孔生)隨著揚子江北路下穿蜀岡路隧道建成通車,揚子江北路提升改造工程也全部完工,全線貫通。但很少有人知道,揚子江北路旁還有一處遺址公園——帽兒墩遺址景觀公園,隨著揚子江北路改造提升完工,這一遺址公園也凸顯出來。帽兒墩漢墓景觀提升工程位於朱塘路與揚子江北路交叉口東北角,佔地面積8429平方米。記者在現場看到,原先的雜草和雜樹已經不見,山坡上鋪上了綠色草坪,栽種了層層疊疊、具有揚派盆景風格的景觀樹,並且點綴了山石。
  • 四川成都:東華門遺址將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解說】經過近7年的發掘,考古人員在成都東華門遺址發現了從漢代到清代,穿越2000多年時光的文化遺存,見證了成都的自古繁華。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家揭秘東華門遺址的「前世今生」,展示文物修復的過程和技術。
  • 重慶:傳樹葉可治病 公園百棵景觀樹遭「剪髮」(圖)
    昨日,魚洞濱江公園,清潔工望著光禿禿的芙蓉樹中國園林網1月5日消息:巴南區魚洞濱江公園有近百株極具觀賞價值的景觀樹——芙蓉樹。然而,在最近一段時間內,遊客們卻發現,原本應枝葉茂盛的芙蓉樹,卻全部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枝丫。原來是有傳言稱芙蓉樹可清熱解毒治病,所以這近百棵芙蓉樹便很快遭了殃。對此,有專家提醒,為防止病蟲害,公園的觀賞植物都會定期噴灑農藥,擅自採來食用當心中毒。百棵芙蓉樹成光樹丫 由於環境優美,巴南魚洞濱江公園元旦節期間遊人如織。
  • 南京將建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位置就在……
    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出爐將增加磚窯博物館、主題酒店、文創小鎮、遊客中心用地完善片區旅遊配套近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了《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及仙林副城棲霞山片區NJDBb013-01、02控祥單元圖則修改(公眾意見徵詢),按照規劃,遺址公園內將建南京城牆磚窯博物館
  • 哈爾濱侵華日軍「731」遺址將建和平主題公園
    哈爾濱侵華日軍「731」遺址將建和平主題公園 2008年03月20日 11:0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在這裡居住的1519戶居民,都知道他們的家將面臨一場巨變,他們將告別相依相守數十年的老朋友、老鄰居,開始自己的「後糖廠」生活。  「上海屯」裡的人家  在平房區即將改造的棚戶區中,有一片位於今天的上海新村社區。這片建在侵華日軍731部隊遺址中間的棚戶區,曾被周邊百姓叫做「上海屯」。
  • 渝中區將建巴將軍公園 預計明年建成對外開放
    渝中區將建巴將軍公園順著利中家具店旁邊的樓梯向下,就是通往巴蔓子墓的路,如今,這裡已經被暫時封閉。去年,渝中區就啟動了對巴蔓子墓的維護修復工作。未來,在這裡,遊客們不僅能看到修繕完畢的巴蔓子墓,還可以逛一逛新建成的巴將軍公園。
  • 北京今年將復建永定門 修建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
    中新網3月15日電 北京市文物局昨天(14日)向媒體透露今年北京市文物保護的一系列重點工程,其中包括:復建有450年歷史的永定門、建設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等。  據北京日報報導,除了以上的兩大工程,京城古建今年的修繕還將包括正覺寺、宣仁廟、隆安寺、火神廟、陽平會館、金臺書院等諸多項目。
  • 台州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為全面了解沙埠窯址的窯業生產歷史與價值,並為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提供基礎資料,2019年和2020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黃巖區博物館、北京大學、故宮博物院等單位對窯址群內的竹家嶺窯址(考執字2019年第198號)和鳳凰山窯址(考執字2020年第156號)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並取得了重要收穫。
  • 讓「昨日」重現 內蒙古挖掘考古遺址公園文化底蘊
    薩拉烏蘇遺址鳥瞰圖。(資料圖片)考古遺址公園是考古遺址展示的主要方式。近年來,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得到國家層面的支持。2012年以來,國家文物局陸續出臺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編制要求(試行)》《關於進一步規範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暨啟動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工作的通知》,對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進行規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被《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列為人文城市建設的重點。
  • 黃巖沙埠窯考古發掘公布最新成果 將來,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第一期,北宋中期,產品面貌和窯業技術與同時期的越窯相似,流行內腹單面粗刻劃花,紋樣類型豐富,刻劃精細,以嬰戲紋、鳳凰紋、鸚鵡紋最為精彩,為國內特有,其他地方少見;裝燒工藝主要以墊圈墊燒、匣缽裝燒。下山頭遺址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計劃於2025年完成建設在沙埠窯考古研究的強大支撐下,黃巖區將投資2.47億元啟動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 南昌西漢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開園...
    備受期待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9月23日正式開園,海昏侯國遺址出土的文物將陸續在遺址博物館存放和展示。海昏侯國遺址是中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典型漢代列侯國都城聚落遺址。
  • 城市案例|西雅圖煤氣廠公園:從濱水工業遺址到都市景觀公園
    西雅圖煤氣廠公園自1975年正式對外開放起,便引起廣泛關注。作為濱水工業遺址轉化為城市公園的先驅,它開創性地保留並適應性地改造工業歷史建築,通過生態修復的手段,最大可能地保存場地的歷史特徵。而設計師以「闡述」的態度,結合公眾參與而形成的自我修復模式,直至四十年後的今天,仍具有學習借鑑意義。
  • 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項目獲批 有望4年內建成
    11月3日,記者從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獲悉,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已獲批,有望4年內建成。屆時,市民可在此感受長沙國風採,領略長沙國文化。   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副主任趙曉華告訴記者,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已先後有20餘座長沙國王(後)墓被發現。根據這些墓葬的分布,人們發現,已發現的長沙國王陵都在湘江西岸,大體分布在嶽麓山和谷山的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