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祥墓 成華區文體旅局供圖
後蜀皇帝孟昶在成都城牆上遍植芙蓉,成都從此有了芙蓉城的美稱。成都之北的磨盤山南麓,有一座孟知祥墓。孟知祥,即是孟昶的父親、五代後蜀的開國皇帝。昨日成都晚報—成都發布記者從成華區文體旅局獲悉,位於磨盤山南麓的孟知祥墓即將啟動維修保護工程,未來將對公眾開放。
五代孟知祥墓史稱「和陵」,是五代後蜀皇帝孟知祥與其妻福慶長公主的合葬墓,位於成華區白蓮池街道石嶺社區境內的磨盤山南麓。
孟知祥墓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被發現,後來進行了考古發掘,並在陵墓的地面修建了建築保護了起來,外面建了一個小院落,院落中幾株楠木已亭亭如蓋。隨著長長的臺階進入和陵,正中是孟知祥與妻子合葬的棺臺,石質棺臺有一人多高,上面分幾層雕刻著惟妙惟肖的龍等圖案,棺臺四角雕刻著玲瓏的小人俑。
孟知祥墓坐北朝南,由甬道、主墓室與東西兩耳室組成,墓室門口修築了瓦簷,墓室與耳室都修築了高高的穹頂,據專家介紹,這種墓葬形制十分特殊,是唐五代時期精湛建築技術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寶貴實物見證,是研究唐五代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孟知祥墓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孟知祥墓的出土文物收藏於四川省博物院。
記者獲悉,孟知祥墓維修保護後,不僅可以接待遊客參觀,還能解決目前墓室滲水、石刻風化、微生物病害、蟲害、地面保護建築老化等問題。
據悉,孟知祥墓的地面建築將重新設計,周圍將建遺址公園,遺址公園內將以芙蓉樹為主要景觀,以讓更多市民了解這段成都的歷史記憶與孟知祥墓的關係。
根據孟知祥墓的保護規劃,孟知祥墓周圍0.46公頃為核心保護範圍,其周邊還有4.56公頃的建設控制地帶。在規劃中,還將建博物館陳列展示孟知祥墓的出土文物。
據悉,目前孟知祥墓維修保護已經獲得國家文物局立項批覆,即將進行方案設計。
【相關新聞】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開始網絡評選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入圍
被譽為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獎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開始網絡評選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渠縣歷史博物館承擔的四川渠縣城壩遺址早已初評入圍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3月27日—3月29日將揭曉最終結果。
據悉,城壩遺址是川東地區目前尚存的歷史最早、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古城遺址。由城址區、津關區、一般聚落區、窯址區、墓葬區、水井區等部分組成,出土遺物1000餘件,初步構建了遺址自戰國晚期至魏晉時期年代序列。2014~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渠縣歷史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出土大量戰國晚期至魏晉時期遺物。2017年發現的渠縣城壩「宕渠城」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與巴國中重要民族——「賨人」有關的城址。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所副所長陳衛東介紹,今年對城壩遺址的發掘即將開始,將進一步探索城址全貌。
此前,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已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去年在成都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四川渠縣城壩遺址考古發掘項目曾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田野考古獎一等獎。
成都晚報-成都發布記者 汪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