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沙埠窯考古發掘公布最新成果 將來,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2020-12-24 浙報融媒體

12月16日下午,黃巖舉行沙埠窯考古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沙埠窯遺址考古發掘的重要收穫及其重要意義

黃巖沙埠窯遺址位於沙埠、高橋之間,以鳳凰山北麓仙村嶺為中心,柵溪(霅溪)兩岸呈半月形分布的山坡上,沿山麓共有竹家嶺窯址、鳳凰山窯址、下山頭窯址、窯坦窯址、金家岙堂窯址、下餘窯址和瓦瓷窯窯址7處窯址,窯場總面積約達7萬平方米,遺物堆積豐富。

1956年12月,沙埠青瓷窯址群被當地群眾發現並經文物部門考證,打破了陶瓷學界對「台州無瓷」的傳統認識;1963年3月,沙埠青瓷窯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沙埠窯址遺址被列入台州地區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之一;2019年10月,升格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為全面了解沙埠窯址的窯業生產歷史與價值,並為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提供基礎資料,2019年和2020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黃巖區博物館、北京大學、故宮博物院等單位對窯址群內的竹家嶺窯址(考執字2019年第198號)和鳳凰山窯址(考執字2020年第156號)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並取得了重要收穫:

一、規模龐大的龍窯窯爐

竹家嶺窯址和鳳凰山窯址窯爐區域內均揭露出規模龐大的龍窯窯爐。其中竹家嶺窯址窯爐遺蹟為浙江地區目前已發掘的兩宋時期保存最為完好、結構最為清晰的窯爐遺蹟。

龍窯窯爐

竹家嶺窯址窯爐斜長72.32米,由窯前操作間、火門、火膛、窯室、窯門、排煙室及窯床兩側的柱礎石、護牆等部位構成。

排煙室(局部)

東壁剖面圖

二、豐厚的地層堆積

竹家嶺窯址和鳳凰山窯址廢品堆積區揭露出豐厚的地層堆積,出土了大量瓷器和窯具標本,基本構建起沙埠青瓷北宋中期至南宋早期的年代序列,為探索沙埠窯址產品結構、生產年代、窯業生產技術等方面問題提供了充分資料。

結合竹家嶺窯址和鳳凰山窯址廢品堆積區地層堆積情況,整個窯業生產可分為五期。

第一期,北宋中期,產品面貌和窯業技術與同時期的越窯相似,流行內腹單面粗刻劃花,紋樣類型豐富,刻劃精細,以嬰戲紋、鳳凰紋、鸚鵡紋最為精彩,為國內特有,其他地方少見;裝燒工藝主要以墊圈墊燒、匣缽裝燒。

第二期,北宋中期晚段至北宋晚期前段,青瓷產品絕大部分仍延續第一期風格,但也開始出現雙面刻劃花器物,其中外腹摺扇紋,布局規則舒朗,內腹刻劃花,填以篦紋,裝燒工藝與第一期相同,以墊圈墊燒,匣缽裝燒。

執壺

第三期,北宋晚期後段,青瓷產品普遍流行雙面刻劃花工藝,特徵與第二期相同,裝燒工藝延續上一期。

第四期,北宋末期至南宋初,青瓷產品仍流行雙面刻劃花,但外腹摺扇紋已發生變化,轉變為四至六道為一組,對稱分布,裝燒工藝仍延續上一期。

第五期,南宋早期,青瓷產品流行內腹單面刻劃花,主要菊瓣紋,裝燒工藝仍為墊圈墊燒,匣缽裝燒。

除上述青瓷產品以外,還發現有醬釉瓷器和釉下褐彩瓷器。其中,醬釉瓷器為兩宋時期浙江地區特有產品,其他地方不見,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信息;第一期就已少量出現,一直延續至第三期;褐彩瓷器僅限於第二期。

醬釉執壺

黃巖沙埠窯遺址考古發掘重要價值

基於上述考古發掘成果與收穫,專家認為,北宋中晚期是沙埠窯址窯業面貌最為複雜,同時也是最具學術價值的重要時期。

按照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來看,北宋中期沙埠窯址群的青瓷類產品可歸為越窯系,該類產品無論是從器形、紋樣,還是從裝燒工藝來看,均與越窯核心區(以上林湖為中心)的窯業保持一致;醬釉類產品或與同時期定窯醬釉類器物(紫定)存在某種窯業技術交流。

北宋晚期窯業面貌發生變化,青瓷類產品裝燒工藝仍延續之前的墊圈支燒方式,但是裝飾技法已演變為雙面刻劃花(外腹摺扇紋,內腹篦劃紋或篦點紋),而該類裝飾技法為北宋晚期龍泉窯典型工藝。同時,該類裝飾紋樣或與耀州窯也存在著某種窯業技術方面交流。

沙埠窯址群是越窯和龍泉窯瓷業技術銜接和過渡的重要地帶,是探索越窯瓷業技術南傳與龍泉窯瓷業技術淵源的重要地區,同時對於探索北宋中晚期越窯、定窯、耀州窯、龍泉窯等瓷業技術交流模式與途徑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下山頭遺址

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計劃於2025年完成建設

在沙埠窯考古研究的強大支撐下,黃巖區將投資2.47億元啟動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建設以沙埠窯遺址為核心,以青瓷文化為內涵,集遺址景觀、自然野趣景觀、鄉土農業景觀為一體的,具有遺產保護、科學研究、教育展示、文化傳承、藝術創意、旅遊休閒、青瓷產業等多種功能的考古遺址公園。

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主要建設項目擬計劃為:開展沙埠窯竹家嶺窯址、鳳凰山窯址考古發掘;編制《黃巖沙埠窯遺址文物保護規劃》、《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遊客服務中心、龍窯保護展示區、新龍窯燒造區、青瓷博物館、青瓷研學營地、大師園、文創基地、青瓷產業園、青瓷特色產業村、青瓷民宿、蝦蟆山田園遊賞區、永豐河景觀點等。

目前,沙埠窯竹家嶺遺址覆棚工程建設已進場施工。截至目前,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程已完成投資近800萬元,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計劃於2025年完成建設。建成後,將開啟名瓷之旅、研學之旅、海上絲路探源,打造沙埠窯青瓷體驗專線,擦亮廳市聯建「文旅金名片」。沙埠窯青瓷文化將成為黃巖獨特的文化標識。

另外,在2019和2020年考古發掘之後,黃巖區後續還將進行三個方面相關考古工作:

第一,以現有成果為基礎,結合2018年度考古調查資料,繼續探尋晚唐至北宋早期的窯業生產歷史,完善沙埠窯制瓷歷史;

第二,結合2020年度竹家嶺窯址前部平坦區域的勘探成果,對該區域進行系統考古發掘,揭露出制瓷作坊遺蹟,完善窯業生產操作鏈;

第三,對整個沙埠窯址群進行系統調查與勘探,並對窯業資源(瓷土、水源、運輸路線等)進行調查。

相關焦點

  • 最新成果公布!台州這裡將建考古遺址公園
    在沙埠窯考古研究的強大支撐下,黃巖區委、區政府投資2.47億元,啟動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預計2025年完工。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主要建設項目擬計劃為:開展沙埠窯竹家嶺窯址、鳳凰山窯址考古發掘;編制《黃巖沙埠窯遺址文物保護規劃》、《沙埠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遊客服務中心、龍窯保護展示區、新龍窯燒造區、青瓷博物館、青瓷研學營地、大師園、文創基地
  • 黃巖有了首家考古工作站,還要建考古遺址公園
    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巖沙埠窯考古工作站授牌儀式在沙埠鎮青瓷村舉行,這是黃巖區首家考古工作站。接下來當地還將建設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黃巖沙埠窯起於晚唐,盛於北宋,196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黃巖有了首家考古工作站,還要建遺址博物館、考古遺址公園
    近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黃巖沙埠窯考古工作站授牌儀式 在沙埠鎮青瓷村舉行 這是我區首家考古工作站
  • 浙江黃巖沙埠窯遺址考古發掘獲重要收穫
    本報訊(記者陸健、嚴紅楓)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政府新聞辦近日宣布,黃巖沙埠窯遺址考古發掘獲重要收穫。經專家考證,竹家嶺窯址和鳳凰山窯址窯爐區域內均揭露出規模龐大的龍窯窯爐,其中竹家嶺窯址窯爐遺蹟為浙江地區目前已發掘的兩宋時期保存最為完好、結構最為清晰的窯爐遺蹟。
  • 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日前,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批10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它們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義烏橋頭遺址等10處入選
    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餘杭玉架山遺址等10處入選
    浙江擁有豐富的大遺址資源,它們是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重要見證。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
  • 浙江: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原標題: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記者從浙江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等10處遺址入選。
  • 南京將建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位置就在……
    2019-12-16 12:28圖文來源:紫金山新聞最新消息!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出爐將增加磚窯博物館、主題酒店、文創小鎮、遊客中心用地完善片區旅遊配套近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了《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及仙林副城棲霞山片區NJDBb013-01、02控祥單元圖則修改(公眾意見徵詢),按照規劃,遺址公園內將建南京城牆磚窯博物館
  • 南京將建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
    近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公布了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公示,徵詢公眾意見。遺址公園內將建南京城牆磚窯博物館、官窯村文創小鎮等。2016年,棲霞區官窯村發現大型明代磚窯遺址,成為當年南京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 四川成都:東華門遺址將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解說】經過近7年的發掘,考古人員在成都東華門遺址發現了從漢代到清代,穿越2000多年時光的文化遺存,見證了成都的自古繁華。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專家揭秘東華門遺址的「前世今生」,展示文物修復的過程和技術。
  • 墎墩漢墓要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今年,我省將推動墎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江西風景獨好」今年將再度進京  文藝創作方面 推動設立省地方戲曲振興專項資金。  開展「中國夢」主題創作,組織「中國夢」、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主題創作和展演活動,舉辦首屆全省青年演員折子戲展演活動。
  • 象山塔山公園入選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浙江省考古遺址公園分布示意圖浙江擁有豐富的大遺址資源,它們是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重要見證。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 象山塔山遺址 、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
  • 嚴州古城西水門考古遺址公園近期開工 系列考古成果為嚴州「千年古...
    杭州日報訊 日前,記者從市運河集團了解到,為更好地保護好、展示好嚴州古城的歷史文化遺產,近期啟動了西水門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28根混凝土灌注樁澆築及鋼結構施工圖紙二次深化設計,計劃9月底完成施工。
  • 三門峽:這一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在這建……
    12月20日下午,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凌到仰韶村考古遺址公園考察調研項目建設情況。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宋麗萍,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牛蘭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任戰洲,市文廣旅局局長毋慧芳, 澠池縣委書記楊躍民,縣委副書記劉軍偉,澠池縣領導戴建廣、 石線偉、劉建華、侯建星陪同調研。
  • 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已公示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成功獲選啦!!!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位於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大善小塢村鳳凰山麓,是紹興地區首個青瓷主題的考古遺址公園。公園依山而建,風景優美,擁有鳳凰山窯址、禁山窯址、尼姑婆山窯址等上虞早期越窯重要考古發掘遺存,其中的鳳凰山窯址群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禁山窯址榮獲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90多座窯充滿科技感,考古還原南京城牆磚燒制過程
    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一場特殊的在線直播活動在南京城牆集磚館舉行,「南京棲霞官窯山明代城磚窯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馬濤,講述了棲霞官窯山明代城磚窯址的發現成果。
  • 餘杭瓶窯窯山窯址搶救性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
    餘杭瓶窯窯山窯址搶救性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餘杭瓶窯窯山窯址搶救性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浙江文物網 謝西營窯山窯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大橋北路西側。2018年4月在由杭州餘杭苕溪城市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的瓶窯小城鎮窯山公園工程建設過程中,於窯山東入口施工過程中發現若干破損陶片。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項目批准號:考執字(2018)第538號)和浙江省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區域(編號:1號地點)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本次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發掘總面積為1000平方米,布設10×10米探方10個,取得了重要收穫。
  • 廣東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籌建大遺址考古公園
    中新網梅州5月25日電(楊草原 唐林珍 廖偉軍 張炳鋒)記者25日從廣東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保護規劃論證會上獲悉,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將建大遺址考古公園。這是廣東省現有的8個大遺址中首個進行論證籌建的。  當天,自全國各地的考古、規劃、古建專家學者們聚首五華縣華城鎮獅雄山秦漢建築遺址,細緻考察了該遺址的第五次古挖掘的壕溝、探方、古井,並參觀了挖掘成果展覽,他們對獅雄山秦漢遺址的發掘發現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 重慶5年完成考古項目391項 將建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供圖中新網重慶12月11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11日從國家文物局組織的「文物保護看基層」(重慶)主題宣傳活動中獲悉,「十三五」期間,重慶考古工作進一步鞏固與強化了三峽後續考古、主動考古、基建考古「三箭齊發」的總體態勢。該市未來將抓好考古大遺址保護與活化,其中包括加快三峽考古遺址公園群建設,預計「十四五」期間將基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