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不把手揣進兜裡,仿佛就不安全,吃著火鍋品著小酒望著窗外的飄雪,這樣的貓冬生活想必每個北方人都很嚮往。
但亳州市十八裡鎮侯橋閆莊村的閆紀平卻不敢有這樣的奢望,鄰村的種植大戶又送來了一車南瓜,卸車之後,她還要趕緊拿到養殖場去粉碎,摻上麥麩之類的製成餵土元蟲的飼料。
對於土元蟲,想必大家都有了解,至少都聽說過,十年前,養殖土元的新聞鋪天蓋地,「不種糧不種樹,養殖土元能致富」的宣傳語就連三歲的孩子也能脫口而出,然而,那些想通過養殖土元致富的農村人,卻紛紛掉進無形的坑裡,很多人從此就一蹶不振,至今也沒爬上來。
土元蟲,學名土元,當地人俗稱為土鱉子,喜陰暗潮溼的環境,曬乾後是一種中藥材,在經歷了那波養殖高潮後,土元蟲養殖在當地仿佛都銷聲匿跡了,如今見到,還真是感覺無比新鮮,那麼,閆紀平養殖土元賺錢嗎,她又是怎麼走上養殖土元蟲這條道路上來的呢?
閆紀平:「我們兩口子原本在外打工,在南方一家服飾廠做縫紉工,打工日子雖然忙碌,但也比較掙錢,那些年,我們倆人每年都能攢10萬元左右帶回來,現在我們住的樓房就是那時候打工掙的錢,連建房帶裝修花了四十多萬。
然而,父母的身體狀況打破了平靜,也打亂了我們再拼搏幾年進城買房的計劃,無奈之下,就背著行囊就回到了家裡照顧老人。
生活一下沒了收入,為老人看病又不少花錢,自然是不能坐吃山空,恰好我們鄰村有養殖土元蟲的,當時我看了,除了辛苦些、髒些累些,其實也沒啥,說幹就幹,請人建了養殖場,就開始了土元養殖之路。
都說養殖土元蟲是騙人的,其實各種養殖都有風險,農業種植不也如此嗎?當初土元蟲剛開始宣傳時,那些賣種苗的公司,只報喜不報憂,鼓吹一年能掙幾十萬,再通過賣高價種苗的方式獲利,搞得像傳銷似的。
其實那都是不可能的,我養殖土元蟲都快7個年頭了,1600平方的養殖場也不算小規模了,也沒見哪年掙幾十萬呀,他們鼓吹利潤,卻刻意忽略養殖風險,這就是騙人行為,養土元蟲就像搞農業種植一樣,市場行情再好,你養不出產量,照樣賣不到錢,所以,無論做哪種事情,只盯著好結果而盲目從事,掉進坑裡也怪不得別人。
養殖土元蟲成本倒不高,主要是它們食量太大,我家這種養殖規模,每天飼料費用就高達400多元,好在土元蟲屬雜食性的,什麼都吃,剛好鄰村有位南瓜種植大戶,像這種剔掉下來的次品南瓜,都按一毛多一斤的價格處理給我了,打碎後和麥麩等配料摻混,土元蟲不但愛吃,還能節省養殖成本呢!」
無論是收南瓜,還是製作飼料或者飼養土元蟲,我們看到的都是閆紀平一個人在忙碌,難道搞土元蟲養殖不需要幫手嗎?
對此,鄰居介紹說:「別看她是一位女性,幹起活來就是「猛張飛」,她既要養土元蟲,又要伺候婆婆和老母親,田裡還種著莊稼,農忙季節,還要抽空去田間幹農活,作為鄰居,就沒見她消停過一會兒,仿佛是加足了油門的機器,一個勁兒地埋頭向前跑。
說她是家裡的掙錢「機器」有些難聽,但事實情況確實如此,這麼能幹的年輕人,如今即便在農村也不多見了。
她老公去哪了?自從家庭原因,她們倆不再外面打工了,回來邊照顧老人邊搞土元蟲養殖,結果第二年就遇到行情下跌,養殖土元也養活不了一家人,放棄又不捨得,索性,他家老公就上城跟著親戚學裝修去了,留她一個人在家忙碌。
這幾年土元蟲又開始值錢了,他老公的工作也開始穩定起來,每天都有三四百元的收入,看到這種情況,她也不捨得讓她老公回來幫忙了,獨自一個人扛下了生活的重擔,不過他家老公也是個能吃苦的人,每天無論下工多晚,都要從城裡跑回來幫忙養土元,有時候一忙就是大半夜,第二天還要起早趕往城裡工地。」
付出就有回報,今年的土元蟲行情看漲,如今乾貨能賣到60元/公斤,這為閆紀平的養殖場帶來了近20萬的收入,不過閆紀平也坦言,這樣的好行情並不多見,但養殖業貴在堅持,作為養殖戶,如果常被市場行情左右,賺錢的機率就小之又小,畢竟好行情是守出來的,而不是你想追就能追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