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婚姻讓網友吵翻

2020-12-22 澎湃新聞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婚姻讓網友吵翻

2020-12-21 1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結婚前,雙方家庭就已約定好,結婚後小西依然可以住在娘家,也可以到公婆家居住;同理,小爭也如此。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近日,「兩頭婚」也登上了熱搜榜。

在網友評論中,不少網友對此持積極看法:

《中國婦女報》採訪了浙江思偉律師事務所律師、杭州市婦女維權與法律援助志願團的志願者楊紅,她多年從事「家務事」處理,首次接觸到兩頭婚時,就對此表示贊同。楊紅總結了其幾大優勢。「首先,兩頭婚家庭商定好生育兩個小孩,是積極響應了國家的生育政策,有利於緩解社會的老齡化。再比如,沒有彩禮和陪嫁門檻,男方和女方的經濟壓力都會減輕。相對而言,可以提高年輕人的結婚意願。再者,生育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

這種形式並非近年出現,90年代時在湖州、蘇南、浙北等地區就都有分布。

復旦大學社會學專業博士畢業的趙春蘭於2017年到2019年期間在水村進行田野調查時,記錄了這樣一個家庭非常有代表性:

阿斌姓「俞」,小琪姓「金」,兩人自由戀愛,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兩頭婚」、「兩頭姓」成了雙方家庭順其自然的選擇。

2010年舉行婚禮時,男方不送彩禮,女方不置辦嫁妝,婚禮上,點蠟燭、拜堂在阿斌家舉行,而散糖、散紅包等傳統上專屬於新郎家的儀式則在小琪家進行;2012年和2014年,阿斌和小琪的兩個女兒相繼出生,按照婚前的協定,大女兒隨男方姓「俞」,小女兒隨女方姓「金」;孩子出生三天後,按照習俗要辦「三朝祭祖」,大女兒祭的是俞家的祖宗,小女兒則在金家舉行祭祀儀式;將來,兩個孩子將各自繼承兩個家庭的財產。

小琪懷二胎時,也有人問阿斌父母:「第二胎如果是孫子的話,你們肯(讓他隨女方姓)的啊?」阿斌父母表現得非常開明:「哪怕第二個是男孩,也還是要跟著女方姓的。」

阿斌家長的這種表態體現出對「兩頭姓」繼替香火的接納:「到我大孫女結婚的時候,就算她也像她爸媽一樣『兩頭結婚』,也是要生兩個,其中一個必須姓我們俞家的。這樣,我們姓『俞』的,就始終還是有的,就不會斷了。」

不難發現,「兩頭婚」的形成有著負責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延續香火。在目前的社會背景下,通過變通的方式來進行姓氏的延續。

「兩頭」帶來的問題也很明顯。兩頭婚家庭的獨立性會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會受到影響,年輕夫妻的親密度也會受到影響。而一旦兩個子女各自姓雙方姓氏,這種分離會更加明顯,爺爺奶奶也會更青睞跟自己同姓的小孩。

這種情況下,孩子不但不能成為夫妻雙方作為小家庭的融合劑,反而各自代表了雙方背後家庭的延續,由此,三代人之間關係更為複雜,將會引發不少衝突和矛盾。就拿開頭提到的小西夫妻來說,兩家曾因清明節男方要不要跟隨女方去掃墓而鬧過不愉快。小爭認為,去女方處掃墓是上門女婿的行為,堅決不去。更有甚者,因為「兩頭婚」難以一碗水端平,在婚姻生活終於到了種種不愉快,家庭也在破裂邊緣。

對於「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國婦女報》給出了三種觀點:

其一是,這類現象可能會消失,因為兩頭婚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必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減少。也有觀點恰恰相反,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養的提升,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兩頭婚」會衝淡人們對于姓氏傳承的「執拗」。還有一觀點則比較折中,認為這種形式會跟招上門女婿一樣,依然存在,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

你知道「兩頭婚」嗎?

對這種現象,你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留言討論~

來源 瀟湘晨報 中國婦女報 澎湃新聞

編輯 蔡海燕



關注晨報君,在聊天對話窗口:

回復【風險】查詢全國各城市疫情風險等級

回復【重名】查看有多少人和你同名同姓

回復【查社保】查看個人社保情況

回復【找工作】查看重慶最新招聘資訊

回復【查快遞】獲取快遞信息

回復【公租房】獲取重慶公租房申請信息

回復【時刻表】查看重慶軌道交通時刻表

回復【違章查詢】查看車輛違章情況

回復【航班查詢】獲取航班信息

回復【出入境預約】即可辦理

敬請關註上遊新聞視頻號▲

原標題:《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婚姻讓網友吵翻》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的「兩頭婚」,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浙江興起新型婚姻模式: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浙江興起新型婚姻模式: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近年來,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雙頭婚,這種婚姻不屬於男婚女嫁,也不是女方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仍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 "粘性",通常住在自己家裡。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新婚姻形式上熱搜!
    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在評論中,有網友表示身邊很多人是這樣的叮叮貓兒飛:我跟我老公就是這樣啊不娶不嫁 ,我不要他彩禮不帶嫁妝,我們離開彼此的大家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老大跟他姓老二跟我姓。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江浙興起兩頭婚 偶然還是必然?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兩頭婚』』,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解決了獨生子女家庭婚娶的問題,更解決了雙方對彩禮的爭議。 什麼是兩頭婚? 兩頭婚,是指夫妻雙方歸屬各自家庭,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一種新興的婚姻模式。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健康頭條|「兩頭婚」上熱搜: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你...
    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兩頭婚」上熱搜: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你怎麼看?
    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兩頭婚興起」:你支持不娶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嗎?
    簡單來說就是男不娶,女不嫁,沒有彩禮也沒有嫁妝的說法。男女倆人結婚之後沒有誰到誰家裡之說,兩夫妻過自己的小日子,與各自的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聯繫。婚後生育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我們說男女平等說了很多年,但是一放在婚姻裡,很多男人們就跳出來拿傳統說事。在這些「傳統男」眼裡,這種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模式倒沒什麼,不要彩禮更好,討老婆的成本沒了豈不更開心。但是,孩子隨母姓,那是大大的戳痛了他們那根叫做「傳統」,實則是男權作祟的敏感神經。
  • 新婚姻形式上熱搜!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即當地人俗稱的 「不來不去」「不進不出」 「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我跟我老公就是這樣啊不娶不嫁 ,我不要他彩禮不帶嫁妝 我們離開彼此的大家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老大跟他姓老二跟我姓。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一種新的婚姻形式悄然興起!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圖:圖蟲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形式,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各住各家,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我跟我老公就是這樣啊不娶不嫁 ,我不要他彩禮不帶嫁妝 我們離開彼此的大家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老大跟他姓老二跟我姓。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城市裡,不用和公婆住一起,也不用和父母住一起的,如果生兩個孩子一個跟母姓一個跟父姓,不是挺好的嘛?這樣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
  •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關於「兩頭婚」網友吵翻了!|來聽新聞
    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鳳凰男承諾頭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孩子出生後卻反悔,被妻子打臉
    所謂「兩頭婚」,是指男不娶女不嫁,也不屬於入贅的一種新的婚姻模式。實行「兩頭婚」的一般是獨生子女家庭。他們會事先約定好,生育兩個小孩,頭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蘇昕和前夫交往一年多,就進入談婚論嫁。前夫家的經濟條件不好,他剛工作幾年,家裡的「窟窿」剛剛填平,根本沒錢買房結婚。02.與鳳凰男約定兩頭婚當時,蘇昕父母提出「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 浙江結婚「新點子」,女不嫁男不娶不要彩禮,網友:孩子隨誰姓?
    在時代發展的今天,我國許多古老的傳統文化也逐漸產生了「變質」的現象,婚姻文化,這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就有「男娶女嫁」、「彩禮嫁」和「子隨父姓」的說法,在時代發展的今天。浙江結婚「新點子」,女不嫁男不娶不要彩禮,網友:孩子隨誰姓?首先介紹一下「兩頭結婚」是什麼意思。 一般來說,「女性不結婚,男性不結婚」。 另外,彩禮和孩子是不能服從父母姓的結婚方法。 也就是說你家不是媳婦,我家也不是女兒,孩子雙方都「拼命結婚」。 也就是說,為了在夫婦結婚後也能和孩子雙方結婚。
  • 結婚了還可以住娘家,孩子分別隨父姓隨母姓,這種現象上熱搜!
    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拼婚」興起,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又稱拼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