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當下流行打招呼的叫法,陌生人之間又如何把握好分寸?

2020-12-16 閒來幾句

時代的變化表現在方方面面,一切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就以陌生人之間打招呼這一現象來看,發生了很多變化,似乎給人一點「亂」的感覺,到處隨意叫「哥哥」「姐姐」「妹妹」「美女」「帥哥」……究其原因,這種變化,其實是市場經濟所需的公關交往中的產物。在此無意多加分析,只是覺得在這「亂叫」中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度、掌控好自己的分寸,顯得十分必要。

一、同志:這個叫法的流行始於上世紀初,源於志同道合革命者之間的稱呼,後來大眾化了。新中國歷史上,「同志」叫法幾乎是唯一,年齡相仿叫同志,老的叫老同志、小的叫小同志、介紹個新來的人「這是李同志」,文革時期「媽同志、爸同志、爺爺奶奶老同志」,一個同志全覆蓋。如今「同志」黯然失色了,甚至還被同性戀給盜用了。

現在打招呼中還在使用「同志」的人群一般都是年齡大些的人了,和對方的年齡沒啥關係,至多加個老或小。

2.師傅:「師傅」這個叫法過去是很嚴肅的稱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個叫法的隨意化是近些年逐漸興起,很多情況下取代了過去「同志」叫法,有點「捧著」對方的色彩,老師傅、小師傅,求人所需吧。不同行業領域間的往來,你叫「同志」或許就不是那回事了。

3.大哥、大姐:這個叫法應該是源於公關所需。在實際交往中,叫對了挺好,比如判斷對方年齡肯定比自己大,這樣叫比較合適,既尊重了,也「近乎了」拉近了距離。但是在對方年齡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甚至小的情況下,叫「大哥」「大姐」效果就不好,有的人會介意、反感,你是個明顯虛頭巴腦的人,給人家叫「老了」。女人更討厭(我有那麼老嗎?你都多大了叫我大姐?)

與之接近的「哥哥」、「姐姐」,陌生人之間還是不合適的。異性之間總給人些許的「曖昧」感。

4. 哥們、兄弟、姐們、妹子:也是市場經濟環境中的公關產物。一般是覺得對方與自己屬於同齡人或比自己小點時使用。這樣叫的人,在性格上有「自來熟」特點,有與陌生人迅速拉近距離的能力, 一般來說對方都不會反感,是公關能說會道的人。

5.女士、男士、先生、小姐:「女士」、「 男士」、「 先生」,這與公關沒多大關係。一般在特定的環境中,需要提醒、提示、詢問、打聽等時使用,在辦事打交道過程中不太適合使用。一般性格比較嚴肅的人使用機率大。

「小姐」,這個叫法過去都是大家閨秀、富貴人家千金的尊貴身份稱謂,可現在變成了「小姐」,此「小姐」非彼「小姐」,本來意思沒了,也就不能用在公關交往中了。

6.阿姨、叔叔:這個可謂 「多用途」,任何場所,只要判斷準對方的年齡屬於長輩段位就可以。但明明人家年齡和自己差不多,叫阿姨、叫叔叔,就滑稽了,讓人反感,女人更在乎,或許鬱悶一天呢。所以,看人要準的同時,自己也要有年齡感,自己都是阿姨年齡段人了,叫與自己差不多的人阿姨,人家反感是正常的反應,所以有些禮貌是絕對有分寸感的。

7.帥哥、美女:帶有恭維(誇)、調侃、玩笑色彩的打招呼法,適用於中年以下人群,也是比較隨意的打招呼法,出發點是讓對方聽著高興、舒服(人都喜歡好聽、讚美的話,明明知道自己長的就是一般人,但還是喜歡聽有人叫美女。人心向美、求美呀。)。但要值得注意的是,明明這個人和「帥哥」「 美女」不沾邊,人家自己都覺得長的困難,你叫人家帥哥或美女,你啥意思?瞎嗎?是不是太沒「底線了」。我都長成這樣了,你叫我美女(帥哥),這不是寒磣人嗎?!是人家的軟肋,是忌諱的。這就是個分寸感的把握問題,「帥哥」「 美女」再泛濫也是有邊際的。

8.小夥、姑娘、孩子:這一般是中老年人對感覺是孩子輩分人的叫法。人到了一定年齡變得慈愛,往往對一些陌生小孩、年輕人,感覺是孩子輩分的,自然就叫孩子,這不僅僅是一個叫法,實際是為人之父、為人之母的愛心的無意流露。

再有,在與陌生人第一次見面中,表情、距離也是要注意的問題。微笑是必須,但第一次打交道,身體跟人家貼的很近就不合適,哪來的那麼「親近」。

總之,打招呼叫法的變化,也是時代變化的一面鏡子,過去是革命色彩突出,「同志」一稱全覆蓋。如今的形形色色的叫法,無疑是市場經濟催生出來的,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比較符合人性的一面,在此不做更多闡述,只是說在這個變化中,每個人把握好自己的度、掌控好分寸感,不瞎叫、亂叫、是十分必要的。怎麼與陌生人第一次見面辦事打招呼,也展示著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

相關焦點

  • 朋友不是橡皮泥,交往要把握分寸
    明眼人都知道,這要麼是吹牛不打草稿的主,要麼就是對友情不知道把握分寸的主。有人說:朋友是水,如水般淡淡的,卻不可缺少,正是古話的體現,君子之間淡若水。蒼木說:朋友是木,一半紮根土中,一半迎風招展,這樣才能一半是情感的維繫,一半是遮風擋雨的依靠。
  • 什麼才是為人處世中的「分寸」和「度」?究竟要如何把握為好呢?
    在人的一生中,如何較好地為人處事,確實是一問奧秘無窮而又研究不盡的學問和藝術。而人們經常說,為人處世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尺度。否則,就會對為人做事不利。那麼,什麼才是為人處世中的「分寸」和「度」呢?究竟要如何理解才對?又要如何把握為好呢?
  • 微信陌生人打招呼套路-微信附近人打招呼開場白
    當你在微信附近的人加到了不錯的妹子,卻不知道如何打招呼比較好,究竟要怎麼搭訕對方才能讓其對你產生好感呢?開場白是很重要的哦,下面小編就要分享下微信陌生人打招呼套路,來看看吧。
  • 表揚孩子應把握好時機與分寸。
    孩子的一切活動都希望得到家長或其他成人的認可和讚許,家長對孩子的認可和讚許將會影響孩子成長的方向,所以家長一定要把握好表揚孩子的時機與分寸。5歲的鎧鎧在一次故事比賽中獲得幼兒園大班級講故事比賽第一名,爸爸媽媽喜笑顏開,二話不說就帶上鎧鎧去麥當勞吃他最想吃的烤雞,還給他買了昂貴的新玩具。
  • 如何才能了解對方並較好的引導好把握好話題的分寸?
    談話中不掌握分寸的人,會讓人覺得無聊、尷尬,甚至生厭;相反,談話懂得拿捏分寸的人,則顯得生動幽默,讓氣氛輕鬆愉悅,讓人產生親近感。如何才能了解對方並較好地引導好把握好話題的分寸的確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要選準時間導入話題,注意節奏和分寸,切忌操之過急和說話咄咄逼人。操之過急會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心態,甚至讓對方覺得你有搶話題的失禮嫌疑;咄咄逼人會讓人產生戒備和疏遠心理。如果發現話題讓對方難為情,就應儘快地轉移話題。因為人和人的性格、經歷等是不相同的,有的人對某些問題會比較忌諱,這就要求我們要懂得習慣性地耳聽八方、眼觀六路、八面玲瓏、心細膽大、投其所好,抓其心理並注意對方的談話風格。
  • 怎麼和陌生人打招呼
    還在為聊天不知道怎麼開頭而煩惱嗎?開頭只會說」你好」百分之九十的陌生人都會死在開頭。下面給大家帶來親身交友經驗給你解決這個煩惱。一:表情開場表情開場說白了就是用表情開場,但是一般用什麼表情比較合適?因為這些話在打招呼裡面算是比較特別的,更能讓女生產生興趣,好奇你。相對比較難,要求男生必須是個很幽默思想活躍的人。五:氣質開場氣質開場就是展示自己的優秀高端的那一面作為開場,適合高價值的男人,簡單點說就是有錢人。
  • 家庭科學:教孩子主動、正確地打招呼
    我特別苦惱,如何讓孩子學會正確地稱呼別人,主動跟他們打招呼呢?問題分析:其實,一講到孩子的禮儀教育,不少家長都會提到這個問題:怎麼才能讓孩子主動、正確又熱情地跟別人打招呼呢?沒錯,這是一個展示孩子禮貌和良好個性的重要途徑,但是家長朋友們,其實孩子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
  • 80後打招呼用你好,90後打招呼用哈嘍,00後都這樣打招呼!
    哈嘍各位看官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阿西,感謝大家能點進來觀看本期精彩內容,那麼我們本期內容就來說一下關於80後打招呼用你好,90後打招呼用哈嘍,00後都這樣打招呼!
  • 第六篇:把握好與領導交往的分寸--《成人、成事與成業》
    第六篇:把握好與領導交往的分寸    俗話說:無論你與領導多麼親密,你們是如何的「稱兄道弟」,但如果你是聰明人,你就會注意把握好與領導交往的分寸。歷史事實早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古人云:「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滿天下者不賞」。觀韓信被捕時,自我感嘆地說:「果然他們所說的那樣!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經安定了,我固然應當死啊!」
  • 為人處事要學會把握分寸
    如果你不懂分寸,說話冒失,舉止失體,不識深淺,不知厚薄,那麼你的人緣不但是一籌莫展,處世也可能處處留下敗筆。所以,掌握於分寸之間是為人處世的普遍規則,是獲得好人緣的關鍵。在為人處事的分寸之間,應該掌握以下基本要領。   剛柔並濟
  • 戀愛時的曖昧期如何把握身體接觸分寸
    戀愛中男女朋友之間離不開,尺度控制地好能深化彼此的感情,尺度控制不好就會適得其反。男女朋友身體接觸的幾個階段呢?1:牽手。戀愛是最讓人難忘的一個經歷,也是人一生當中感覺最甜蜜的時刻,其實兩個人一開始的身體接觸就是牽手,這也是戀愛的必經步驟。
  • 椅子如何讓人親密又有分寸感?
    設計師在有限的空間中恰到好處地把握分寸,讓人們能夠隨時親密互動,同時又能保持合理的距離感,才是坐具設計的最大挑戰。這是滬上一位著意於從明式古典家具中汲取養分,打造現代文人家具的設計師經常提到的觀點。他認為,羅漢床和塌上的茶几就構成了一組完美的空間分寸感設計組合。「進可攻,退可守,要說體己話,或者保持疏離,就著羅漢床和茶几掌握肢體語言即可,都不會顯得尷尬。」
  • 七個技巧,教你如何與陌生人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楊松林一個專注於營銷策劃的瘋子,今天為大家分享微商與附近人打招呼的技巧。接下來我們步入正題。第一:微信帳號不要帶有任何營銷性質詞彙,不能帶有手機號碼、qq等聯繫方式。否則在附近人中被屏蔽別人看不到你第二:新申請或者自己註冊的帳號一般都是不可以用來打招呼和站街的,很有可能站街不顯示,或者直接封帳號,推薦去淘寶網購買一些註冊時間比較久的老號碼(國外、國內都可以)第三:打招呼的內容:不要發一些讓大部分人都不感興趣或者無聊的 內容,更不要直接發自己的廣告。因為這些內容10個人看了,很有可能10個人都不理會。
  • 男女之間是否有純友誼?單純異性關係,關鍵在如何把握好「度」
    七月身邊有一個朋友,曾經在一次聊天中我們一起探討過這個問題,女生從小就有一位玩的好的異性發小,倆人從小玩兒到大,她跟我說對她這位發小的感情似乎已經超越了朋友更像是親人,我不禁覺得有點驚訝,跟異性之間超出朋友的感覺為什麼會沒有發展為戀人?
  • 不搭理陌生人問候者佔四成 專家:內心缺乏安全感
    當記者告知用意後,無回應的被問候者表示,平時也沒和陌生人打招呼的習慣,看到記者說你好,以為是推銷,所以沒搭理。其次,這種現象和社會的大環境有關,由於一些個別事件引發的負面效應,使得當下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不信任,擔心打招呼的人是騙子,或者是要推銷產品等,導致大家遇到陌生人會警覺,內心感到恐懼,缺乏問候陌生人的願望和勇氣。第三,如今,人群密度過高,所以人與人之間變得淡漠,過分熱情的問候,反而會被當成「有病」。
  • 最熟悉的陌生人就連碰面,都寧願擦身而過,也不願打招呼說一句話
    曾經以為,傷心是會流眼淚的,原來,真正的傷心,是怎麼也流不出一滴眼淚。7.從事於學問則時時增加人的知識和作為。8.最美時光就是春日裡奼紫嫣紅的花香,任光陰無情的流淌,抒寫著美麗的心語,處處風景旖旎成了五彩斑斕的畫卷,播種著希望,燃燒了激情,點亮了夢想,陽光下邁著輕盈的步履。
  • 父母愛孩子,如何把握分寸不溺愛?看完就知道怎麼做了
    說到最後李潔問我:「怎麼才能做到對孩子不溺愛呢?」其實,李潔這個問題也是大多數家長所關心的最普遍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對孩子溺愛不好,可是每個家長都把孩子當成是心肝寶貝,平時生活中看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又想把所有的好東西都送給孩子,這裡就有了新的問題,愛孩子的分寸究竟應該如何把握。
  • 正確把握人情分寸,可讓你的人際關係越來越順
    有時候我們想在人際關係上依靠一下人情,但往往因為不能把握分寸,而讓自己適得其反。也就是說,本身是想通過人情,來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有所好轉的,但最後非但沒有好轉,還讓自己的人情成了一文不值得濫情。所以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人際關係上把握好人情的分寸。
  • 早住宿和晚住宿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家長要把握好分寸
    01獨立性之間的差距其中第一個區別便是獨立性之間的差距。因為他們很早的就接觸到了學校社會,接觸到了除自己父母之外的陌生人群,更早懂得如何與同學舍友打交道,他們會很快的適應集體環境和集體生活。那些晚住宿的孩子一般在一開始住宿的時候都表現出很大的抵抗性,因為他們在家裡面呆的時間很長,一時間無法接受自己離開家庭來到陌生人的世界
  • 在感情中,對待異性朋友要把握分寸,對於男生
    一很好的哥們兒,跟他對象,兩人的感情非常好,從高中好到大學。然後我這哥們兒的女性朋友比較多,什麼樣的女性朋友都有,去女生打撲克,最後被他對象知道了,我這哥們兒說沒啥事兒,這些都是我的女閨蜜,結果他對象跟她分手了。我覺得很明顯的道理,人人都懂,哪有那麼多「男閨蜜」「女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