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將建設3000公頃生態廊道 綠色景觀"沿河接海"

2020-12-17 東方網

原標題: 市民可「林中尋路,河畔賞花」(附照片)

崇明生態廊道示意圖。(崇明縣新聞辦供圖)

  東方網1月9日消息:崇明縣約500公頃生態廊道日前完成公開招投標,已進入樹木種植階段,結合崇明主要道路,將形成「一鎮一樹種」、具有本鄉本土特色的生態景觀。

  生態廊道建設工程是上海「十三五」期間建設綠色生態網絡的重點項目之一。「十三五」期間,本市將重點推進近郊綠環、瀋海高速、浦東大治河等骨幹路網「一環七縱九橫」、骨幹河道「八縱九橫」生態廊道建設,面積超過3000公頃。

  「一鎮一樹種」是特色

  在崇明,生態廊道建設最大特色是「一鎮一樹種」:各鄉鎮分別種植一種特色樹種,形成各鎮間不同景致。在樹種選擇上,以彩色葉喬木為主,優先選用公益林建設樹種名錄中的色葉樹木,在此基礎上也充分考慮各鄉鎮實際,比如中興鎮的櫻花種植原本初具規模,那就在此基礎上「添一把火」。

  各鄉鎮儘可能收集某一樹種下不同屬種的樹苗進行種植,呈現色彩繽紛的廊道景觀。中興鎮將種植早櫻、晚櫻、十月櫻;新村鎮是桂花之鄉,將種植金桂、銀桂、四季桂;廟鎮的楓樹多,今後將遍植紅楓、青楓、三角楓;豎新鎮以玉蘭樹為特色,市民可以欣賞白玉蘭、紫玉蘭、二喬玉蘭、紅玉蘭、黃玉蘭等玉蘭樹。

  未來五年,生態廊道將在崇明島上「三橫十五縱」主要道路及鄉鎮主幹道、主要河道兩側等區域建設。以道路為紐帶,生態廊道串聯起島上的公園、綠地、林地,使崇明全島成為景致連貫的「大公園」。

  綠色景觀「沿河接海」

  根據「十三五」規劃相關內容,上海將按近郊綠環500米、高速公路兩側100米、主幹道兩側50米,市管河道兩側50米、區管河道兩側30米的標準實施防護綠帶,形成網絡體系。路網、河道成為生態廊道建設的主戰場。

  根據上海市生態空間規劃,浦東新區將在「十三五」期間重點推進9條生態廊道建設,包括S1、S2、S32、G1501、林海公路、申江南路、東大公路、浦星公路、大治河等主幹道路和河道防護林建設。初步估算可建公益林面積約5000畝。其中,大治河生態廊道已經布局。

  大治河長40餘公裡,途經老港等多個鎮域後入海。據浦東新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消息,大治河生態廊道(S2高速—G1501高速段)專項規劃的草案已於去年12月底完成公示。草案中,大治河生態廊道該段總用地面積2629.78公頃,近期規劃範圍面積555.02公頃。

  生態廊道裡有眾創空間

  建設綠色生態網絡,是為實現生態和公共開放空間的有機串聯,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那麼生態廊道可以為我們提供什麼呢?答案是,不僅具有生態防護功能,而且能讓人騎行遊憩,還是未來眾創空間的所在。

  長興島北環河段生態廊道是崇明縣最早進入樹木種植階段的生態廊道之一。廊道共63公頃,東部與郊野公園一期工程接壤,西部直達石沙村,由東向西分為四個景觀分區。為方便市民騎自行車,在四個景觀段分別設計了四個自行車服務驛站,可供人休息、停留。

  生態廊道建設有別於一般的植樹造林。其中一項做法是將樹木種植密度控制在每畝20-30棵,以便於因地制宜地在林間預留可供行人和自行車通行的空間。本地居民可到林地間晨跑鍛鍊,遊客也可以在林間享受慢騎生活。

  在浦東新區大治河規劃中,生態廊道也不僅僅是「綠色沙漠」。在遠期規劃的2629.78公頃總面積中,有520公頃城鄉建設用地,約佔五分之一。其中包括了居住用地150.21公頃,公共設施用地105.35公頃,規劃人口約4萬人。這一塊綠意環抱的「寶地」未來將以休閒遊憩、旅遊度假、眾創基地功能為主,輔以生產性服務業、城市綜合型配套服務業和教育培訓等功能。

相關焦點

  • 雁棲河城市生態廊道5月將開建,一期工程園林綠化超30公頃
    近日,雁棲河城市生態廊道建設工程一期啟動區項目完成立項審批,開始招投標工作,預計5月動工。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重大生態建設項目——雁棲河城市生態廊道進入正式實施階段。以上為效果圖作為懷柔科學城「雁棲濱水活力帶」的核心景觀,雁棲河城市生態廊道北起雁棲湖國際會都,向南貫穿懷柔科學城核心區,與中國影都核心區楊宋鎮相接,全長約12.5公裡,將分三期建設。此次啟動的一期建設位於雁棲鎮,北至京加路,南至樂園大街,涉及河道長度約2.65公裡,建設內容主要為園林綠化和河道整治兩個部分。
  • 湖南將建30條省級生態廊道,21萬公頃總體布局已繪就藍圖
    02湖南省級生態廊道建設並非心血來潮之舉,也非憑空始於今日近年來,湖南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實施了一系列重要工程,樹立了成功典範,比如:湖南綠色通道建設新建13.48萬千米「綠色通道」,完成綠化面積20餘萬公頃,改善提升了交通主幹道兩側林相景觀
  • 構建生態屏障 打造綠色廊道 ——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
    ,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城際生態廊道建設,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淨、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生態濱海新城。「我們正在進行施工的是濱海區城際生態廊道(沿海防護林帶)項目的三線工程——世行防潮堤基幹林帶,東起虞河入海口,西至白浪河景觀帶,長8.9公裡,目前已經開工建設的部分長4公裡,寬200至300米,佔地面積246公頃,計劃投資2.67億元。我們從今年5月10日進駐施工現場,進行土方開挖、地形塑造等,正在建設的這4公裡部分將於今年8月中旬完成土方開挖和地形塑造,計劃今年秋季進行苗木種植。」
  • 生態廊道 生機盎然
    孩子們在鄱陽湖邊的花海裡奔跑生態廊道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有利於推動綠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廊道是景觀生態學中的一個概念,指不同於周圍景觀基質的線狀或帶狀景觀要素,城市中的道路、河流、各種綠化帶、林蔭帶等都屬於廊道。而生態廊道,又叫做生態走廊,它和「綠色廊道」表示的是同一個概念。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過濾汙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調控洪水等生態服務功能。
  • 無錫將建成十八公裡生態濱河廊道
    綿延18公裡的九裡河水岸將發生驚豔變化。日前,記者從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城管局獲悉,隨著雲林生態體育公園和雲林濱水公園的建設,九裡河邊將出現連片的生態公園,沿河綠色廊道把這些公園串起,形成一道迤邐整個開發區的魅力風景線。
  • 亮馬河景觀廊道建設8個段落已完工 近期將對外開放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8月7日從北京市朝陽區了解到,亮馬河四環以上段景觀廊道建設按照橋區分9個段落,其中,奧克伍德段、諧趣園段、漁陽飯店段北岸、京城大廈段南岸、燕莎段、啟皓段、藍港段、朝陽公園段8個段落已完工,近期將全面對外開放。
  • 懷柔科學城雁棲河城市生態廊道將新增千米健身步道
    近日,懷柔區體育局發布消息,將在雁棲河生態廊道、華欣灣公園、雁棲精神文明主題公園3個公園新增5700米健身步道,預計11月底完工。其中,雁棲河生態廊道內將新增千米健身步道。作為懷柔科學城「雁棲濱水活力帶」的核心景觀,雁棲河城市生態廊道北起雁棲湖國際會都,向南貫穿懷柔科學城核心區,與中國影都核心區楊宋鎮相接,全長約12.5公裡,將分三期建設。一期今年6月動工,位於雁棲鎮,北至京加路,南至樂園大街,涉及河道長度約2.65公裡,建設內容主要為園林綠化和河道整治兩個部分。2020年底前,將完成主體栽植工程。
  • 無錫將建成十八公裡生態濱河廊道
    綿延18公裡的九裡河水岸將發生驚豔變化隨著雲林生態體育公園和雲林濱水公園的建設九裡河邊上將出現一片片生態公園而沿河綠色廊道將把這些公園串起形成一道迤邐整個開發區的魅力風景線九裡河九裡河可以說是錫山的母親河,橫貫整個錫山區,全長22公裡河道,在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就有18公裡。
  • 無錫將建成十八公裡生態濱河廊道
    綿延18公裡的九裡河水岸將發生驚豔變化,隨著雲林生態體育公園和雲林濱水公園的建設,九裡河邊上將出現一片片生態公園,而沿河綠色廊道將把這些公園串起,形成一道迤邐整個開發區的魅力風景線。為了提升九裡河景觀,打造錫山最大的濱水廊道,讓市民可以臨水體驗優美的自然生態之美。今年,開發區就從轄區河道起始處開始打造臨水景觀。雲林生態體育公園和雲林濱水公園一期工程目前正在衝刺階段,兩處公園都計劃於今年年底完工。
  • 九裡河將打造無錫最長生態廊道 18公裡濱河綠帶串起5座主題公園
    ,打造目前全市最長的濱河綠色生態廊道。   沿河往東,位於春江路和團結路交叉口的雲林濱水公園一期工程也進入建設衝刺階段,從規劃圖中可見,公園整體呈帶狀分布,緊鄰九裡河,分為康體文化、休閒創意、生態活力三個區。建成後將成為周邊市民休閒健身的打卡點。隨著兩大公園的建設推進,西起東亭,向東匯入宛山湖,與宛山湖溼地公園融為一體,整條生態廊道建成後將把沿線多個主題公園「串珠成鏈」。
  • 巨鹿縣洪溢河生態廊道景觀區
    巨鹿縣洪溢河生態廊道景觀區,利用洪溢河縣城段河道進行建設,北起一行大道北側的劉家寨村南,南至南外環,呈狹長的帶狀分布,全長9公裡。 洪溢河穿縣城而過,建設生態廊道景觀,水源充足,兩岸芳草芊芊、樹木蔥蘢,形成了城中有湖、湖河相連的城市風貌。同時沿河建有休閒廣場、親水棧道和觀景平臺,設立巨鹿歷史文化園區及雕塑,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輝映,現代文明氣息與歷史厚重感相融合。 金湯湖和銀湯湖位於巨鹿公園,湖水與洪溢河相連通,形成兩處大型湖面濱水景觀。
  • 雁棲河城市生態廊道今年開建 水岸綠廊將扮靚懷柔科學城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董兆瑞) 不久的將來,一條貫穿懷柔科學城綠色生態、活力友好的水岸綠廊將扮靚懷柔。記者今天從懷柔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獲悉,今年,懷柔區將啟動雁棲河城市生態廊道一期建設工程,全長約4公裡,將串聯起雁棲小鎮、國際人才社區等。
  • 連接龍河,廊坊一條新河道正在開挖,兩岸建設藍綠生態廊道!
    連接龍河,廊坊一條新河道正在開挖,兩岸設置功能多樣的濱水活力空間,建成後,將成為一條為人們提供一個具有交流、休閒、娛樂、健身等多種功能的優美藍綠生態廊道,一條充滿活力的城市內河。
  • 楊林塘生態廊道全線竣工!
    7萬人 生態修復面積157萬平方米 楊林塘生態廊道是我市「七橫四縱」生態綠廊建設框架下的首條濱水生態廊道,作為崑山北部主要河道連接巴城到太倉,是崑山重要水上通道。
  • 無錫打造最長生態廊道 十八公裡濱河綠帶串珠成鏈
    3日從住建部門獲悉,位於無錫市錫東片區的九裡河及沿岸將改造出新,以河道為「軸帶」,新建或提升河兩岸親水景觀,串起體育公園、濱水公園、城市客廳、溼地公園、中央公園5座不同功能的主題公園,並以九裡河為水上交通要道,形成陸水兩路通達城市公園的交通體系,打造目前全市最長的濱河綠色生態廊道。
  • 翠色大沽 生態廊道(圖)
    「三帶」即堤防綠道生態遊覽帶、生態基幹林帶、生態保護控制帶,「三帶」將在堤頂公路兩側緩坡上建設以喬木林為主的堤防綠道生態遊覽帶,估算總長度400公裡;在堤防工程外側建設200米寬的生態基幹林帶,萊西湖外建設500米寬的生態基幹林帶;以及生態保護控制帶。總體算來,共有約100多種植物紮根大沽河,母親河堤岸將被裝扮得生機勃勃,綠意盎然。
  • 湖南的顏值擔當:未來5年將重點打造30條省級重要生態廊道
    它們就是湖南的顏值擔當 未來5年將重點打造30條省級重要生態廊道 供圖/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 瀟湘晨報記者易思含羅雅琪長沙報導 12月11日,湖南省林業局、湖南省發改委聯合印發了《湖南省省級生態廊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23年)》(簡稱《總體規劃》)。根據《總體規劃》,未來5年湖南將重點打造省級重要生態廊道30條,未來10年完成省級生態廊道棲息地保護與恢復115處。湖南省級重要生態廊道是什麼?準備怎麼建設?
  • 懷柔將實施雁棲河生態廊道工程 12.5公裡河道將恢復溪流景觀
    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 據北京市水務局官方微博消息,據悉,開往懷柔、密雲的市郊鐵路S5線將打造京郊第二列「開往春天的列車」。S5線全長135.6公裡,與京新、京藏、京密等5條主要道路交叉,穿越沙河、牤牛河、白河、潮河等8條河流,串聯十三陵水庫、懷柔水庫、雁棲湖、密雲水庫等9處自然湖面。
  • 國外專題研究:國家公園生態廊道
    在1962年至1968年期間,4000公頃的土地被開墾為可耕種土地。現在,大約2192公頃的邊緣土地正在恢復,耗資2.54億克朗。這一項目同樣也是發展生態廊道的一部分,並且有助於《丹麥紅色名錄》內幾個物種的生存和擴散。在較小的範圍內,動物通道的建設可以促進動物物種的擴散。因此,當局在修建公路的同時也在建造動物通道。
  • 生態雲南 | 大理洱海生態廊道:「綠色屏障」有點「紅」
    生態雲南 | 大理洱海生態廊道:「綠色屏障」有點「紅」 2020-12-25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