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孕期要睡覺的問題,懷孕以後大部分孕媽媽的睡眠質量會有所下降。還有部分孕媽媽因為不了解孕期的正確睡姿是哪種,而擔心採取了不適當的睡姿影響到胎兒的發育。那麼孕期不同的階段到底應該採用什麼睡姿呢?
早期孕媽媽身體變化不大,胎兒在子宮裡面發育仍然是在母體的盆腔裡面的,外力直接壓迫不會很重,因此不必過分地強調睡姿,怎麼舒服就怎麼睡。
但是在這個階段,如果之前有俯臥習慣的話,就應該調整睡姿了,要避免俯臥睡姿。同時應該適當的練習和適應下左側臥位睡姿,因為到了孕中晚期,孕媽媽最好採取這種睡姿,根據一些孕媽媽的反饋,其實孕中期的睡眠質量相對是最高的。因為孕早期的時候,也就是懷孕的前三個月激素水平比較高,一會腰酸,一會兒背痛的,身體容易發生不適,進入孕中期的身體反而舒服很多,吃得香,睡得也香。
孕中期的媽媽可以感受到胎動了,但此時的胎兒比較小動作也比較溫柔。這個階段睡覺的姿勢其實也不必過於的講究,怎麼舒服就怎麼睡。即使是平躺著睡,寶寶也不一定會反抗。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情況可能會因人而異。有的孕媽媽仰臥的時候會感覺呼吸不暢,這種姿勢會使腸道受到擠壓,可能會導致胃部不舒服,所以孕媽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睡姿,舒服就可以了。
到了孕晚期,也就是孕七個月到分娩的時候,很多孕媽媽的睡眠質量會明顯的下降,頻繁夜醒。不是被寶寶踢醒,就是被尿憋醒,偶爾還會腰酸背痛,睡不好不要緊,還總要擔心會壓著寶寶,孕媽媽感覺壓力山大呀。在孕晚期仰臥睡覺,也就是平躺著睡肯定不是最佳的睡姿,因為這樣會使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承受額外的壓力,壓迫這些血管會導致血液循環速度減緩,影響營養物質的輸入,同時也會影響胎兒代謝產物的輸出。
所以醫生都會建議孕中晚期選擇左側臥位,至於為什麼要左側臥位,沒有幾個人能說得很明白。其實建議左側臥位的根據的是人體大血管的位置,我們的脊柱位於人體的正中間,下腔靜脈位於脊柱的右側,腹主動脈位於脊柱的偏左側。進入妊娠中晚期,如果睡覺的時候依然採取仰臥位的話,沉重的子宮會同時壓迫下腔靜脈和腹主動脈。不少準媽媽會血液循環受到影響。人比較較難過,容易出現心慌氣短等不適的症狀或者無法入睡。而左側臥位可以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會使返回心臟的血流量增加,改善腎臟和腦組織的血液供應,避免或減輕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的發生,避免或減緩下肢水腫。所以醫生一般會建議左側臥位。
另外根據盆腔裡直腸還有其他組織的解剖關係,子宮多呈右旋轉狀,偏斜於右側,子宮的血液來源於子宮動脈,孕媽媽採取左側臥位的話,可以使右旋轉的子宮向左方移位,這樣可以減輕子宮血管的張力,增加胎盤血流量,改善子宮內胎兒的供氧狀態,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對於孕期檢查發現胎兒有發育遲緩的孕媽媽,除了做相應的檢查,也應該嘗試採取左側臥位來進行治療。臨產前採取左側臥位,還有利於胎兒在羊水中的重心作用。使胎頭順利的沿骨盆斜徑下降,有利於產程的進展,並減少宮頸水腫以及仰臥位綜合症的發生。
那如何左側臥位睡?其實左側臥位睡應該是15到30度的左側臥位,而不是90度的左側臥位。試一下你就知道了,90度的左側臥位有時會比較難受,而且這種姿勢比較難以長時間地保持。入睡的時候是左側臥位,但睡著以後老是會不自覺地翻身轉換姿勢怎麼辦呢?這個時候最好是用長條的枕頭放在身體的一側,這樣就不會亂翻身了。
還有三個要點供孕孕媽媽們參考
增加對腹部和背部的支撐,比如可以用孕婦枕,兩腿夾著孕婦枕睡覺會更舒服,後背也用枕頭墊著,有助於睡覺時保持最佳的姿勢。
如果有呼吸淺短、氣促的情況,下方可以墊個枕頭,使胸部抬高。
如果感覺到燒心,胃灼熱也是要抬高頭部,避免胃酸反流到食管當中。
如果左側臥位難受怎麼辦?其實建議左側臥位的主要原因是怕孕媽媽難受,如果左側臥位難受的話,可以換右側臥位。
如果左側臥位和右側臥位都難受,反而仰臥位舒服怎麼辦?其實睡覺的姿勢是怎麼舒服怎麼來,左側臥位是一般情況下給一般人的建議不是強制性的。
那麼仰臥位會壓到胎兒嗎?仰臥位是不會壓到胎兒的,因為胎兒在子宮裡面有羊水的保護。有些準媽媽在左側臥位的時候,胎兒會胎動得比較明顯,又是亂踢又是亂打,如果睡覺的姿勢讓孩子胎動明顯的增加,無法入睡的話,那你其實是換一個姿勢比較好的。如果孕媽媽發現自己醒來以後的睡姿並不是最佳的睡姿,也不用太恐慌,讓身體處於舒適的狀態下,要比刻意的去保持左側臥位而緊張的經常半夜醒來要好得多,因為孕期要保持足夠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