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
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是具有一定天賦的。天賦異稟利用得好,那語文成績就好,寫作能力也不錯。如果沒有天賦,後天還不努力,自然也是寫不好作文的。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般在三年級便拉開差距了。這個所謂的寫作差距,在於寫作文時的態度。是否有興趣寫、會不會組織語言編寫文字、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這三個因素決定了三年級之後的寫作能力。
有的學生說,上了三年級後,語文老師經常要求我們背誦課文,有時候是整篇課文,有時候是重點的段落。老師說背誦課文能夠提高寫作能力,可是我一點都不想背。上了三年級後,語文的課文的內容變難、加深,學生一開始抗拒背課文都是正常的現象。有的學生連朗讀都做不到,一說讀課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就消失了。那麼背誦課文和寫好作文有關係嗎?其實關係不大,能夠拉開寫作能力差距的還是以下3個因素。
1、 注重日常寫作練習的學生
怎樣才能在三年級的時候,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呢?我們知道一二年級的寫作能力以看圖寫話為主,到了三年級就需要對文章結構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了,寫作能力需要日常的積累,比如寫日記。作為語文老師,我會給三年級的學生布置日記。一句話日記、圖畫日記、語音日記都可以,只要保證每日有寫作的練習即可。對於學生們的日記,我也會認真批改,給孩子們寫好評語。
有一定的練習基礎後,再寫作文就比較容易了。這其實和背誦課文沒有多大的關係,背誦是鍛鍊記憶力,熟悉課本,因為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考試,有很多基礎知識考點都來自於課文。不熟悉課文的學生,考試的時候就容易失分,這也是為什麼老師強調背誦會拉開成績差距的原因。但是這樣的背誦目的和提高寫作能力是沒有關係的。
2、 用心去朗讀背誦課文是培養語感
那麼朗誦的目的是什麼呢?其實是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朗讀和背誦,讓學生體會課本內文章的立意,學會用文字表達情感。這是潛移默化的寫作訓練,可是因為很多學生無法和課文產生共情,也就不能體會課文的情感,所以會覺得背誦是一件很難的事,無趣、沒有意義。在三年級的時候,喜歡表達、愛講故事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好,寫作文的時候就不會畏難。只是,把想說的話,組織好,變成文字,需要學生們進行不斷地練習,才能做到想我所寫,寫我所思。
背誦課文是用來提高記憶力和滿足基礎知識的考試要求,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學生認為會背課文就能寫作文了。尤其是被強制背課文的時候,學生的抗拒心理會更嚴重。其實閱讀背誦和寫作,在我們的大腦裡是有分工區域的。當我們在閱讀和背誦的時候,就會啟動這塊專門負責記憶的區域。當我們開始寫作的時候,就會啟動負責寫作能力的區域,背得多,看得多,最後還是要落實在寫上,才是一個完成的寫作訓練流程。
3、 光積累課堂內的知識點和素材是遠遠不夠的
背誦語文課本裡的課文,是教學大綱的要求。有的語文老師認為,課文也是作文素材積累,多背一背,也能達到積累素材的目的。我想說,這也沒錯,但是積累作文素材不能只靠背誦課文,只有去閱讀和理解,把每天學習的內容、閱讀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再複述一遍,甚至記錄下來,才能達到寫作練習和積累的目的。光看書,去背課堂裡的知識點,沒有消化理解,這和去積累作文素材的要求還遠遠不夠。
雖然背誦和寫好作文的關聯不大,但是想要真正把寫作能力練好,一定和日常的寫作訓練緊密聯繫。而且,語文學習的綜合性非常強,光靠寫好作文也不能拉開語文的整體成績差距,想要語文提分,還是要多鞏固基礎和閱讀,背誦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關於小學語文的寫作問題,大家都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
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