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月會不會閏正月?

2020-12-13 濟南時報
  

□新時報記者 徐敏
  2020年農曆閏四月。我們剛剛過完第一個農曆四月,現在迎來了閏四月。
  《說文解字》對「閏」字是這樣解釋的:「餘分之月,五歲再閏。告朔之禮,天子居宗廟,閏月居門中。《周禮》曰:『閏月,王居門中,終月也』。」如此詳細的解釋,在《說文》一書中是不多見的。這句話說明,古人非常重視閏月這個節令事件。據《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子居青陽左個;仲春之月,天子居青陽太廟;季春之月,天子居青陽右個。夏月居明堂,秋月居總章,冬月居玄堂,各依春月例推,一年十二個月,剛好每月一室。惟時逢閏月,則天子(王)無所居,就只好居於門中了。
  那麼,會不會出現閏正月,也就是有兩個大年初一的情況?
  這要從閏月的來源說起。現在我們所實行的公曆一年365天,而實際上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是365.24219天(365天5小時48分45.5秒),所以每四年增加一個閏日,也就是2月29日。陰曆以月亮公轉來計算,月亮每陰晴圓缺一個周期定義為一個月,農曆一個月是29天或者30天,一年大概有350天,所以理論上來說,農曆一年比地球公轉一周少了十幾天。少的這十幾天,古人就設置了閏月來平衡,所以農曆曆法有「19年7閏」的概念。如此平衡下來,也就和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配合上了。
  先秦時期,人們直接規定把閏月放在一年的年終,所以也叫做「十三月」。秦代和西漢初期使用的「顓頊曆」以十月為歲首,以九月為年終,閏月放在九月之後,稱為「後九月」。這兩种放置方式其實都不太科學。中國是個農業國,古人十分重視置閏。《左傳·文公六年》:「閏以正時(四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置閏是為天人和合,便於發展生產,厚生利民。所以,當閏而不閏,則為「失閏」,是一件不小的事情。西漢初制定「太初曆」時,把閏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並規定以沒有中氣的那個月為閏月,月序仍用上個月的月序,稱其為「閏某月」。
  所謂中氣,指的是偶數位的節氣。農曆不是一個簡單的陰曆,而是個「陰陽曆」,日期上看月亮的陰晴圓缺,農耕上又人為設置了節氣。每年的節氣在時間上和公曆高度統一,比如立春不是2月3日就是2月4日,這是因為節氣其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公曆。一年有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15天到16天,奇數位的節氣稱之為朔氣,偶數位的節氣稱之為中氣,比如立春是朔氣,雨水是中氣,驚蟄是朔氣,春分是中氣,一般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因為農曆每月只有29到30天,長時間計算下來,總會出現一個月沒有中氣的時候。如果哪個月沒有中氣,這個月就被定為閏月。
  閏月的設置既平衡了地球公轉,又平衡了月亮的陰晴圓缺,使得農曆成為非常先進的曆法。不過,有一定年歲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閏五月、六月等這些夏季月份比較多,還沒有經歷過閏十二月或者閏正月。事實上也是如此,幾千年的曆法告訴我們,大部分閏月都出自夏季,其原因和地球公轉的近日點和遠日點有關。地球公轉到遠日點時,正是北半球的夏季,在遠日點附近時地球運轉速度相對較慢,所以兩個中氣之間的時間比較長,最長達到31.45日,因此可能不含中氣的概率大,所以閏四月、閏五月、閏六月的機會就多。
  反之地球在近日點附近,也就是公曆的12月前後時,兩個中氣間的間隔短,最短的只有29天多一點,比一個農曆月份還要短,所以冬季月份中不含中氣的可能性非常之小,甚至還有3個節氣在一個月內,如1984年和1999年,就有3個節氣分別出現在農曆十一月和十月。有人統計,1840年到2050年,211年間共有68個閏月,其中閏四月12次、閏五月18次、閏六月11次,這3個月佔所有閏月數量的60%以上。而閏九月只出現1次,閏十月出現兩次,沒有出現閏臘月和閏正月。
  閏正月會不會出現?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概率非常小而已。據統計,從公元2000年到公元8000年,出現閏正月的年份有32個,最長一次間隔達1469年,平均約200年出現一次。而閏臘月是比閏正月還要罕見的節令事件。
  曆法顯示,離我們最近的一次閏正月出現在1640年,也就是滿清入關前4年。明末張岱有篇《閏元宵》,記錄的就是這年過兩個元宵節的情形,「崇禎庚辰,閏正月……開封府更放十七、十八兩夜燈,乾德五年,宋祖猶煩欽賜。茲閏正月者,三生奇遇,何幸今日而當場;百歲難逢,須效古人而秉燭。」
  再往前,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是閏正月,這一年,文彥博平定了貝州王則起義。公元763年也是閏正月,這一年持續了8年的「安史之亂」終結,大唐王朝的盛世也隨之落幕。再往前,公元217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也是閏正月,史載「建安二十二年丁酉正月,乙未朔。閏正月,乙丑朔。」這一年劉備攻佔了漢中,中原地區發生了罕見的大瘟疫,「建安七子」中有5人在這場瘟疫中喪命。
  西漢年間曾經出現過幾次密集閏正月的情形,這幾次閏正月分別分布在公元103年、141年、160年、179年。也就是說,這期間很有可能有人一生經歷過4次閏正月。
  而從現在算起的下一次閏正月,將發生在23世紀的2262年。這距離上一次1640年閏正月相隔了622年。

相關焦點

  • 今年閏四月,哪年閏正月?西漢有人過了四個閏正月,有生之年你卻...
    惟時逢閏月,則天子(王)無所居,就只好居於門中了。那麼,會不會出現閏正月,也就是有兩個大年初一的情況?這要從閏月的來源說起。現在我們所實行的公曆一年365天,而實際上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是365.24219天,所以每四年增加一個閏日,也就是2月29日。
  • 閏正月是什麼意思?要過兩個年嗎?閏正月多少年一次
    閏正月是罕見的閏月,從18世紀~22世紀沒有出現過任何閏正月,而在2262年的日曆上有一個正月和閏正月,很多人不知道是啥意思,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到了閏正月的時候則不過節,也有少數地區過完第一個正月的春節以後,到了閏正月的時候也過閏正月的春節,因為閏正月也叫正月,所以也把閏正月的初一也看做春節來過。從公元1645年使用歷理置閏制開始,到公元2800年的1155年裡,農曆閏正月只發生6次,非常罕見,其年份分別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 閏正月兩個春節在哪年,閏月和閏年原來不一樣,看完漲知識
    導語:閏月很多人都經歷過最近的就是2017年的潤六月,閏月有很多,但是閏正月你經歷過嗎?小編可以百分百確定,現在還在喘氣的人類是沒有一個人經歷過閏正月,因為上一次閏正月是出現在1640年現在已經過去了378年了。那麼,閏正月多少年一次,什麼時候會出現閏正月,下一次哪一年閏正月呢?我們現在就來揭開閏正月的神秘面紗。
  • 閏四月,說說中國的「閏月」與「閏年」
    如果翻看最近的日曆,會發現今年農曆有兩個四月,這第二個四月,俗稱閏四月。很多人認為「閏月」與「閏年」是一個意思,其實不然,雖說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卻相差很遠。「閏年」,即我們通常所說的4年一閏,陽曆閏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為閏日,陽曆閏年有366天。也就是說陽曆閏年的二月不叫閏月,閏月為中國漢歷(農曆)所特有。許多人常常把中國的農曆混同於陰曆實際上是不對的。中國的農曆也稱漢歷,並不是陰曆,而是陰陽合曆。
  • 今年閏六月,什麼時候可以閏正月?這一年我們可以過兩個春節,這是真...
    為什麼農曆總是有閏月,而公曆卻沒有閏月呢?這就不得不從陰曆和陽曆的概念說起。人類制定的曆法分為陰曆、陽曆和陰陽合曆,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就是一個月,月球圍繞地球公轉,會出現月亮的圓缺變化,根據月亮的圓缺變化而制定的曆法,就是陰曆。
  • 今年有個"閏六月" 重慶的天會不會熱得久一點?
    因為今年有個「閏六月」!山城人民只想知道:「閏六月」會給生活帶來什麼影響?6月已經入夏,「閏六月」會不會導致夏天延長,熱得更久一點?「閏六月」表示:倫家只是個常見閏月,一般相隔19年出現一次,有時相隔38年出現一次,還有的相隔超過19年但沒超過38年出現一次,最短相隔8年或11年出現一次。出現頻率僅次於閏五月。所以,天氣熱不熱,真的不關寶寶的事好伐?
  • 明年農曆「閏6月」 農曆閏月這麼算
    農曆雞年是個閏年,有十二個月外加一個「閏6月」,共有384天。為什麼會多出一個農曆月?閏月又是怎麼計算的?快跟小編來看看吧!   農曆雞年384天閏月是這麼來的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
  • 【明天進入閏月】為什麼會有閏月?
    有,2020年閏4月。(資料圖)        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我們的祖先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找出了「閏月」的辦法,保證農曆年的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到九月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為冬季,也同時保證了農曆歲首在冬末春初
  • 2020年現「閏四月」,「閏四月」和災難有關?讀懂這些,擦亮雙眼!
    如果你打開今年五月份的日曆,你會發現在公曆5月23日下面的農曆,有一個「閏四月」的標識。而正巧民間又有「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娶;閏八月兵荒馬亂。」的說法,再加上「閏四月」比較罕見,因此大家對它並不了解。
  • 「明天進入閏月」為什麼會有閏月?
    大家都知道我們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文化也是上下五千年,我們國家目前使用兩種曆法,一種是公曆,另一種是我國文化精髓的農曆,農曆有部分時候會出現重複一個月份,導致一年有13個月,這種重複的月份被稱為閏月,那麼2020年有閏月嗎?如果有的話是潤幾月呢?有,2020年閏4月。
  • 今年「閏九月」百年一遇 「閏臘月」千年未有
    這「四奇」中最奇特的當數「閏九月」了,今年閏九月出生的孩子,可得等到2109年才能過上陰曆生日。那麼,閏月是怎麼來的?閏九月真的很少見嗎?遇到閏正月要過兩次春節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泉州一中地理老師陳華彪。陳老師說,閏九月是百年一遇,但在幾個罕見閏月中,還有千年未有的閏臘月。
  • 十九年七閏—— 2017年為何會閏六月,閏哪個月是怎麼制定的呢
    2017年閏六月,就是在日曆上出現兩個農曆六月,分別是「正六月」與「閏六月」,為什麼在今年會出現這一現象呢?所謂「19年七閏」和「5年三閏」是如何確定的,這些問題現在的人可能都非常疑惑,今天就用一篇文章,簡潔的說明這個問題,以便更多人懂得基礎的傳統曆法文化。
  • 今年為什麼要閏四月下一個閏年是閏五月嗎?
    夏曆以寅月為正月(與今農曆正月相同)、殷歷以丑月(相當於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周曆以子月(相當於今農曆十一月)為正月。我們今天沿用的傳統曆法是夏曆,也叫農曆、陰曆。這種曆法中安排有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事活動,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合曆。
  • 2262年兩個春節是怎麼回事 閏正月多少年出現一次
    2262年兩個春節是怎麼回事,閏正月多少年出現一次。春節長假結束了,大家又回歸了日常工作之中,而下一次過年還要再等340多天。而一些網友驚奇發現2262年會有兩個春節,但是那個時候大家還在嗎?
  • 2262年為什麼有兩個春節怎麼過年 閏正月幾年出現一次
    閏月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但閏正月極為罕見,上一次出現還是378年前17世紀明朝末期的1640年(再往前是北宋時期的1048年),下一次就是244年後23世紀的的2262年,中間相隔了622年。
  • 2014年閏九月 有兩個重陽節嗎
    農曆閏年因為多了個閏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農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  閏九月按照陰陽曆的說法,指在某年中出現兩個九月的意思,閏月在九月的很稀少。閏九月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僅有1832年和2014年,閏九月的下一次出現將會在2109年。  「想要碰上閏九月,這輩子就只有一次了。」
  • 農村老人講,「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是什麼意思?
    傳統農曆對人們影響深刻,閏月作為平常年份異常的情況,很容易讓人們與其他年月進行對比,並且把當時發生的事情社會現象等聯繫起來。於是就有了諸如此類的迷信說,「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娶,閏八月兆兵荒馬亂,是大兇年」,直到如今仍有許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 「閏月鞋,閏月穿」,2020年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呢?
    2020年中不僅有兩個立春節氣,是雙春年,還會多出一個閏四月,那麼雙春年加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呢?,而且閏四月春暖花開,天氣舒適,結婚的話還是不錯的時機。  2、送父母閏月鞋民間有「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
  • 三星思密達搞不清閏月 到底咋回事?
    儘管許多網民打抱不平,認為閏月不能背鍋,不過相對公曆的閏年,農曆閏月的確更為複雜,難怪思密達搞不清楚了。1、為什麼會有閏月?於是,古人採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用閏月來修正,這樣的計算方法使得農曆年與地球實際運轉的誤差只有2小時9分多,精確度遠超同時代的西方曆法。2、如何確定閏月?那麼,如何確定閏月呢?這就需要和指導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結合起來。
  • 農曆「閏九月」兩個重陽過前不過後
    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表示,對於這種閏月帶來的「雙節日」,我國的傳統做法是「過前不過後」。否則有閏五月的年份就要過兩次端午節,閏八月的年份要過兩次中秋節,節日就會「亂套」。    為何會有兩個九月?袁學駿介紹,為協調陽曆與農曆之間的天數,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