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持續調整產品組合的全球最大食品飲料公司又達成了一項出售業務的重大交易!
剛剛,雀巢在一份通報中宣布,擬將旗下的雀巢皮膚健康公司(Nestlé SkinHealth)出售給由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殷拓集團(EQT)牽頭組成的財團,以及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的全資子公司,目前已經進入獨家談判階段。
交易金額近700億
雀巢公司在上述通報中披露,這項交易金額高達102億瑞郎(約合人民幣695億元)。
過往財報顯示,2018年,雀巢皮膚健康公司的淨銷售額為28億瑞郎(約合人民幣191億元);2017年,該公司創造了約27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92.73億元)的銷售額。
這一交易尚需通過員工諮詢流程和監管機構的批准,預計將於2019年下半年完成。該公司表示,隨著交易推進,屆時將提供更新信息,及其未來資本結構的最新情況。
▲雀巢皮膚健康公司旗下品牌
今天,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在競購過程中,希望收購的還包括了私募基金Advent和Cinven,以及美國私募KKR、歐洲私募PAIPartners。
路透社認為,雀巢自去年9月就開始為皮膚健康業務尋找買家,該公司希望通過出售表現未如理想的業務,來保護自己免受激進投資者推動對雀巢進行大刀闊斧改革。
彭博今天指出,除了私募基金外,高露潔-棕欖公司、聯合利華都曾經遞交了競標文件,但是它們希望收購的是其中的消費產品業務。而PAIPartners和霸菱投資一道,希望收購其中的醫療服務業務,主要是高德美(Galderma)。
至於新東家EQT(殷拓集團),公開資料顯示,它是國際投資巨頭銀瑞達公司(Investor AB)進行私募股權投資的載體之一。
有意思的是,兩者之間的關係似乎很熟絡:在今年4月,外媒就曾經報導,雀巢旗下的寵物食品品牌普瑞納(Purina)收購了歐洲最大獸醫公司IndependentVetcare Group International(以下簡稱 IVG)少部分股份,賣家正是EQT。不過,這起交易的金額當時並沒有公開。
彭博今天引述分析師指出,雀巢不太會使用本次出售所得進行收購,因為該公司預計會啟動一項高達200億瑞郎的股票回購計劃。
雀巢皮膚健康業務
最新資料顯示,雀巢皮膚健康公司總部位於瑞士洛桑,在40個國家/地區擁有5000多名員工。該業務提供基於科學的解決方案,以滿足醫療保健專業人員、患者和消費者的特定皮膚健康需求。
雀巢皮膚健康公司旗下有三個互補業務部門,提供一系列領先的醫療和消費品牌,包括處方藥領域的Epiduo和Soolantra,美容領域的瑞藍和Azzalure,以及消費者護理領域的絲塔芙和高倫雅芙。
▲雀巢皮膚健康公司在中國經營的品牌
若交易最終達成,這意味著雀巢皮膚健康的中國業務也將受到影響。
據官網資料顯示,目前,雀巢皮膚健康公司在中國通過高德美(Galderma)開展業務,旗下銷售的包括護膚品牌絲塔芙和醫美品牌瑞藍等。該公司沒有單獨披露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數字。
算起來,雀巢皮膚健康公司的歷史其實並不長。
2014年,雀巢收購了歐萊雅在雙方護膚品合資公司高德美(Galderma)中所持有的股份,隨後才成立了雀巢皮膚健康公司。雀巢當時向歐萊雅支付了超過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5億元),幾個月後又花了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億元)從ValeantPharmaceuticals手中收購了一系列護膚藥品。
雀巢當時寄望這塊業務能有助它進行高增長的健康產品品類,以對衝一些增長緩慢的傳統食品業務。不過,雀巢皮膚健康的業績並不太理想,曾需要進行業務重組。
去年買賣交易近千億
在外界看來,雀巢剝離皮膚健康公司並不令人意外。
去年9月,雀巢首次對外宣布擬出售皮膚健康業務。小食代不久前也介紹過,雀巢曾在2018年年度報告中重申聚焦核心業務的戰略,並指出,雀巢皮膚健康的未來增長機會將日益超越公司戰略領域範疇,為此決定探索這塊業務的戰略選項,並預告該檢視將於2019年中期完成。
在不斷剝離業務的同時,雀巢也在果斷地出手「買買買」。去年,包括收購和出售在內,雀巢完成了高達140億瑞郎(約合人民幣937億元)的交易。
小食代介紹過,過去兩年,雀巢接連剝離了美國的糖果巧克力業務,賣掉了嘉寶人壽保險業務,獲得了星巴克的零售和餐飲產品授權許可,收購了Tails.com,Terrafertil、藍瓶咖啡和以其品牌「生命花園(Gardenof Life)」而聞名的Atrium Innovations等。
今年3月,施奈德還表示,雀巢將持續調整產品組合,2017年提出的10%的產品組合調整目標更多是要向外界傳達決心,「10%絕不是上限」。
除了雀巢皮膚健康要賣,雀巢早前也「劇透」董事會已經決定探索Herta熟食業務的戰略選擇,包括潛在的出售機會,這塊主要在歐洲市場經營的業務2018年的銷售額約6.8億瑞郎。另一方面,雀巢會把投資轉向高增長的植物基產品。
(來源:品觀網 何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