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毒素對肥育豬的影響,影響採食量及增重。養豬人要注意避免

2021-01-08 防非復養

加拿大的一個研究小組深入研究了用嘔吐毒素:黴菌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餵養肥育豬的長期效果,這一研究領域直到最近才引起廣泛關注。

研究人員稱,DON對生長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在飼料中觀察到的。他們還觀察到,儘管這些豬可能能夠適應攝入DON汙染的飼料,但如果飼料中DON含量超過1ppm,它們的最終出欄重重將減少。

豬日糧中DON的不同類型研究

這項研究是由隸屬於草原豬中心和薩斯喀徹溫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這兩所大學都位於加拿大的薩斯卡通,由Biomin的一名研究人員支持。這篇科學文章最近發表在同行評議的《動物科學》雜誌上。

DON對育肥豬的長期影響是什麼?-照片:赫伯特·威格曼

作者寫道,大多數關於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作用的研究都是針對幼豬的作用和/或只進行短期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確定長期暴露於DON汙染的日糧對育肥豬的影響。

豬日糧試驗裝置

作者描述了他們如何在為期6周的試驗中,將200頭平均初始體重77公斤的豬分組飼養。餵豬:

不含DON的小麥-大麥-豆粕控制飲食;或用DON汙染的小麥和小麥篩選物代替乾淨小麥的基礎日糧,以提供1、3或5ppm的DON含量。每周,科學家們記錄個體體重和圍欄採食量,計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採食量(ADFI)和增重與飼料比(G:F)。他們還收集了第0天、第14天和第43天的血液,並分析了肝臟和腎臟健康的指標。在生長表現期後立即進行氮平衡,以確定DON對養分利用的影響。

豬血、尿樣分析

研究小組還分析了氮平衡期間採集的血液和尿液樣本中的DON含量。與對照組相比,飼餵DON降低了0~28天的日均採食量和日增重,此後飼料對ADFI和ADG無影響。

與第0至第7天的所有處理相比,飼餵DON含量為5ppm的日糧的豬的G:F較低;

然而,在第8至42天沒有觀察到對G:F的處理效果。與飼餵1ppm的豬相比,飼餵3ppm和5ppm DON含量的豬的氮存留率較低。

研究小組發現,與那些餵食高濃度DON的豬相比,餵食1ppm DON的豬的氮存留率更高。飼餵1ppm DON的豬蛋白質沉積量高於所有處理。

豬群性能恢復表現

作者寫道,對肝腎健康指標沒有治療作用。隨著日糧DON攝入量的增加,血和尿中DON的濃度增加。總的來說,儘管日糧中DON含量超過1ppm的豬的日增重ADG和平均日採食量ADFI最初有所下降,但豬的生產性能在一段時間後恢復,而在生產性能恢復後,營養利用率繼續受到影響。

所有這些都使他們得出結論,DON對生長性能的負面影響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採食量的減少,並且當飼料中DON含量超過1ppm時,它們的最終出欄重將減少。

這篇科學論文是由麥可O惠靈頓,麥可A博索普姆,拉埃琳佩特拉切克,丹尼爾A哥倫布,草原豬中心,薩斯卡通,SK,加拿大;和維羅尼卡納格爾,比奧明研究中心,圖林,奧地利。作者惠靈頓,博索姆和哥倫布也隸屬於薩斯喀徹溫大學,薩斯卡通,SK,加拿大。

相關焦點

  • 11月豬肉價格好,可是豬生長肥育不高,解決方法在這裡
    最近豬肉價格的上漲,影響因素有很多,疫情、肥育效率、養殖成本等等,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提高豬的肥育效率問題。一、影響豬生長肥育的因素豬生長的快慢受很多因素影響,在生產中靈活運用,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排除一些不利因素,才能養好肥育豬。1、品種和類型豬的品種和類型不同,其生長速度也不相同。用同樣營養水平的飼糧,餵不同品種的豬到相同的體重,其肥育效果是不一樣的。
  • 3種常見黴菌毒素對豬群危害極大,必須重視
    黴菌毒素是黴菌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對動物、人類和作物具有較大毒性的次級代謝物。目前已知的黴菌毒素種類超過30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黴菌毒素有黃麴黴菌、T2毒素和嘔吐毒素。這些毒素像幽靈一樣時刻縈繞在豬群的周圍,直接危害了豬群的健康,那黴菌毒素對豬群究竟有哪些影響呢?
  • 影響豬飼料適口性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在規模化養殖的過程中,提高採食量可以獲得更好的增重,提高整個生長期的生長性能,提前達到上市的體重,增加養殖效益。提高採食量最直接有效的就是改善飼料適口性,適口性好,採食欲望強,採食量高,生長快;適口性差,食慾下降或沒食慾,採食少甚至不採食,生長慢。影響飼料適口性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影響飼料適口性的因素及改善措施進行綜述。
  • 溫度對豬生長的影響
    育肥豬生長速度最佳是在20℃度左右,而飼料利用率最佳是在25℃度,環境溫度離豬最佳溫度越遠,對生產性能的影響就越大;在0℃度時,飼料利用率高達9.45.(1)低溫的影響豬在低溫下會增加體溫熱量消耗,增加採食量。當豬處於下限臨界溫度時,每下降1℃日增重減少11~22克,飼料多消耗20~30克。
  • 豬嘔吐真的費解嗎?
    發現豬嘔吐也是困擾當前養豬人的一個難題。   一、首先要檢查豬的飼料,是否有黴菌毒素,因為在冬季黴菌毒素引起的豬嘔吐現象相對頻率較大 黴菌毒素中有一種嘔吐毒素,也是引起豬嘔吐現象的罪魁禍首之一。豬對嘔吐毒素很敏感,50ug/kgb.w的小劑量嘔吐毒素就能夠引起豬的嘔吐,2ppm-4ppm的嘔吐毒素能夠導致豬生長緩慢,12ppm的嘔吐毒素含量為2.6ppm的飼料飼餵8W後,肝臟發生明顯的病變。豬只中毒之後主要表現為採食量降低,拒食和嘔吐。
  • 豬嘔吐是怎麼回事兒?這5種原因,其中有一個是大麻煩!
    最近有一些養豬人向畜小牧諮詢,說自家的豬嘔吐是什麼原因?本文,我們就為各位養殖戶介紹一下豬嘔吐可能的幾種原因。1.黴菌毒素如果飼料黴變,豬吃進去太多的黴菌毒素,就有可能產生中毒,然後直接嘔吐。即便是黴變不嚴重,黴菌毒素在豬腸胃內慢慢聚集,時間長了,豬的腸胃也受不了,這個時候也會出現嘔吐的情況。如果是黴菌毒素導致的,建議拌料「克黴太保」生物分解黴菌毒素,解除免疫抑制,尤其是母豬更應該用上克黴太保。2.
  • 適口性對豬飼料利用率的影響
    在規模化養殖條件下,豬的實際採食量要比理想採食量低得多。規模化養殖的前提無法改變,要提高豬的生產性能,就要增加豬的實際採食量,提高飼料利用率。改善飼料適口性就是要讓豬喜歡吃飼料,願意並且主動吃料,以此提高其生產性能。1 飼料適口性與動物採食生理適口性是指飼料的香味、質地、滋味以及口感等的一種特性,是動物覓食、定位到最後採食等一整套動作和反應的依據,類似於人類對美食的追求。
  • 豬大便乾燥要餵什麼藥?不餵藥也能搞定,養豬人快來學
    經常有養豬人反饋說,自家的豬大便乾燥,甚至有些有便秘的情況,問是怎麼回事兒。有些比較著急的養殖戶,一直也在問:豬大便乾燥要餵什麼藥?本文,我們就來分幾種情況解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介紹豬大便乾燥最常見的情況,那就是母豬的幹糞。
  • 豬嘔吐是什麼原因怎麼治療方法?豬吐食是怎麼回事?
    最常見的是胃炎、胃潰瘍等導致的嘔吐情況,這種情況豬只有嘔吐,沒有腹瀉或者其它症狀,屬於吃了吐,吐了吃。這種情況在飼料裡加入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的小蘇打,情況會有所好轉。如果比較嚴重,可以注射西咪替丁+慶大黴素治療。平時預防,注意給豬群提供易消化、營養充足的飼料。
  • 集約化豬場生產技術規範—保育和育肥豬的飼養管理
    1.3 仔豬斷乳後應繼續飼餵教槽料7~10 d,以避免換料應激,並設法提高仔豬的採食量。1.4 斷乳7~10 d後逐漸過渡到飼餵保育仔豬料,自由採食。1.5 要保證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1.6 要保證保育仔豬舍溫度和溼度適宜。
  • 育肥豬怎麼餵長得快 養豬催肥秘方(值得養豬人深思)
    對於我們養殖戶來說育肥豬的選擇一直是我們頭疼的問題?怎麼樣選擇好育肥豬呢?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搞養殖久一點的養豬戶都會有一套自己的辦法,那麼育肥豬選擇好以後怎麼讓豬長得快,加快幼豬的生長速度,提高自身免疫力,實現提前出欄就成了問題。因此平時飼餵的飼料內,可以添加豬催肥生長劑-肥88,彌補賴氨酸的不足,增強粗纖維的消化吸收,使豬長肉多,增重快。
  • 黴菌毒素對奶牛的嚴重威脅
    資料顯示黴菌毒素能夠抑制免疫系統功能,還會影響瘤胃、腸道、肝臟、腎臟、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等重要器官。牧場中,皺胃移位、酮病、胎衣不下、子宮炎、乳腺炎以及脂肪肝的發病率也與黴菌毒素有關。  對於黴菌毒素引發的疾病生產中很少採取措施,如果要進行治療那麼就要增加許多損失。而且,日糧和生產管理的改善效果不明顯,儘管這是引起黴菌毒素中毒的一個因素。
  • 「武漢中博」推薦閱讀【營養與飼料】真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防治
    DON毒性較低, 但在農產品中發生率最高;其主要毒性作用影響動物免疫系統及胃腸道,比如引起豬抗拒症候群,當飼料中DON含量超過1 000μg/kg時,導致豬採食量和飼料利用率下降,增重減少,臨床表現為厭食、腹瀉、嘔吐等症狀。
  • 體溫升高,採食量下降,喘氣,夏季,務必小心這個豬場隱形殺手!
    症狀: 體溫升高,精神沉鬱或過度興奮,採食量明顯下降,喘氣,呼吸困難,公豬性慾下降,豬體質虛弱,抗病力差,易誘發多種疾病。 直接危害: 空懷母豬不發情,易反情;妊娠母豬採食下降,易出現死胎,流產或早產; 哺乳母豬易難產,產程長,奶水差,奶水少,產後易得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症; 哺乳小豬易拉稀,長勢慢,弱仔多;育肥豬日增重明顯降低7%-20%
  • 豬解剖膽囊旁有一黃色水袋是怎麼回事?
    因此,筆者將豬中毒的一些症狀、原因及其解決措施總結如下:  一、黴菌毒素中毒  ★臨床表現和症狀:  採食量減少,飼料利用率降低,腹瀉,母豬生殖周期紊亂、流產,小母豬假髮情、假孕、外陰道炎、  黴菌毒素可以汙染飼料原料、運輸工具、飼餵工具等,且中毒後症狀不清晰,中毒豬僅表現出非常輕微的不正常行為,故很難診斷。大型料倉和料線尤其需要注意,黴菌毒素汙染的風險很高。環境溫暖潮溼黴菌就會產毒,如果料倉和料線不進行定期的清理,那麼毒素很容易在這些地方堆積。
  • 豬的飼餵技術,乾料和溼料都有什麼優缺點?生餵好還是熟餵好?
    相比於乾料,溼料的適口性好,容易消化,不用擔心飼料粉塵引起的呼吸道問題,最重要的是餵溼料的豬比餵乾料的生長速度要快一些。說到這裡是不是又納悶了,既然溼料優點這麼多,為什麼沒有乾料普及?這就得說說他的缺點了,拌溼料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工成本,而且不便於存放,都是餵多少拌多少,用溼料餵出來的豬肚子大,影響商品豬的體型。
  • 豬場僵豬、八字腿、奶胖子、腹瀉等常見問題分析與對策
    1.1.3斷奶後僵:斷奶分圈、免疫注射、去勢同時進行,斷奶受刺激過多;斷奶後飼料品質不良,特別是蛋白質精料添加量低;斷奶後分圈不合理,造成大欺小、強欺弱現象;過早斷奶,保溫及其他措施不到位。1.1.4病僵:仔豬患腹瀉類疾病或其他疾病,長期不愈,形成僵豬;仔豬體內寄生蟲侵蝕,營養消耗量過大,影響生長發育形成僵豬。
  • 養豬人請注意,糞腸球菌你聽說過嗎?這可是個好東西
    糞腸球菌,很多養豬人沒有聽說過,即便是一些聽過的養殖戶,也因為這個東西的名字而鄙視它,畢竟裡面包含一個糞便的糞字,總覺得不太雅。但事實上,養豬業發展到今天,一些新的、好的無抗產品逐步被應用到豬身上,而且被驗證效果還不錯。本文要講的這個「糞腸球菌」就是這麼一個東西。
  • 詳解飼料適口性的主要影響因子,各種大宗原料及添加劑的分析(圖表)
    ,日增重、瘦肉生長、飼料利用率等都有了很大改善,但與此同時,豬的維持需要量提高。而豬的主動採食量降低。也就是說,現代豬的瘦肉生長很快,即使在自由採食的條件下,日糧也會成為一種限制因素,豬的採食量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它的生長與生產。研究表明,每日採食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豬的生長速度,早期增重快的豬,直到上市其體重都保持生長優勢並可提早達到屠宰體重。因此,養殖業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便確保未來的豬能吃夠。
  • 養豬人自配豬飼料,豬日長三斤,提早出欄不是夢!
    生料溼餵法優點:(1)是提高了豬的採食速度,豬採食溼料的速度明顯高於顆粒料和粉料,豬採食快,在料槽旁停留時間就短,從而減少了豬只間的爭食,均勻了採食量。(2)是可避免幹飼料對腸壁形態學的破壞,可降低因應激而導致的小腸絨毛萎縮、隱窩變深。(3)是溼料適應了仔豬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