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喜歡「踮腳走」,可能是這幾項發育未達標,家長多留心

2020-12-12 騰訊網

根據幼兒發育規律,寶寶在10-11月時能夠站立,12個月左右可以扶牆行走,13個月後可以獨立行走。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寶寶在1歲左右都學會了走路,但不少寶媽發現了,寶寶總是不好好走路,有時外八有時內八經常「踮腳走路」,這是怎麼回事呢?

1歲寶寶喜歡「踮腳走」

洛依的兒子今年1歲多了,寶寶12個月的時候就能「獨立行走」了,現在寶寶14個月已經走的很穩了。

但寶寶走路的時候有一個毛病,就是經常喜歡踮著腳走路。洛依對此非常擔心,擔心會不會是寶寶有什麼問題。

上網一查居然發現踮腳是「腦癱」的症狀,這可嚇壞了洛依,她連忙在寶媽群裡詢問了一下,很多寶媽告訴她,「踮腳走」是寶寶很常見的現象。

一般1歲半左右就會好轉,可以試著給寶寶穿硬底鞋,等寶寶適應了以後就會自己改正回來了,但如果寶寶一直踮腳那就要去醫院即使查看了。

為什麼寶寶喜歡踮著腳走路?

在醫學上,這種踮腳走路被稱作「足尖步態」,多出現於1-3歲正在學步的嬰幼兒。

當寶寶出現這種踮腳走的行為,家長先不要著急,這不一定就是寶寶「腦癱」,很多寶寶剛學走路時重心不穩,所以有可能會出現身體前傾。

時間長了就養成了踮腳走路的習慣,還有些寶寶正在學習「更高級」的走路技能如跑、跳等身體協調度不夠,所以才會常常踮著腳走路。

還有一些家長急於求成,給孩子準備了學步車,這也可能是造成寶寶踮腳走路的元兇,一般只要撤下學步車1周後,就可恢復正常。

「踮腳走」,可能是這幾項發育未達標,家長多留心

當然如果寶寶一直「踮腳走」,並且怎麼糾正也不行,那麼就要及時就醫,檢查曲肌張力(腦癱)情況和兩腿長度是否相同。

1)感覺統合失調

寶寶喜歡踮腳有可能是因為前庭、觸覺和本體覺的整合出現問題。

大腦無法通過正常的接觸來反饋信息,所以只能通過踮腳來獲得更多的刺激感

寶媽們可以讓寶寶多光腳在毛毯或地板上走路,鍛鍊孩子的感覺統合,培養其平衡力。

2)骨骼肌肉發育問題

還有些孩子是真的「生病」了,如長短腳、腦癱、後腳肌腱過短(扁平足)等,也會造成寶寶喜歡踮腳走路。

3)觸覺較為敏感

當然也有的孩子既不是生病也不是感覺統合失調,他們就是單純的怕冷,儘可能的減少腳底與地面接觸的面積。

如何糾正寶寶「踮腳走」?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並不是所有的踮腳走都是「腦癱」,這只是一種可能,但如果寶寶1歲半甚至2歲還是只會踮腳走,那麼就要考慮病理性原因了。

△ 及時就醫

如果你發現寶寶1歲半以後依然踮腳走,而且經常摔倒、走路不協調,那麼就要帶孩子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寶寶的情況,對其進行矯正治療。

△ 不使用學步車

美國兒科協會曾多次明確指出不要給嬰兒使用學步車,在加拿大嬰兒學步車更是被全面禁止。

根據相關研究:學步車並不會讓寶寶更快的學會走路,相反使用學步車的寶寶比未使用學步車的寶寶,學會走路要至少晚一個月

真正可怕的並不是孩子走路晚了,而是學步車阻礙了大腦和身體肌肉群的交流,踮腳走路也是學步車的後遺症之一。

△ 赤足訓練

有些寶寶喜歡踮腳走路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寶寶學走路的時候我們可以經常讓寶寶光腳走路,增強足底和地面的接觸。

同時也可以讓寶寶走一走斜坡,鍛鍊小腿肌肉,寶寶走完路後可以給他們按摩一下,舒緩一下緊張的肌肉。

△ 合適的鞋子也很重要

寶寶踮腳走路也可以是「鞋」的鍋,寶媽儘量給寶寶選擇前腳掌容易彎曲的鞋子,能夠幫助寶寶養成正確的走路姿勢。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喜歡「踮腳」走路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喜歡「踮腳走」,可能是這幾項發育未達標,家長多留心
    「踮腳走」洛依的兒子今年1歲多了,寶寶12個月的時候就能「獨立行走」了,現在寶寶14個月已經走的很穩了。在醫學上,這種踮腳走路被稱作「足尖步態」,多出現於1-3歲正在學步的嬰幼兒。當寶寶出現這種踮腳走的行為,家長先不要著急,這不一定就是寶寶「腦癱」,很多寶寶剛學走路時重心不穩,所以有可能會出現身體前傾。
  • 寶寶愛「踮腳走」,可能是這幾項發育沒達標,家長別覺得可愛
    照顧寶寶是一個幸福又漫長的過程,寶寶到了一周歲左右,漸漸脫離媽媽的懷抱,開始下地走路,媽媽們會感到欣慰不已。但有些媽媽發現,寶寶剛開始行走的時候喜歡腳尖著地,但「踮著腳」走很容易摔跤。萍萍的兒子剛滿1歲便急著走路,剛開始萍萍很高興,感覺輕鬆了許多。
  • 寶寶走路總踮腳?醫生:家長別覺得可愛,可能是這齣了問題!
    也許有寶媽認為是孩子在調皮搞怪,但其實並不是,按照醫生的說法,這可能是以下幾項發育不達標造成的,寶媽可千萬別忽略!骨骼發育不達標如果寶寶在走路過程中,一直踮著腳,那很可能是由骨骼發育不達標造成的,比如說寶寶兩條腿長短不同,或者是扁平足等,都會對寶寶正常走路造成影響,導致他用腳尖走路。如果真是骨骼發育不達標的話,寶媽可以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檢查,及時的進行糾正或治療,避免寶寶長大後受到影響。
  • 一歲寶寶「踮腳走路」,寶媽懷疑是腦癱,其實和這幾項發育有關
    除此之外,還有些寶寶或許在「解鎖」其他的技巧:如跑步、跳躍等,但是又魷魚身體的協調度不夠,所以會出現踮腳走路的情況。另外,在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的「學步車」,也有很多的家長購買,而這,也是造成寶寶踮腳走路的原因之一。一般來說,當去掉學步車一周之後,踮腳走路的習慣就能改正過來。
  • 1歲寶寶發育合格「評估指標」,4項能力缺一不可,你家娃達標沒
    一些專家也給出了一周歲寶寶的生長評估指標,這些指標可以科學地幫助家長評估孩子成長還存在哪些問題,4向指標缺一不可,一起來看看你娃達標沒。,如果您家孩子這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可以在生活中多教孩子淺顯的生活常識,這樣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建立認知系統,促進大腦發育。
  • 章子怡1歲兒子會叫爸媽會扶走,關於1歲寶寶發育指標,你家達標沒
    一眨眼,章子怡的兒子也這麼大了,她說到兒子現在一周歲"會叫爸媽""會扶走",言語之間都是滿滿的驕傲自豪,真的是肉眼可見的母愛。看到這,有的家長就說,我家孩子也周歲了,但是爸媽還不會叫,站都不站穩呢,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這麼優秀呢?家長不要羨慕,其實孩子的發育都是規律,正常來說一周歲差不多會扶走,但發育快慢與孩子自身和家庭教育相關。
  • 熊孩子總喜歡踮腳走,要擔心嗎?
    總是有家長在說,我家的熊孩子小的時候老是踮著腳走路,現在3歲了,還是踮著腳在走路,看著就很難受呀!也有時候就是寶貝覺得好玩,所以喜歡踮著腳。我們今天花點時間簡單說一下好了吧。一般來說,如果孩子在 1.5 歲以下,踮腳走很多時候只是因為 寶寶[送心] 走路還沒有很穩,走姿也沒有完全成型導致的;當然,踮腳走可能也是他們自娛自樂的方式。
  • 1歲寶寶「酷愛踮腳」,寶媽自查懷疑是腦癱,或許跟這幾點有關!
    案例:小宋(化名)的女兒已經一歲了,她發現孩子經常「踮腳走路」,當時孩子才15個月大,對此她有些疑惑她便上網查詢了一下原因。但看到的結果讓她心頭一顫,網上說這是「腦癱」症狀,嚇得她連忙抱著女兒去做檢查。檢查結果並無大礙,這才讓她心裡的大石頭落下。
  • 1歲內寶寶四大能力發育標準,若一個沒達標,孩子可能發育遲緩了
    ,若1歲之內的寶寶這四點沒有達到標準,說明可能發育遲緩了,要引起注意。這讓她非常擔心,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其實,孩子的發育問題,可能是不少家長都會關心的,下面就由專家來向各位科普一下1歲內寶寶的發育標準,不妨參考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沒——
  • 1歲內寶寶四大能力發育標準,若一個沒達標,孩子可能發育遲緩了
    ,若1歲之內的寶寶這四點沒有達到標準,說明可能發育遲緩了,要引起注意。這讓她非常擔心,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 其實,孩子的發育問題,可能是不少家長都會關心的,下面就由專家來向各位科普一下1歲內寶寶的發育標準,不妨參考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沒——
  • 寶寶踮腳走路不是賣萌!家長要重視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吳瑕 通訊員 林惠芳) 樂樂1歲2個月,長得活潑可愛,反應也甚是機靈,但剛學會走路不久,媽媽就發現他走路時會踮起腳尖。樂樂媽聽身邊一些朋友說,孩子踮起腳尖走路是大腦發育異常的信號,於是趕緊帶他到醫院檢查。
  • 寶寶走路晚、內八字、踮腳走、總摔跤…這些問題萬萬不可忽視
    10個月就會走路了,有的寶寶一歲半才學會。寶寶走路有早有晚,這是因為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差異,有些寶寶相對晚一些也屬正常情況,家長不需要太擔心,從爬到站、走,循序漸進地引導寶寶就好。如果寶寶一歲半還沒有學會走路,有可能是發育遲緩的表現,需要及時就診,請醫生幫助檢查。
  • 家長熱議:孩子踮腳走路是腦癱信號嗎?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孩子究竟為什麼踮腳走路、家長和醫生可以為他們做哪些事。孩子為什麼踮腳走路許多小孩子在1~2歲時都會經歷「踮腳走路」階段,值得慶幸的是,踮腳走路這一問題往往是暫時性的,當孩子發現這樣的站立和走路方式不舒服時,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將腳跟放下來。
  • 0-1歲寶寶,睡覺時出現這三種反應,恭喜孩子的大腦發育已達標
    心理學家曾研究表明:0-3歲寶寶的大腦處在飛速發育期,也是大腦智力發育的敏感階段。睡覺時的3種表現,是大腦發育達標的體現◆ 蹬腿當小寶寶還處在新生兒時期,自身的各項身體機能發育還不是很完善,家長也能明顯的觀察到,寶寶在出生後的1-3個月左右,四肢也是不太靈活
  • | 醫生信箱 |寶寶走路踮腳是怎麼回事?
    我兒子樂樂1歲2個月,最近剛學會走路,我發現他有時走路會踮起腳尖,聽人說踮腳有可能是大腦的問題,我很擔心。這需要特別注意嗎?家長不用過於擔心,隨著寶寶腳部肌肉力量的加強,學會了如何調控走路姿勢和速度後,這種情況會慢慢消失,一般不會超過2-3歲。還有一些踮腳可能跟寶寶過早開始學走路有關。
  • 寶寶如果在1歲前,睡覺常有「反常舉動」,恭喜,大腦發育達標了
    一歲的寶寶正處於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完成80%~90%的大腦發育。有些細心的寶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時常「驚醒」或者是睡著睡著就露出了笑容,這不禁讓人猜測,孩子難道是做夢了嗎?其實,寶寶如果在1周歲以前,睡覺時經常有這3種「反常舉動」,那就該恭喜你了,因為寶寶的大腦發育達標了。
  • 1歲內寶寶有這幾種表現,很可能已經發育遲緩了,媽媽別大意
    大家都知道,對於一位媽媽來說,沒有什麼是比寶寶的健康更重要的了,從寶寶第一聲啼哭開始,媽媽們的生活重心就有所偏重,寶寶衣食住行相關的一切都要親自操辦才放心,但媽媽們也不是超人,也會有不知道或者忽視的時候,所以這邊提醒一句,周歲以內,寶寶的這幾種表現媽媽們別不當回事兒,可能是發育遲緩。
  • 寶寶發育是否達標?一歲內寶寶大運動發育表來了,家長快來對照下
    孩子健康發育成長可以說是眾多父母的願望了,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為孩子的發育是否達標所擔憂。尤其是一些新手父母,由於沒有經驗,生怕自家孩子哪裡沒有其他孩子發育的好,一看到同齡孩子比自家孩子技能多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害怕是不是發育落後了。
  • 1.5-2歲寶寶的發育標準,家長對照下,你家寶寶達標了嗎
    相信每位家長都非常關注寶寶在每個階段的發育狀況。那麼今天來給各位家長分享一份1.5-2歲寶寶發育標準表,以便於各位家長可以及時掌握寶寶的發育情況,以便於進行相應的能力訓練。
  • 寶寶滿月都會什麼「技能」?如果這4項達標,說明腦部發育很健康
    導讀:寶寶滿月都會什麼「技能」?如果這4項達標,說明腦部發育很健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滿月都會什麼「技能」?如果這4項達標,說明腦部發育很健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