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舉行的阿里之夜,座無虛席,2400名從澳大利亞各地趕來的華人聽眾、澳洲商家、生態合作夥伴聆聽阿里CEO的澳洲首秀。
2018年,是首位華人登陸澳洲200周年的紀念,澳大利亞的買家從淘寶上購買了中國龍舟,15天漂洋過海,在雪梨達令港下水試航,4月14日,天貓海外正式宣布,澳大利亞海運服務正式開通。
張勇說,這是個巧合,「很多事情做對了,做出意義來了,多年後回頭來看,就成了歷史的選擇」。
2015年5月,張勇接任阿里集團CEO,阿里組織部會議上,張勇將全球化、農村和雲計算大數據明確為阿里的三大戰略。2016年,馬雲提出eWTP的設想,全球化是阿里三大戰略之一,張勇將這一概念細化為,「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個就業,幫助1000萬家中小企業,以及國內24小時、全球72小時貨必達」。
阿里CEO張勇曾說,「當我們提出eWTP的偉大夢想的時候,當時我跟馬老師聊,要變成一張全球的網,首先我們從一個最簡單的網開始,三點是一個網,三個點連成一個三角形,一個網的最小元素」。
eWTP宏圖落地,張勇有張執行表,淘寶、天貓以及更多阿里體系的服務,要走出國門,服務更多的消費者,絕非一蹴而就的,張勇說,「全球化不能一口吃一個胖子,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一個點到兩個點、三個點,更多的點,以及點與點的連結,張勇的設想是三步走。
阿里的國際化,第一階段重點是天貓國際,第二階段重點則是淘寶與天貓出海。
如此方案,也是阿里基於自身資源與能力做出的最優解——這是「差序格局」,第一步是充分利用淘寶、天貓等在國內的影響力,將海外商品儘可能的引入到中國市場,與此同時,通過菜鳥物流組建起境內外倉儲物流基礎,第二步則是充分利用天貓上的中國品牌商家,帶它們走向世界。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了「差序格局」這一概念概括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人際關係邏輯和傳統文化特點。「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為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的大小要依著中心勢力的厚薄而定」,「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阿里的國際化,也是如此,從中國消費者開始,走向海外華人,進一步滲透至各個區域的本地居民。
「中國在海外的華人人口接近1億,這1億分不在幾個主要區域,這些消費者非常了解我們,他們有很多是新移民,有很多曾經在國內生活過,對淘寶、天貓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了解。」張勇說,「當他們融入當地社會以後,還是希望能夠享受中國的味道,這個味道不一定是吃的,還包括衣食住行吃穿用,各個方面的中國元素、中國味道、中國生活方式」。
中國元素、中國味道與中國生活方式,集中體現在了「天貓出海」的商品選擇上。譬如豆芽機與九陽的豆漿機,雪梨市場上有黃豆,但沒有豆芽,相當一部分華人還是需要吃豆芽、喝豆漿的。豆芽與豆漿,中國鄉愁,中國味。
張勇說,「有種鄉愁叫淘寶」。淘寶是萬物生長,商品與志趣,繽紛多彩,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2016年天貓內部開始孵化「天貓出海」項目,並於2017年618正式推出,天貓上的商家,只要符合出口品質和授權要求,就能通過現有店鋪銷售海外,也無須增設海外運營團隊——阿里提供包括跨境物流、支付、商品翻譯等一整套的解決方案,這是阿里的優勢所在。
物流的規劃,是阿里全球化的重中之重,也是基礎。
電商還是老問題,「三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網際網路是沒有邊界的,物流與資金流,卻沒有捷徑可走,必須進行長期的規劃與前瞻性布局。截止目前,菜鳥物流在雪梨、洛杉磯、馬德裡、法蘭克福、奧克蘭、大阪、香港等開設了10大訂單履行中心,231個跨境物流倉庫。
仔細研究菜鳥的10大訂單履行中心,不難發現,這一網絡建立的規則有一前提:物產與商品豐富之外,更為重要的是,這也是海外華人聚集之所。
阿里全球全球化的1.0,實現的是全球買,服務天貓國際、天貓生鮮等,2.0則是實現全球賣,服務速賣通以及天貓出海。有買有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通全球」,網絡效率化使然。中國商品的出口,最佳切入點自然是海外華人市場。
阿里的全球化戰略,除了天貓國際與天貓出海的「網絡效應」,還有與支付寶、飛豬、阿里雲的國際化協同,這又是一張相互連接的網。阿里的定義,全球化,不僅是全球買、全球賣,還有全球運、全球遊、全球付以及阿里雲的全球性的技術基礎設施建設。
與其他企業的國際化不同,阿里的全球化最大優勢是生態,包括菜鳥、淘寶、天貓、支付寶、飛豬、阿里雲等,這是個系統性的全球化方案。阿里CEO張勇說,「這是阿里的中國方案」。
澳洲商品帶到中國,只是中國方案1.0版本,2.0是把淘寶、天貓帶到澳大利亞。
在張勇看來,中國方案的落地,也絕非複製國內模式那麼簡單,需要做出許多因地制宜的調整。譬如,國內的配送依靠大規模的配送員體系,而澳大利亞的物流服務則是建立「自提點」,目前天貓海外和菜鳥在全澳洲建立了65個自提點。
中國方案的全球化,也包括「新零售」的走出國門。2017年,阿里在國內12個城市52個商圈組織了60個天貓快閃店。今年4月14日,天貓海外正式宣布,澳大利亞海運服務正式開通,一周後,天貓快閃店正式登陸墨爾本、雪梨,包括全棉時代、小米、林氏木業、波司登、九陽、良品鋪子等中國品牌,通過「新零售」踏上澳洲。
阿里的「中國方案」的落地,註定的需要一個多元化的「多國部隊」,在張勇看來,「從中國走向世界,中國人華人必須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光有華人還是不夠,我們還要多元化的構成,最重要的是先不給自己戴帽子,定定位,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所有東西都可以重新定義」。
「多國部隊」的建設,是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漸進過程,阿里在澳洲以及其他海外辦公室中,除了本地的外籍人士與華裔,還有許多「阿里舊將」——不久前,彭蕾辭去螞蟻金服董事長,張勇親自請她出山,接手了LAZADA,同樣的,還有澳新版的周嵐,她是阿里工號48號的員工,此外,還有此前天貓總裁喬峰,張勇說,「喬峰已經結束他的奶爸生活,正式回歸擔任我們的北美商業大使」。
從彭蕾到周嵐、喬峰,他們經歷見證了阿里在中國市場的崛起,短暫休息後,又回到了阿里全球化的海外徵程,對他們、對阿里來說,國際化、全球化,其實是再造一個阿里。
2007年,5月11日寶島女子組合SHE發行了專輯《PLAY》,其中一首名為「中國話」歌詞中寫到,「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這首歌成為年度金曲,風靡一時。2017年,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包括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與淘寶。
「新四大發明」也在向海外輸出,背後是中國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新零售的中國方案出海,中國零售業換道超車。
「我們堅信數字經濟的發展,會更推動全球化。」張勇說,「因為網際網路,數位技術是沒有國界的,社會更扁平更透明,貿易會更便利,更順暢」。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澳洲與加拿大的龍蝦、澳洲和牛、智利與美國的櫻桃,還有泰國金枕頭榴槤成為越來越多國人的消費選擇,天貓淘寶上購買更為方便,更重要的是,它們並不貴。與此同時,澳洲雪梨以及其他地區,也能通過淘寶,吃到豆芽,喝到豆漿,還能划龍舟。
未來或許便沒有了家鄉與他鄉的距離與落差。世界在變小,生活在變好。
在古代,王維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備思親」。在未來,能淘寶的地方,就叫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