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體裁衣」式配發輔具 206名殘疾人收暖心大禮

2020-12-13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袁曉婕 通訊員曹仲輝)「有了這個輪椅,進出再也不用扶著板凳走了。」家住啟東市合作鎮新義村的陸靜芳在收到暖心大禮輪椅後滿心歡喜。昨天,記者從市殘聯獲悉,面向合作鎮18個村的206名殘疾人發放的輔助器具已全部發放到位,總價值15萬餘元的輪椅、護理床等器具將給受助殘疾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生活便利。

前進、後退、拉住手剎,坐上嶄新的手推輪椅,54歲的陸靜芳笑得合不攏嘴(上圖記者 江建華攝)。因小兒麻痺後遺症導致雙下肢畸形的她,全靠扶著一張高凳勉強行走。因身體原因,她無法勞動,丈夫俞志平是村裡的保潔員,每月僅1000多元工資,加上陸靜芳的680元殘疾人補貼,全家日子過得緊巴巴。之前,夫妻倆住的是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三間紅磚房,年久失修。今年初,市殘聯「走幫服」工作小組入戶走訪時了解到夫妻倆的苦惱,將這一情況通報給合作鎮政府,由鎮政府撥款1萬餘元幫助進行危房改造。6月初,夫妻倆搬進了翻蓋的三間新瓦房。

市殘聯副理事長陶建華介紹,去年開始,我市啟動了輔具適配全覆蓋項目,合作鎮是先行試點鎮。今年6月,市殘聯及啟東市殘聯利用兩個月時間在該鎮開展「量體裁衣」式輔助器具評估適配工作,共206名殘疾人符合適配條件。在前期摸底工作中,全市各級殘聯為6萬餘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開展輔助器具評估工作,共有43000餘名殘疾人符合適配條件,預計將於「十三五」末完成輔具適配全覆蓋目標。

相關焦點

  • 定西市康復輔具中心為殘疾人「量體裁衣」個性化服務
    中新網甘肅新聞8月12日電 以殘疾人零距離服務為目標,緊盯脫貧攻堅目標靶向,定西市康復輔具中心受臨洮縣殘聯的委託,深入全縣18個鄉鎮323個村,開展殘疾人「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服務暨輔助器具精準適配活動。
  • 70餘種愛心輔具 方便殘疾人生活
    在殘疾人的生活中,輔具是他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銀川市三區為轄區的殘疾人朋友配發過免費的愛心輔具,這些輔具分門別類,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輔具都有哪些?如何配發?來看看具體介紹。
  • 馮坪鄉:為殘疾人免費發放座便輪椅等生活輔具
    奉節網訊(通訊員 黨菊)為更好的關心和幫助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6月12日,馮坪鄉為轄區殘疾人免費發放適配輔助器具,給他們帶來去關愛和溫暖。
  • 四川發布殘疾人康復補助項目 惠及近萬名殘疾人
    今年,我省依託殘疾人「家庭醫生」,為殘疾人提供「量體裁衣」式精準康復服務,全年將為30萬名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10萬名殘疾人提供輔具適配服務。記者梳理發現,此次公布的殘疾人康復補助項目共計6大類,將惠及近萬名殘疾人。
  • ...量體裁衣」式殘疾人服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專題討論會
    7月21日,遂寧市殘聯組織各縣(市、區)殘聯理事長、市殘聯各科(室)和下屬事業單位負責人,在市殘聯八樓會議室就《四川省殘疾人聯合會進一步認清歷史方位 釐清主責主業深化「量體裁衣」式殘疾人服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進行了認真學習討論,會議由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李建軍主持會議。
  • 四川省殘聯歷經十餘年探索實踐 以「量體裁衣」式服務推進殘疾人...
    四川省殘聯歷經十餘年探索實踐 以「量體裁衣」式服務推進殘疾人事務治理現代化
  • 「福康工程」啟動輔具配送
    我省「福康工程」項目輔具配送工作近日在霞浦縣松港街道東昇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內啟動。省民政廳向10名癱瘓殘疾人免費配發10臺可輔助站立的多功能輔具車,癱殘人士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駕駛著新坐騎,體驗重新站立起來的欣喜。  「不同於普通電動輪椅,這類多功能輔具車可以遙控到床邊,癱瘓殘疾人上車後可以實現站立移動等,從而基本實現生活自理。」
  • 我省3000戶殘疾人將在家享受康復服務
    2015年04月15日 07時42分 來源: 四川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 暖心!鳳凰縣為51名殘疾人發放康復輔助器具189件
    10月13日,為堅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充分發揮好公益職能,積極深入開展好「福康工程」項目,湖南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與鳳凰縣民政局開展「福康工程」殘疾人輔助器具發放儀式。活動現場,鳳凰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們正在倉庫內將各種輔助器具進行搬運,湖南省康復輔具技術指導中心的技術人員為大家演示了護理床、坐便椅等器具的安裝。同時,幾位來到現場的殘疾人還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親身體驗了新獲得的輔助器具,並逐漸適應在生活中的使用。
  • 電子殘疾人證申領、補貼申請……助殘服務專區上線「浙裡辦」
    全省持證殘疾人只需打開「浙裡辦」APP,選擇所在區域,點擊首頁「助殘服務」或者搜索「助殘服務」,即可享受補貼申請、輔具、康復等暖心服務。已擁有實體殘疾人證的用戶可在線申領電子殘疾人證。電子證支持浙江省地區信息查詢,關聯殘疾類型、殘疾等級等基本信息。
  • 南明區殘疾人聯合會:織就「四張網」讓殘疾人活出精彩人生
    今年12月3日,南明區殘疾人聯合會在油榨街道辦事處舉行「改善身體功能 提升自理能力」殘疾人適配輔具發放儀式。按照殘疾人的康復需求,南明區殘聯工作人員現場為轄區40餘名殘疾人發放了沐浴椅、坐便椅、輪椅、助聽器、盲杖等40餘件適配輔具,助力殘疾人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和身體功能改善,方便了其日常生活。
  • 日照五蓮縣送政策上門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
    「有米難做飯,有路難出門,有水難洗澡,內急難如廁」,曾是重度殘疾人面臨的現實問題。通過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越來越多的貧困殘疾人開始自立生活,走出家門,融入社會。  「現在黨的政策這麼好,連辦證都免費上門……」這是下鄉評殘小組聽到最多最暖心的話。
  • ...紓解照料壓力——東湖區探索殘疾人「喘息式」臨託服務暖人心
    今年以來,東湖區積極探索「喘息式」臨時託養暖心驛站服務項目,並在南昌市培智學校成功試點,切實為有需求的殘疾人家庭提供短期照護、技能培訓和生活能力訓練等服務,解決殘疾人家屬的燃眉之急,有效紓解長期照料壓力,讓殘疾人家屬可以「喘口氣」,以更積極的心態「重新出發」。
  • 蘇暢講輔具 | 助行器的使用
    助行器使用技術是指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弱視、盲人等,使用步行輔助器具,輔助人體支撐體重,保持平衡,鍛鍊行走,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得到有效的康復鍛鍊。可以看出,助行器主要功能是保持平衡、支持體重,並且可以輔助行走、進行康復訓練。在應用輔助器具,助行器之前,首先要進行評估:第一點:評估使用者的一般狀況。
  • 與殘疾人息息相關的60條利好襲來
    7.有針對性地做好殘疾人培訓工作,切實根據殘疾人的需求和就業市場需求,合理設置培訓科目和班次,提升培訓質量。繼續做好就業率較高的保健按摩、文化產業等具有濟南特色的培訓工作。  8.全年培訓殘疾人不少於8000名。
  • 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主任蒞臨我市殘聯康復中心
    參觀了殘疾人輔具服務中心的假肢矯形器製作車間、輔具展示廳、康復訓練廳、聽力康復中心、心理諮詢室等輔具業務科室。李晞主任認真察看殘疾人使用的輔助設備情況,詳細了解輔助產品的製造商、功能原理和實際運用,親身體驗輔助產品的實用性效果,現場聽取了殘疾人適配和使用輔助器具的真實感受,殘疾人適配輔具帶動就業創業喜人案例介紹。
  • 記者調查|七成以上老人輔具無人維護
    石景山區民政局、老齡辦在全市率先面向老年人開展輔具維修保養項目,通過購買第三方專業機構的服務,為轄區內近萬名老人使用的護理床、輪椅、助行器、拐杖等康復輔具進行免費檢修與維護,初步解決了輔具的安全隱患,讓老人在健康生活中體會到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新殘疾人證是市民卡也是愛心卡 7月1日起發放年底完成市區換卡
    中國江蘇網5月24日訊 記者從5月22日下午舉行的全國第三代智能化殘疾人證試點工作會議暨首批智慧卡發放儀式上獲悉,蘇州市今後的殘疾人證,除了看病、坐公共運輸等市民卡原有功能之外,又加載了免費逛園林、購物優惠等殘疾人愛心卡功能。這張證既是殘疾人的身份識別憑證,又是社會愛心的大集合。
  • 進口貨佔領殘疾人用品高端市場
    據湖北省殘疾人抽樣調查的數據顯示,武漢市有殘疾人口43.8萬人,其中35萬人有輔助器具需求。而每年享受免費輔助器具的殘疾人只有4000名,剩下的殘疾人都需要自己花錢購買器具。一份來自北京仁愛家和康復輔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愛家和」)的市場調研顯示,保守估計,武漢市殘疾人用品市場每年的消費需求在7000萬元左右。
  • 49名殘疾人獲「四川省自強模範」稱號 他們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49名殘疾人獲「四川省自強模範」稱號 他們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本報訊(記者 李丹)攀枝花無臂考生彭超今年高考以603分被四川大學法學院錄取,他的自強不息激勵著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