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談
農村人講「寧睡孤墳,不睡廟宇」,是什麼意思,你贊成嗎?
對於許多曾生活在農村或者現在還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農村俗語,在各位生活中應該還是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的,而一些農村俗語,淺顯易懂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不過有些俗語卻需要年長的老人給大家仔細分析,才能明白其中的深刻意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句農村老話:「寧睡孤墳,不睡廟宇」,其實字面上的意思大家都能看明白,但是為什麼農村人要這麼講,估計大家就不了解了。孤墳大家都知道是在荒野地區的墓地,而廟宇則是供奉著神明的地方,但是為何農村人會認為孤墳比廟宇是更好的呢?
在以前交通不便的年代,農村人如果要出遠門自然是免不了要趕夜路的,那麼晚上的借宿就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而農村人認為夜晚趕路借宿的時候,寧可睡在荒野的孤墳旁邊,也最好不要去廟宇中過夜,這自然是農村人認為荒野中的孤墳是要比廟宇更為安全的。
這是因為農村人認為,人們之所以認為孤墳可怕,是因為心中臆想出了一些可怕的事情。但這些東西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對人都是沒有任何傷害的。農村人為人正直,自然也不怕這些有的沒的。不過在大家趕路途中遇到的一些荒廢的廟宇,卻反倒有可能潛藏著危機。
許多看過古裝電視劇的人都知道,一些偏僻地區的強盜或者歹徒都是在一些破敗的廟宇中借宿甚至建立據點。而農民們認為如果夜半借宿走進這些看似安全的廟宇實則是羊入虎口。很多時候鬼神之說是假,但是真實世界的惡人可比那些可怕的多。
而農村的這句俗語,雖然只是在講趕路借宿的這件事,但是大家如果引申來看,這完全是在告誡人們,不要被事物的外表所蒙蔽了。有些看似危險的地方反倒是安全的,有些看似良善的人也許並不簡單。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