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天緯地的奉獻與堅守

2020-12-16 央視網

左圖:1975年,國測一大隊在珠峰進行大地測量。

  中圖:2005年
5月,國測一大隊隊員在珠峰進行水準測量。

  右圖:2005年10月9日,國家測繪局在北京宣布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8844.43米。這是豎立在珠峰腳下的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紀念碑。

國測一大隊三中隊的水準測量隊隊員菅永斌在西藏那曲附近野外作業(7月10日攝)。新華社發

  測繪,尤其是大地測量,是先行者的事業,開拓者的事業,勇敢者的事業,奉獻者的事業。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就是這樣一支由先行開拓、勇敢奉獻的知識分子組成的英雄隊伍。

——題記

  有這樣一支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隊伍:全隊90%以上的隊員都是技術人員,但每個技術人員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時間都在野外度過。

  有這樣一支始終無私奉獻的隊伍:56年來,他們的足跡踏遍祖國千山萬水,24次進駐內蒙古荒原,28次深入西藏無人區,37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總計5000多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 1200 多圈。

  有這樣一支曾經被國務院授予「英雄測繪大隊」稱號的隊伍:在18年後的今天依然扛著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旗幟堅定不移地向前奮進著。

  這支隊伍的名字叫做——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

「我回去了這個工作怎麼辦」

——第一代測繪人的犧牲與奉獻

  在西安市南郊大雁塔下,沿著古槐掩映的小巷走到盡頭,一座大樓聳立在眼前。這座大樓被譽為「大地數碼港」,是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的隊部所在地。

  1954年,在那個知識分子並不多見的年代,一群懷揣激情與夢想的知識分子聚集到了一起。他們上高山,下平川,走沙漠,踏雪山,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為新中國的測繪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1975年5月27日,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立於珠峰之巔。當8848.13米的珠峰高程向全世界公布的時候,連續三次參加珠峰測量的鬱期青哭了。他忘了因登山而患上的嚴重肺水腫及胸膜炎給他帶來的痛苦,一心沉醉在這個數字的幸福中。當他在北京的醫院治療200多天回到家的時候,原本141斤的體重只剩下不足70斤。

  1984年11月,國測一大隊的科技工作者涉足冰原大陸,第一次把測繪點布設到2萬公裡之外的南極,製作出中國第一張南極地形圖,在長城站歷盡艱辛成功開展重力測量。一大隊工程師劉永諾的衣服被海水、雪水、汗水浸透,有時一天要烤幾次換幾次。天寒地凍、廢寢忘食、加班加點,劉永諾出色完成測繪任務,填補了我國極地測繪的空白。

  中蒙、中蘇、中尼邊界聯測,託木爾峰的高程和地理坐標測定,上海市地面沉降測量,京津唐張地區的地震水準會戰,北京——東京、北京——巴黎國際重力聯測等國家重點測繪項目……一系列測繪大項目的成功,讓國測一大隊成為測繪事業的佼佼者。

  非凡成績的背後,卻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他們到過最冷的地方,低溫達到攝氏零下40度,冷得夜不能寐,只能半夜裡起來蹦;

  他們到過最熱的測區,溫度高達攝氏59度,熱得只能脫光衣服向大自然展示自己的體魄;

  他們到過最乾旱的沙漠,運儀器和物資的解放牌大卡車開一陣就會開鍋,只能用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飲用水來澆;

  他們到過蚊子最多的新疆阿爾金山,黑蚊子云霧般地圍著人和牲口叮。一匹白馬轉瞬間叮滿蚊子,成了黑馬,黑馬在地上打個滾,死蚊子的血又把黑馬染成紅馬;

  他們到過最費鞋的青海鹽鹼灘上,地皮像刀子般鋒利,一雙新球鞋穿不到一星期就「張嘴」了;

  他們到過陷車最多的藏北高原沼澤地,一輛車一天陷了24次,挖了24次……

  吳昭璞、鍾其亮、王方行、宋澤盛、楊忠華……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第一代測繪人中有46人長眠在了沙漠、沼澤、雪山和戈壁灘上。

  可是,相較於大自然的險惡,他們更難以面對的卻是對親人那份深深的愧疚。

  幹了一輩子測繪工作的離退休支部書記段學清向記者講述了一段埋藏在心底40年的秘密:那是在1959年到1960年間發生的事情。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段學清痛失了摯愛的三位親人。

  1959年,剛到大隊第二年的段學清到新疆出外業,一幹就是9個月。從春暖花開的3月幹到了大雪紛飛的11月。剛到新疆不久,安徽老家傳來口信說兩歲的兒子因病夭折。

  突如其來的噩耗如晴天霹靂,段學清半晌沒回過神來。他多想趕回老家看看兒子最後一面,但他知道這裡的測繪工作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自己走了,工作怎麼辦?不能因為自己的事影響大家。他沉默著,強忍悲痛繼續工作。

  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家中的妻子因為痛失愛子而自責不已,不久便抑鬱成疾,臥床不起。當段學清完成任務回到西安,才知道妻子生病,馬上趕回安徽老家卻還是晚了一步,妻子已經跟隨兒子去了。

  「當時哪怕寫封信安慰一下妻子,也不至於這樣!」如今段學清一想起當初,依舊追悔莫及。

  轉年3月,還未從失去妻兒的悲痛中緩過來的段學清又踏上了外業的徵途。可是不久,噩耗再次傳來,老家發來電報說老父親去世,希望家中唯一的兒子能回去守孝。

  「我多想回去盡孝,可工作實在離不開,我回去了這個工作怎麼辦?」段學清知道,只要告訴中隊長,隊裡肯定能讓他回去。但他再次選擇了留下來,選擇了沉默。

  「後來我只能靠在曠野裡大喊來發洩心中的痛苦,這樣才強打起精神把心情調整過來。」說起往事,如今71歲的段學清不禁淚流滿面。

「人生就應該經歷苦辣酸甜,這種享受是一般人感受不到的」

相關焦點

  • 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衝鋒在前履職盡責
    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衝鋒在前履職盡責 2020-10-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一我在崗】齊齊哈爾克山:奉獻譜寫忠誠 堅守平安克山
    【十一我在崗】齊齊哈爾克山:奉獻譜寫忠誠 堅守平安克山 2020-10-05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浪裹挾 梓潼交警依然堅守詮釋奉獻
    四川在線-綿陽頻道訊(趙洋 張森林 記者 郭文丹)隨著溫度的不斷攀升,「三伏」的尾伏「秋老虎」依舊來到我們身邊,陽光炙烤著大地,熱浪滾滾來襲,即使是一年裡最熱的時節,梓潼交警車管所民警仍然堅守在崗位,奮戰在一線,為辦理相關業務的群眾熱情的服務著、無私的奉獻著。
  • 我們過年 他們堅守 真情奉獻書寫不一樣的春節故事
    春節是團聚,是陪伴,但是有這樣一群人在崗位上堅守,為了更多家庭的團聚、平安,讓城市秩序井然,讓更多的人安心過年,在這個春天來臨的季節,他們敬業奉獻,他們傳遞著愛心,傳遞著溫暖。春節期間,在我市主幹道,有600多名環衛工人堅守崗位,他們用自己辛勤的工作,為廣大市民營造了乾淨整潔的節日環境。(記者 王冰夢 見習記者 萬善朝)
  • ...以創新求精 以誠信至上— 專訪深圳市經天緯地科技有限公司總...
    經天緯地伴隨金卡工程的發展,成功打入國際市場,並在國內市場擁有一席之地。本網有幸採訪了深圳市經天緯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偉立先生與大家一同分享這些成績背後的故事。    中國一卡通網:經天緯地科技快速走在一卡通電子行業的前沿,經過多年的努力,成功自主研發並註冊了「協立」品牌。
  • 平凡堅守,默默奉獻||北極消防之歌《戰鬥在最北方》!
    平凡堅守默默奉獻北極消防之歌《戰鬥在最北方》有一種苦寒叫極北,有一種堅守叫忠誠。他們堅守在浩瀚的大興安,紮根在最偏遠的邊境線,戰鬥在最北的北方。用青春和奉獻鑄就出「寒風吹不倒、冰雪壓不跨、極寒凍不走」的北極消防精神。
  • 滕召獻:堅守三尺講臺 奉獻一片愛心
    作為一名教師,始終要踐行為人之道、從師之道,堅守三尺講臺辛勤耕耘、開拓創新、默默奉獻,為學生插上飛翔的翅膀。責編:田金鳳 校對:高紹軍
  • 人民論壇:「經天緯地」說國學
    在「經緯」間的「兩創」,是「經天緯地」的大手筆,頂天立地的大工程。今日國學,當在其中復位、復興,成為顯學。 然而,正如梁漱溟所說,「中國文化卓異之點可以指數者甚多」。那麼,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如何契合或兼容? 「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無論打天下、治天下都通用,但具體階段的側重點肯定不同。
  • 「教育人」的情懷是堅守和奉獻——聽時代楷模張玉滾報告有感
    「教育人」的情懷是堅守和奉獻~~聽時代楷模張玉滾報告有感趙英傑「張玉滾」一個普通的名字,一個不普通的人。讀懂他,不能只看其擁有的光環,而要深刻領會其精神!這是一種堅守!>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的他從2001年到今天,19年內生活在大山深處,只為改變山裡娃們的命運,託起大山的希望,這是一種堅守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經天緯地」說國學
    在「經緯」間的「兩創」,是「經天緯地」的大手筆,頂天立地的大工程。今日國學,當在其中復位、復興,成為顯學。   然而,正如梁漱溟所說,「中國文化卓異之點可以指數者甚多」。那麼,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如何契合或兼容?   「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無論打天下、治天下都通用,但具體階段的側重點肯定不同。
  • ...堅守與奉獻 —— 郭萬剛、胡中山、胡叢斌、王玉紅作先進事跡報告
    平凡工作崗位上的堅守與奉獻 —— 郭萬剛、胡中山、胡叢斌、王玉紅作先進事跡報告 2020-12-14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凝初心 擔使命」專欄】 關愛婦女兒童 堅守愛與奉獻——全國...
    【「學先進 凝初心 擔使命」專欄】 關愛婦女兒童 堅守愛與奉獻——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李慧霞 2020-07-21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江「90後」村小教師胡劉霞:以堅守譜寫青春 把青春奉獻教育
    自2015年參加工作以來,胡劉霞輾轉兩所農村學校任教,始終不畏艱難、敢想敢幹、甘於奉獻,用自己的力量為鄉村教育添磚加瓦。是什麼讓這位年僅26歲的女教師選擇堅守在偏遠的鄉村小學教書? 「我的親人就是在鄉村小學教書。」
  • 新春佳節他們選擇堅守 用奉獻書寫別樣春節故事
    但每年春節,總有那麼一部分人,他們依然堅守在一線的崗位上,不能陪伴家人過年。他們,把責任扛在肩上,用奉獻守護萬家團圓。在此,騰訊·大浙網聯合溫州網截取了溫州幾個不同行業職工堅守崗位的「瞬間」,向堅守在一線的他們道一聲:你們最美,你們辛苦了!消防戰士的除夕夜:一碗泡麵就是年夜飯除夕夜,通明的燈火。
  • 堅守初心,默默奉獻農村教育——記沙沿小學教師張輝
    堅守初心,默默奉獻農村教育——記沙沿小學教師張輝張輝老師個人先進事跡 張 輝,女,39歲,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漢臺區龍江街道辦事處沙沿小學一級教師,2001年9月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從事農村教育工作19年。2014年9月她主動到漢臺區龍江街道辦事處譚堰小學輪崗交流一年。
  • 堅守,作為,擔當,奉獻 |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院士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堅守 作為 擔當 奉獻書寫無愧時代的多彩青春校長 陳杰院士希望你們有理想懂堅守、有學識敢作為、有責任能擔當、有情懷講奉獻,用青春成就更好的自己、鑄成更美的同濟!
  • 堅守工作崗位 努力自覺奉獻 切實提高省委機關後勤服務工作的質量...
    長期以來,省委機關廣大幹部職工牢記職責使命,堅守工作崗位,努力拼搏奉獻,確保了省委機關安全高效運行,為全省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這其中凝結著廣大後勤服務人員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獻。 王東峰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知之深、愛之切,黨的十八大以來7次視察河北,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 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一名退休老教師的堅守與奉獻
    新華社昆明11月20日電 題:守護青少年健康成長——一名退休老教師的堅守與奉獻新華社記者字強、林碧鋒「做一輩子教師,傳遞光明與希望。」這是67歲的退休教師張中平的職業信念。
  •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院士開學典禮致辭:堅守、作為、擔當、奉獻,書寫無愧時代的多彩青春
    校長陳杰院士作了題為《堅守、作為、擔當、奉獻,書寫無愧時代的多彩青春》的演講。全文如下: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們:大家上午好!希望你們有理想懂堅守、有學識敢作為、有責任能擔當、有情懷講奉獻,用青春成就更好的自己、鑄成更美的同濟!同學們要有理想懂堅守。
  • 臨沂楊朝義:三尺講臺40年堅守 用奉獻照亮人生
    原標題:臨沂楊朝義:三尺講臺40年堅守 用奉獻照亮人生初秋的芝麻墩街道長安路小學校園內,鬱鬱蔥蔥的綠化帶依然生機勃勃,課間休息間的操場上不少孩子在相互追逐嬉鬧,站在一旁的楊朝義老師,不時叮嚀著嬉鬧的孩子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