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日曬面,暖心長壽麵

2020-12-17 杭州日報

石林鎮千島湖村村民程潤法

商報記者 張凡 通訊員 王偉霞 楊永娟 文/攝

重陽佳節,淳安縣裡商鄉95歲的老奶奶商三花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鄉裡送來了長壽麵,吃了長壽麵,健康長久,國泰民安。」

裡商鄉一直有敬老的鄉風傳統,當天和商奶奶一起吃到長壽麵的一共有54位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這晚長壽麵也有說法,是淳安縣傳統麵食「千島湖石林日曬面」。

日曬面的製作、加工地都是在農民家中,這也是許多石林人日常經濟來源之一。石林鎮千島湖村村民程潤法是鎮上最早開店經營日曬面,自1995年開始,從未間斷,在當地很有名氣。

每天凌晨3點,老程和妻子就要起床勞作了。日曬面的原料只有兩樣「麵粉、清水」,簡單到極致,就更考究制面師傅的手藝和經驗。

為了讓麵條口感好,老程用的麵粉都是市面上可以買到的特級麵粉,相比普通的麵粉更為精細、柔軟。揉面的水是關鍵,水質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面的口味,石林鎮地處農夫山泉取水廠源頭,可謂是佔盡了地利。

做了26年日曬面,水與面的比例、揉面的時間,老程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城裡的客人只要吃過他家的麵條,都誇讚好吃,一個一個回頭客就這樣積累出不小的數字。

「大眾食品,就是一個原料實在、價格實惠。要麵條勁道足,無非是多花點工夫,多壓幾遍。時間上不偷懶,麵條自然有咬頭了,沒有什麼秘方的。」日曬面到底好吃在哪裡,老程自己吃了一輩子卻說不出個大道理來,歸總就是「待客以誠」,這是人和。

陽光,是製作日曬面另一個重要因素,講天時。普通麵食一般會選在溫度相對低的時候製作,不容易變質,人也舒適。石林的日曬面,卻偏偏少不了陽光。天氣好的時候,曬1天就夠了,陽光弱就要多曬幾天。

為了保證麵條的受熱均勻,每過幾個小時,就需要將麵條翻面,上午和下午翻面的時間間隔還不相同。曬好的麵條,聞起來有淡淡的香味,還非常耐儲存,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半年都不會變質。

既然是大眾美食,日曬面的烹飪方法當然也很親民,適合東西南北各種口味。日曬面經過水煮,根根分離,不容易斷,不容易糊,有嚼勁,還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水煮時間,調整麵條的軟硬度。

這幾年,石林鎮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這「天時地利人和」具備的日曬面成為了特色鄉村旅遊紀念品的不二之選。而在老程的示範下,也有更多村民開始創業,利用農閒時間做日曬面創收。

相關焦點

  • 石林日曬面,暖心長壽麵【杭州人的小康故事】
    石林日曬面,暖心長壽麵【杭州人的小康故事】 2020-10-26 1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根面就能煮一鍋!金華這個村的「長壽麵」火了600多年!
    在金華浦江縣,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掛麵村」——潘周家村,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只要天氣晴朗,這裡的家家戶戶都會做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曬「長壽麵又稱「長壽麵」,因其長,被賦予「長福長壽」之意,村中至今仍然流傳著「討親夜茶一根面」、「吃長壽麵長命百歲」的民諺。
  • 小濤,媽給你煮了長壽麵
    牛作濤媽媽親手煮的長壽麵、寫著「老公,生日快樂」的大蛋糕、一束束芳香的鮮花、一家子大團圓……這本是一次盛大的生日派對,可惜,無論親友們如何呼喊,也喚不回這個派對的主角。  一碗長壽麵「吃」了20分鐘  18時50分許,牛作濤的大姐牛新麗、二姐牛新雲和弟弟牛作東一同來到事發江邊,緩緩地把一束鮮花豎在欄杆邊,然後在鮮花前擺出一碗長壽麵,麵條上擱著兩隻水煮蛋。「弟,今天是你的生日,這是媽給你煮的長壽麵,還有雞蛋呢,你一定要吃。」
  • 壽宴中的長壽麵有哪些講究?你值得知道
    而長壽麵應該是壽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這也是每道壽宴上的必備。【1】長壽麵的習俗相傳,長壽麵有著悠久的歷史。生日吃麵條的習俗起源於漢代。漢武帝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崇尚道教,希望有朝一日能得道成仙。一天,漢武帝和大臣們求長壽之道。一位大臣說人的臉長,壽元就很長。
  • 這是一款半個娛樂圈都在吃的面!
    一碗拌麵刷爆了朋友圈、INS等各大社交網絡這放在以前是很難想像的可是現在就有那麼一款面那就是女神舒淇的kiki面~kiki拌麵是女神舒淇帶往世界各地的隨身必備之物港臺明星都在大力追捧謝霆鋒在十二道鋒味中也極力推薦
  • 閩南傳統手工藝麵食面線 寓意頗古早味濃[組圖]
    面線是閩南地區一種特有的麵食,面線是普通話說法,泉州本地叫 「面幹」,又稱「太平面」、「長壽麵」、「長面」。  泉州人喜食麵線糊,常在較稀的面線湯中,加上各種佐料作為早餐和點心。面線寓意頗多。送行,吃上一碗太平線面,希望一路順風。待客,吃上一碗豬腳線面,希望洗塵壓驚去晦氣。
  • 鮮蝦長壽麵,麵條不油膩還入味,做法簡單
    鮮蝦長壽麵今天過生日,休假在家,閒不住給自己做了碗長壽麵願我身體健康!開心快樂!原料:瑤柱面、對蝦、雞胸肉、生菜、榨菜、雞蛋、蒜頭、生抽、白糖、鹽、生粉。
  • 長壽麵寓意著長命百歲,過生日記得吃長壽麵祝福大家身體健康
    在中國民間傳統歷來就有生日吃長壽麵的習俗,相傳與漢武帝有關,長壽麵的主料是高筋粉,再配以各種打滷,代表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一種美好願望。臉即面,「臉長即面長」,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麵條來祝福活得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麵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麵」。一般來說,長壽麵整碗是只有一根麵條的。在吃的時候最好不要把麵條弄斷,要一口氣把它吃完,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長壽麵的製作方法。
  • 畢雯珺生日收蘋果,朱正廷生日蛋糕10層,讓吃長壽麵的人情何以堪
    中國在清朝以前,老百姓過生日當天是吃長壽麵的,為年紀大的舉辦壽宴,準備壽桃或者其他一些麵點、蒸米粉之類的。有意思的是,小孩的第一個周歲生日,「抓周」就是希望孩子有一個好的未來。無論哪一種過生日的方式,都是對「壽星」以美好的祝願。
  • 生日禮物中必備的一款用心長壽麵,端上桌後她被感動,捨不得吃!
    比如生日蛋糕、長壽麵、最愛吃的統統都會選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上肆無忌憚的吃,因為自己過節嘛...那麼,在生日當天不管吃什麼,長壽麵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生日當天吃上一碗長壽麵,寓意可以長命百歲、健健康康的。給閨蜜準備了很多年的禮物,香水、口紅、化妝包、生日蛋糕、項鍊...
  • 建黨節 為留守老黨員做碗手工長壽麵
    二零一八年七月一日,建黨節,雲南博天納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雲南道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為留守老黨員做碗手工長壽麵」活動在小墨雨村道心農場順利開展。交流結束是給老黨員做手工長壽麵的時間,這個手工面是慈濟的王哥帶隊完成的,因為考慮到老黨員的腸胃,長壽麵做成素食類型的,油脂不多,味道還很不錯。老黨員們吃完長壽麵後,都帶著笑容和我們道別,志願者把老黨員送回家。
  • 媽祖在我看來是鄉愁,是日常生活,是一碗細細的長壽麵!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夏萌朗讀文字:陳煜煬攝影:張耀南媽祖在我看來是鄉愁,是文化記憶,是日常生活,是一碗細細的長壽麵說不上是窗外雨後淡淡的梔子花香,還是媽祖面上紫菜條散發的勃鬱的青氣,亦或是媽祖面那悠長且柔韌的觸覺。
  • 中國傳統過生日,應該吃長壽麵和壽桃,為什麼現在的人都吃蛋糕?
    現在除了老一輩人,沒有幾個年輕人會在生日這天吃長壽麵和壽桃了。中國生日吃長壽麵的傳統,緣起於漢朝,漢武帝有一天跟大臣們聊起壽命的問題,他說他看到《相書》上有一個說法,一個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而大臣東方朔聽到這個說法就笑了,他解釋到,人中長,那不就代表他的臉特別長。臉就是面,這個故事流傳開後,人們就用長長的麵條表達長壽的美好祝願。
  • 外國人過生日吃蛋糕,中國人不止吃長壽麵,還要吃哪些食物呢?
    很多人只知道要吃長壽麵,其實這些習俗很少有人知道。第一種:吃雞蛋中國人過生日,雞蛋是一定要吃的,但是一般都是小孩子吃。因為雞蛋是圓形的,而雞蛋的蛋白是白色的,這表示清清白白、乾乾淨淨的,表示孩子純真無暇。
  • 這碗有100多年歷史的長壽麵,到底有啥講究?
    (央視財經 《消費主張》)中國人講究過生日要吃一碗「長壽麵」,在國慶節之際,全國很多地方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長壽麵」和「祝福面」,向祖國母親表達生日祝福,這種自發的凝聚力抒發著人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慶生面:貴州興義槓子面在貴州興義,當地人過生日的時候,都會吃上一碗長壽麵,以此來討個好彩頭。十一期間,在興義萬峰林旅遊景區,70名國慶過生日的興義市民,共同聚在一起,同吃一碗長壽麵,與祖國共同慶生,表達對祖國美好的祝福。
  • 新同學,記得領取這份暖心的「迎新餃子(面)」餐券
    別著急,學校暖心的安排,餐廳貼心的服務,已在路上!經學校精心籌備,特別在學校餐廳眾多美食中,精選兩大美食——餃子和面(含,燴麵、燃面、熱乾麵、刀削麵、砂鍋面)。面向2020級新生,推出「迎新餃子(面)」免費餐券。
  • 老公生日,10分鐘做一碗本命年長壽麵,老公說:這麵條真有個性
    火了朋友圈的本命年長壽麵,生日做著吃,紅火美味,有個性的麵條家裡人的生日都比較小,似乎都扎堆年底過生日,給這個過完再給那個過,還真是挺忙乎的年底,長壽麵條都要做上很多次,長壽麵與生日如影隨行,生日的前一天,都要先吃一碗長壽麵。
  • 清湯麵怎麼做算合格?清湯麵的小竅門
    很多時候,大家都想吃一碗清湯麵,過年期間吃得太油膩的時候,一碗清湯麵香氣撲鼻;養病期間,一碗清湯麵,心裡暖暖的,清湯麵要做的美味,有很多小竅門,今天就給大家教一下怎麼做一碗合格的清湯麵。清湯麵,中華麵食小吃,顧名思義就是基本不加佐料,尤其是容易使麵條麵湯上色的佐料,如醬油、料酒、肉湯、紅油等的麵條。潔白的麵條、清澈的湯搭配一點小菜,吃起來清淡爽口,非常適合那些喜歡與需要吃清淡食物的人,且能為身體夠補充一定的碳水化合物。
  • 來自中國寶島臺灣,享受過日光浴,天然SPA的面好在哪裡?
    關廟面關廟面,原名「柳仔面」,當地人習稱大面,是臺灣地方名產,為臺南縣關廟鄉聞名的手工面,與鳳梨、竹筍並稱「關廟三寶」。自然日曬 手工製作關廟面的與眾不同之處是由自然光曝曬日曬充足,從而使麵條香滑爽口,相當於給麵條做一個天然SPA。在沒有電器的舊時代,關廟人用陽光晾曬是為了食物得到更長久的保存。經過長時間日照過後,意外使得麵條更加彈牙可口,散發出獨特的麥香味。
  • 老北京吃麵習俗:二伏面、送親面、洗三面、生日面
    醬,是一箸子面的魂兒  我對炸醬麵的喜好就四個字兒:「情有獨鍾」。信不信?我一天胡嚕三頓沒夠。且不論正宗與否,有點兒炸醬就成,有手擀的面就解饞,有幾瓣蒜就香。那會兒人小,兩大碗下肚兒,老家兒怎麼支使都行。姥姥常打趣兒,「上輩子欠他的,虧嘴」!如今了,幾十年習慣,沒改哪兒去。不怕家沒人,家有幹掛麵,咱自個兒的嚼穀也就有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