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一期留給法學師生的十個問題

2021-01-08 學術之路

近日,騰訊視頻首檔素人職場觀察真人秀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於2019年10月30日正式播出。該節目記錄了知名法學院學生5男3女從校園步入社會,在4位代教律師的指導下,經歷一個月的實習生活,完成課題考驗,最終爭奪2個轉正名額的故事。當前該節目已經播出第一期。

節目劇照

從第一期的節目中,我們了解到4位代教律師為王劍峰律師、柴曉峰律師、徐靈菱律師、金勳律師,他們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有豐富的實踐經驗。8為實習生為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李晨,華東政法大學的薛俊傑,來自北京大學的梅楨,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蔡昆廷,來自大連海事大學的郭旭,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何運晨,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李浩源,來自西南政法大學的鄧冰瑩。

關於8位實習生的表現以及各種點評,還是留待4位代教律師、加油團成員以及網友評價吧。本文關注的重點為本節目中呈現的10個我們法學院的師生必須直面的法學教育問題。

問題一:五院四系之外法學院影響力的打造與培育

在法學師生中,本節目給大家帶來的第一個爭議話題為:非五院四系的學生就比五院四系的學生差嗎?沒自信嗎?我們都知道五院四系是指現在的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吉林大學法學院。本節目中的8位實習生,其中薛俊傑、梅楨、李浩源、鄧冰瑩來自五院四系。郭旭、何運晨來自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院校。

從節目一開始,觀眾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李晨有點不自信,郭旭在介紹自己母校大連海事大學的時候說學校不怎麼。而何運晨一進來就開始組織大家進行自我介紹,從一定側面呈現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最近幾年人才培養的突飛猛進以及地處北京的獨特優勢。上述簡短評價進攻參考,下面咱們回歸到法學院自我品牌的打造與培育上。

五院四系的影響力自然不用說,而對於非五院四系的法學院則面臨著自我名聲的打造困境,如果能夠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那將是一個非常很好的名片亮點。清華大學法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天津大學法學院、東南大學法學院等院校在這方面都獲益不少,成為高速發展的法學院,不少方面的影響力甚至超過傳統的五院四系。而且這些理工科院校自身非常有錢,這對學院人才引進、論壇舉辦等都非常有幫助。

那麼接下來我們必須面對非理工科名校的法學院如果打造自己的影響力的問題。一般來說,這些院校首先解決的問題是獲得法學碩士學位點、法律碩士學位點,然後是結合本校的特色領域開展特色法學專業教育,在地方、某領域內有一定的知名度。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成立於1994年,是國內最早培養「法律+外語」複合型涉外法律人才的搖籃,也是國內率先培養多語種法律碩士的單位。2012年,成功入選上海市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應該來說是一所非常不錯的法學院,但是從客觀現實來說,相當多的人其實是不知道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的。其實很多法學院都面臨同樣的困境,學生一旦離開學校,對外自我介紹時必須一遍又一遍的介紹自己的母校法學教育情況,對外會顯得不自信、沒底氣。

關於這個話題還不得不提的是,當前內地已有654所法學本科培養單位,面對當前法學就業的嚴峻形勢以及法學教育質量的不理想,很多院校培養的法學生很難從規模上形成影響力,必須注重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一是及時組建法學院校友會,抱團取暖,打造自身法學院學子的形象品牌;二是深耕某一特色領域,不在乎傳統的法學教育評價體系,自身培養的學生就業以及發展前景就是好。三是大力支持學生通過考研、考博途徑走出去,形成碩博人才規模效應。在考研方面有很好的複習資料,推薦考生關注一下。如法碩考試分析。

問題二:國外法學教育對國內法學教育的挑戰與衝擊

在8位實習生中,有2位是國外法學教育背景的。當前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赴國外大學攻讀學位,以及國內高校與國外高校的聯合人才培養,國外法學教育對國內法學教育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可以說國外學習的法律不能適用於國內,留學生回國後還必須參加國內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才能在國內職業,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為,有留學背景的人在就業時還是有一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國內不少法學院招聘教師要求應聘著有留學經歷。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最近2年留學熱有點降溫,因為留學人才過多,而且國內的法學教育正在得到顯著的提升,留學人員的絕對競爭優勢基本沒有了,只不過當前的人才引進政策短期內不會改變,看著有競爭優勢。

在本節目中,當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蔡昆廷自我介紹時,顯然李晨是沒有聽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這一方面反映出其對國外法學教育了解的不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國外留學可能也面臨著國內高考報志願的情形,大家只知道清華北大等名校,其他高校雖然實力很強,但是大家都不知道。

關於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必須直面的問題,就是國內的法學教育應該學習英美法學教育的什麼?特別是在當下存在法律職業資格指揮棒的情形下,什麼是法學院更應該追求的教育目標。

問題三:國內法學教育體系的安排以及時間安排

可能對於名校的學生來說,這還不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但是對於普通院校的學生來說,特別是讀了普通院校的研究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過去十年間,中國普通院校培養的法學本科生、法學研究生人數不知道翻了多少倍,當前法學專業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另外考慮到法學職業自身的特點,普通院校的學生畢業之後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壓力。

這很大程度上由當前我國4年本科+3年研究生的教育體系安排引發的。一般來說考取普通院校法學院的學生普遍入學時就19-21歲了,這樣碩士畢業時普遍達到26-28歲。而這個年齡階段是人生的重要時間節點,如果沒有一個比較體面合適的工作,在當下法律職業步入正軌一般需要2-3年的情形下,他們往往需要面對27-30歲每月低薪(如2000-5000)的困境。雖然在其他專業也存在剛就業時工資低的問題,但是考不上公務員、事業編,如果堅守法律工作崗位就必須去律所、小企業法務崗,而這些工作剛起步的薪酬待遇基本上處於最低水準。可能女生還好點,男生面臨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好在不少大所當前提供的實習工資很高了。

不過我們的法學院還是必須去面對當前學生就業難以及教學與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去年夏天了解到某省會城市法檢系統為了解決本地高校法科學生的就業問題,招錄了一百多人的書記員,其工資只有1600塊錢一個月。而且當下普通院校學生畢業時通過法考的比例並不高,未來還會取消在讀本科參加法考的機會,因此這個問題必須妥善解決。關於法考備考推薦大家先研究一下真題。

問題四:低效重複的法律實習

在這8位實習生中,有一部分人已經在上學期間實習過,但是我們都知道當前法科學子的實習現狀並不能令我們滿意,很多學生的實習還是僅停留在幹雜活的程度,而且實習期間過短,得不到有力的指導。不少學校聯繫的實習單位並沒有真正的把學生實習當成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對待,實習流於形式,要麼雜活不斷,要麼變成了自習室。

而這8位實習生無疑是幸運的,不管他們最終是否被留下,他們在短短的一個月中都經受了比較全面系統的培養,這是當下我們很多法學院在設置實習基地時應該格外關注的,不能只是安排學生到那裡實習,最後拿到一個蓋著紅章寫著好的點評的評價表。而是應該一方面督促實習單位強化對學生的培養,另一方面應該做一些有助於學生成長的事情。例如實習過程中的質量監管、考評以及強化訓練活動的組織等。

問題五:團隊協作能力

說實在的,一些院校之所以能夠很快崛起,取得有益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該法學院能夠調動全面師生的團隊協作,鍛鍊團隊協作的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的意識。在第一期的節目中來自北京大學的梅楨無疑得到很多人的好評,其中就是其有比較好的團隊協作意識。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法學教育應該是非常注重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的,但是我們很遺憾的看到不少法學院師生為了省事,往往將其人工忽略掉,最終學生飽受其害。例如很多法學院的模擬法庭變成了一人編劇本,一個團隊讀劇本。本來的設計是劇本只是一個參考,可學生為了省事,只注重怎麼把程序順利的走完,而忘記了教學的追求。再如很多法學院都有辯論協會,但是大家會驚奇的發現法學院的辯論協會跟其他學院的辯論協會一模一樣,把法律的嚴謹拋到腦後,變成了一場技巧的炫耀。

在團隊協作能力的培育上,我們一方面建議法學院多以班級為單位組織一些需要協作的活動,另一方面應該強化在日常作業、模擬審判、法律競賽、社會實踐中對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還有就是可以多嘗試運用集體寫會議綜述的方式強化訓練。參見:學術之路擬設立學術綜述獎,先表揚一下這些院校的學生!

問題六:角色定位的偏差

從便於學生管理的角度來看,就應該給學生設置一些條條款款。但是從法律工作者的角色定位來看,當下我們在這方面的法學教育可能還未提上日程。除了參與大型國內外法學競賽的同學,我們大部分法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對法律實踐的認知還是非常的不到位。我們一直在培養一個道德上完美的法律知識掌握者,而弱化學生培育學生辯證的看待法律糾紛。即大部分法學學子經過法學教育之後還是將人簡單的分為好人與壞人,將事情分為好事與壞事,而沒有認識到這個社會是多元的,違法的事情當然不能做,但是法律也絕非確定唯一的。

我們應該認識到法律人註定是要走到矛盾、糾紛的最前方,需要面對人性的惡,需要處理各種紛繁複雜的爭議,需要清楚明確的表達自己的立場的。誠如這樣一個節目,我們應該怎麼看待,是作秀節目,還是這就是法律職業人的真實工作情景?從第一感受來說,我們不少學生還是把這當成一次節目,而沒有真正的認識到這就是我們濃縮版的法律職業生活。可能我們日常處理的糾紛沒有電視節目這樣引人關注,但是對於矛盾的雙方來說,他們無時無刻不再關注我們的一言一行。

還有就是我們的教育培養的是一個偏內斂的學生,不希望我們過度的推銷自我,但是在真實的職業生活中,特別是律師,我們必須掌握推銷自我的技能。

問題七:基本技能的掌握

我們法律人應該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很多人想到的是法律知識,是教材中的重點內容。但是到日常的法律職業生活中,你會發現記住這些知識並不是重點,甚至我們需要面對的是我們一無所知的領域與問題,此時我們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將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關鍵。例如法律信息檢索能力、文檔的處理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口頭表述能力、論證能力等等。本節目中出現了文檔保存問題,郵件格式問題。

很遺憾的告訴大家,中國的法學培養單位為654所,而購買法學專業資料庫的單位不到200所,真正深入開展培訓,學生又努力學習的單位可能不到100所。也就是說可能全國10個法科學生裡面真正掌握法律檢索技能的人不到1個。更別說能力要求更高的文檔處理、文字表達、論證能力。當然除了這些基本技能還有我們日常處理問題、化解矛盾、與人交往等等方面的能力,我們的法學教育可能非常欠缺,如談判能力,演講能力,掌握的並不多。

我們認為鍛鍊學生這些基本技能的好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組織活動,老師監督指導;讓學生參與各種大小型競賽,特別是大型的國內外競賽,對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效果顯著。

問題八:法律職業生涯規劃

說實話,雖然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很多時候往往流於表面,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限於當前的課程體系設置,法律職業規劃課程一直處於邊緣學科的地位,而且很多學生並沒有意識到該學科的重要性,絕大部分老師講不了這個課程,因此大部分院校是沒有法律職業規劃課程的。我了解法律職業都是通過閱讀圖書獲取的,如下一本書就非常適合年輕律師讀。

如果你問一個法學學子的職業規劃,他往往只能給你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務、教師等抽象的名稱,也不清楚這些職業在當前法律人職業中佔據的比例。應該來說,這些職業都是傳統職業,佔比不小,但是在當下的職業構成中這還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都有比較高的準入門檻。如法官、檢察官需要通過法考、公務員考試,律師需要通過法考與實習。甚至讓我們大部分人去想法律人在公安系統中職業時,很多學生是答不上來了,好像是我們重要的執業崗位,但是具體幹啥不清楚。

更何況,無論是法官、檢察官、律師,還是法務都是有很多細分的領域的,法學學生基本上不了解。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學生了解的法律職業更多的還是抽象的職業名稱,而沒有真正的了解真實的職業生活。在本節目中,部分實習生並未真正的了解律師行業,也不是很清楚的了解的律師這個職業,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概念,然後就參與其中啦,開始了真正的律師生活。還好,他們將收穫很多,可是在現實中如果我們選擇錯了,付出的代價是非常大的。

問題九:職業工作強度

不清楚其他人對法學學習的第一印象,但是給我的印象是,剛學習法律時並不輕鬆,學習的強度是高於高考的。同樣的,我們看過太多的偶像劇,以及缺乏必要的法律實踐,多空想請實踐。這樣就給我們一個錯覺,以為法律人特別是律師可以輕鬆獲得高薪匯報,生活舒適愜意,其實真實的法律人工作強度是非常大的。

在節目中,8位實習生剛入職的第一天就接受了第一個課題,需要在3個多小時內完成一份法律分析報告。說實在,在學校期間我沒有寫過法律分析報告。對於日常作業的處理也往往是輕飄飄的做一下,法律文書覺得太繁瑣,並沒有足夠的耐心去訓練,更沒有人去批閱指導。因此當看到這8位實習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是還是非常佩服他們的。

而4位代教律師在實習生走後開始批閱他們的報告,並且討論決定其名次。我們看到時間已經來到了晚上十一點多,這也是很多法律人工作時的狀態,加班熬夜幾乎伴隨著我們法律人職業生涯的全過程。

問題十:法律工作的評價

本節目有的加油團由6人組成,其中5位為明星何炅、郭京飛、周震南、藍盈瑩、papi 醬,都是法律圈外的人,只有一位法律人為嶽屾山律師。可能我們會很好奇為啥是這樣的組合。此時我們可以提出這只是一個法律求職節目,並不需要過於精深地法律知識。但是當我們回歸到法律人的日常工作中,我們會驚奇的發現法律人的工作很多時候確實不是法律人在評價,而是網友在評價,是客戶在評價。

就像問題六中說的那樣,我們法律人的使命不只是局限於給出一個確定無疑的答案,而是給出一個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誰來評判這個方案是否可行,顯然不能只是法律人,而是更廣泛的主體。如果我們想做好法律工作,那麼我們就需要了解我們法律所規制的對象,需要了解雙方的利益追求。這就給我們的法律教育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的日常期末考試應該考什麼?當前絕大部分在考我們的記憶力,但是當回歸到真實的法律糾紛處理時,我們才會發現記憶力只需要我們動動滑鼠就可解決,其他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怎麼樣,你是否已經看過本期節目了?希望本文沒有劇透,也希望本節目的播出能夠推動當下的法學教育改革。想了解律師生活的可以收看一下該節目哦。需要說明的是,本文評論的第一期是1個小時55分鐘長的那個第一期哦。

相關焦點

  • 《令人心動的offer》收官,第一期的第三名到最後還是TOP3
    2020的第一天,歷經三個月的《令人心動的offer》迎來收官,在演播室老師們的努力下,除了既定的2個名額外還有一個附加名額拿到offer。和之前大家預測的差不多,十期裡始終保持著強力輸出的「好運來」組合雙雙入選,最後一個名額落在了同樣有著亮眼表現的鄧冰瑩身上。
  • 法學畢業生的Dream紅圈所-《令人心動的offer》
    素人職場觀察真人秀《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一季,對很多傾向於選擇法律專業孩子更加破釜沉舟。隨著節目的播出,2020年高考法學院分數上漲。《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又將法學專業帶入新一輪討論高潮。
  • 《令人心動的offer2》新一期,朱一暄表現亮眼,變化最大的是他
    《令人心動的offer2》新一期各位實習生依舊張力滿滿,當然表現最亮眼的當屬朱一暄,新一輪的小組辯論,李晉曄組在連輸兩場,在絕對劣勢的情況,因為辯論扛把子朱一暄的存在,分別在第三場和第五場完勝何旻哲,最終贏得比賽。
  • 《令人心動的offer2》:歡迎來到殘酷職場
    記者 | 劉燕秋1「像是從高層投下的俯視目光,還隔了一層玻璃天花板」,《令人心動的offer2》播出第一期後,在豆瓣上有人用這樣的總結君合律師事務所對實習生丁輝的看法。騰訊視頻羊不辣德工作室負責人 、《令人心動的offer》製片人王鑫璇在節目復盤會上透露,《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一季做完之後,很多人反饋說自己看到了職場最美好的一面。在策劃第二季的時候,因為經歷了疫情,一部分人遇到了自己的職業瓶頸期,他們順勢決定在節目裡呈現職場中的殘酷一面。
  • 「令人心動的offer」還是「令人焦慮的offer」?
    作者:袁秀月 請問看了什麼綜藝節目,會讓人想立馬打開書本學習10個小時? 答案可能是——《令人心動的offer》。
  • 《令人心動的offer》——誰家的律師這麼好看!
    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李浩源的媽媽對他提起這本書,「你為什麼不去做一個更英雄化的律師呢?」但這顯然不是李浩源想成為的樣子,他停頓了一下:「平平淡淡才能做英雄。平平淡淡裡才能看到律師的英雄本色。」一段早餐的插曲,卻成了《令人心動的offer》這檔節目表達精彩主題的註腳。
  • 《令人心動的offer》職場文案,戳中社畜的心
    來源 | 廣告行業(ID:guanggaohangye)最近,騰訊視頻新上線一部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先導片到第一期加油團討論的話題中,有一個被推上了微博熱議話題「裸辭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
  •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成職場「照妖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職場觀察類真人秀《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播出,與第一季相比,8位素人實習生的學歷水平雖然有所提升,但是在工作能力方面卻明顯不如上一季的素人嘉賓,不過這也暴露出來更多的現實層面問題。
  • 令人心動的offer在哪個律所 令人心動的offer嘉賓資料名單
    《令人心動的offer》是由騰訊視頻推出的國內首檔律政職場觀察類真人秀,裡面會有很多的明星去參加,不過令人心動的offer在哪個律所呢?一起來看看令人心動的offer播出時間吧!令人心動的offer在哪個律所  《令人心動的offer》節目講述了八名懷抱著律師夢想的法學院學生,離開校園,步入職場,經歷為期一個月熱血殘酷又勵志的律所實習生活,爭奪兩個律所轉正offer的故事。  《令人心動的offer》以職場觀察為核心定位,在代入式、沉浸式的場景構建方面下足了功夫。
  • 看《令人心動的offer》種草法律專業?澳洲頂尖法學院推薦來了!
    最近,《令人心動的offer》熱播,不僅帶火了新南威爾斯大學,還帶火了一個專業——法律!當初,實習生詹秋怡是因為一部電視劇決定學法,而現在,又有多少小夥伴是因為《令人心動的offer》動了學法的心思!在《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實習生中,有留學背景的也基本都來自美國和澳洲!
  • 丁輝瞿澤林告別《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
    隨著節目的推進,實習生們已經完成了辯論、取證調查等多個職場課題,而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8位首批實習生將直面踢館實習生的挑戰,全員爭奪8個倖存名額,相逢與告別、溫情與殘酷並行。還原真實職場環境、構建現實的職場關係,《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讓觀眾感受到強烈的代入感,為我們呈現出一份極具共鳴性的95後職場圖鑑。
  • 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丁輝淘汰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丁輝淘汰,丁輝的結局和話題,其實可以看做是殘酷的現實和理想的天真之間的碰撞,最終也還是現實獲勝了。
  • 令人心動offer2 丁輝的句號
    最近大熱的綜藝《令人心動offer2》迎來了第一次殘酷的淘汰,實習生丁輝因為在匯報時法條闡述錯誤而提前結束實習生的生活。而這一期節目一經播出,便引起了較大的討論。
  • 《令人心動的offer2》是激勵人心還是販賣焦慮?
    這檔律政職場觀察類真人秀延續了第一季的模式,8個背景各異、個性鮮明的實習生在四位律師的帶教考核下,歷經一個月的實習,最終有兩個實習生可以拿到令人心動的offer,目前已經播出面試先導片和兩期節目。節目播出後,很多網友不禁感慨,「代入感強,接近真實職場,太勵志了!」也有網友忍不住吐槽,「滿屏都寫著焦慮」。
  • 留學生|來《令人心動的offer 2》圍觀學霸們
    最近,《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正式回歸,因為第一季的播放帶來了超高的話題度,大家開始關注律師這個較神秘的職業,同時也會關心參演素人嘉賓的學歷背景,會去思考究竟怎樣的履歷和能力是這些一線城市的大律所在選人時經常會備受青睞的,所以新的一季開始,觀眾也是給予了滿滿的關注。
  • 看完《令人心動的Offer》,我感覺自己上當了
    最近《令人心動的Offer》出了第二季,引發眾人熱議。作為第一季的忠實觀眾,第二季我當然不能錯過,不過節目剛播出沒兩集,風評就降得這麼快我是沒想到的。《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一季由5.5萬人打出了8.3分的高分。
  • 令人心動的offer 2,會讓你選擇法律專業嗎?
    本文原載於《留學》雜誌 2020年第23期,總第163期 記者_胡墨涵 編輯_劉薇禛平 設計_張禹 近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的律政職場觀察類真人秀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 2》在網絡上播出,節目通過跟蹤記錄法律領域職場實習生的日常工作生活,展現出當代青年在職場乃至成年生活中所面臨的壓力與挑戰
  • 是「令人心動的offer」嗎?聽聽在南京的實習律師怎麼說
    現代快報訊(記者 白雪銀)職場觀察類真人秀《令人心動的 offer 2》(《令人心動的 offer》第二季)開播後,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節目延續第一季的定位,聚焦新入職場的實習律師。光鮮但高壓、對雙商有要求、未來有潛力 …… 關於實習律師的討論層出不窮。現實中,實習律師的狀態是什麼樣的?
  • 《令人心動的Offer》2轉正名單大猜想!職業規劃導師中意他們三!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馬上就要揭開懸念,您看好哪三位順利獲得君合的轉正資格?作為職業規劃導師,我也要來猜一猜了,希望不會被啪啪打臉!首先來總述一下十位實習生:第一位:是「背水一戰」魄力十足的丁輝,丁輝更代表了我們現實的職場情況,很多的職場人專業和工作並不對口,但是丁輝難能可貴的是,在確定本科階段的知識以及銷售工作經歷都並不足以實現自身需求的時候,快刀斬亂麻,考取法學的研究生,有很強的魄力和行動力。
  • 「令人心動的」英國律師offer
    《令人心動的offer 2》近期熱播,律師行業的高大上也讓很多學生心動,在英國如何成為一名律師也是很多學生特別關注的問題,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下關於在英國成為律師的一些知識點。 一、在英國學習法律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