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

2020-12-17 小春說歷史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

韓信在我國歷史上可是一個了不起的、露足了面的人物,他是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取得漢朝天下的重要功臣,也是影響歷史的重要人物。流傳後世的與韓信有關的成語、俗語就多達80多個,這些成語、俗語跨越2000年的歷史時空,仍然流傳在現代人的口中,如:淮陰少年、千金一飯、漢中高對、解衣推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韓信將兵,多多益善、鋒不可擋、獨當一面、半渡而擊、背水一戰、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戰無不勝、以德報怨、偽遊雲夢、能屈能伸等。

韓信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一代名將,早年窮困受辱;先追隨項梁、項羽,未被重用,後轉投劉邦麾下,幾經曲折,拜為大將,得展其才,輔助劉邦平定天下,建立了赫赫戰功;韓信功高威盛,與劉邦的矛盾日益尖銳,劉邦對韓信的懷疑和顧忌日益加深。

在楚漢戰爭時期,當韓信在北線破魏平趙、收燕伐齊時,劉邦為安撫韓信,便設虛職,封他為齊王。劉邦消滅項羽後,見天下已定,即將韓信改封為楚王,這對韓信來說,是被貶了。

後來有人密告韓信收留了楚將鍾離昧,有蓄意謀反之心。這為劉邦懲罰韓信提供了口實,便令韓信交出鍾離昧,但韓信認為自己光明磊落,沒有理睬。

劉邦大怒,想發兵徵討,但又苦於不是韓信的對手,就採納了謀士陳平的計策,以「偽遊雲夢」為名準備突襲韓信。

此時的韓信,也確實想見一下快到楚國的劉邦,又怕被擒,有人就獻計說,可殺掉鍾離昧再去見劉邦,劉邦必定高興,韓信就將此事告訴了鍾離昧,以便商議對策。鍾離昧頓感大禍臨頭,就自殺身亡。韓信無奈地帶著鍾離昧的首級去謁見劉邦。劉邦便令武士把韓信捆綁起來,放在隨從皇帝的副車上。

到了這一步,韓信也只能仰天長嘆道:「看來真如人們所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今天下已定,我等就該殉葬!」 可劉邦哪裡還聽這些?就以「有人告你謀反」之名,讓人給韓信戴上械具,將其帶回洛陽,實施軟禁。

後來,劉邦因為查無實據,便將韓信由楚王降為淮陰侯,但仍控制在京城。韓信深知劉邦嫉恨他的才能,就謊稱有病而不上任。

公元前197年,陽夏侯陳豨舉兵謀反,自立為王。劉邦親率大軍前去徵討。韓信推脫自己有病在身,沒有一同前往。實際上,此時的韓信對劉邦已經徹底絕望,認為自己早晚要死在劉邦之手,如其坐以待斃,還不如主動出擊。於是,他暗中與陳豨秘密約定,由韓信做內應,準備在某一天深夜假傳聖旨,釋放囚在牢裡的所有奴隸和犯人,利用這些人,發動「暴亂」,殺掉呂后和皇太子,這樣,在前線的劉邦就會因「老窩」發生變故無心打仗,陳豨便可趁機打敗漢軍。

韓信門下舍人曾因得罪韓信,被囚準備處死。舍人的弟弟上書,將韓信打算謀反之事告之呂后。呂后聞之大慌,與蕭何秘密商議,由蕭何出面,設計騙韓信入宮到長樂殿。呂后一見韓信,便喝令刀斧手將韓信綁翻在地。因韓信有功,劉邦曾給其不死的承諾: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兵器不死。蕭何又獻策,據說是用麻袋困著韓信,拉到長樂宮的鐘室,把竹竿削尖了,一通亂刺把韓信扎死。

至此,韓信的人生結局可以用兩個成語來概括,一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是「鍾室之禍」。想當年,蕭何月下追韓信,親手將韓信捧上神壇,如今又親手將他埋葬。而「鍾室之禍」更像是對韓信命運的惋惜,本可以三分天下,本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卻因為功高震主而功敗垂成,實在是遺憾!

相關焦點

  • 軍事天才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捅死,後來成就兩個什麼成語?
    韓信不僅是個軍事奇才,而且是個有故事的人,且不是一般故事,而是能發人深省、振聾發聵的成語故事。最讓人稱道的是,這類故事在他身上隨處可見,可謂是「一步一故事」的成語專業戶。
  • 軍事天才韓信之死,被一群宮女給捅死,只成就了兩個成語
    韓信的一生也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能夠受到劉邦的重用,就是因為蕭何的推薦。當初韓信在劉邦的手下只是一個小小的軍官,韓信並沒有將他重用。韓信不受重用十分的不甘,於是就想著要逃跑。可是在逃跑的過程中結識了蕭何,在兩人交談的過程中,蕭何發現韓信是個有才之人,於是就將韓信推薦給了劉邦。
  • 軍事奇才韓信之死,被一群宮女用竹子捅死,只成就了兩個成語
    說到用兵如神,大家都會想到韓信,曾幾何時,韓信也是叱吒風雲的猛將,而最終他的命運卻是如此的悲催。在秦末漢初的時候可謂人才輩出,這也正應了那句亂世出英雄,韓信作為漢朝的開國功臣,建立了赫赫戰功,然而最終他並沒有落得一個好的結局,他的一生都是被自己的給作沒的。不可否認,韓信是當之無愧的英雄,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鐵骨錚錚英雄最終被呂后安排的宮女用削尖的竹子捅死。韓信的悲慘命運到底是由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軍事奇才韓信,被宮女群毆用竹子捅死,成就兩個經典成語發人深省
    ,一說淮陰區 ),劉邦的開國功臣,他頭上帶有很多光環的標籤:「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兵權謀家」、「兵仙」、「神帥」。家喻戶曉的「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便是指的他。漂母飯信,給了韓信再生的機會,而呂雉直接殺死了韓信。
  • 蕭何除掉韓信後,哭著說出12個字,流傳至今,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
    早年間,出身貧寒的韓信參加了秦末的農民起義,曾經追隨於項羽,但是卻並未受到重用。後來,韓信偶然間遇到了蕭何,慧眼識人的蕭何初一見面,就看出了韓信身上特有的將帥之才,於是把韓信推薦給了劉邦。在韓信的幫助下,劉邦最終完成了千秋大業,但是韓信的命運,卻遭遇了巨大的轉折。由於韓信屢建奇功,而且曾經「要挾」劉邦封自己為王,所以劉邦對韓信一直存有戒備之心,反觀忠誠低調的蕭何,不僅成為了宰相,而且深得劉邦的信任,從那時候起,蕭何與韓信漸行漸遠。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豪橫的人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韓信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從一名流浪漢到將軍,再從將軍到封王,他的一生頗富傳奇色彩,被後世喻為「兵仙」。在古代書籍中,與韓信相關的成語多達34個。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飽含哲理的故事。了解這些故事,不但可以了解韓信與其他相關人士的生平事跡,也可以從中學到智慧。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哪一些成語是跟韓信相關的吧。
  • 此人是馬超祖先,為東漢立下汗馬功勞,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
    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同樣是東漢的開國功臣之一,他的戰績雖然沒有耿弇誇張,其精神卻更值得後人敬佩,還留下了兩個流傳至今的成語。這個人是誰呢?我們一直來了解一下。 馬援的軍事才能非常突出,曾為劉秀平定隴西,撫平羌亂,兩平嶺南,北擊烏桓,立下了赫赫戰功,年過花甲時,聽說五溪蠻夷不僅發生叛亂,還全殲了平叛的劉尚大軍,他不顧自己早已年邁,自請出徵,真正做到了老當益壯。
  • 十面埋伏、多多益善:只活了35年的韓信是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人
    一代名將韓信叱吒風雲短促的一生,留下了哪些令人感慨動容的千古軼事? (一)胯下之辱 韓信是沒落的貴族出身,小時候,喜歡熟讀兵書戰策,但家裡很窮,受了很多苦。最讓人感慨的就是他忍受的"胯下之辱"。 那時,韓信十來歲。
  • 成語故事最多的人—韓信
    中華歷史浩瀚悠久,風流人物數不勝數,也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而成語則是這些人物和故事最凝練的寫真,有的成語,提起就會想起一個人物,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韓信在平定楚國後,被劉邦收回兵權,降為楚王,後又被貶為淮陰侯,最終韓信被呂后與蕭何合謀,在長樂宮被殺。年齡定格在了35歲。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子,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一飯千金韓信在未得志的時候,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後臺支持他。
  • 韓信不幸,一生曲折多變,用多少成語譜寫了自己的不朽故事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從此以後,張良、蕭何、韓信便被譽為「興漢三傑」。
  • 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在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歷史上,出現了無數忠臣良將,像諸葛亮,嶽飛,文天祥等人都成為了後世所敬仰的英雄。相應地,也出現了很多令人深惡痛絕的大奸臣!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三個大奸臣比較特殊,他們所犯下的惡行被總結成了成語,並流傳至今……指鹿為馬在大秦幾代國君的勵精圖治下,秦王朝最終成功的統一了天下。秦始皇所創立的很多制度更是影響深遠。但遺憾的是,秦朝卻是一個非常短命的王朝。
  • 【成語一則】多多益善:韓信的軍事才能是怎樣練成的
    首先,韓信出身並不是一介貧民,《史記》中記載,韓信年輕時:「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既然能在亭長家寄食,說明韓信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而且他還喜歡佩劍,足以說明韓信起碼是貴族出身,不過家道中落而已。既然出身不一般,那麼韓信小時候肯定是讀過書的。秦漢時期,尚武之風非常流行,韓信必然也讀過一些兵書,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 和韓信有關的8個成語,都是說他打仗厲害,你知道幾個
    ;第二個「第一」:韓信是西漢開國第一功臣,至少是與蕭何並列第一的開國功臣,韓信對於劉邦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他的軍事才能上。筆者今天就結合成語故事,說一說他打戰到底有多厲害。成語背後往往都有一段故事,或是某一歷史事件,或是和某一歷史人物相關,說到和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韓信的成語故事絕對佔據榜首,據筆者統計,與之相關的成語多達30幾個,而其中大部分都和打戰有關。
  • 這二十六個成語全出自韓信,不愧一代名將、「兵仙」、「神帥」
    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韓信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與之有關的成語和典故也非常多,如今讀來,從中仍可窺見他一生的艱險曲折,也能獲取現實生活的啟迪。
  • 蕭何為何獻計殺掉一手推薦的韓信?不是韓信死就是他死
    漢初丞相蕭何與一代名將韓信,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多年前,正是蕭何發現了韓信的軍事才能,在蕭何的全力推薦下,韓信在楚漢之爭中大顯身手,打敗了項羽,成為漢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多年後,又是這位蕭何,獻計於呂后,又利用韓信對自己的信任,騙他進宮,最終使得韓信被呂后預伏的刀斧手殺死。這就是著名的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來源。韓信出身低微,本是淮陰(今淮安市淮陰區)一名無業人士。陳勝、吳廣起義後,全國群雄並起。韓信最初投靠項梁;項梁死後,成為了項羽的部下。項羽不識寶,對身邊這位軍事指揮才能不輸於自己的下級軍官不聞不問。
  • 商紂王被妲己魅惑終致亡國,遭周武王嘲諷,留下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或許是商紂王的教訓太過深刻,周武王不僅在攻破朝歌之後,下令處死了妲己,還在伐紂之前,留下了一句對妲己的評語。正是因為周武王的這句評語,後世中才逐漸出現了女子不得幹政的規定。
  • 渾身是「梗」的男人——韓信一人便身負20餘個成語典故
    韓信是漢朝的有力大將,西漢的建立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同時他在思想、軍事上都有他獨特的見解,文武均擅長。這麼著名的人物在他的身上也有許多出名的故事和典故,因此他也被成為"成語專業戶",是成語"代言人"。
  • 公主在花園裡曬太陽,一片黃花落在臉上,產生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據說這個公主生的十分美麗,就連宮中的宮女看到時,都被對方迷住了。更不要說男子了,都想見一下這位公主的芳容。一般美豔多姿的女子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天生體態嬌弱,容易生病,這天公主由於天氣好,大夫就囑咐公主多出來曬曬太陽。
  • 韓信到底有多厲害?
    關於韓信,這個人到底有多厲害,相信很多聽到或者讀到韓信故事的人,都會覺得哇塞,這個人太牛了,有很多軍事方面的成語或者典故都與韓信有關,或者有著他的影子。這些只是一部分,當我們讀《史記》時,就會發現,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或者歷史典故都發生在韓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