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遺孤,長大後成了高原武警戰士

2020-12-20 人民日報

地震後,9歲的陳偉被轉移到救援官兵搭建的帳篷。

人民網拉薩5月11日電(吳雨仁、陸文凱))「四百米障礙跑,2分8秒,陳偉打破了這一周的訓練記錄,斬獲集訓隊最佳成績。」5月5日,青年節剛過,陳偉就獲得「軍事訓練標兵」榮譽錦旗。

訓練場上,他持槍過障礙,每個動作都乾淨利索、一氣呵成,贏得了參訓戰友們滿堂喝彩。

如今,陳偉已是一名優秀的高原武警戰士。但在10年前,他只是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親擔驚受怕的兒童。

2008年,陳偉還是四川省青川縣東河口鎮小學三年級的一名學生。發生地震時,他正在教室上課。頃刻間教室突然劇烈搖晃垮塌,屋頂瓦片不停墜落,老遠就能聽到山谷飛石撞擊出的巨大聲音,漫天灰塵。

「同學們,快跑!」突然聽見老師這句話,呆若木雞的他和班裡其餘11名同學全部飛似地跑出教室,倖免躲過了這一劫。

地震沒過幾分鐘,同在一所學校讀六年級的姐姐找到陳偉,兩姐弟緊緊抱在一起。姐姐幫他擦了擦眼淚,告訴他:「你是小男子漢,哭花了臉就不帥了。」

地震後,鎮上大多房屋被夷為平地,很多人在空地上悲傷痛哭,驚慌失措。

「當時我和同學剛好跑出教室,教學樓瞬間坍塌,隨處可見教科書、作業本和學習文具。」這一幕,給陳偉的童年蒙上了一層陰影。至今提起,眼淚依然會打溼他的眼眶。

陳偉的家距學校有20多公裡路程。地震發生後,幼小的陳偉並不知道家裡已發生的一切。

地震後,救援官兵送給陳偉(前排左三)和同學們玩具。

震後第二天,鎮上突然傳來呼喊:「解放軍和武警救援官兵來了,武警官兵打通了進鎮的道路,我們看到希望了,終於有救了……」

救援官兵進入東河口鎮後,陳偉和同學們被轉移到了官兵們搭建的帳篷內。帳篷外插著一面鮮紅的「武警救援」隊旗,高高飄揚在天空。

「孩子,見到你們沒事叔叔真高興,但是你們的父母……已經……已經遠離我們而去……」陳偉的二叔幾度哽咽才把事情說清楚。一周之後,當陳偉得知這個消息時,9歲的他瞬間感覺天塌了下來。

幼小的心靈受到驚嚇後,陳偉一直不願走出帳篷,害怕再次看到地震時的場景,於是每天都守在電視機前。那些天,各大電視媒體直播救援官兵挺進災區救援的畫面,有官兵徒手刨廢墟救人的,有駕駛著挖掘機冒著地震危險打通災區道路的……那是他第一次看到武警官兵開著救援機械參與救援,於是暗下決心:長大後,我也要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

陳偉(左二)念中學時和老師、同學合影。

恢復重建後,陳偉被送到成都雙流縣棠湖小學上學,政府為其免除了所有費用,但失去雙親的悲痛在他心裡始終揮之不去。

陳偉(左一)入伍時和戰友合影。

2016年的一個夏天,正在讀高三的陳偉看到校園內張貼的徵兵海報時,腦海裡浮現出了當年汶川地震搶險救災的畫面,毅然報名當兵。

「當我戴上大紅花,踏上去邊疆的徵程時,我為自己即將成為一名軍人而感到無比自豪。如果父母還在人世,他們也一定會為我感到驕傲,只可惜……」陳偉回憶起當兵離家時的情景,禁不住掉下了幾滴熱淚。

在一堂隊史課上,隊裡組織新戰士參觀史館,當他看到那張官兵參與汶川大地震救援的圖片時,頓時勾起了陳偉親身經歷的往事,他久久駐足在那。

陳偉走進史館了解支隊歷史。

陳偉和戰友們養管的新藏公路庫地達坂路段。

聽了講解員的講解,陳偉才知道自己所在這支部隊是一支光榮的部隊,曾修建了中巴公路、參與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赴尼泊爾救援等大型救援任務上百次,還實現了川藏、新藏「兩線」道路全年無斷通的奇蹟……

陳偉被深深地觸動了。他想起汶川大地震後四處飄揚的救援旗幟。他暗下決心:「我一定要練就過硬本領,要成為服務國防、搶險救援的英雄。」

苦練軍事技能,爭取早日成為標兵。

定下了新的奮鬥目標,陳偉卯足了訓練勁,訓練成績也一路刷新。

在工作中,陳偉兢兢業業、積極主動,5次參與了進藏車輛事故救援,漸漸實現了一名軍人的夢想。因工作表現出色,他被評為「優秀士兵」1次,還是上等兵的他在4月份向所在中隊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如今,陳偉不但是中隊的「軍事訓練標兵」,還是「養護施工能手」。在經歷了高原惡劣條件的錘鍊後,他終於成為了一名「老高原」。

當記者問他未來打算時,正在參加預提士官集訓的陳偉說:如今,我成為了部隊這個光榮集體中的一員,我要像紅柳一樣,深深地把根扎在高原,守護進出藏人民群眾的平安……(完)

(來源:人民網-西藏頻道)

相關焦點

  • 10年前汶川地震遺孤,現已是一名武警戰士!長大了,我終於變成你
    還記得10年前,四川汶川經歷的那場浩劫嗎?在災難面前,人是那麼脆弱,那麼渺小。被壓在廢墟之下的人們,無助而又絕望。可是,黑暗中,似乎看見了光明,有人在呼喊他們,讓他們別放棄,因為,我們的戰士,來了!解放軍和武警來了!我們有希望了...他永遠忘不了,周圍那種喜極而泣,重新燃起希望的哭聲和歡呼聲,永遠忘不了那些一個個捨身忘我的解放軍和武警戰士們,永遠忘不了,那些日日夜夜,不眠不休只為爭分奪秒搶救群眾的英雄。
  • 汶川地震的小男孩,在11年後成了武警戰士,只為心中的那抹橄欖綠
    中國軍人編輯:橙子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喪失了多少條生命,令許多人的家園毀於一旦,那場天災讓許多人至今難忘,今天我們要講大主人公陳濤,地震發生的那個下午,他正在上體育課,在他感受到腳下地面在劇烈晃動的時候,已經有幾個同學失去了重心,跌倒在地,
  • 汶川地震十年丨當年的武警戰士蔣傑: 重返汶川 赴一場十年之約
    今年38歲的蔣傑,曾是駐地在祁縣的原武警某部隊的一名戰士,參與汶川救災近兩個月,當年6月下旬離川。2012年轉業到祁縣民政局,現為祁縣軍休所所長。離開汶川的3000多個日日夜夜,任何有關汶川的消息,都能牽扯到他敏感的神經。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年紀念日。
  • 退役武警戰士與汶川地震倖存者妻子在抗疫前線與後方譜寫家國情懷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老婆,我愛你!」5月20日這天,忙完工作的羅小奇給妻子發去了這條微信。羅小奇5年前曾是一名武警戰士,還擔任了戰鬥班班長。就這樣,經過了一個月的奮戰,全市疫情形勢總體向好,全市方艙醫院陸續休艙,風景區白馬方艙醫院經過20多天的籌備後,就地封存。然而新的任務也接踵而來。轉戰隔離點 至今仍在一線戰鬥羅小奇曾當過5年的武警戰士。作為一名老兵,他的骨子裡有股軍人的熱血和韌勁。
  • 汶川地震11年,他從小學生到武警戰士,卻倒在泥石流中……
    21日,武警戰士龍家利隨部隊參與汶川縣的搶險救援。27日,在搶險救援中,龍家利身負重傷,搶救無效犧牲。犧牲當天,是他24歲的生日。龍家利龍家利出生在重慶梁平的農村家庭,2013年高中畢業後,參軍入伍。在部隊裡,龍家利既是戰鬥員,也是衛生員。
  • 100張記錄汶川地震的照片,看完已淚流滿面
    地震發生時,媽媽一直緊緊護著孩子,遇難前留下了最後一條簡訊:親愛的寶貝,你長大了一定要知道,媽媽愛你。24、汶川地震期間,牆上貼滿了尋人啟事!卻義務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災區孤兒餵奶。49、這個小孩子叫郎真,他被救出來後,在擔架上給戰士們敬了一個禮!
  • 汶川地震十年 記者回訪抗震救災英雄子弟兵
    楊志:陪伴犧牲的戰友,見證汶川的巨變「5·12」地震10年前夕,武警阿壩支隊汶川中隊中隊長楊志帶領官兵又一次來到映秀鎮「5·12」地震遇難者公墓,這裡埋葬著數千名遇難者,也長眠著地震和餘震中為轉移群眾犧牲的8名武警戰士。這次祭奠,對楊志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
  •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兩茫茫
    幾乎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軍人、醫生、救援隊還有無數聞詢趕來的志願者冒著生命危險趕到了汶川,來到了救災搶險的第一線。中國軍人衝在最前面的,永遠是人民子弟兵。汶川震後,災區道路損壞嚴重,地面救援部隊難以抵達,震中茂縣已成「孤島」。當時汶川海拔高、氣候條件複雜,此前直升機6次嘗試降落未果。,空降兵成了進入災區了解災情的最後希望。
  • (汶川地震)800名武警官兵在汶川縣城展開救援
    新華社成都5月14日電(吳傑郭海湧)記者從武警作戰指揮中心了解到,截至14日8時,武警部隊已有800餘名官兵在汶川縣城展開救援。13日23時15分,武警駐四川某部救援第一梯隊的200名官兵由理縣強行軍90公裡,第一批到達汶川縣城。武警四川森林總隊阿壩支隊的100名官兵也隨後到達。武警森林四川總隊副政委暴玉懷攜帶一部衛星電話,和一名通信兵從水路乘船開進汶川境內,爾後又徒步4個小時進入汶川縣城,溝通了與災區的通訊聯絡。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汶川地震被老師救出的女孩如今成教師
    汶川地震時,她的班主任折返正在搖晃的教室,幫助她和同學逃出,自己卻失去了生命。她不知道,當她的老師轉身折返就要倒塌的教室時,心裡在想什麼。長大後,經過認真思考,唐紫寒選擇成為一名老師。她說:「教師是我這輩子要做的事情,因為我的生命就是老師給的,要做我老師沒能做完的事。」
  • 汶川地震全程回顧 舉國救災八大啟示
    在汶川古溪河村,抗災的武警樂山支隊3名領導在一個降落傘搭成的指揮所裡召開黨小組會,交納一次特殊黨費,共湊了1460元。翌日一大早,消息"洩露",黨員幹部來了、戰士們也來了。不一會兒,指揮所的圓桌上堆放了1.3萬多元。  什麼也不說,祖國知道我。
  • 當初陪我經歷了汶川地震的貓,回喵星了……|汶川地震12周年祭
    汶川地震12周年祭⑴今天焦了嗎:記得地震後我跑出來第一件事就是著急打電話給他,確認他的安全,像瘋了一樣不停的打,等我找到他的時候看到他在和朋友談笑風生,問他貓在哪也只回了就不知道12年後我有了一切,咬牙努力活著,為了所有生命停留在當天的人。⑶W米:那時還沒養貓,在讀高一,每天都會讀一些義捐的廣播稿,祈禱安好捐了30塊。
  • 汶川地震首次暴露中國的驚人戰爭動員能力,世界為之震撼!
    3救援:無淚汶川地震發生後,溫家寶專機於地震發生當天的19時15分降落成都太平寺機場,空中講話在10分鐘內傳送完畢,這成了當天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最後一條新聞。總理以超乎尋常的速度抵達災區,這讓很多人既欣慰又擔憂:這場災難會有多嚴重呢?
  • 初中當年的師生15年後再成師徒,網友: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那個汶川地震中拉橫幅的男孩走上閱兵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以空降兵軍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為主體抽組而成的空軍徒步方隊將精彩亮相。近段時間以來,方隊官兵把閱兵場當做戰場,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刻苦訓練的勁頭很足,訓練水平提升很快。
  • 我從汶川地震死裡逃生,12年了,我決定說出我的慘烈經歷……
    這篇文章,是一個汶川地震的親歷者的投稿。12年過去了。那些哭聲與呼救聲猶在耳邊......文 | 西西里明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了。許多人在重提當年事。為逝者默哀。可是之於我,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12年前熟悉的恐懼,又捲土重來。
  • 紀念汶川地震 《極震區》3D災難電影啟動
    再現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極震區》,在震後十周年之際正式啟動。電影《極震區》,向抗震救災英雄與人民致敬,謳歌中國軍魂,傳遞大愛的中國精神。  (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協會副秘書長張作龍為《極震區》題詞)  汶川大地震3D災難電影,集各界力量共創大作  《極震區》是關於汶川大地震救災題材的3D院線電影,不僅將5.12汶川大地震通過電影鏡頭進行全景展現
  • 【親歷汶川地震】十年前他在臨時板房裡參加高考 門口有武警保護
    紅網時刻5月12日訊(通訊員 任思聰)今天是5月12日,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年。十年前,談小龍參加了一場特殊的高考——在中建二局搭建的臨時板房裡完成了考試。十年後,他在中建二局工作,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項目。
  • 汶川地震11周年,這些刷屏照片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其中,在汶川開闢的首個機降場,為震中地區輸送了大量救援物資;在茂縣牟託村開設的空投、機降點,解決了附近10萬受災群眾和傷病員的困境。「最美微笑戰士」畫面中這個抱著嬰兒微笑的小夥兒是當時解放軍駐渝某紅軍師裝甲團戰士盛於峰。
  • 汶川地震12周年:那個在擔架上敬禮的男孩現在怎麼樣了?
    沒想到這項措施在汶川地震派上了用場。 5月12日那天,所有人按平常演練的那樣熟練疏散,全校2300多名師生用時1分36秒,整整齊齊地站在了操場上。 他們的周圍,除了葉志平改建的實驗樓,全部教學樓坍塌成危樓。
  • 人大代表:汶川大地震後四川旅遊業的重建與對策
    對於迅速地恢復災區經濟,調整經濟布局,推動災後重建有重要的意義。如何重建四川旅遊業,結合四川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可以採用啟動市場,震後營銷,重新規劃,突出重點,階段推進,文化重塑,探索新路的方針。一、啟動市場汶川大地震後四川旅遊的重建,除了景區與設施方面的重建外,主要是對旅遊客源市場信心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