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武警戰士與汶川地震倖存者妻子在抗疫前線與後方譜寫家國情懷

2020-12-20 武漢裡

本網訊(通訊員 徐鳳嬌 宋華華)「老婆,我不在家的這段時間,你辛苦了!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老婆,我愛你!」5月20日這天,忙完工作的羅小奇給妻子發去了這條微信。羅小奇5年前曾是一名武警戰士,還擔任了戰鬥班班長。

羅小奇和妻子的婚紗照

2015年武警退役後,他來到東湖風景區城管執法局渣土應急中隊,成為該局渣土專班一名外勤隊員。1993年出生的羅小奇,今年1月6日剛剛當上父親。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他原本幸福平靜的生活。2月1日,因疫情防控需要,羅小奇接到了返崗任務,來不及與妻子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他就收拾好行李,第二天便啟程奔赴前線。

此時,他的女兒才出生25天,妻子還在做月子,母親過年期間被機器攪斷了一節手指,此時有一大家子需要被照顧的人,但這個鋼鐵般的漢子帶著「若有戰,召必回」的使命感和對家人的惦念,毅然決然回到了工作崗位。

24小時待命搬運防疫物資 迎著風雪建方艙醫院

為了支持他返崗抗疫,羅小奇所在村的書記在封路的情況下,用鏟車給他開出了一條路,讓他得以在接到指令後的第一時間返回工作崗位。回到工作單位後,羅小奇立即投入到緊張的防疫工作中。作為風景區城管突擊隊成員,羅小奇常常24小時待命搬運防疫物資。

疫情期間搬運防疫物資

不論多晚,何種天氣,他都要第一時間趕去搬運、整理。在寒冷的冬天,一趟物資搬運下來,羅小奇的衣服總是裡外全部溼透,有時還沒來得及換洗就要趕赴下一批物資搬運。搬運酒精、84消毒液、礦泉水、蔬菜等生活、防疫物資,他總是搶著幹,最苦最累的事情,他常常衝在最前面。用他的話說:「在疫情最吃緊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我們早一點搬運完物資,早一點讓方艙醫院順利開艙,就能讓病人早一天接受治療。」踏踏實實做事,不言苦和累,是他作為一名退役武警戰士一貫的風格。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他和渣土班突擊隊的同事們一起,前後一共搬運了300多噸生活、防疫物資。

白馬方艙請戰書

為了積極應對疫情,實現更多的「床等人」,2月12日,風景區正式籌建白馬方艙醫院,作為抗疫突擊隊成員,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方艙醫院的籌建工作。白天轉運方艙醫院的全部防疫物資,大到冰箱、取暖器、空氣淨化器,小到牙膏、牙刷、拖鞋,還有易碎、勿壓物品,所有的物資都需要迅速準確搬運、卸貨,羅小奇和他的25名戰友每天來回奔波在物資轉運的路上,卸下的物資不計其數,可他們誰都沒喊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

轉運防疫物資

為了全身心投入白馬方艙醫院籌建,他和其它抗疫夥伴一起,剃光了自己的頭髮,頂著「光頭」在白馬方艙「請戰書」上按下了鮮紅的手印,表達了隨時聽從黨組織召喚的堅定決心。隨後的一個月裡,他一直在為方艙醫院的籌建努力。白天忙完物資轉運,晚上還要在方艙醫院值守。就這樣,經過了一個月的奮戰,全市疫情形勢總體向好,全市方艙醫院陸續休艙,風景區白馬方艙醫院經過20多天的籌備後,就地封存。然而新的任務也接踵而來。

轉戰隔離點 至今仍在一線戰鬥

羅小奇曾當過5年的武警戰士。作為一名老兵,他的骨子裡有股軍人的熱血和韌勁。服役期間,他曾多次參與搶險救災任務,特別是2013年7.13汶川泥石流造成特大險情,那一次他連夜奔襲50公裡,終將被困於草坡的村民轉移到安全地帶。

隔離點工作照

他說,在大災大難面前,人都是渺小的,我們唯有爭分奪秒,才能搶救更多的生命。可能正因如此,當風景區城管執法局接到境外歸國人員隔離點保障任務時,他再一次挺身而出,自願加入隔離點保障工作。3月15日,風景區華電小路漢庭酒店隔離點正式開始籌建,3月17日晚,第一批從義大利歸國的留學生入住漢庭酒店。此時的羅小奇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6個小時不吃不喝,幫助入住人員運送行李,全身消毒,接送他們去做核酸檢測,一個流程下來,防護服裡面的衣服常常溼透。直到現在,羅小奇仍然戰鬥在隔離點。

隔離點工作照

境外返漢人員入住的時間不確定,不論白天還是夜間,不論或早或晚,都要幫助他們把行李及全身進行消毒,辦好入住手續後把他們送至房間門口。然後,安排好他們分批次前往醫院做核酸檢測。因工作需要,他們每天都要與境外歸國人員近距離接觸。直到4月底,漢庭酒店隔離點搬到東湖·家,他跟著一起轉戰至新的隔離點,繼續堅守在防疫一線。因為離家太遠,羅小奇每天只能抽空和家裡人通視頻,看看日漸長大的女兒。

情定汶川 愛在武漢

談起羅小奇,最為傳奇的還是他和妻子的浪漫愛情故事。他的妻子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正好在映秀中學讀書,地震來襲的一瞬間,她的腿被水泥塊壓住無法動彈,後來,正是四川武警總隊阿壩支隊汶川縣中隊的武警戰士將她從水泥塊下抬出,由直升機送往附近醫院救治,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四川服役期間照片

也許正是因為武警戰士把自己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羅小奇的妻子對武警官兵有一種特殊的敬仰和愛戴。兩年後,羅小奇也來到了四川武警總隊阿壩支隊汶川縣中隊,開始了5年的武警生涯。因一次機緣巧合,在羅小奇服役的第四年,他遇到了現在的妻子。他和妻子結緣於汶川,安家於武漢,兩人於2019年1月步入婚姻殿堂,今年1月寶寶出生,成為了幸福的三口之家。在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他只身前往抗疫前線,離開家後,他再沒有盡過一天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

年前他的母親被絞肉機絞斷了一節手指,沒辦法照顧剛剛生產的兒媳。月子裡,羅小奇的妻子既要照顧自己又照顧婆婆和孩子,一個人扛下了照顧家庭的所有重擔。幸運的是,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他們的女兒白白胖胖,十分乖巧,特別是從出生到現在沒有生過一次病。母親的手指也因為護理得當,日漸好轉。也許正是因為妻子經歷過汶川地震,所以她的身上有著與眾不同的堅韌和勇敢。當災難來襲的時候,她「大度」地把自己的丈夫奉獻給了「大家」,讓丈夫可以全身心的幫助和溫暖需要幫助的人。

正是她的善良、堅強和勇敢,讓羅小奇在疫情防控崗位上可以心無旁騖,勇挑重擔,一往無前。也許,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像羅小奇妻子那樣,在戰疫前線的後方默默守候和奉獻,才有了前方戰役的碩果纍纍和防疫形勢的好轉。

女兒的笑容最「治癒」

為了讓羅小奇每天都能看見女兒,讓女兒從小能為有一個勇敢逆行的爸爸而驕傲,羅小奇的妻子每天不論早晚,總會在電話那頭等著,因為她深知丈夫對女兒的思念。因為一直在隔離點工作的原因,羅小奇已經4個月沒有回家了,離家後也再沒有抱過女兒。

羅小奇四個月大的女兒

從寒冬到初夏,他通過手機屏幕看著女兒一天一天的長大,女兒會抬頭了,逗她會笑了,每一天都有新的變化……正如他自己所說:「能每天通過手機屏幕看到女兒,特別是我逗她時她會笑,我感覺所有的辛苦和疲憊都是值得的,我能感覺到愛和希望一直包圍著我,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對羅小奇而言,女兒不僅是天賜的禮物,更是他從疫情之初堅持到現在的動力所在。

談及疫情結束後他最想做什麼,他說:就想趕緊回家,最想親親抱抱已經四個月大的女兒,把女兒的戶口上了,然後和妻子、女兒、父母一起吃一頓久違的團圓飯。

的確,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遺孤,長大後成了高原武警戰士
    如今,陳偉已是一名優秀的高原武警戰士。但在10年前,他只是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親擔驚受怕的兒童。2008年,陳偉還是四川省青川縣東河口鎮小學三年級的一名學生。發生地震時,他正在教室上課。頃刻間教室突然劇烈搖晃垮塌,屋頂瓦片不停墜落,老遠就能聽到山谷飛石撞擊出的巨大聲音,漫天灰塵。
  • 汶川地震的小男孩,在11年後成了武警戰士,只為心中的那抹橄欖綠
    中國軍人編輯:橙子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喪失了多少條生命,令許多人的家園毀於一旦,那場天災讓許多人至今難忘,今天我們要講大主人公陳濤,地震發生的那個下午,他正在上體育課,在他感受到腳下地面在劇烈晃動的時候,已經有幾個同學失去了重心,跌倒在地,
  • 汶川地震十年丨當年的武警戰士蔣傑: 重返汶川 赴一場十年之約
    今年38歲的蔣傑,曾是駐地在祁縣的原武警某部隊的一名戰士,參與汶川救災近兩個月,當年6月下旬離川。2012年轉業到祁縣民政局,現為祁縣軍休所所長。離開汶川的3000多個日日夜夜,任何有關汶川的消息,都能牽扯到他敏感的神經。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年紀念日。
  • 汶川地震11年,他從小學生到武警戰士,卻倒在泥石流中……
    21日,武警戰士龍家利隨部隊參與汶川縣的搶險救援。27日,在搶險救援中,龍家利身負重傷,搶救無效犧牲。犧牲當天,是他24歲的生日。微信上,龍家利給自己取名「龍哥有藥」,因為戰士們有病痛經常找他拿藥;QQ上,他則取名「龍哥沒藥」,因為他不希望大家受傷生病,寧願說自己沒藥。所以,他取了兩個矛盾的名字。
  • 100張記錄汶川地震的照片,看完已淚流滿面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地動山搖四川汶川8.0級地震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汶之傷,國之痛。在汶川大地震中她失去了包括母親、兩歲女兒在內的10名親人,但始終堅持在救災一線,因過度勞累曾多次昏倒在救援現場,被稱為「中國最堅強女警察」。17、快救救我的親人,那一刻已淚流滿面18、汶川地震的兩位倖存者相擁而泣。
  • 10年前汶川地震遺孤,現已是一名武警戰士!長大了,我終於變成你
    還記得10年前,四川汶川經歷的那場浩劫嗎?在災難面前,人是那麼脆弱,那麼渺小。被壓在廢墟之下的人們,無助而又絕望。可是,黑暗中,似乎看見了光明,有人在呼喊他們,讓他們別放棄,因為,我們的戰士,來了!2008年,在上課的陳偉和同學們突然感到地面似乎在顫抖,周圍的畫面在搖晃,大家還處在呆愣中,只聽見老師大喊一聲:地震!快跑!驚恐的孩子們,尖叫著跑了出去。混亂之中,似乎有磚塊掉落,孩子們拼命的往外跑,終於,他們跑了出去,之前還在上課的教師轟然倒塌,幾分鐘之後,陳偉的姐姐找到了他,告訴他:別怕,別哭,你是男子漢!
  • 汶川地震全程回顧 舉國救災八大啟示
    北川民政局長王洪發15個親人遇難,彭州市民警蔣敏10個親人遇難,成都支隊政委李丕金家中13個親人遇難失蹤,成都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張秋紅在救災現場挖出兩名親人的遺體,他們都忍著悲痛救出一個個倖存者,這種"一腔熱血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的博大情懷,使民族精神升華到極至。
  • 汶川地震倖存者在東方之星沉船中再次幸運逃生
    來自重慶的一名男子曾是汶川地震的倖存者,而在此次東方之星沉船中,他再次幸運逃生。據湖北日報報導,這名男子叫餘正偉,重慶人,與妻子剛剛承包下「東方之星」遊輪上的小賣部,一共隨船跑了三趟。據餘正偉描述,6月1日21時許,他在艙內聽到外面風雨交加,急匆匆趕到甲板上去收衣服,不料剛剛走上甲板,船舶突然大角度傾斜,他整個人被甩了出去。
  • 汶川地震首次暴露中國的驚人戰爭動員能力,世界為之震撼!
    地震發生時,在劇烈的晃動和傾斜中,餘明高發現身邊兩個同學不見了,他們原來的位置上出現了一個大洞,很可能是一塊預製板砸了下去。在他和周玉燁上面,老師張米亞伏在講臺上,雙手伸開,像一隻張開翅膀的鷹,他把自己的身體變成了保護學生的盾牌。不遠處,張米亞的妻子,和他同一所師範學校畢業又一起到小學任教的鄧霞幾乎同時遇難。
  • 汶川地震VS武漢抗疫,紀念這一輪跨越了12年的生死營救!
    12年前的今天,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發生了一場裡氏震級達到8.0級的大地震。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何其慘烈!!!突如其來的汶川地震,造成了8452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50萬平方公裡範圍內的4625萬中國人不同程度受災!
  • 汶川地震十年 記者回訪抗震救災英雄子弟兵
    王 建攝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突發強震,一時間山河破碎、滿目瘡痍、蒼天嗚咽,成千上萬的受災群眾在泥塊瓦礫、殘垣斷壁中掙扎求生,在深深的恐懼中伸出雙手、發出求救的呼喚……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不懼艱險,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展開生命大營救,在那片倒塌的廢墟上到處都留下了官兵忘我奮戰的足跡,一個個故事感人肺腑。
  • 紀念汶川地震 《極震區》3D災難電影啟動
    再現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極震區》,在震後十周年之際正式啟動。電影《極震區》,向抗震救災英雄與人民致敬,謳歌中國軍魂,傳遞大愛的中國精神。  (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協會副秘書長張作龍為《極震區》題詞)  汶川大地震3D災難電影,集各界力量共創大作  《極震區》是關於汶川大地震救災題材的3D院線電影,不僅將5.12汶川大地震通過電影鏡頭進行全景展現
  •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兩茫茫
    幾乎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軍人、醫生、救援隊還有無數聞詢趕來的志願者冒著生命危險趕到了汶川,來到了救災搶險的第一線。中國軍人衝在最前面的,永遠是人民子弟兵。汶川震後,災區道路損壞嚴重,地面救援部隊難以抵達,震中茂縣已成「孤島」。當時汶川海拔高、氣候條件複雜,此前直升機6次嘗試降落未果。,空降兵成了進入災區了解災情的最後希望。
  • (汶川地震)800名武警官兵在汶川縣城展開救援
    新華社成都5月14日電(吳傑郭海湧)記者從武警作戰指揮中心了解到,截至14日8時,武警部隊已有800餘名官兵在汶川縣城展開救援。13日23時15分,武警駐四川某部救援第一梯隊的200名官兵由理縣強行軍90公裡,第一批到達汶川縣城。武警四川森林總隊阿壩支隊的100名官兵也隨後到達。武警森林四川總隊副政委暴玉懷攜帶一部衛星電話,和一名通信兵從水路乘船開進汶川境內,爾後又徒步4個小時進入汶川縣城,溝通了與災區的通訊聯絡。
  • 我從汶川地震死裡逃生,12年了,我決定說出我的慘烈經歷……
    這篇文章,是一個汶川地震的親歷者的投稿。12年過去了。那些哭聲與呼救聲猶在耳邊......文 | 西西里明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了。許多人在重提當年事。為逝者默哀。可是之於我,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12年前熟悉的恐懼,又捲土重來。
  • 中航一集團祭詞:歷史不會忘記汶川地震遇難同胞
    ——林左鳴在公祭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大會上的祭詞今天,蒼天悲泣,萬物肅立。我們懷著極其沉重的心情,沉痛悼念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難同胞們!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四川汶川的一場突如其來的強烈地震,奪去了我們數萬同胞的生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遭受了重大損失。
  • 永不褪色的記憶|我和汶川大地震
    汶川,就是這樣一個因為大地震而令我魂牽夢縈的地方。每當回溯,除了一份無言的沉重和牽掛,更有一份無聲的感動和力量。赴汶川採訪的首批軍事記者在北京西郊機場合影永遠忘不了2008年5月13日的凌晨,當我接到命令,組織軍隊媒體的記者,乘專機從北京西郊機場第一時間趕到地震災區時,我被眼前的滿目瘡痍和殘垣斷壁驚呆了:傾斜倒塌的建築,毀損開裂的道路,連根拔起的樹木,斷塌扭曲的橋梁,汙濁翻滾的洪水,漫天的呻吟呼喊……自古被稱為「天府之國」的秀美富庶之地
  • 近13000名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投入玉樹抗震救災
    第二炮兵某部前線指揮員張升民告訴他:「老百姓就是人民子弟兵的爹娘,除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子弟兵別無所求。」  5、生命!生命!生命!  與死神競速,與時間賽跑!要讓每一個倖存生命重見陽光!  在玉樹職業技術學校宿舍廢墟,武警某部戰士田曉剛鑽入一個剛剛挖通的救援甬道,突然被一根鋼筋刺傷左眼,鮮血瞬間模糊了視線。
  • 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實錄(組圖)
    自5月15日起,來自山東、四川、重慶、江西、海南等多個省市的數千名解放軍武警以及消防官兵也浩浩蕩蕩地抵達映秀鎮,橄欖綠給大家帶來了希望。  由於交通阻斷,大型機械進不了災區現場。救援官兵不停地尋找生存者,發現之後他們就用手去挖刨,戰士的手指被磨得鮮血淋淋??因為輕裝上陣,許多隊伍攜帶的糧食和水快用盡了,他們只能忍飢挨餓,進行救援。
  • 女兒給抗震前線父親留言:爸爸放心吧,我挺乖的
    為你驕傲  我的戰友我的愛人  ■前線隊員:李磊 海軍總醫院  ■後方親人:丈夫王濤 武警總部直 屬支隊政治部  那天,接到你要到抗震救災一線的消息,同為軍人的我匆匆為你打起背包,同時打進背包的還有對你的自豪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