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傑的小廚,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為大家講解《草莓種植》農業防治合理布局作物,及時摘除老葉,清理田間雜草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合理布局作物,及時摘除老葉,清理田間雜草。可在大棚兩側裙邊處安裝防蟲網防蟲遷入。物理防治黃板誘殺。黃板有售,也可自行製作,用長50cm、寬30cm紙板或纖維板正反兩面塗上黃色,幹後再塗凡士林加機油,掛於草莓行間,高度與植株相同,每畝40~60塊,板面被蟲粘滿後需及時重塗。採用銀灰色薄膜進行地膜覆蓋或在通風口掛10~15cm的銀灰色薄膜條驅避。藥劑防治在繁苗期,應加強噴藥防治,減少蚜蟲的病毒病傳播機率。大棚覆蓋保溫開始前後,抓緊有翅蚜蟲及其後代繁殖數量尚不多的時機,重點用藥防治1~2次。因蚜蟲此時躲在近地葉背及心葉縫隙處,防治時要仔細用藥,藥液量要充分,以儘量降低棚內蟲口密度的基數,減少或避免開花後用藥對蜜蜂及花粉受精的影響。黃板誘殺蚜蟲(藍板誘殺薊馬) 藥劑可用1%苦參鹼可溶性液劑1000~1500倍液,或10%吡蟲啉粉劑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也可用滅蚜蝨煙劑防治。
三、薊馬 1. 危害特徵 薊馬種類繁多,危害草莓的主要有瓜薊馬、西花薊馬等,成蟲、若蟲多隱藏於花內或植物幼嫩組織部位,以銼吸式口器銼傷花器或嫩葉等植物組織。危害嚴重時導致花朵萎蔫或脫落,花黑褐變而不孕。葉片成灰白色條斑,或皺縮不開,植株矮小、生長停滯,果實不能正常著色,無法正常膨大或畸形。即使果實膨大後,果皮也呈茶褐色。薊馬寄主廣泛,對大多數園藝栽培作物都能造成危害。在草莓上的危害呈逐年加重趨勢。薊馬及危害草莓症狀 2. 形態特徵 幼蟲呈白色、黃色或橘色,成蟲則呈棕色或黑色。進食時會造成葉子與花朵損傷。體形微小,體長0.5~2mm,很少超過7mm;黑色、褐色或黃色;頭略呈後口式,口器銼吸式,能挫破植物表皮,吸吮汁液;觸角6~9節,線狀,略呈念珠狀,一些節上有感覺器;翅狹長,邊緣有長而整齊的緣毛,脈紋最多有兩條縱脈;足的末端有泡狀的中墊,爪退化。雌性腹部末端圓錐形,腹面有鋸齒狀產卵器,或呈圓柱形,無產卵器。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早春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減輕危害。物理防治利用薊馬趨藍色的習性,在田間設置藍色粘板,誘殺成蟲,粘板高度與植株高度持平,可與黃板誘殺蚜蟲間隔等量設置。藥劑防治生物藥劑可選用6%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1500~3000倍液、2.5%多殺菌素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1.5%苦參鹼可溶性液劑1000~1500倍液等;化學藥劑可選用25%吡蚜酮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或5%啶蟲脒可溼性粉劑2500倍液等。根據薊馬晝伏夜出的特性,建議在下午用藥。薊馬隱蔽性強,藥劑需要選擇內吸性的或者添加有機矽助劑,而且儘量選擇持效期長的。此外,注意輪換或交替用藥,以防抗藥性,採收前15天停止用藥。利用敵敵畏煙劑燻蒸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通常每畝用30%敵敵畏煙劑250~300g,分別放置5~6處,傍晚點燃,閉棚過夜進行燻蒸。
四、斜紋夜蛾1. 危害特徵 斜紋夜蛾為夜蛾科害蟲,分布面廣,其危害的作物包括草莓、葡萄、蘋果、梨和蔬菜等290餘種。該蟲在長江流域一年發生5~6代,華北一年發生3~4代,在華南可全年發生。成蟲晝伏夜出,對黑光燈和糖蜜氣味有較強的趨性。喜產卵於生長茂密邊際作物的葉背上。幼蟲多群集於卵塊附近取食葉片。3齡以後分散危害,危害時間都在傍晚。適宜的發育溫度為28~30℃,主要危害在夏季。8月下旬前後,取食育苗圃的草莓葉片,也取食花蕾、花朵及果實,嚴重時僅留下光禿的葉柄。促成栽培時,若栽植地存在斜紋夜蛾的幼蟲,則冬季棚內加溫後危害更重。老熟幼蟲在1~3cm深的表土內化蛹。土壤板結時,可在枯葉下化蛹。2. 形態特徵:成蟲體長14~21mm;翅展37~42mm,褐色,前翅具許多斑紋,中間有1條灰白色寬闊的斜紋。成蟲前翅灰褐色,內橫線和外橫線灰白色,呈波浪形,有白色條紋,環狀紋不明顯,腎狀紋前部呈白色,後部呈黑色,環狀紋和腎狀紋之間有3條白線組成明顯的較寬的斜紋,自翅基部向外緣還有1條白紋。
後翅白色,外緣暗褐色。 卵半球形,直徑約0.5mm.初產時黃白色,孵化前呈紫黑色,表面有縱橫脊紋,數十至上百粒集成卵塊,外覆黃白色鱗毛。老熟幼蟲體長38~51mm.夏秋蟲口密度大時體瘦,黑褐色或暗褐色;冬春數量少時體肥,淡黃綠色或淡灰綠色。蛹長18~20mm,長卵形,紅褐色至黑褐色。腹末具發達的臀棘1對。 圖6-15 斜紋夜蛾 3.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清除雜草,收穫後翻耕曬土或灌水,以破壞或惡化其化蛹場所,有助於減少蟲源。結合管理隨手摘除卵塊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蟲,以減少蟲源。物理防治利用成蟲趨光性,於盛發期點黑光燈誘殺,或配糖醋(糖∶醋∶酒∶水=3:4∶1:2)加少量敵百蟲誘蛾。也可柳枝蘸灑500倍敵百蟲誘殺蛾子。
7~10月間,在草莓田間掛設斜紋夜蛾性誘捕器,性誘捕器的最佳使用高度1.2m左右,每2~3天清理一次誘殺的蛾子,20天左右及時更換誘芯,田塊四周放置密度高,田塊內性誘捕器放置密度低,一般每畝放置1~2隻性誘捕器。藥劑防治1~2齡幼蟲期是防治關鍵期。可用2.5%多殺菌素懸浮劑1000倍液,或5%阿維菌素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3000倍液,或5%氟啶脲乳油2000倍液,或3%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2000倍液,或2.5%聯苯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或0.5%苦參鹼·內酯水劑600倍液,或100億活芽孢/g蘇雲金桿菌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15%茚蟲威懸浮劑3500倍~5000倍液,或3%多殺·苦參鹼懸浮劑600倍~800倍液等低毒藥劑噴霧防治。2~3齡以後的幼蟲宜在傍晚噴藥消滅,因為高齡幼蟲喜在晚間活動。
好了,今天的精彩文章就為大家講到這裡吧,關注小編,每天為大家分享精彩內容!謝謝!